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距离”英语课堂
2014-04-26郑德贤
郑德贤
摘 要:依托英语课标和与时俱进的英语教学现状,英语教师必须走出教材的狭窄视野,拓展思维,有机地把英语知识、英语教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之形成一种主动表情达意,重视语言运用的积极的学习方式。中学生接触英语的主要场所就是英语课堂,让学生拥抱课堂,在这一主要场所淋漓尽致地进行零距离接触英语;让英语融入他们的生活,陶冶他们的心灵;使学生真正热爱英语,热爱英语课堂,热爱“零距离”接触英语。处处留心皆英语,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持之以恒的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英语教学资源,一定可使学生“零距离”接触英语、帮助学生逐渐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零距离”;英语课堂;接触英语;英语氛围;生活化;实践化
[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6426(2013)08-015-04
前 言
开学第一节英语课,笔者就宣布:从现在起,一切活动全部用英语进行。接下来笔者就流利地说起英语:
“Now Im your new English teacher. You can call me Miss Zheng. I hope you will make much progress with my help and I believe you very much. Lets begin with our first lesson.”
提起这个很普通的学习片段,笔者想说明的是,在日常的英语课堂教学中,以往机械性的教学书本内容感觉总是缺少点什么,于是逐渐对“零距离”英语教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笔者想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喜欢英语,喜欢课堂,让英语这种语言和英语课堂这一学习场所拥有一种魔力,就象磁铁一样紧紧地把学生吸在其周围。
虽然是走在初探“零距离”英语教学的路上,但收获是让人兴奋的,因为学生是快乐的,而且学生长期用那种期盼的眼神期待英语课的到来和他们不断提高的英语成绩证实教学是成功的。为此,笔者感触颇深,兴奋之余,决定把它记录下来,为进一步探索“零距离”英语这一教学在实际教学运用,以便更好的与各位教师交流,得到各位教师的帮助和指点。
一 、“零距离”英语氛围
“零距离”英语教学首先要有“零距离”的氛围,教师要艺术性、情景性地创造亲密无间的师生交流的机会,引导他们全身心地投入这一氛围,热爱每一个成员,并不断用英语相互沟通,让每一个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获得成功,让每一个学生体验到成长的快乐,让每一个学生畅游在内涵丰富的英语世界中。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需教学的主要成员——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一)师生“零距离”
良好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才能生成积极、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课堂氛围,这是课堂管理者的首要任务,也是零距离英语有效实施的关键。课堂教学不是教师在表演,而是师生和生生的多元互动,对话交往。课堂教学不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更应该注重师生的共同成长发展。
首先,教师自身的亲和力是课堂上师生“零距离”最好的调味剂,在无形之中就和学生缩短了距离,而且切忌不要以师者的高姿态去审视每个个体,而要用朋友的真诚尊重每个鲜活的生命,让年龄、知识、课堂不再成为交流的障碍,让每个学生的生命大放异彩。其次,教师在课堂上要收放自如,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课堂教学不应为了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而强行抑制学生的各种思路和想法,而应该允许学生“插嘴”、“打断”、“不举手就发言”,甚至对预设的教学方案进行重组和灵活处置。学生“灵感”的火花稍纵即逝, “契机”在所难觅。
(二)生生“零距离”
教师和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和主体。在进行“零距离”英语教学时,必不可少的生生互动在课堂上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学生是有思想、有感情、有知识、有经验储备的人,虽然在课堂上的表现会有一定的差异,但他们之间是一种平等、互助、教学相长的关系。生生“零距离”的课堂说明他们是学习的合作伙伴,是学习的竞争对手。共同的使命使他们形成了一个“零距离”团队,在这个团队中,他们及时地与同伴进行“零距离”沟通,学生可以教学生,因为他们之间比老师与学生之间更容易心心相印。生生在“零距离”交流中,不断与同伴进行思维的交流和碰撞,智慧与智慧在这里会聚,灵感与灵感在这里碰撞,心灵与心灵在这里融合,情感与情感在这里交锋,个人的观点在这里不断得以修正和完善,他们在这里不仅让自己的知识得到升华,更让彼此之间真正的实现了“零距离”。
二 “零距离”英语课堂
“零距离”英语课堂,是充分利用中学生的心理,充分发挥生生间、师生间的影响力,通过英语语言的交流沟通,通过语言和生活的紧密结合,培养学生产生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意愿、经历和观点的兴趣,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持续稳定的爱好,打开学生的心扉,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接纳英语,最大可能地掌握英语,最为自如地运用英语。
(一)“零距离”英语课堂生活化
新课程不再要求按书本照搬照抄,而是创新性的去利用,以达到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生活作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作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作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因此,在英语课堂上,不拘泥于课本知识,利用一切显性和隐性资源,让学生充分地“零距离”接触英语,让英语无处不在。语言来源于生活,也应该让它回归于生活。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的英语学习与生活实际脱轨。英语就是英语,生活就是生活,不能学以致用,更不能把英语和生活相融合,这是英语学习的一大误区。语言是一门科学,但它更是人们学习和交流的工具。要真正地让学生游刃有余地驾驭这种语言,必须让课堂教学内容更加生活化,这样,学生才能零距离的接受,运用,并最终掌握它。 具体做法是采用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素材自始自终贯穿于整节课的教学,或是周围的突发事件。总之,只要能激发起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的话题,都可以时不时地话锋一转,让他们一直有不断的惊喜,让他们理解英语其实离他们很近。然而,更多的素材就是来源于学生自身,让他们感觉到他们时刻在用英语和生活对话。比如,在教授“How do you deal with your problem?”这一课时,就可以提个问题:“Do you have any problems? If you have, what is your problem?”这一问题的提出,很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也很适时,因为中学生现在存在很多问题,例如,作业多,家长期望值高,张扬个性受限,考试压力等等。每个学生都可以回答这个问题,即体现了教学的全面性,有贴近了学生的生活。有的学生回答:“My problem is that I have too much homework to do.”“ My parents dont let me watch TV every evening.”“I have too much pressure.”这些英文句子如果被动地让学生接受就失去了意义,这样变换一个角度从实际出发提出问题,不仅让老师加深了对他们的理解,也会让学生如何正视这些问题。接下来还会给他们一些建议:“You can solve the problems by regarding problems as challenges.”问题的提出,不仅让学生充实语言知识,同时还进行德育教育,这应该是语言学习的最高境界。在后来还可以补加一个问题:“What is your problems in learning English? ”这个问题更加拉近了英语、学生和生活的距离,真真正正的是“零距离”英语。孩子们会群情激昂,纷纷想表达自己的想法。回答甚是精彩:“My problem is that I have trouble memorizing the new words.”“My problem is that I cant get the pronunciation right.”“My problem is that I have difficulties studying English grammar”。就这样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的铺垫,架设知识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桥梁,使知识不再抽象、乏味,而使之变得鲜活、有意义,从而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二)“零距离”英语课堂实践化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和组织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仍然起着指导和引领的主导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让学生去体验去实践呢?一是教师要创造性地、联系实际地使用教材,一切有利于学生认知理解的课程资源,皆可以作为教材使用。二是教师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去体验,加强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笔者的英语课堂充满了学生喜欢的节目,观看英文资料,演唱英文歌曲,欣赏英文短剧和制作水果沙拉等等,这些体验更是给学生提供了“零距离”接触英语的机会。如在学习制作奶昔那课时,就布置这样的任务:亲自制作父母喜欢的奶昔,并能够用英文描述出制作过程。第二天上课时,学生都能流利的表述制作过程,而且还增添了如下内容:“My mother likes it very much and she is proud of me.”“My brother said: Youre great. Would you like to make it for me?”同学们通过亲自体验,顺利地完成任务,得到了家人的肯定,并树立了信心,这种“零距离”实践英语给他们带来的成就感正是激励他们学好英语的催化剂。往往整节课又跳,又唱,又游戏,又视频,45分钟下来,孩子们乐此不疲,激情荡漾。看似形式上有些“乱”,但“神不乱”,多样化的形式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发挥潜能,不断体验实践,让学生进一步“零距离”接触英语,感受到语言和生活的魅力。
三、“零距离”英语感悟
任何抛弃教科书的教学都是随意的和不科学的。因此,课堂教学要尊重教科书,但不是“一字不改”。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不要把学习局限在教室的四堵墙壁里。” 比如:在学习“used to do”这一结构时,利用学生好奇的心理激发他们的兴趣,用“What did Li Lin use to do? ”(李林是本班的英语科代表) ,学生们争先恐后的猜测:“He used to play the piano.”“He used to be lazy.”“He used to get up late.”“He used to hate English.”“He used to leave his English homework at home.”等等,这些句子出自孩子们的口中,很有价值,没有将孩子们的思维圈在书本的狭窄的框架下,而是让他们从熟悉的生活中感悟知识就在他们身边。经过这一启发,有的同学甚至说出:“He didnt use to finish his homework in time.”“He didnt use to listen to the teacher carefully in class.”“ He didnt use to take notes.”这些有难度的句子没有经过教师的指导,学生们能够流利的表达,这表明他们已经把语言知识融入了生活,无需教师刻意地去讲解,只需稍稍点拨,就事半功倍了。“零距离”英语课堂要求教师要因时、因地、因学生、因教学内容灵活地巧设课堂,想方设法让学生的情感得以表达,让学生思想自由地飞翔,为学生营造一个舒展的课堂,一个生活化的课堂,一个充满体验和快乐的课堂。
结束语
这就是笔者一直在探寻的“零距离”英语课堂——流淌着欢快精神的溪流,滋润生命的原野,让英语与生活接轨,让语言回归生活,让师生共同体验生命的增值和律动。
当然,这只是笔者个人进行“零距离”英语教学的一点尝试和体会。对“零距离”教学初探取得的成绩进一步激发了继续探索地热情。探索的路还很长,笔者将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吴效锋.新课程怎样教[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2005.
[2]教育部.新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4.
[3]杭州市教科所.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读本[Z].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
[4]河北省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课程与教学论写[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2007.
[5]吴洪成.现代教学艺术的理论与实践[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