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口语交际教学的一点实践与思考
2014-04-25王素华
王素华
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愈显重要。口语交际教学的系统训练,势在必行。在新课程背景下,虽然口语交际在新教材中有专门呈现,但教师在从事教学的过程中往往难显成效。有些教师以课时不够、考试不考为由,挤占了原本属于口语交际的时间。实际上,作为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利用零星时间渗透口语交际教学,充分挖掘资源,创设情境,对学生进行训练。让学生知道“说什么”“怎么说”“会说”“说好”,处处体现睿智和洋溢才华。
口语交际能力教学策略课前五分钟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愈显重要。口语日渐成为每个人必备的技能,看今天大学生求职、人才招聘、公务员竞争上岗、人才频繁流动,都让我们意识到,口语交际不仅是人与人沟通的主要手段,而且也是展示个人才华的极为重要的途径。
而口语交际教学是一个需要长期训练的过程,决不是短评快的培训就能解决的,必须从基础教育阶段加强培养。在全面系统地训练中,才能使口语交际能力获得稳扎稳打的提高。
然而,实际的基础教育过程中,在新课程背景下,虽然口语交际在新教材中也有专门的呈现,但教师们在从事教学的过程中往往难显成效,有些教师常以无从下手、课时不够、考试不考为由,而挤占了原本属于口语交际的时间。叶圣陶先生曾多次呼吁重视口语的训练,他说:“必须认识到看书读书其实就是听他人说话——用眼睛从书面上说自己的话,读和听一回事,写和说是一回事,不能丢开听和说不顾,总是读和写。认识了这一层,语文教学才能切合实际,对学生才能真有益处。”
我认为,新课程标准中,安排的口语交际课时量远远不够。作为教师,应从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利用零星时间渗透口语交际教學。读写听说的能力中,“说”是最重要的一种实际的能力,对个体、对社会来说都是那么重要,教师应充分挖掘教学资源、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创设情境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口语表情达意的能力、思维能力等来展示学生的才华。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不仅知道“说什么”“怎么说”,还要“会说”“说好”,处处体现睿智和洋溢才华。做到这些,才会凸显个人魅力,并且将汉语的精华精彩地展现出来。
一、教师应时刻注意语言美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假如在言语旁边没有艺术的话,无论什么样的道德训诫,也不能在年轻人的心灵里培养出良好的高尚的情感来。”“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一个优秀的教师,仅有渊博的知识是不够的,还得拥有美的言语。美的言语是教师高度的智慧、高超的能力、高尚的修养、高尚的情怀的生动体现,其本身就是美的典范。这种美的语言必然会以自身丰富的审美特征吸引学生、感染学生、打动学生、影响学生,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下,情感得到陶冶,灵魂得到洗礼,精神境界得到不断提升。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在文章中呼吁:“凡是当教师的人,绝无例外的要学好语言。”教学语言,是对一个教师最起码的要求,准确性是教学语言的生命,它时刻考察着一个教师的教学精神和工作态度。
教师美的言语,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爱因斯坦也曾说过:“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形成概念的方法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语言的。”教师言语的审美创造,不仅影响到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效果的优化,更重要的是他能直接影响到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尤其是语言能力的发展。
美的言语,是教师给学生做出的运用语言的最直观、最有效的榜样。教师言语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实践证明,学生受到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言之动情、言之生趣的言语的长期熏陶,就会逐步产生对语言的浓厚的兴趣,进而获得灵活机智地、准确有效地运用语言的本领。古罗马美学家朗吉弩斯说过:“美的语言是伟大心灵的回声,它将对其他的心灵产生深远的震撼。”学生对美的语言的热爱和陶醉,必将促使他们自觉地、积极地去进行审美创造,从而在创造中提高自己的审美感知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总之,教师的话讲得得体就是感染力,讲得精彩就是影响力,讲得智慧就是催生力,讲得深情就是冲击力。所有这些力加起来,就是一种强大的驱动力,它推动着教学活动顺利高效地向前展开,推动着学生向身心俱美的目标健康地成长。
二、教师应重视学生的训练过程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不应因重视指导过程,而忽视了学生的训练过程。在课堂上,往往喜欢表现的学生侃侃而谈,而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总是处于“倾听者”的角色,缺少口语锻炼的机会,造成教学中学生训练机会不均等的现象。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在教学中,教师要把任务具体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使之在交际过程中为完成各自的任务而积极参与其中,和谐交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本”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口语交际教学的立足点。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主导思想,让学生在活动中真正成为交际的主体。教师要有意识地给学生以人文关怀,满足他们的实际需要,教会学生如何沟通心灵,形成必要的人际交往能力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充分展示自己,并从中获得自信和乐趣。
把课堂教学作为口语交际教学的主阵地,进行说话训练,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应对能力,从而达到“会说”“说好”的目的。
(一)重视朗读,以读起步
朗读是培养说的最简单最常用的方式,在反复的朗读中,还可以培养敏锐的语感,潜移默化地把优美语句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从而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比如,要求学生学会正确停顿、读准字音、读美节奏、读出情感,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在课堂上,学生发言时,教师随时评价他们的说话质量,随时纠正语病。
(二)进行复述训练
所谓复述,就是把读过听过或见过的内容、材料、事情,用自己的话重新叙述出来的一种口语表达方式。复述训练需要过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学习详细复述和概要复述,然后再学习创造性的复述。其中,创造性地复述是最重要的。在训练初期,教师不妨选一些故事性较强的、学生感兴趣的材料,或者就以课堂教学中的文本材料为例,先让学生尝到复述的成功。此后再选择一些说明性较强的材料,逐步加深难度,讲究训练的层次性。
(三)进行口头作文训练
口头作文需要学生边想边措辞,边表达,要求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序。有效的口头表达训练,能培养学生敏锐灵活的思维和系统连贯的讲述能力。
教师可以采取各种形式的口头作文。可以是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场面描写等,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形象表达的习惯。教师也可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来培养学生根据情境、对象恰当地表达的能力。
(四)进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训练
演讲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口语表达训练,也是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中进行的,以有声语言和辅助性体态语言为手段,公开表达某种主张和看法,以达到说服人、感染人、教育人、鼓励人的一种交际方式。演讲要获得听众的信服取得成功,需要演讲者从各方面提高自己的素质,包括表达、自信、思维、台风等,这对初中生来说,虽有一定的难度,但还是可以进行初步训练的。所以,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怎样写好演讲稿;其次,通过实战来不断提高演讲的质量。
(五)巧用课前五分钟,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能力,不可能一朝一夕速成,更不可能通过几节专门的口语交际训练课就能达到目标。作为一种能力培养,它是一项长期不断的工程,应贯穿在整个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之中。在教学实践中,我历时三年,进行尝试,利用课前五分钟时间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在不断改进中取得了一些效果,具体想法和做法如下:
1.概念解读
(1)“课前五分钟”是指上本节课内容前的五分钟而不指——上课之前的五分钟。利用课前五分钟是指导在这五分钟内进行听说能力的有序训练,与阅读、写作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综合性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的语文素质。
(2)利用的形式有讲故事,一事一议(内容可以是身边发生的小事,社会热点,国际时事等),演讲等。
(3)每次一人发言,两分钟左右。然后让两至三名学生简评,学生集体打分,最后教师简单总结。
2.理论依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要求:“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2)《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第9条: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3)《语文课程标准》各学段都有详细的“口语交际”教学目标。
3.具体操作
课前五分钟的利用分为两部分。第一,是训练;第二,是检验。训练又分为叙说古今故事,关注身边事物,探讨热点话题等。三年每个阶段都有细致而明确的目标,循序渐进,要求逐步提高。每一次演讲结束由同学评价,集体打分,每学期评选出“演讲之星”。
训练的具体内容和目标如下:
(1)叙说古今故事。古今中外的神话传说、童话寓言、轶闻趣事,都是讲述的题材。这一阶段主要培养学生课前发言的习惯,锻炼学生的胆量,以便使学生在公共场合发言能做到情节完整、吐词清晰和基本流利。同时,初步让学生了解讲述故事要注意的语气、语调、语速、节奏、声音变化和态势等。
(2)关注身边事物。每天都会发生许多的事情,即便是学校生活,只要善于观察,有一颗敏感的心,也会觉得身边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因此,要多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自己身边的一事一物,对看到的、听到的事物进行独立思考,然后在课前把自己的见闻感受表达出来。这一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感悟能力,即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使他们养成善于观察生活、思考生活、表达生活感受的良好习惯。
(3)探讨热点话题。这是第二阶段的深化和提高,所谓热点话题,是指在社会上影响比较大而大家非常关心的话题。比如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玉树地震、西部干旱、上海世博会,等等。当然,也可以向学生征集他们关心的话题。探讨之前,教师或同学讲述事情的基本事实,这—阶段旨在拓宽学生视野,开阔眼界,且从这些事情中进行分析、思考,学会提出观点,从而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思辨能力。
今年的初一年级,为了使学生有更充裕的时间准备,我让学生间隔进行两分钟的演讲和一分钟名言的阐述。一分钟的名言阐述:即请学生精心准备名言于课前板书在黑板的名言角,并精心准备个人对名言的解读展示给大家。养成积累习惯的同时,锻炼了解读能力,每天都能沐浴在名家箴言带给我们的彻悟中。
4.案例
2006年,我开始对自己所任教的初一(1)班进行训练,去年临毕业时估算了一下,40名同学中,能够进行成熟、精彩演讲的同学已经不少于22个(从表达、自信、思维、台风等角度来衡量),哪怕是平时被认为是非常腼腆、不善言辞的同学,一站上讲台,流畅的语言、读到的见解,往往让大家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其中有14个同学曾经在学校进行巡回演讲,有一定的影响力。据不完全统计,这些学生中有近三分之一在新的学校里担任各种角色的学生干部,他们似乎一致认为,这些主要得益于三年的演讲带给他们的自信和才华。
三、实践成效的归纳与反思
这一活动我已进行到了第四年。利用课前五分钟进行训练,作用是多方面的。最明显的情况是,学生的胆量提高,参与意识大为增强,表达能力提高。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班队活动中,学生都乐于表现自己的亮点,展现自己的才华,并在这一过程中增加了自己的信心,增强了学习的兴趣。我分明感觉到学生对每天进行的这一活动的期待,而且通过这一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信息量,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我们把这一活动戏称为学生的营养“加餐”。一方面,每一阶段的训练都促使学生去阅读,去观察;另—方面,一个人的阅读面极其有限,—个人的精力也是极其有限,但在课前的发言中,学生把各自所知道的知识讲述出来让大家听,使同学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得更多的信息,增加了许多知识,无疑这也应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训练,如在热点探讨中,许多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不同的看法,相互启发,使他们学习从多层面多角度去思考问题的方法,而这样就有利于发散思维的培养,创新意识的加强。同时,还是学生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絕佳时机,他们在绝对平等的交流沟通中互相认同,在彼此认同中思想升华。这种教育的力量,远远胜过老师的说教。
也许,一些教师会认为,一堂课用五分钟进行这样的训练浪费了时间,课堂上就不能完成教学任务。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首先,从语文课程的性质来看,学习语文要为人们的日常交际服务,应具有日常交际工具的功能。而人们的日常交际最主要的方式,还是通过口头表达的形式来进行的。其次,从语文教学的目标来看,过去的《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全面发展的能力。现在的《课程标准》更是对每个学段的口语交际训练作了具体而详细的规定。再次,从课堂效果来看,—节课如果能够有效利用好四十分钟进行课文教学,就已经非常不错了。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洪镇涛说:“学习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所谓学习语言,主要是通过感受,领悟,积累语言材料(即吸收,其途径是听、读)和运用语言(其途径是说、写)来提高语文能力。”洪老师从语文教学的根本上来论述学习语文的途径,明确指出:学习语言,听说和读写同样重要,甚至听说比读写更重要。因此,我们大可不必为课前五分钟的口语交际训练而担忧,因为这和课文教学一样也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我们要做的是,由于时间的相对缩短,在课前对教材要进行更加认真细致地分析和研究,设计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结构,提高四十分钟的课堂效率。
总之,口语交际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交际。但良好的交际结果是与良好的口语表达分不开的。所以,口语交际不是简单的听说相加,而是一个始终互动、充满变数和应对技巧的过程。所以,老师应着手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互动训练。在这个训练过程中,为保证语言交际的顺利进行,必须让学生认识并遵循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同时,还应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精心创设情境,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在实际的训练中提高自身的口语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语文学习》编辑部.课堂教学艺术.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中央教科所.叶圣陶语文教育.河南教育出版社,1990.
\[3\]教育部.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张鸿苓.中国当代听说理论与听说教学.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
\[5\]瞿雅丽.教师口语技巧.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