APP下载

参芎注射液对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影响观察

2014-04-26彭碧文

亚太传统医药 2014年18期
关键词:参芎二聚体肺动脉

桂 萍,彭碧文

(1.武汉大学 基础医学院,湖北 武汉 430000;2.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湖北 十堰 442000)



参芎注射液对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影响观察

桂 萍1,2,彭碧文2

(1.武汉大学 基础医学院,湖北 武汉 430000;2.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湖北 十堰 442000)

目的:观察参芎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吸氧、化痰平喘、抗感染、强心利尿等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除常规治疗外加用参芎注射液2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为14天。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并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外周血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血浆D-二聚体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水平均有所下降,且治疗组患者上述指标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参芎注射液可降低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水平,改善患者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呼吸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其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大多数患者病情进行性加重,临床治疗疗效欠佳。肺动脉高压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进行性发展的主要病理改变,因此降低肺动脉高压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重要意义[1]。近年研究表明,COPD患者体内多处于高凝状态,且合并系统性炎症反应,而高凝状态和炎症正是加重肺动脉高压的重要因素[2-3]。血清C反应蛋白 (creacting protein,CRP)和血浆D-二聚体(D-Dimer)分别是反映炎症和血液高凝状态的重要指标,研究表明CRP和D-二聚体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肺动脉压水平[4]。临床检验中,超敏C反应蛋白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灵敏度,因而能更准确反映临床检查结果。

本研究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芎注射液治疗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观察治疗前后的超敏C反应蛋白、 D-二聚体水平变化,探讨参芎注射液在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治疗中的作用机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科2012年6月-2013年6月入院治疗的80例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 均符合肺动脉高压的诊断标准:静息时右心导管检查肺动脉平均压>25mmHg,有或没有其他肺动脉高压症状,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02年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标准[5]。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54~86岁,平均年龄62.4岁。对照组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56~85岁,平均年龄61.6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比例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吸氧、抗感染、化痰止咳或强心利尿等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芎注射液2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14天。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变化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水平变化情况,分别于入院第2天及治疗后14天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浆D-二聚体水平。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咳嗽、喘息、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缓解,肺部啰音明显减少,心功能改善达Ⅱ级以上,血氧饱和度达95%以上;有效:患者上述症状、体征部分减轻,心功能改善达Ⅲ级以上,血氧饱和度升高,达90%以上;无效:患者症状、体征无变化,心功能无改善,血氧饱和度无明显提高。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经过治疗,治疗组40例患者中显效28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40例患者中显效22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为6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01。

2.2 两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水平降低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

及D-二聚体水平变化

组别例数(n)时间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对照组40治疗前23.5±1.61.21±0.61治疗后12.5±1.01.03±0.53治疗组40治疗前25.5±1.71.23±0.49治疗后8.3±1.60.48±0.57*#

注:*表示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表示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治疗过程中全部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有2例患者用药后曾有轻度恶心或呕吐症状,有1例患者出现轻微皮疹,对症治疗后缓解。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病机包括缺氧性肺血管收缩与重塑、炎症反应、血小板功能紊乱及肺动脉血栓形成、肺血管床被破坏等。其中,炎症反应参与肺血管重塑,也可诱发微血栓形成,微血栓进一步加重炎症反应,二者相互作用进一步加重肺动脉高压。因此,积极控制炎症反应,抑制肺小血管内微血栓形成是减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动脉高压进展的关键。

C反应蛋白是由肝脏合成的急性时相蛋白,在组织损伤、炎症及肿癌浸润时含量迅速升高,作用是激活补体系统,参与炎症反应,是反应系统炎症的有效标志物之一。超敏C反应蛋白是指临床实验室采用超敏感检测技术,准确检测出的低浓度C反应蛋白,是区分低水平炎症状态的灵敏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已被证实是慢性炎症引发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将其作为检测心血管疾病进展及预后的重要指标。有资料显示,COPD 患者血中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正常人群[6],C反应蛋白浓度的增高程度与肺功能损害程度有关[7]。最新研究表明,继发肺动脉高压COPD患者体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8],笔者观察的检验结果也证实这一结论。

炎症刺激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血小板活化与聚集、凝血-纤溶系统失衡,最终引发肺动脉血栓。肺血管血栓的形成增加了肺循环阻力,高凝状态和血栓相互促进,导致或加重肺动脉高压[9]。因此不少学者认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时应在改善患者气道病理状态的同时,通过抗凝治疗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减缓或避免肺动脉压形成,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对改善预后意义重大[10-11]。D-二聚体是纤溶酶作用于交联纤维蛋白的特异性产物,常作为体内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的分子标志物,其含量升高提示血液的高凝状态及血管内血栓形成的可能,对其检测可以了解患者体内凝血状态。

参芎注射液是由川芎嗪与丹参素组成的复方制剂。川芎嗪别名为四甲基吡嗪,可扩张小动脉,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阻止动脉血栓形成、增进微循环等作用。王利梅等[7]研究发现川芎嗪可抑制由野百合碱引起的肺细小动脉内皮损伤、中膜平滑肌增生以及胶原纤维堆积,减轻炎症反应,还具有抑制大鼠肺血管结构重建的作用。丹参素是从丹参中提取的一种酚性芳香酸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抑制血小板积聚及抗凝、抑制炎症反应、抗血栓形成等多种药理作用,用于治疗肝损伤、缺血性脑损伤、肿瘤等。研究发现,丹参素可明显改善慢阻肺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肺动脉压以及肺功能[12]。

本研究发现采用参芎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引发的肺动脉高压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及阻止微血栓形成有关。

综上所述,参芎注射液可降低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水平,改善患者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杨生岳,冯恩志,沈君礼,等.川芎嗪治疗高海拔地区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动脉高压的作用及其机制[J] .中国临床医学,2009,16(5):717.

[2] EMIEL FM, KARIN HG, MIEKE AD, et al. Systemic inflammation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 Proc Am ThoracSoc,2007(4): 626-634.

[3] 谢敏,王曾礼.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血栓前状态[J].中华内科杂志,1998,37(9):616- 618.

[4] 白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C反应蛋白、D-二聚体与肺动脉高压关系探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9,19(8)2009:4.

[5]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453-460.

[6] EID AA, IONESCU AA, NIXON LS, et al. Inflammatory response and body composition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J]. Am J RespirCrit Care Med,2001(164):122-126.

[7] 吴尚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C 反应蛋白水平及其与肺功能变化的相关性 [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30(4):444-446.

[8] 党颖徐,齐红双,李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内皮素-1及一氧化氮的联合检测意义[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4): 93-94.

[9] 李立宇,王辰庞,宝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凝血-纤溶功能异常[J].国际呼吸病杂志,2007,27(14):1081-1084.

[10] 薛鸿解,卫平,王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肺动脉高压诊疗策略进展[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2,11(8):587-589.

[11] 孟贞,陈朝.抗凝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病中的应用[J].中原医刊,2005,11(8):587-589.

[12] 范雪亮.丹参多酚酸盐药理及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2012,7(10):1343-1344.

(责任编辑:尹晨茹)

2014-07-16

桂萍(1982-),女,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呼吸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呼吸重症的治疗。

R285.6;R563.5

A

1673-2197(2014)18-0097-02

猜你喜欢

参芎二聚体肺动脉
慢阻肺患者HRCT检查肺动脉直径与超声心动图检查肺动脉压的相关性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肺动脉高压研究进展
81例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临床诊治分析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冠心病联合用药特征分析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血栓的效果观察
气相色谱法测定参芎葡萄糖注射液中甘油含量*
D-二聚体和BNP与ACS近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联性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联合检测D-二聚体和CA153在乳腺癌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两种试剂D-二聚体检测值与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值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