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老交替的确重要

2014-04-25张社生

领导文萃 2014年8期
关键词:段祺瑞北洋袁世凯

张社生

历史上的强人从来就没有解决好新老干部交替的问题,袁世凯也是在这个坎儿上绊了一跤。

话说时间到了1913年后,袁大帅的北洋系统已经垂垂老矣。系统越来越庞大,越来越复杂,原来在小站能叫出名的人后面又出现了很多新面孔。

人到中老年的北洋老班头,自己成了方面大员:个个妻妾成群,腰缠万贯,理想都到了理想国,眼里的天下只有“权钱”二字。

为此袁世凯见人就大发牢骚:“你看看,我们北洋的人都成了什么样子!芝泉(段祺瑞的字)不到部里去办公,华甫(冯国璋的字)身为地方大员,每天睡到中午12点才起床!这像什么样子!”

唐德刚先生说得好:袁世凯的江山是枪杆打下的。当年帮他打天下的功臣段祺瑞、冯国璋、张勋等人如今都自成方面。仰望黄袍,各有私心。别说他想做皇帝,就是维持个总统大位,也要时时看他们的脸色。

袁世凯遇到的这个病是古今天下“能人”、“强人”、“伟人”的通病。袁世凯看到了系统的毛病,也感受到了自己的躯体似乎在慢慢地衰老。他急了,想做点什么,安排“百年大事”。

这时候他血液里的那些个小农思想占了上风。他首先想到的是家族荣耀的延续,而这一切让其共患难的哥儿们看出来了。

中国官场中人的政治敏感何来?袁世凯从没说过传位长子袁克定,但是大家都认准了第二梯队非袁克定莫属,哗啦一下子,一大拨人,像段芝贵、袁乃宽等排队去买袁克定这个原始股,使得段股、冯股、徐股等北洋老股跌破了3000点。

为给“太子”开路,也是给自己解套,袁世凯进行了一系列眼花缭乱的变动,这些变动我们暂且叫它改革吧。

什么废督,什么虚省设道,什么文官政治,甚至包括设立将帅团,统统都是冲地方的大小军阀去的。然而,这种与虎谋皮的举措,具体实行起来,不用说,是障碍重重,推行得很是艰难。在这时候,显然袁世凯想起了当年在大清国的情景,皇帝的权威之重,即使像他这样权倾朝野、盘根错节的人物,想要拿掉,一纸诏书也就搞定。

其实袁世凯后期的很多军事改革除了要打造“太子军”外,主要还是为了改善当时军备落后的状况。别看北洋军队中国第一,其实到了1913年后,它老化了、落后了,特别是从日本学来的那一套显得陈旧了。

这时候,有个中国军事史上的奇才,从日德留学归来的蒋百里很受袁世凯的器重。

蒋百里主张改变小站练兵的老办法,实行革新,扩大军官学校,创办中国士官学校。他主张不用日本军事教育方法,完全采用德国方式。袁世凯对此表示赞成。

打败共同敌人后,面对权和钱,袁世凯想改变业已形成的“大家拿”为“一家拿”。这样做首先踢到的铁板就是他紧密依靠的那千人规模的北洋精英团。

二次革命后,龙济光、张勋、李纯甚至袁世凯最得力的大将冯国璋,占了国民党人的地盘之后,都不太听招呼了。看起来大获全胜的袁世凯,实际上面对的是一个五代十国的局面,连昔日言听计从的北洋诸将,此时都成骄兵悍将,不仅不听政令,甚至连上解款也日益含糊起来。

首先是段祺瑞。段祺瑞很傲、很倔,有时脾气上来,老袁也怕他三分。但是他有值得傲的筹码。这么说吧,除了不会做人,他哪样都不输给老袁。

徐世昌透露:“袁克定最忌段祺瑞,段祺瑞又毫不敷衍,即项城左右其他诸人,段祺瑞亦皆盛气凌之。”这样一个比茅坑石还硬的老倔头,项城一直在找机会让其离得远远的。正好段祺瑞最亲近的徐树铮被人参了一本。袁克定找到了机会,对段祺瑞说:“你气色不好,想是有病,应当休息休息……”段祺瑞于是请假赴西山,托辞养病,愤愤不平。

此三恨,多为袁克定而起,段祺瑞肯为袁世凯称帝振臂一呼吗?他巴不得袁克定倒霉,因为他心里的气还没地方出呢。徐树铮说:“段祺瑞管军事教育,又握军政多年,亦有其普遍之潜势力,然慑于项城之威势,亦无可如何。”

1916年,老袁倒霉的时候,由段祺瑞组阁。段祺瑞准备任命自己的心腹徐树铮为国务院秘书长时,袁世凯以“徐树铮是军人,秘书长不宜再是军人”的理由加以反对,事后段祺瑞十分生气,他把烟斗狠狠地掼在桌上,厉声道:“到今日还是如此!”

这话您听出来了吗?“原来我一直让着你,你现在倒霉了,还想做我的主。”就这“到今日还是如此!”已经让风烛残年的老袁为之一寒。

其实,老段素质没这么差,会为那点儿鸡毛蒜皮的私事和老袁闹?他认为自己是民国人,吃共和的饭就要为共和谋。

他对局势早已洞察清晰,深知帝制不得人心。他曾经对徐树铮、曾毓隽说:“我当年曾发采取共和之电,如今又拥项城登基,国人其谓我何?且恐二十四史中亦再找不出此等人物!”

一个独裁者在权力移交期间,往往是最容易出意外的。偏偏“太子”袁克定不是李世民,起到的作用没有加分反而减分。难怪伟大的物理学家——袁克文的儿子袁家骝教授,后来叹息说:“实在是怪我的大伯父。”

总结以上的话,还是那句:新老干部的交接没做好。最后,在段祺瑞、冯国璋等老帅的杯葛下,梁启超檄文的召唤下,一个远在边陲带兵不过万员的蔡锷就把北洋这个神话,这张已经四面漏雨的窗户纸给捅破了,以至于袁世凯想打无人跑腿,想和拉不下脸来。

(摘自《特别文摘》)endprint

猜你喜欢

段祺瑞北洋袁世凯
张培爵之死:袁世凯一手制造的血案
媒体视野下的清末宣讲所——以《北洋官报》为中心
房子无小事,手续很重要
善意的谎言不能说穿
段祺瑞的棋局
袁世凯:从来也没有跷过二郎腿
北洋外交部鲁乔奇(L.Giorgi)档案纪要
军阀袁世凯的三次背叛行动
段祺瑞的“航空计划”
袁世凯的军事顾问坂西利八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