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庙会文化 传承民间舞蹈
2014-04-25刘世俊
文/刘世俊
保护庙会文化 传承民间舞蹈
文/刘世俊
2014年5月26日-2014年7月14日在营口市明湖广场举行了名为“血脉相连·心系百姓 —— 营口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群众文艺专场演出”,群众艺术馆、艺术剧院、各社区艺术团等参与了演出,为滨城百姓带来了一场夏日群众艺术的盛宴。
中国的民族民间舞蹈,是中华民族文化大系中的重要构成。它凝聚着中华大地千百年来人们创造的艺术精华,越过时空向我们展示着历史的艺术魅力,在现实中传承发展,并伴随我们走向未来。
提及民间舞蹈,特别是汉族的民间舞蹈就离不开庙会。因为舞蹈最初的功用在于祭祀。民间舞蹈并非一人创作,也不是在一个时段或一个时代所完成,它是在一个地域的人群中传承,又在传承中不断创造,逐步完善、延续发展的群体艺术。庙会是汉族民间舞蹈的最初载体。
庙会是以寺庙为依托,以宗教(或民间祭祀)活动为动因,以集市活动为表现形式,融艺术表演、休闲娱乐、商旅贸易为一体的社会文化活动。庙会,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在北魏时兴起的一种民间祭祀形式,取代了上古时“社祭”,也有别于皇家的“封禅”。庙会起初是寺院为传经和吸引香客而举办的。酬神娱人为一体,带有娱乐性。一般分两种形式进行,一种是庙院广场上的大集会,除作法事外,还在寺内进行百戏表演;另一种则是采取“行香走会”的方式,百戏在游行队伍中展示,最后集中到庙外广场汇演。流传于庙会的民间舞蹈大体可分为五种类型:一是秧歌类,如地秧歌、高跷、寸跷秧歌;二是大道具类,如竹马、旱船、太平车、龙凤船、舞狮子、舞龙;三是面具类,如“老汉背少妻”、“猪八戒背媳妇”、“二鬼摔跤”、“大头和尚逗柳翠”、“钟馗嫁妹”、“蛤子精”等(其中蕴含着许多民间故事传说);四是武术技艺类,如五虎棍、三节鞭、舞花棍、耍大刀、大刀与长枪对打等;五是造型类,如“背歌”、“抬阁”(又叫抬杆)、“铁公鸡”等。描绘的“行香走会”队伍又有一定的排列程序,“五虎”、“少林”开路,大幡、中幡,小车秧歌、道具、面具穿插其中,最后是数米高的“抬阁”。前呼后拥,后面还有抬着的神龛,所以又叫“抬神赛会”,武技类出现在行香走会的队伍中,只是装饰助威,严格地讲,它不属于民间舞蹈,只是做舞队的护卫陪衬。这种“行香走会”的民间表演形式,深受人们喜爱,一直沿袭至今,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的汉族庙会表演形式大同小异。江浙一带被称作“中国戏曲活化石”的“傩舞”,至今仍在庙会上演出或在“抬神庙会”中行进。陕北的“闹社火”也有面具舞表演。民间舞蹈这种根植于民间的艺术,在旧社会平时很少有表演的机会,它的演出活动主要依附于民间的祭祀活动,如酬神、求雨、禳灾、祭祀等等。在历史发展中它的社会功能转换为民间娱乐,沿袭至今。
本人有幸在上世纪的1983—1992年,10年间参加过中国民族民间文艺的“十大集成”工作,专注于营口地区民间舞蹈的普查、收集、整理和研究。我们走遍了营口地区盖州、大石桥两县的村屯,走访了十几位著名的民间舞蹈艺人和民间音乐艺人。有时还跟踪到海城、鞍山、盘锦、大洼一带,最后落脚到大石桥迷镇山娘娘庙会的挖掘研究。
我们查阅了大量的史料典籍,迷镇山娘娘庙有据可考可上溯到1635年(清天聪九年)。据碑文考证,娘娘庙是清代在山海关外建筑较早的寺院,敕建庙堂之初,便有祭祀活动。据清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盖平县香会行军民人等碑记》记载:“每年孟夏进香一次,蓬舍唱喏,敢以省郎之结缘,山门抒城,聊望日观,以献曝兰菊,切终古之相传有代舞之空。志顺意诚,不数不疏,于今九十余载。”从中可见庙会与民间舞蹈活动的深厚历史渊源。庙会为民间文艺活动搭建起汇集、传承、发展的广阔平台。多彩多姿的民间文艺活动又为庙会吸引了众多的民众。营口地区明末清初商业经济十分发达,盖州开埠,营口成为关内外物资、文化交流的门户。民间舞蹈与当地的政治、经济发展形势相关。每年一度的娘娘庙“花会”,实际上是一次民间艺术的大交流、大比赛、大汇演。它有力地促进了本地民间舞蹈的发展,也辐射到营口周边的海城、辽阳等地区。
民间文艺队伍在庙会中得到的展示、锻炼、学习、交流、提高,日积月累,在庙会周边村屯形成许多“文化基地”,涌现出代代相传的大批民间艺人。如大石桥田家屯、望马台便是高跷秧歌的发祥地,尹屯是“竹马之乡”,著名民间舞蹈艺人刘升成、齐怀学、于景新等都曾对民间舞蹈的传承发展产生过极大的影响。世代相传的民间艺术,不断普及提高,形成了颇为壮观的民间文艺队伍。
由娘娘庙会为契机发展起来的民间文艺:舞蹈、鼓乐等,由本地区向全国传播,例如著名的“东北大秧歌”、“辽南秧歌”已成为全国四大秧歌体系之一。与民间舞蹈秧歌相伴而生的辽宁鼓乐,1988年参加第六届“华夏之声”音乐会,名噪京城,而乐手的传承根脉都在迷镇山周围村屯。营口地区民间舞蹈的传播发展离不开娘娘庙会的艺人群体和当地的民间艺术大师们。
民间舞蹈队专业舞蹈的影响源流不断。根据辽宁舞蹈家协会原书记马丽回忆,经营口地区民间艺术家刘升成、齐怀学、郭锡成等教授,把许多传统秧歌的技巧传授给中央院团及解放军艺术团体的众多专业文艺工作者,如吸纳秧歌舞蹈元素的《红绸舞》现已成为中央民族歌舞团的“保留节目”。许多发祥于迷镇山娘娘庙会的民间舞蹈艺术,经过对外文化交流,远播到东南亚、欧美各国华人群体,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影响。
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由于自然灾害、战争还有十年“文革”等因素,我国的庙会文化受到严重的破坏和冲击。迷镇山娘娘庙会三烧三建,留存至今,可是许多传统的民间艺术濒临失传,著名的民间艺人相继谢世,一些高难的演技已经无人能演,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无人。而且庙会在历史的流变中已逐渐与宗教活动分离,神在庙会中的主宰地位逐步削弱,祭祀的功能也逐步淡化。贸易和娱乐上升为主体,庙会文化活动的主办方也由寺庙转换到民间,世俗化、人性化的民间风俗活动在庙会上凸显出来,历久弥新。
在保护庙会文化传承民间舞蹈方面,北京的经验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北京的“地坛庙会”、“广甸庙会”、“龙潭庙会”连续举办了多年,全国的民间舞蹈都汇集庙会进行展演交流。今年春节,北京庙会发展到十几处,而且恢复了“花会行进”、“五行八作”等极富民俗韵味的特色节目,庙会唤起老人对传统风俗的怀念,使老年人在新奇之余感悟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得到专家的首肯,向北京市申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古为今用”,保护庙会文化,传承民间舞蹈,创新民族文化,让我们大胆实践吧。
【作者简历】刘世俊 1960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国家一级舞蹈编导,现任辽宁营口市群众艺术馆副馆长、中国舞协会员、辽宁省舞协理事、辽宁省群文学会会员、营口市舞协副主席。多年来从事专业、业余舞蹈创作和群文研究工作,创新的舞蹈作品《我们是明天的太阳》《金秋情》《黑土地的骄子》《情满滨城》及撰写的论文《论老年秧歌的作用》《社会舞蹈审美心理谫论》《在青少年儿童中传承辽南高跷秧歌的构想》,获省、国家级奖项。
(责任编辑 高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