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代的古琴艺术

2014-04-25★文/乐

音乐生活 2014年2期
关键词:古琴

★文/乐 声

唐代的古琴艺术

★文/乐 声

在我国封建社会鼎盛的隋唐时期,中外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我国古琴东传诸国,西域乐人、乐器和乐舞也风靡中原,显著冲击了古琴在社会音乐生活中的地位。尽管如此,唐代琴坛依旧涌现出一批技艺精湛的琴家、声名显赫的斫琴大师和许多优秀的精品琴曲,并且新创了减字谱,唐代传世古琴已成为我国的稀世珍宝。

图1

隋唐时期,我国古琴东传高丽、百济和日本等东亚诸国,日本嵯峨天皇于弘仁十年(819)将传入日本的名琴“金银平文琴”进献奈良东大寺正仓院中,这张我国唐代制作的金银平文琴(图1),响泉式(汉代琴人张道琴),全长114.2厘米、肩宽19.2厘米、尾宽13.1厘米、厚5厘米,通体施以精妙的金银镶嵌花纹,装饰极为奢豪,琴轸和雁足用象牙制成,琴底龙池内有“乙亥元年”(73 5年)“季春造作”八字。日本音乐史家林谦三先生说:“这张琴表里两面,满是金银平纹。”被日本定为国宝,已于明治十三年(1880)移入东京博物馆收藏。著名的唐人手抄本《幽兰》古曲也传至东瀛,被日本视为国宝,直到清代晚期我驻日官员寻得后,才有复制本传回我国,当人们听到绝响千余年的《幽兰》,衷心感谢日本收藏家和学者的一片深情。隋代琴家有李疑、贺若弼二人。李疑所弹之琴是连珠式,故人称连珠先生,《广博物志》载:他作有琴曲《草虫子》《规山乐》及三十六小调。还长于弹奏刘琨的《竹吟风》和《哀松露》。贺若弼作有宫声十小调:《石博金》、《不换玉》《汪峡吟》《楚溪吟》《越江吟》《孤愤吟》《清夜吟》《叶下闻蝉》《三清》等。宋代初年把《石博金》改名《楚泽涵秋》,《不换玉》改名《塞门积雪》。苏轼有诗云:“琴里若能知贺若,诗中定合爱陶潜。”说明其曲趣与陶潜的诗情相类。《西麓堂琴统》存有《清夜吟》。

初唐琴师赵耶利(5 6 3-639),琴艺冠绝当世。《旧唐书·艺文志》载其作品有:他曾整理“蔡氏五弄”和“刘琨五弄”等五十余曲,用当时的文字谱“传之谱录”。他著有《琴叙录》九卷、《弹琴手势图谱》和《弹琴右手法》(今均佚)。谱序中称他“弱年颖悟,艺业多通。”所传弟子皆一代名手。古琴流派是琴人在艺术实践中呈现出的相同或相近的艺术风格,它是受地域和师承渊源影响的。早在唐代,赵耶利就有了关于琴派的论述,《琴史》载:他总结当时琴派说“吴声清婉,若长江广流,绵延徐逝,有国土之风;蜀声躁急,若急浪奔雷,亦一时之俊。”其精辟地论述吴蜀两派的风格特点,这话至今仍然符合实际。盛唐琴师董庭兰(约695-765),从凤州参军陈怀古,学得当时流行的“沈家声”,“祝家声”,而青出于蓝,在唐代享有很高的声誉,不少诗人赞扬他,如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言迟更速皆应手,将往复旋如有情。”经他加工整理的《胡笳声》,百年之后在元稹诗中仍受到称道:“哀笳慢指董家本”。作有《大胡笳》《小胡笳》《颐真》等琴曲传世。唐代琴家薛易简,天宝年间以琴待诏翰林。他九岁学琴,十二岁能弹杂曲三十及《三峡流泉》等三弄,十七岁弹《胡笳》两本及《别鹤》《白雪》等名曲。为取各家之长周游四方,先后弹过杂调三百,大弄四十。在演奏方面,除讲求“用指轻利,取声温润,音韵不绝,句度流美”外,更强调“声韵皆有所主”的内在表现。在他著的《琴诀》中总结了古琴音乐的作用是:“可以观风教、摄心魂、辨喜怒、悦情思、静神虑、壮胆勇、绝尘俗、格鬼神。”并提出演奏者必须“定神绝虑,情意专注”,为后世琴家所重视,从而引申出许多弹琴的规范。晚唐琴家有陈康士和陈拙二人。陈康士曾学琴于东狱道士梅复元,《琴史》载:他主张学琴既要“因师启声”,更强调应有自己的体会,求得“自悟”。曾创作曲调百章、每调均有短章引韵,类似诗之小序。这种体例一直沿用至明代,如《神奇秘谱》《杏庄太音补遗》等。他辑有《琴书正声》十卷,内有《广陵散》《蔡氏五弄》等琴曲八十余首。曾据屈原诗创作琴曲《离骚》一卷,颇得其原诗精神,世为琴家所珍。还撰有《琴调》十七卷、《琴谱记》一卷、《楚调五章》一卷,均佚。唯《琴书大全》于《唐陈居士指法》题下收其弹琴指法三十则,为研究古代琴学、解释古谱的宝贵资料。陈拙从陈希裕学琴曲,另向梅复元学曲。《琴史》载:他对琴艺的论述颇有见解,如“疾打之声,齐于破竹;缓挑之韵,穆若生风。亦有声正厉而遂止,听已绝而意存者。”著有《大唐正声新徽琴谱》十卷、《琴谱》九卷和《琴法数勾剔谱》,均佚。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嵋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人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听蜀僧濬弹琴》诗。多么美丽而抒情的诗句,它把人们带进了一千多年前的峨眉山,夕阳映照在寂静的群峰上,古刹传出悠扬的古琴声,它把诗人陶醉了,夜幕已经降临,而琴声仍在脑海中荡漾。唐代诗人李峤、李颀、李白、韩愈、白居易、张祜、元稹等,都为古琴写下了不朽的诗篇。白居易爱好古琴,在《夜琴》中有“蜀琴木性实,楚丝音韵清。”他的琴艺很高,并能自弹自唱,甚至在旅途船中仍以古琴为友,他在《船夜援琴》中写道:“鸟栖月不动,月照夜江深,身外都无事,舟中只有琴。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心静即声淡,其闻无古今。”张祜的《听岳州徐员外弹琴》也有:“玉律潜符一古琴,哲人心见圣人心。尽日南风似遗意,九疑猿鸟满山吟。”描写了古琴丰富的表现力。

我国制琴历史极为悠久。《广博物志》记述:“列子尝游泰山,见霹雳伤柱,因以制琴,有大声。”这是最早应用霹雳木制琴的记载。蔡邕的焦尾琴,传至六朝齐明帝时还在使用,后世并出现不少仿制精品,蔡邕用烧焦桐木做琴的经验,也被后世用于木材干燥处理技术中。经过南北朝和隋代的不断丰富,唐代的制琴技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琴书大全》载:隋文帝之子杨秀封为蜀王,曾“造琴千面,散在人间”。唐代当过二十年宰相的李勉,斫琴多至数百张,其中“音泉”、“韵罄”尤为琴中佼佼。唐代涌现出一大批技艺相当高超的斫琴名家,京中以樊氏、路氏琴为第一;蜀地有雷琴、郭琴;吴地有沈琴、张琴。陈拙《琴书》曰“斫琴者蜀有雷霄、郭谅,吴有沈镣、张越。霄、谅清雅而泥细,镣、越虚明而响亮。”《斫琴记》中有“唐贤所重,惟张、雷之琴(雷绍及震、威、张越也)。雷琴重实,声温劲而雅;张琴坚清,声激越而润。”四川雷氏家族以斫琴为业,延续了几代人。见于宋元笔记文论著录中的就有雷绍、雷震、雷霄、雷威、雷文、雷严、雷珏、雷盛、雷焕、雷会、雷迅等人,而以雷威最负盛名。雷氏斫琴自开元至开成年间,延续达127年之久,期间经历了盛唐、中唐、晚唐三个时期,雷氏琴成为唐代世人所重之琴。同是雷氏家族的琴,盛唐时和晚唐时也很不一样,《东坡志林》云:“唐雷氏琴,自开元至开成间世有人,然其子孙渐志于利,追世好而失家法,故以最古者为佳,非贵远而贱近也。”苏轼《杂书琴事》说:雷琴的特点是:“其岳不容指,而弦不,其声出于两池间,其背微隆,若韭叶然。声欲出而隘,徘徊不去,乃有余韵,其精妙如此。”

唐代斫琴家们的作品,经过1300多年和宋、元、明、清等代的使用和流传,至今仍不乏精品传世,为我国各地博物馆或琴家所收藏。主要有:

唐“九霄环佩”琴 伏羲式。桐木面,杉木底,琴面浑厚呈半椭圆形,项、腰作圆棱。全长124.5厘米、有效弦长113厘米、肩宽20.5厘米、尾宽15.5厘米、最厚6.5厘米、底厚1.5厘米。盛唐制品。原黑色漆,今为紫栗壳色漆,有剥落伤裂,用朱漆修补多处。琴面为小蛇腹间牛毛断纹,琴底为大小蛇腹断纹。龙池凤沼均为扁圆形。龙池上方刻篆书“九霄环佩”四字,池下方刻篆书“包含”大印一方,池旁左刻“超迹苍霄,逍遥太极。庭坚”十字,右刻“冷然希太古”、“诗梦斋珍藏”十字及“诗梦斋印”一方。琴足上方刻“霭霭春风细,琅琅环佩音。垂帘新燕语,苍海老龙吟。苏轼记”二十三字。凤沼上方刻楷书“三唐琴榭”一小椭圆印,沼下方刻篆书“楚园藏琴”一方印。琴腹纳音左侧刻楷书“开元癸丑三年□”七字,此琴为公元715年传为西蜀雷霄所制(图2)。琴名和大印均为最早镌刻。清末为名琴家祝桐君弟子满洲叶赫那拉佛尼音布所藏,其室名诗梦斋,故题跋均系后刻。此琴造型古朴凝重,音色柔美悦耳,九德兼备,为传世唐琴之最。自清末以来为琴家所仰慕,誉为稀世珍宝。近代著名琴家佛诗梦、杨时百、李伯仁等均有评述。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此琴已被载入《中国乐器图鉴》和《中国古琴珍萃》等大型画册中。

图2

唐“大圣遗音”琴 灵机式、桐木制。琴面浑厚略呈半椭圆形,项、腰作圆棱。全长122厘米、有效弦长113厘米、肩宽20.1厘米、尾宽13.4厘米、最厚5厘米、底厚1厘米。中唐制品。栗壳色间黑色漆,数处补有朱漆,琴面为蛇腹断间细牛毛断纹,琴底为小流水断纹。龙池圆形,凤沼扁圆形。龙池上方刻草书“大圣遗音”四字,池下方刻篆书“包含”大印一方,池两侧刻隶书铭文:“巨壑迎秋,寒江印月。万籁悠悠,孤桐飒裂”十六字,均填金漆。龙池内两侧有隶书朱漆腹款“至德丙申”(756年)四字。此琴金徽、玉轸,附有黄丝绦长穗,制作工艺精细,音色清脆松透,饶有古韵。精清宫旧藏,后经古琴家管平湖修复原貌。此琴为安史之乱后中唐之始制作的一张宫琴,具有重要文物和学术价值。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图3)。此琴已被载入《中国乐器图鉴》和《中国古琴珍萃》等大型画册中。

图3

此外,唐代名家制作的传世古琴还有: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飞泉”琴、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九霄环佩”琴、山东省博物馆收藏的“宝袭”琴、北京中央音乐学院收藏的“太古遗音”琴、湖南省博物馆收藏的“独幽”琴、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收藏的“枯木龙吟”琴和旅顺博物馆收藏的“春雷”琴等。

唐玄宗开元年间,公元730-740年,曹柔在前人以指法术语记录的古琴文字谱基础上,首先为古琴创制减字记谱法,使用融左右手指、音位、技巧、弦法为一体的文字符号。明张又衮《琴经》:“字简而义尽,文约而音骸,曹氏之功于是大矣。”后又经过多人不断改进完善,到明代才形成今日的古琴减字谱。记谱法是古琴赖以生存和流传数千年的必要条件,它使3000多首琴曲得以完好且不过于繁琐地保存至今。

猜你喜欢

古琴
“四艺”之首——古琴艺术的魅力
国家非遗 古琴艺术
古琴艺术——闻声而知“道”
浅谈中国传统古琴文化的传承和推广
寻琴记:古琴的前世今生
张俊波 情寄古琴,乐以忘忧
刘鹗古琴藏品留传考
寻访千年古琴
古琴意蕴与现代演绎——徐孟东大提琴曲《远籁》演奏分析
传承和保护古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