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辨证论治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观察

2014-04-26

亚太传统医药 2014年18期
关键词:外邪平喘支气管炎

张 伶

(兴城市中医院 内科,辽宁 兴城 125100)



中医辨证论治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观察

张 伶

(兴城市中医院 内科,辽宁 兴城 125100)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6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西药治疗,实验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治疗。结果: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可有效提高患者肺功能水平,且其治疗效果明显高于西医治疗,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弥补西医治疗的缺陷,从而改善患者体质,加快患者治疗与康复速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慢性支气管炎;辨证论治;临床观察

慢性支气管炎属于呼吸道比较常见的慢性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咯痰、咳嗽或伴有喘息。随着病情的进一步恶化,会逐渐演变为肺动脉高压、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等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危及患者生命。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弥补西医治疗的缺陷,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86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实验组男25例,女18例,年龄56~87岁,平均年龄为64.3岁;对照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55~89岁,平均年龄为66.5岁。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程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经相关检查均符合临床诊治标准:具有“咳”“喘”“痰”“炎”等症,临床症状主要有咳痰、喘息、咳嗽、胸闷、气促等。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采用西药治疗,主要药物有喹诺酮类、大环类酯类等抗感染药物。每日服用急支糖浆、复方氯化铵合剂药物2~3次,剂量控制在10mL左右,以期达到镇咳祛痰、平喘解痉的目的。同时还可以适当引用舒张支气管类药物,例如氨茶碱、受体兴奋剂等;若患者对此类药物有过敏反应,则可以改用皮质类激素。此外可根据患者的临床具体症状选用效果比较明显的抗生素类药物,例如青霉素、孢菌素、庆大霉素以及环丙沙星等,可采用静脉注射方式以加快药物吸收。

1.3.2 实验组 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具体治疗措施如下:若临床症状为咳嗽气急、外寒内饮甚至喘逆、有时无汗恶寒、略吐白色清稀泡沫黏痰、身体疼痛且变得沉重、脉弦紧、肢体浮肿、舌苔白滑,则可采用小青龙汤进行治疗,具有宣肺化饮、解表散寒的效果;若临床症状为咳嗽声浊、痰湿内聚、痰白而黏、纳差腹胀、胸脘满闷、大便溏浠、边有齿痕、舌胖淡、脉濡滑、苔白腻或白滑,则可采用芩桂术甘汤联合二陈汤治疗,具有化痰平喘、温阳健脾之功效;若临床症状为咳声短促、燥热伤肺、甚则气逆而喘、口咽干燥、痰少不易咳出、胸痛、苔薄黄、舌尖红、脉细数,则可采用清燥救肺汤治疗,具有润燥化痰、辛凉清肺之功效;若临床症状为咳嗽气短、声低乏力、白汗纳差、神疲倦怠、大便溏浠、胸脘痞闷、脾肺两虚,或遇到风寒加重咳嗽气喘、脉濡缓、苔白薄,则可采用玉屏风散加六君子汤治疗,具有益气固表、补肺健脾之功效;若临床症状为咳喘久作、肺肾两虚、呼多吸少、痰稀色自、腰膝酸痛、畏寒肢冷、苔白而滑、脉细无力、出现颧红、咽干口燥、五心烦热、舌红苔少脉细数,则可采用麦冬、党参、五味子补肺养阴,具有纳气平喘、补益下元之功效。偏阳虚患者可服用肾气丸,偏阴虚患者可服用六味地黄丸。

1.4 评判指标

治疗后对每位患者进行定期随访,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痊愈:所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且随访不存在复发现象;好转: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且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率逐渐降低;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并未好转,且停止服药病情逐渐加重。

总有效=(痊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6.0软件进统计学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临床效果明显,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优于对照组的90.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诱发因素较多,下面简单介绍各类可能存在的诱发因素。

3.1 外邪侵袭

大量医学研究认为,慢性支气管炎潜在的诱发因素包括寒冷、感染、烟雾、粉尘、有害气体等。中医研究认为,外邪之气大部分从皮毛或口鼻而入,肺失宣肃,肺气被束,津化为痰,通调失司,外邪引动内伏之停痰宿饮,致使肺气上逆而发生吐痰、咳喘等证;外因主要是指风寒,患者肺虚卫外力弱时极易导致风寒侵入人体肺系,从而诱发疾病;受温热之邪或寒邪久郁化热者,则有燥热、痰热等症状。

3.2 脏腑功能失调

机体卫外力弱、肺气不足,极易感受外邪而引发疾病,脾运力弱,子病及母,进而液停为痰。同时进食生冷油腻的食物或饮食没有规律,易导致脾运不健,中阳受损,最终致使水湿内聚。蒸化失职,土不制水,水泛为痰,肾气不足,年老病久,摄纳无权,会导致喘促难续,成上实下虚之重症。久咳伤肺,或阳损及阴,金不生水,肺津耗伤,肾阴亏损,熬炼肺津成痰。

3.3 气血失调

司呼吸、肺主气而朝百脉,痰浊壅阻肺气,反复感受外邪,内外合邪,血滞不行而生瘀;饮邪凝聚,脾肾阳虚,气机壅塞,损伤阳气或阻遏气机,气机失之温运,将导致血行凝滞,进而形成瘀证。除此之外,液伤津少,热伤津液,血行不利,均可引发血瘀。

总之,慢性支气管炎内因是虚,外因是邪,其病情较为复杂,且内伤与外邪交互作用,两者均不可忽视。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若肺脾肾脏腑功能失调,内因占据主导地位。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机制与肺气肿相似,大多属于邪实正虚,治疗过程中应偏重于去邪止咳、扶正补虚。研究表明,若肺部受邪,且长时间拖延未能进行有效治疗,将导致肺部变虚。肺部慢性疾病反复发作的主要原因为聚湿、津液失常、痰重阻滞等,从而导致气息流通不畅,最后形成瘀血。

4 结语

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显著,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厚朴、法半夏、苏子具有温肺平喘化痰之功效,地龙、黄芪具有补气通络之功效,诸药合用,共奏平喘化疾、温补肺肾的效果。

综上所述,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弥补西医治疗的缺陷,从而改善患者的体质,加快了患者的治疗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李妙.中医辨证与西医治疗慢性支气管合并肺气肿的疗效对比分析[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1,3(11):168-169.

[2] 刘霞.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疗效观察[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4):582-583.

[3] 高振,王先敏,卢勇.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证-治用药的性味及归经规律[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6(10):214-215.

(责任编辑:李岚春)

2014-05-29

张伶(1982-),女,满族,辽宁省兴城市中医院主治中医师,研究方向为中医呼吸内科临床。

R562.2+1

A

1673-2197(2014)18-0091-02

猜你喜欢

外邪平喘支气管炎
平喘止咳汤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分析
干眼环境病因及中医外邪属性的理论探讨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辨证治疗体会
从“外邪”探析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药防治
茶、饮、汁治疗冬季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的中医调护
远离支气管炎,轻松过冬
千年古方三拗汤,止咳、化痰、平喘
“外邪致中”还是“内伤致中”?——说说“真中风”和“类中风”
地龙生姜平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