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和改进策略
2014-04-25郑秀珍张倩
郑秀珍 张倩
小学语文阅读在整个语文的学习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它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手段。提高语文阅读效果要从小入手,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语文大纲的要求,更是现实社会的需求。本文通过分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提出了关于改进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的政策。
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改进策略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阅读是指从书面的语言中获得信息的一种方式,它体现了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的交流过程,是最典型、最基本的学习形式。通过阅读可以提高学生语言学习的能力,获得更多的知识,这也有利于提高阅读的能力,这是一个彼此无限循环的过程。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情况较不乐观,基本上表现在重视阅读,忽视其对学生的教育意义,耗费时间和经历不少,但是效果却不明顯等。下面本文阐述一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一)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占据主体地位
针对当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来看,教师在课堂上仍占据着主体的位置,学生的参与极少,成为了教师的忠实听众,这种传统方式的教学模式对教学的效果有很大的阻碍。随着新课改的逐渐实施,已经适应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师一时之间还难以转变,这是可以理解的,但长时间的如此,对学生的发展是不利的。阅读课上,老师提出的问题,很多学生们不举手,而是异口同声的进行回答。这样的课堂缺乏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教师不能够在第一时间知道学生对此文的理解情况,学生也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这样的课堂上,就注定学生要成为被动的接受者,自主学习、探究的角色并没有有效落实。
(二)小学生对语文阅读缺乏兴趣
经过调查发现,很多的小学生对语文课外阅读这块没有浓厚兴趣,或者有的学生看也是走马观花的一扫而过,做摘录的更是少之又少。课上的阅读亦是如此,每每都有这样的情况,一遇到阅读题学生就放弃,或是乱答一通,真正耐心的去读、去领悟的更少。此外,从学生们花费在阅读上的时间来看,他们在上课的时候阅读也是很少的,彼此之间的交流也是如此。
(三)教师对学生阅读的引导不够充分
由于小学生是初次接触到阅读这方面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都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引导的效果好,那这个班级的阅读情况就比较好,不论是在阅读数量、范围还是阅读习惯上都会高于其他的班级。教师平时注意在教学中对小学生进行阅读资料上引导,指导他们有选择的、有目的的去阅读,那么就会大大的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水平。但就现在的情况来看,大部分老师都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忽视了这方面的引导,也就导致了学生知识面的狭窄。
由此可见,我国小学生语文阅读的状况实在不乐观,作为语文学科的教学者,要想办法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积累语文知识,提高文学素养。
二、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
要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就要改变教育的观念,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达到感性与理性的结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更改教学理念,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教学由之前的教师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真正实现了教与学的统一。在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自身角色的定位,使阅读呈现出对话式、开放式的状态,打破原来的封闭式教学,为学生打造一个自由、动态、多元的阅读氛围。帮助学生突破空间的束缚,拓宽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对人生的感悟。在这种氛围下进行阅读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人格素养。
(二)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质量就必须激发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学生自发性的学习动机的基本就是兴趣,当他们对这件事物产生了兴趣,自然的也就带动了独立学习的能力。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并让其贯穿整个阅读教学的始终,这是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的前提。此外,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传授给学生关于阅读的解答方法,让他们带着方法自己去探究问题,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有成就感,还可以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积极的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答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也有利于激发和保持小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
(三)根据学生的阶段不同确定不同的阅读模式
虽然小学语文阅读都是面向小学生的,但是由于小学生所处的阶段不同,阅读的要求也有所差异。教师要根据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分年段的确定阅读的主题。例如,小学二年级到三年级,这是小学的初级阶段,这个阶段的小学生大都刚刚接触阅读,不宜涉及过深的阅读知识,基本上以“快乐阅读”模式为主,从乐趣中获得知识,激发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四年级到六年级,属于小学的高级阶段,这个时候的学生有自己对事物的见解,可以独立的解决问题,因此,此时期的阅读要以“广泛阅读”为主。通过引导学生大量的阅读课外书籍,广泛的从书籍中汲取知识,拓宽视野,逐渐的深化他们的阅读能力。
(四)为语文阅读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根据调查发现,许多小学生并不是不喜欢阅读,而是缺少阅读所需要的条件,诸如阅读的时间、书籍和方法等等。因此,教师要安排好学生阅读的时间,指导学生购买相应阅读书籍,并交给他们阅读的方法。缺少时间、书籍和方法的阅读就不能称之为真正的阅读。对于阅读书籍的准备方面,学校可以购买一些,也可以让学生互换阅读书籍,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
(五)定期组织开展语文阅读方面的竞赛
学校还可以定期开展各类的阅读竞赛等有关阅读方面的活动,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再者,班集体也可以适当的组织类似的活动,像是手抄报、组织学生讲故事等。这些都可以使枯燥的阅读课丰富起来,提高语文阅读的质量。
三、结论
学习的目的就是要学以致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加强学生在基础方面的知识,还要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体会到阅读的魅力,实现与教学材料的交流。语文教师要尽职尽责地完成语文阅读教学的工作,提高学生们的阅读能力,从小就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马翔.提升小学阶段学生语文阅读分析能力的思路探讨\[J\].快乐阅读,2013,(7).
\[2\]张后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浅析\[J\].新课程(下),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