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5例临床疗效观察
2014-04-26廖蔼东
廖蔼东
(苏州市相城区第二人民医院 内科,江苏 苏州 215143)
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5例临床疗效观察
廖蔼东
(苏州市相城区第二人民医院 内科,江苏 苏州 215143)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肠易激综合征患者7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得舒特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煎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4周后,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1%,实验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效果显著,优于单一西医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肠易激综合征;中西医结合;得舒特
肠易激综合征是由人们对环境、饮食、情绪等多方不耐因素导致,主要临床症状有腹部胀痛、排便紧迫等。目前医学上主要采用西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但往往治疗效果不理想。本研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9月收治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70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32例,年龄28~64岁,平均年龄32岁。腹泻28例,便秘32例,同时出现腹泻与便秘症状的患者10例。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以及患病程度分级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统一签署知情同意书,治疗研究上报医院伦理道德委员会。
1.2 诊断标准
就诊患者出现反复腹部胀痛等身体不适感,在最近90天内平均每30天最少出现4次类似症状。此外在疾病发作时出现排便频繁现象,发作时排便性状与常规排便性状不同。
1.3 排除标准
患者患有其它胃肠道疾病者;患者在治疗前半个月内有服用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药物的经历;患者正处于其它疾病治疗期内;患者患有乳糖不耐症或有肝器官病;不能正确按照医嘱完成治疗活动的患者。
1.4 方法
对照组采用得舒特治疗,每日3次,每次100mg,有便秘症状的患者加服果导片,服用4周。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煎剂,每天服用1剂,分别于每天饭后煎服2次,服用4周。腹泻症状患者药方:防风10g,秦艽10g,柴胡6g,积壳10g,当归10g,仙鹤草12g,党参10g,炒白术10g,茯苓10g,生甘草6g,生白芍30g,陈皮6g;便秘症状患者药方:柴胡10g,枳壳10g,生白芍20g,生甘草6g,火麻仁30g,桃仁10g,制军10g,麦门冬15g,生地15g,制首乌10g,甜苁蓉10g,川朴10g。
1.5 疗效评定标准[1]
显效:症状消失或有较大程度缓解;有效:症状依然存在但有一定缓解;无效:症状依然明显,无缓解。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4周后,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1%,实验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n(%)]
3 讨论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在高压生活下,因为情绪、饮食、生活习惯等原因导致的现代疾病[2]。目前,我国患有肠易激综合征的患者比例在10%左右,虽然此类肠道疾病不至于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但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工作学习活动等带来了十分严重影响[4]。
肠易激综合征属中医“泄泻”范畴,患者肝气补偿,身体消化功能失衡,导致脾脏器官失去正常的运作功能,从而引发脾胃器官功能性障碍。中医治疗方式在于化解脾脏湿气,缓解患者的消化系统障碍症状[3-4]。
本研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的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采用单一西药得舒特治疗的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后肠道疾病症状有明显改善,腹胀疼痛以及腹痛大便急迫性有明显缓解,身体疼痛症状明显缓解甚至消失。本研究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效果显著,优于单一西医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刘柏炎,蔡光先.肝脾相关的现代生物学基础探讨[C].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009.
[2] 李定国,陆汉明,王一尘,等.肠易激综合征的列组统计分析法诊断[J].上海医学,1989(5):85-86.
[3] 熊文生,唐锡军.疏肝舒肠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0例疗效观察[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二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2000.
[4] 周小波,陶茂根.酪酸梭菌联合阿米替林治疗肠易激综合征60例的临床观察[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1(4):65-66.
(责任编辑:宋勇刚)
2014-03-28
R256.34
A
1673-2197(2014)15-004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