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钩藤饮治疗急性脑梗死肝阳上亢证患者临床疗效分析及对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影响研究
2014-04-26张奕
张 奕
(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 中药房,江苏 盐城 224001)
天麻钩藤饮治疗急性脑梗死肝阳上亢证患者临床疗效分析及对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影响研究
张 奕
(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 中药房,江苏 盐城 224001)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治疗急性脑梗死肝阳上亢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8例急性脑梗死肝阳上亢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天麻钩藤饮联合西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含量。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6.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含量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天麻钩藤饮可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肝阳上亢证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神经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急性脑梗死;肝阳上亢证;天麻钩藤饮;同型半胱氨酸
脑梗死为脑血管系统危重症,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均较高,患者发病后易产生并发症,给其家庭带来沉重的精神及经济负担,因此寻求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方法是目前临床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我院自2013年以来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天麻钩藤饮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甚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8例急性脑梗死肝阳上亢证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中男26例,女18例;年龄43~78岁,平均(62.1±1.5)岁;病程8h至14天。对照组中男28例,女16例;年龄42~79岁,平均(63.2±1.8)岁;病程9h至14天。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中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关于“脑梗死”的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制定的《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
1.3 病例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①年龄30~80岁;②符合诊断标准;③病程<15天;④患者家属知晓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有其他脑血管疾病者,如脑外伤、脑肿瘤等引发的偏瘫以及心脏病合并房颤导致的脑梗死;②有其他心肝肾等躯体疾病者;③有严重精神疾患者;④过敏体质者;⑤依从性差,中途退出者。
1.4 方法
根据临床前瞻性研究原则,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天麻钩藤饮结合常规西药治疗组(简称观察组)以及常规西药治疗组(简称对照组),每组各44例。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西药治疗,即采用阿司匹林进行抗血小板治疗,采用甘露醇脱水以降低颅内压,改善脑供血;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如高血压患者予以降压治疗,高脂血症患者予以降血脂治疗等。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天麻钩藤饮治疗,主要药物组成为天麻、钩藤、杜仲、石决明、牛膝、黄芩、栀子、茯苓、夜交藤等,以水煎服,200mL/次,早晚顿服。
两组均以3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
1.5 疗效判定标准[1]
根据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上通过的“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及临床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疗效判定,分为基本治愈、显著进步、进步、无变化及恶化5个等级,其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且病残程度为0级为基本治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者为恶化。总有效=(基本治愈+显著进步+进步)/总病例数×100.00%。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1.6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6.36%,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7.27%,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含量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含量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含量比较 ±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根据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中医将其归属于“中风”“胸痹”等范畴,认为其发病多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以及饮食偏嗜有关。由于痰浊可随气机运行于全身,流注于经络,导致经络气机阻滞,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导致患者出现肢体麻木,甚或半身不遂[2]。同时,瘀血停滞于脏腑,致使脏腑气机阻滞,升降失常,功能失调,导致局部或全身气血运行不畅而血瘀气滞,气滞血瘀形成恶性循环。有研究发现[3],高水平同型半胱氨酸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主要通过影响血管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促进血小板聚集及影响溶血系统而发挥作用,与阳亢、痰浊以及血瘀证的病机关系密切[4],这也为脑梗死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天麻钩藤饮出自《杂病证治新义》,是治疗中风病的经典方剂之一。方中天麻、钩藤为君药,重在镇肝熄风,石决明侧重平肝潜阳,除热明目;牛膝引血下行,以加强天麻、钩藤镇肝熄风之效,共为臣药;黄芩、栀子可泄肝经火热,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夜交藤、茯苓功专安神定志,共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奏平肝熄风、清热活血之功。中风病机为肝肾不足、肝阳上亢,故而多选用此方标本兼治。
本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6.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含量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天麻钩藤饮可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肝阳上亢证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神经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1] 郭威.天麻钩藤饮治疗肝阳上亢型原发性高血压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
[2] 张桂萍,曹晓岚.天麻钩藤饮的现代临床应用[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7(4):366-368.
[3] 黄月芳,楼招欢,余芳.天麻钩藤颗粒对硝酸甘油致偏头痛模型大鼠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1):227 -230.
[4] 楼招欢,黄月芳.天麻钩藤颗粒对利血平致偏头痛模型小鼠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5):227-230.
(责任编辑:尹晨茹)
2014-07-09
张奕(1975-),男,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主管中药师,研究方向为医院中药学。
R285.6;R255.2
A
1673-2197(2014)20-009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