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留白:让幼儿故事更加生动

2014-04-25蔡清芳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4年2期
关键词:壁虎尾巴阿姨

蔡清芳

教育应是留白的艺术,30%是启发,70%是等待。把“留白”的艺术引入幼儿故事教学中,既为教师在幼儿故事课堂教学寻求空白,创造了极佳的切入口,又为发挥幼儿想象能力,拓展幼儿思维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留白幼儿教材课堂教学幼儿课程语言教材中的故事,篇章内容往往从简,容易找到其中的“留白”空间,这现象有的是人物或角色描绘简略,或没有完整的对白,有的是故事情节跳跃太快,故事的描述不全面,有的是背景不清楚、场景地点未详细说明等。这些既为教师在幼儿故事课堂教学寻求空白,创造了极佳的切入口,又为发挥幼儿想象能力,拓展幼儿思维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一、在故事开讲前留白,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在故事开讲前,巧设悬念,布下空白,能激发幼儿倾听故事的激发兴趣。课堂导语是一堂课的“序曲”,它虽不是高潮,却很重要。我们可用它来创造课堂气氛,帮助幼儿迅速进入课堂角色。课前可以用一张有趣的图片、一个精彩的镜头或一组生动形象的语言做“引子”,将幼儿带入情境,也可以用一个小故事、一首诗、一个课本剧片段等导入,将幼儿的注意力抓住,使其充满好奇心,产生强烈的探求欲。随后设置悬念,留下空白,等幼儿进入最佳思维状态和求知状态时,自然引入故事,可以收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案例:幼儿故事《小猴卖“○”》。

在讲这个故事前,我先在黑板上画一个圆或贴一张圆形图片,问:“小朋友,睁大你的眼睛,开动你的脑筋,说说这个‘○像什么呀?”顿时,下面小手林立,个个跃跃欲试。有的说是像蛋,有的说像球,有的说像铁圈……众说纷纭。我接着说:“是呀,这个‘○实在是太有趣了。今天啊,有一只可爱的小猴他要去卖‘○,你们觉得奇怪吗?小朋友一定想知道他为什么要卖‘○?会卖给谁?干什么用呢?是不是?下面请小朋友仔细听哦!”接下来,所有的小朋友都饶有兴趣,自始至终把故事听完。

二、在故事情节中留白,发挥幼儿想象

案例:幼儿故事《小壁虎借尾巴》。

小壁虎的尾巴被蛇咬断了,它想向朋友借一条尾巴。

“向谁借一条尾巴呢?”小壁虎爬到小河边,向鱼阿姨借尾巴,“鱼阿姨,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

“不行啊,我要用尾巴划水呢。”

小壁虎爬到大树旁,向牛伯伯借尾巴:“牛伯伯,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

“不行啊,我要用尾巴赶飞虫呢。”

小壁虎一直借不到尾巴,心里很难过。妈妈知道了,让它转过身去,小壁虎一看,开心地笑了:“我长出了一条新尾巴了!”

这个故事里面,角色有小壁虎、鱼阿姨、牛伯伯和壁虎妈妈。情节是尾巴断了,到处借尾巴,借不到尾巴,自己长出尾巴。背景有:树林、小河边、大树旁。主题是“一切要靠自己”。

情节开始是十分恐怖的,“小壁虎的尾巴被咬断了”,它在哪里遇到了蛇?蛇怎么追它?它的尾巴怎么被蛇咬断了呢?它在危险的时候,妈妈在哪里?小壁虎的尾巴被蛇咬断了,一定很痛。他发现自己的样子那么丑,心里很焦急,所以要借尾巴。这里可以写一段开始的故事情节。

故事接下来的另一矛盾,是小壁虎应向谁借尾巴,它应和自己身形一样的动物借尾巴,它不应向鱼阿姨借尾巴,鱼尾巴那么大,怎么接得上;也不应向牛伯伯借尾巴,牛尾巴那么重,问小朋友如果你是小壁虎应向谁借尾巴呢?此处可以设计一个活动,标准答案可以是向小老鼠、小蜥蜴借尾巴。

在教学时我们要观察作者用什么语言形式说话,从以上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他是用对话发展情节,反映角色的语言和行动。所用的句式有:“鱼阿姨,您把尾巴借给我,好吗”“不行啊,我要用尾巴划水呢”……这里我们可以利用借东西的对话模式,加强幼儿日常生活的语言应用,设计对话模式的模仿:“你把(某种东西)借给我,行吗”“不行啊,我要用(以上的东西)(作用)呢”。

三、在故事結尾处留白,拓展幼儿思维

案例:幼儿故事《老鼠和钟》。

这个故事讲述的是一只肚子饿极了的老鼠,因为不知道黑夜房间里的钟声是什么东西,而一夜不敢出洞找东西吃的事。这种场景在幼儿生活中也常出现:因为怕黑,所以不敢走出房门。

故事最后问:“钟声还在滴答!滴答地响,饿了一夜的的小老鼠怎么办呢?”故事也没有给出答案,这里教师就要引导幼儿自己去想办法了。当然不同年龄段的幼儿会想出不同的办法来的。然而正是这个问题,就可以让幼儿自由想象、自由回答,从而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为以后的在生活中遇到这种情况做好心理准备,提供自己的解决办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重视故事“留白”能突破时空,在有限中求无限,可以调节教学节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带领幼儿进入学习意境,巧妙利用“留白”可以让幼儿唤起对已有知识的回忆,打破思维定势,集中注意力将“空白”造成的断裂用思维和想象来“焊接”合缝,并增强教学的艺术性。

有人认为:“教师和孩子在一起,就是在同三分之一的确定性和三分之二的不确定性与新异性打交道。”在这种情况下,预先设计好学习的程序和终点,不让孩子有充分思考和表达意见的自由,是对孩子学习潜力的束缚和阻碍,是把幼儿园推向“有教而无学”的境界。把大脑还给孩子,使教师由权威的管理者、学习的主宰者转变成为学习的诊断者、催化者及资源的提供者。给幼儿充分自主学习的权利:凡是孩子能说的,让孩子去说;凡是孩子能想的,让孩子去想。

根据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创设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幼儿展开自由联想和想象,来构思故事情节并进行完整表达,激发幼儿头脑中的鲜活表象,解放幼儿的嘴,幼儿就能自抒己见,娓娓道来。

参考文献:

\[1\]刘淑兰.幼儿园课程实施指导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幼儿园课程指导.新时代出版社,2010.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壁虎尾巴阿姨
我的“话痨”阿姨
“牛人”钟点工王阿姨
壁虎
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
《老阿姨》剧照
谁的尾巴最奇妙
比尾巴
瞧,它的尾巴会表达!
捉壁虎
壁虎在夜间出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