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2014-04-25高北生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4年2期
关键词:年段语文课程素养

高北生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立足课堂,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阵地;阅读经典,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必由之路;联系生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实践平台。

语文素养立足课堂阅读经典联系生活《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由此可见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意义非常重大。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一、立足课堂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阵地

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应当抓住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组织并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创新。加大训练力度,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1.激发学习兴趣

激发学习兴趣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变学生被动消极的“要我学”为热情主动的“我要学”,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教学中,教师可根据课型特点,利用电教媒体、直观教具、现场体验等形式来创设情景,营造氛围,让学生加深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情感意境等。用情景熏染,让学生耳濡目染、全面感知,从内心深处激发学语文的兴趣。

2.落实自主学习,倡导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教师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学习方法。如教会学生如何使用课本,如何使用工具书,如何略读、精读,如何利用网络等媒体搜集处理信息等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教师还要指导学生选择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经常引导学生交流学习方法,及时交流和总结学习经验,鼓励学生创造新的学习方法,使自己的学习效果最佳,效率最高。同时,教师应大力倡导,努力寻求老师间、同学间、师生间的合作与探究,这样,师生在交流合作中达成共识,在思索探求中增长智慧,在相互促进中共同提高。

3.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创新

教师要引导、督促学生认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注重语文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向社会、向生活学习语文,做生活的有心人,夯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师要营造轻松、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不但要引导学生敢问、乐问、会问,而且要鼓励学生向老师挑战。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二、阅读经典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必由之路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的要求,把语文素养和人文内涵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在学生背诵古诗文做了不同年段的具体要求。由此看来,阅读经典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必由之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根据不同的年段、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教学:

1.低年段亲近文字,感受阅读的乐趣

低年段可以尝试《三字经》、童诗的教学指导,使学生一入学就能从经典文化中感受语言的魅力,爱上阅读,乐于表达。

(1)素读《三字经》,体会吟诵的静美。学生在典雅的《渔舟唱晚》的旋律中朗声诵读,仿佛将我们穿越时空,回到了古时私塾诵经的场景。学生们在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形态美、意态美、节奏美和韵律美,从而亲近并热爱母语,景仰祖国悠久文化,受到情的感染,美的熏陶。

(2)美读童谣,感受想象的瑰丽。教师可以选取朗朗上口的诗词童谣,通过语言和媒体营造了形象的情境,带领学生在饶有趣味的朗读中展开想象的翅膀,渐渐走进雪的童话世界。诗情和画意相生,智慧与灵性共舞,文学的种子已然在孩子们的心田生根、萌芽……

2.中年段趣读民间故事,感悟传统文学的魅力

中年级學生识字量已能满足独立阅读的要求,并能根据上下文基本理解词句意思,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并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这期间,学生乐于阅读童话、寓言等故事情节比较鲜明的文体,而民间故事作为是我国传统文学的明珠,推荐给学生阅读是不错的选择。

3.高年段鉴赏经典名著,品味经典文化的内涵

名著对孩子精神领域的影响也是极其深远的,它字里行间蕴含着深刻而丰富的人文内涵,以其无与伦比的文学价值与思想价值影响着孩子的成长。高年段的学生在既有阅读经验的基础上,应该能独立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三、联系生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实践平台

只有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努力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语言时空里学语文、用语文,才能在语文的实践中不断地积累语言,提高语文实践能力。

1.创设“语文化”的生活情境

语文一旦与生活联系马上就生动活泼起来。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时,要利用一切机会给他们创设“语文化”的生活情境:竞选班干部,课前3分钟说话(评论班级生活,交流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天文地理,古今中外),开主题队会、班会,读书、看报、听广播,参加文艺、体育、科技等竞赛,参与集体生活、公益劳动、社会实践、参观旅游,甚至交友、谈心、记日记、写随笔……就这样,经常接触生活,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学生在“语文化”的生活中,体验到语文学习给生活带来的帮助和乐趣,使学习语文与生活运用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这都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好方法。

2.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教师教学中要注意“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拓展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机会”。要不断开发、充分利用学校、家庭、自然、社会中的语文教育资源,特别是那些鲜活的、密切联系现实、密切联系学生经验世界的教育资源,使语文课程内容不再局限于教科书,成为不断充实、不断更新、源远流长的一泓活水。从课程实施来说,就是要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当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远不止这三种方法,还有许多好的方法需要我们去探索和实践。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只有在反复的实践当中,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才能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陈双珠.在阅读中提升语文素养\[J\].魅力中国,2009,(14).

\[2\]徐桂芝.浅谈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J\].学周刊,2011,(11).

\[3\]杨玲菲.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几点探索\[J\].新课程学习,2013,(05).

猜你喜欢

年段语文课程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对农村小学高年段读写结合教学的思考
农村低年段童话体写话教学探究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把握年段特点 做好班级管理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