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及策略研究
2014-04-25刘国海
刘国海
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基础教育设施的建设和教学质量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城市相比,农村基础教育中还有很多地方不尽如人意。通过调查走访,对当前农村基础教育现状进行了剖析,进一步探索了有效的优化策略,以促进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工作进一步推进,让广大农村少年儿童接受更加优良的教育。农村基础教育现状策略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直接反应了我国教育改革的成效和作用,为了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化,为了让农村孩子接受更加优良的教育,在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时代,研究当前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及优化策略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现状
在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农村基础教育是工作重点。近年来,在政府部门及教育机构的大力支持下,教育资金、师资力量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大大提高了农村基础教育质量。
(一)师生关系有所改变,但教育理念与教育形式仍需改进
新课程理念逐步渗透到教育教学之中,笔者调查发现,当前小学基础教育中,师生关系发生了很大改变,传统的基础教育中教师高高在上,学生俯首帖耳,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严重的代沟;当前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已经基本构建了以尊重为前提的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学生大胆发言,对所学内容提出质疑,从空间和心理上拉近了师生的距离。然而,由于一些教师对新课程片面的解读,农村基础教育课堂上也出现了另外一番景象,多媒体课件用得多了,结果教师没有了板书;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结果课堂呈现出了无政府状态;教师讲课的时间少了,时间都用在了表层的花拳绣腿的表演上。这样的课堂虽然注入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但是缺乏指导和秩序的教学活动就失去了前进的方向。因此,当前农村基础教育理念与教育形式仍需要改进。
(二)教育资源有所增加,但评价体系滞后给学生带来巨大压力
“普九”目标的基本实现,国家在农村基础教育中投入的资金和精力都在不断加大,很多地区的学生具备了和城里孩子一样的学习环境,让我们看到了农村基础教育的蓬勃发展。然而,加强先进、整齐的硬件设备建设的同时,也不难看到孩子的学习压力在不断加大。在应试考试制度下,很多孩子为了挤独木桥,考上理想的高中、大学,需要买资料、报辅导班,学生的业余时间和空间逐步缩小。另外,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很多地方选择利用教师的排名来鞭策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成绩,而教师的压力又无情的转化给学生。为了取得一个好成绩,教师会加大作业量,导致学生放学后有太多太多的作业,既要有硬性的书面作业,又要有预习、背诵等无形作业,让学生苦不堪言,明明是为了“减负”,学生的压力却“增加”了。
(三)教育改革有所进步,但具体实施缺乏必要的人力与财力支撑
当前,教育改革之风吹遍了农村基础教育的每一个角落,“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逐步被教师响应,对于教育的目的和教学的目的也有了清楚的认识。但是,事实上在落实起来还存在很大差距,缺乏课程专家、教研人员、特级教师等具有较高教育理论水平的力量进行指导和引领,而这些资源的引进需要大量的财力和物力,农村基础教育经费多用于学校建设和日常的开支,国家给予学校的办学经费做这些事情已经捉襟见肘,再去请专家、请能手,在人力和财力上显得极为困乏。于是,出现了一些不和谐因素,教师希望学生自主探索,但是无法给学生引路,学生希望努力学习,但是常常事倍功半。这样的课堂在当前农村基础教育中非常普遍。
二、改善当前农村基础教育现状的优化措施
农村基础教育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工程,需要逐步拓展,稳步推进,针对当前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政府部门和教育机构要给予充分重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优化措施。
(一)构建无缝隙对接农村课程,加强高素质师资引进
针对于当前农村基础教育中师资力量薄弱,老教师较多,缺乏新生力量的现状,从国家政策上对于师范大专生就业逐步向农村倾斜,大学多开设与农村基础教育相关的课程,鼓励在校师范大专生参与农村社会调查活动、农村智力扶贫活动、参与健康心理咨询活动等,让这些学生深入农村,了解农村基础教育现状,为农村教育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另外,政府要加强师范生就业的引领,加强农村地区教师生活补助,对大学生就业后考取研究生给予照顾和优惠,从而吸引更多的优秀毕业生走进农村,给农村注入鲜活的师资力量。
(二)组织灵活多样的教科研活动,提高在校教师专业水平
针对于当前农村基础教育中,教师对新课程改革思路还存在模糊认识的现象,需要从多方面着手,提高在校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首先,增强教材的实用性和灵活性,根据学生特点教材的设置应面对全体学生,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利用教材的优势挖掘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思考、善于探究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其次,搞好新课程改革教师培训,最近几年的“省级培训、国培计划”初见成效,从教育思想到教育理论上给老师一次充电的机会,加强专家对教师课堂的指导,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与教改成功学校结成互助对子,推动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
(三)完善基础教育改革评价机制,实现教育的朴素回归
当前,农村基础教育评价机制还不够完善,很多老师和家长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就可以,忽视了孩子德育及艺术特长的发展。因此,需要我们形成一个完善的评价机制来改变这种状况。在学校教学中,学校可以尝试实施互评机制及多元化评价机制,将学生的成绩、创新能力、实践精神、道德品质、心理素质、发展方向等均纳入评价范围之内。同时,实施评价的动态管理,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努力的动力与方向。通过这一系列评价机制的完善,将“一考定终身”的制度压力在基础教育阶段得以有效缓解,转变升学就是跳出农村的不良思想观念,促进“朴素”教育的回归及教育意义的实现。
总之,从当前农村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情况来看,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道路还很艰辛和漫长,需要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不断地付出与实践。相信随着农村小康社会建设步伐的加快及农村经济、文化和民生的不断发展,在政府及教育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基础教育质量和水平在不远的将来一定会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教育保障。
参考文献:
[1]韩明军.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现状与改革[J].商场现代化,2010,(08).
[2]李雪峰.关于农村基础教育的思考和对策[J].科学咨询, 2010,(03).
[3]田产辉.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新西部,2010,(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