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民参与农地整理项目行为决策研究
——基于武汉城市圈农地整理项目的实证分析

2014-04-25杨钢桥汪文雄吴九兴

中国土地科学 2014年8期
关键词:农地整理决策

田 甜,杨钢桥,赵 微,汪文雄,吴九兴

(华中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农民参与农地整理项目行为决策研究
——基于武汉城市圈农地整理项目的实证分析

田 甜,杨钢桥,赵 微,汪文雄,吴九兴

(华中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研究目的:揭示农民参与农地整理项目的行为决策机理, 为今后制定激励农民参与的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基于成本收益理论视角构建农民参与农地整理项目行为决策模型,采用农户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农民参与行为决策由参与行为预期收益与成本所决定;农民对农地整理项目的认知、农民参与对项目工程质量影响的判断、周围村民意见、是否村干部、政府对农民参与所持的态度、项目信息公开透明程度、农民年龄等对农民参与行为决策影响显著。研究结论:在今后农地整理项目开展中要加大农地整理政策的宣传力度,支持和引导项目区农民积极参与项目的各项决策,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加强农村社区“和谐”、“民主参与”等社会文化的建设。

土地整理;农民参与;成本收益理论;行为决策;武汉城市圈

10余年来,农地整理在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促进农村环境改善、统筹城乡发展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土地整理资金管理不严[1]、管理效率低下[2]、项目资金的挪用和挤占严重影响了项目工程质量和预期效益,导致有些地方出现激烈的社会冲突[3];规划设计脱离实际,不科学合理,导致项目变更频繁,工程设施竣工后无法使用[4]。这不仅影响了农村土地整理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影响了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在项目建设和管理过程中缺乏完善的公众参与机制[5],作为直接利益相关主体的农民被完全排除在决策主体与过程之外[6],受益农民参与不充分等都是其主要原因[7]。农民参与农地整理既是规范和推进农地整理的要求,又是维护农民切身权益[8],调动农民积极性,保证项目科学、顺利实施的关键[9]。

鉴于农民参与的重要性,众多学者对不同领域的农民参与行为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主要集中于农村专业合作社[10-11]、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12-13]、农村合作医疗[14]和社会养老保险[15]以及退耕还林[16-17]等领域,为研究农民参与农地整理项目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聚焦于农地整理领域,国外学者侧重于研究农地整理中公众参与的机制和模式[18-20],国内学者侧重于研究农民参与的现状及政策建议[6,8]、参与项目投资或融资[2,21-22]、参与项目规划设计及后期管护行为[23-24],以及农民参与的制度保障和法律机制研究[25]。农民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农民参与行为也是一种经济行为,然而从经济学视角研究农民参与行为决策却很鲜见。因此,本文从经济学视角利用成本收益理论构建农民参与农地整理项目行为决策模型,并采用实地调查数据加以实证,以揭示农民参与行为的决策机理,为今后政府制定激励农民参与的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1 基于成本收益理论的农民参与行为决策分析

1.1 农民参与农地整理项目的成本收益构成

农民参与的预期收益是指农民预期参与项目可能获得的直接或间接的收益,包括货币收益和非货币收益。货币收益主要指农民参与所能得到的直接经济报酬,非货币收益主要指农民参与所获得的精神上的满足感,如农民参与体现公民权利、实现自我价值、提升社会地位等。另一方面,农民参与也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包括货币成本和非货币成本。货币成本主要是参与过程中搜集有关农地整理项目信息的费用、参与相关会议所支付的交通费及通讯费、因参与而产生的机会成本。非货币成本是指参与过程中耗费的时间、体力、脑力等支出,农民参与的心理成本,如地方政府、村委会、周围村民对其参与行为不认同和不支持所造成的心理负担。

将农民参与项目的预期收益设为R,货币收益和非货币收益分别设为R1和R2,且R = R1+ R2。将农民参与项目的预期成本设为C,货币成本和非货币成本分别设为C1和C2,且C = C1+ C2。将农民参与的预期净收益设为△R,则△R=R-C。因此可以设定农民参与农地整理项目行为决策函数如下:

1.2 农民参与成本与收益的影响因素分析

(1)农民对农地整理项目的认知。主要指农民对农地整理的目的与意义、项目建设内容与标准、项目运作程序、项目管理制度等信息的了解程度。农民对项目的认知程度越高,参与项目的信息收集成本就越低,进而影响农民的参与行为决策。(2)农民对参与行为的态度。主要指对参与行为预期影响的判断。如农民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农地整理项目,可以提高项目规划设计的合理性,提高项目工程设施的质量,提升项目产出效益等。农民对参与行为持认同或肯定的态度,参与的预期收益就越大,参与项目的积极性更高。(3)社会资本。指农民所处的社会关系网络,以信任、互惠和合作三大基本要素作为主要表征的一种参与网络[26],是农民拥有的社会资源和社会关系。农民社会关系网络中其他群体参与行为的“示范效应”和“伙伴群体效应”会显著降低农民参与项目的成本,并可能获得被周围群体认同或信任,以及村庄归属感等非货币收益。(4)地方政府的态度与相关制度。地方政府的态度是指地方政府是否支持农民参与项目,相关制度是指与农地整理有关的制度安排,包括项目信息公开制度、农民参与政策等。地方政府对农民参与行为持支持态度,农民参与受行政方面的阻碍就小,参与的成本就越低。完善的项目信息公开制度,降低了农民获取项目信息的成本;健全的农民参与政策,为农民参与项目提供了制度保障,降低了农民参与的成本。(5)其他因素。农民的行为决策微观上还受农民个体特征及家庭资源禀赋的影响[27]。农民的个体特征主要包括农民年龄、文化程度等。不同年龄和文化程度的农民存在生理、心理、社会阅历和自我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其参与的预期收益不同,因而参与行为决策也不同。农民家庭资源禀赋主要包括承包地面积、劳动力资源和经济状况。

由上述分析得知,农民参与的预期收益与成本受以上5个因素的共同影响,可用以下公式来表示:

式2—式3中,X表示影响农民参与的预期收益和成本的相关因素向量,因此农民参与农地整理项目的概率可以表示为:

式4—式5中,x1,x2,x3,x4,x5分别表示上述分析得出的影响农民参与的预期收益和成本的各种因素。

2 实证分析

2.1 模型选择

为深入分析各影响因素对农民参与行为决策的作用程度及方向,本文利用Probit模型对理论分析模型进行实证验证。模型具体形式如下:

式6中,μ是估计方程的扰动项,服从标准正态分布,因而农民参与行为决策模型可以表示为:

式8中,Φ为标准正态累计分布函数;Y*是不可观测的潜在变量;Y是实际观测到的因变量,表示农民是否参与农地整理项目,0为“不参与”,1为“参与”;X是实际观测到的自变量。

2.2 变量定义

选取“农民是否参与农地整理项目”作为因变量,“农民没参与 = 0”,“农民参与 = 1”。将自变量选取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农民对农地整理项目的认知包括农民对项目政策认知、项目益处认知;(2)农民对参与行为的态度包括农民对参与行为影响项目规划设计的合理性、项目工程设施质量、项目产出效益的判断;(3)社会资本包括是否为村干部、周围村民、村委会等主体的意见对农民参与行为的影响;(4)地方政府态度与相关制度包括地方政府对农民参与所持的态度、项目信息公开透明程度、农民参与政策;(5)其他辅助性变量,农民个体特征变量包括年龄、文化程度、是否为党员等,家庭资源禀赋变量用家庭承包耕地面积、农业收入比例、非农劳动力比例来衡量。各变量的具体定义及预期作用方向见表1。

2.3 研究区域选择与数据来源

(1)研究区域选择。近年来,湖北省农地整理事业取得了较大成效,2001—2011年间共实施了900多个农地整理项目①根据湖北国土资源厅项目报表(2001—2011年)相关数据计算得到。,其中约68.92%的项目集中在武汉城市圈②武汉城市圈,是指以武汉为中心,以100 km为半径的城市群落,包括武汉及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8个周边城市,又称“1+8”城市圈。,故本文选择武汉城市圈为研究区域,选定武汉市江夏区、武汉市蔡甸区、咸宁市嘉鱼县、鄂州市鄂城区和鄂州市华容区7个农地整理项目区作为问卷调查区域。

(2)数据来源。数据来源于课题组2012年4月对上述调查区域内农民进行的面对面的封闭式问卷调查。数据资料的收集采用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在每个项目区发放问卷40—100份。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07份,剔除出现错误信息或信息漏答的问卷,有效问卷为390份,问卷有效率达到95.82%。

2.4 实证结果

因问卷中农民对参与行为的态度、社会资本、地方政府态度与相关制度等潜在变量是采用Likert 5点量表进行测量,为保证调查问卷的可信度,在数据统计分析之前需对调查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信度检验主要是检验结果的一致性、稳定性和可靠性[28]。本文采用Cronbach’a系数检验问卷各个测量项目的一致性。根据多数学者观点,通常信度系数值在0.7以上,量表信度较佳[28]。经计算,调查数据整体的Cronbach’a系数达到0.83以上,问卷整体可信度较高。效度检验是检验问卷测验的准确性,即测验能够反映所要测量特性的程度。检验指标通常有内容效度、收敛效度和区别效度[28]。问卷中潜在变量的度量方式都选自现有文献中较为成熟的量表。此外在正式调研之前还进行了预调研,根据预调研情况对问卷测量项目进行了修正,确保被调查者能准确理解项目内容,故量表的内容效度较高。采用因子分析的载荷值来判断各观察变量的收敛效度和区别效度,一般认为因子载荷值及共同因子载荷值大于0.5时,收敛效度和区别效度较高[28]。经计算,参与行为的态度、社会资本、地方政府态度与相关制度等潜在变量的观测变量因子载荷均在0.5以上,具有较好的收敛效度和判别效度 。

本文选取的自变量较多,为避免变量间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对估计结果产生影响,计算了所有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所有指标之间相关系数均小于0.5,故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模型使用Eviews 6.0软件,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法对模型进行估计(表2)。

从模型的赤池信息量、施瓦茨信息量以及平均最大似然值看,模型通过似然比显著性检验,模型整体效果良好。总体来说,该模型和检验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5 结果分析

(1)在农民对农地整理项目认知变量中,项目政策认知和项目益处认知对农民参与行为决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与理论预期一致,是影响农民参与行为的重要因素。这与其他学者研究得出的农民参与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的意愿以及参与项目的程度与农民对项目的认知程度成正比的结论相一致[6,23-24]。

表1 变量说明和统计性描述Tab.1 Variables and statistical description

(2)在参与行为态度变量中,农民参与可以提高项目工程设施质量的影响判断对农民参与行为决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与理论预期一致。现阶段农地整理项目工程设施质量问题凸显,严重制约了农民正常的农业生产活动,影响了农业生产收益。因此,农民对自身参与农地整理项目提高项目工程质量的期望越高,参与行为的预期收益就越高,参与项目的可能性就越大。

表2 probit 模型运行结果Tab.2 The results of the Probit model

(3)在社会资本变量中,周围村民意见对参与行为的影响、农民是否是村干部对农民参与行为决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各自通过了5%和1%的显著性检验,与理论预期一致。农民是否是村干部变量的估计参数绝对值最大,是影响农民行为决策的关键性因素。社会资本在促进农村社区中基层政府、村干部以及农民之间合作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民的参与成本,提高了农民参与的积极性。

(4)在地方政府态度与相关制度安排变量中,地方政府对农民参与所持的态度和项目信息公开透明程度对农民参与行为决策正向影响显著,与理论预期一致。地方政府对农民参与项目越重视,项目信息公开程度越高,农民参与项目的可能性就越大。农民参与行为决策对地方政府的态度和相关制度具有较强的依赖性,不同的制度与政策环境将对农民参与的预期成本和收益产生重要影响。

(5)在其他辅助性变量中,农民年龄和家庭耕地面积对农民参与行为决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通过了10%的显著性检验,与理论预期一致。农民年龄越大,家庭承包耕地面积越大,参与项目的积极性越高。年龄较大的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时间较长,对农业生产的依赖程度较高,故参与农地整理项目的积极性较高。家庭承包耕地面积大小决定了其农业生产的经营规模,农业生产经营规模较大的农民,对农业生产的投入较多,承担的风险较大,因而迫切希望参与到农地整理项目中,以提高农地整理项目工程质量,降低农业生产的风险,提高农业生产的收益。

3 结论及建议

(1)农民作为理性的“经济人”,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是其参与行为的目标。当农民参与农地整理项目的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时,农民才会选择参与农地整理项目。

(2)农民对农地整理项目的认知对农民参与行为决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是影响农民参与行为的重要因素。目前,农民对农地整理项目的认知程度较低,这是制约农民积极参与农地整理项目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农地整理项目各个阶段,特别是立项阶段,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农地整理政策的宣传力度,通过社区广播、当地电视台、宣传栏和宣传单等多种渠道,宣传农地整理项目的基本信息和功能,提高农民对农地整理项目的认知,促使其产生积极的参与行为响应。

(3)农民对参与行为的态度对农民参与行为决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目前,大部分农民对自身参与行为持认同的态度,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却存在农民参与意愿及程度低[6]、参与不深入[8]等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目前农地整理项目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的决策模式,农民作为被动的接受者,其利益诉求无法充分表达,这是制约农民积极参与农地整理项目的重要原因之二。因此,今后农地整理项目的实施应将“自上而下”的模式转变成“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模式,支持和引导项目区农民积极参与项目的各项决策,监督项目施工建设及项目资金使用。

(4)农民的社会资本对农民参与行为决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是否是村干部是影响农民参与行为决策的关键性因素。目前,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公共空间狭小,信息闭塞,农民的社会互动及社团参与较少,严重阻碍了农村社会资本的培育[28],这是制约农民积极参与农地整理项目的重要原因之三。因此,在今后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要增强农民之间的合作和互动程度,提高社区发展凝聚力,提升农村的社会资本水平,促进农村社会的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发展。政府部门应采取相关措施提高村委会组织的管理能力,培养德才兼备的农村基层干部,充分发挥村干部在积极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各项农村公共事务的带头作用。

(5)地方政府态度与项目制度安排对农民参与行为决策正向影响显著。目前,有些地方政府还未完全意识到农民参与的重要性,对农民参与的支持程度不高,项目实施过程中有关信息公开程度低,农地整理制度安排中缺乏明确的农民参与规程,这是制约农民积极参与农地整理项目的重要原因之四。因此,今后农地整理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就是建立健全的公众参与特别是农民参与机制,对公众参与的内容和职责作出清晰、明确的界定,充分保障农民的参与权;同时要建立有效的项目信息公开机制,保障农民的知情权,降低农民参与的制度成本和信息成本。

(References):

[1]严丽平,邵霞珍,吴次芳.我国土地整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展望[J].农机化研究,2006,(12):48-50.

[2]董利民.土地整理融资机制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5.

[3]熊衍仁,谭丰华,易冰源.农村土地整理过程中农民土地权益保障问题浅探[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3):273-276.

[4]樊闽,贾文涛.新农村建设视野下的土地整理[J].中国土地,2006,(3):11-13.

[5]王文玲,阚酉浔,汪文雄,等.公众参与土地整理的研究综述[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71-75.

[6]吴九兴,杨钢桥.农地整理项目农民参与现状及其原因分析——基于湖北省部分县区的问卷调查[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66-71.

[7]吴九兴.农地整理项目农民参与机制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2.

[8]王瑷玲,李占军,张建国,等.农民参与土地整理现状及政策建议[J].中国土地科学,2008,22(5):42-47.

[9]刘建生,胡卫军,梁晨雯,等.论土地整理中的公众参与[J].河北农业科学,2010,14(2):115-117.

[10]蔡荣,韩洪云.农户参与合作社的行为决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山东省苹果种植户为例[J].中国农村观察,2012,(5):32-40.

[11]郑适,王志刚.农户参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影响因素的分析[J].管理世界,2009,(4):171-172.

[12]朱红根,翁贞林,康兰媛.农户参与农田水利建设意愿影响因素的理论与实证分析——基于江西省619户种粮大户的微观调查数据[J].自然资源学报,2010,25(4):539-546.

[13]蔡荣,蔡书凯.农田灌溉设施建设的农户参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以安徽省巢湖市740户稻农为例[J].资源科学,2013,35(8):1661-1667.

[14]李燕凌,李立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户参与行为分析——基于Probit 模型的半参数估计[J].中国农村经济,2009,(9):63-75.

[15]吴玉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与行为实证分析——以村域社会资本为视角[J].中国农村经济,2011,(10):64-76.

[16]柯水发,赵铁珍.农户参与退耕还林意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08,22(7):27-33.

[17]秦艳红,康慕谊.基于机会成本的农户参与生态建设的补偿标准——以吴起县农户参与退耕还林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12):65-68.

[18]Sonnenberg, J.K.B. Land consolidation and restitution of property rights:a case study in the Czech Republic. In:Proceedings of the seminar on land Markets and Land Consolidation in Central Europe,UDMS,2000.

[19]Sorensen,A. Land Readjustment,Urban Planning and Urban Sprawl in the Tokyo Metropolitan Area[J]. Urban Studies,1999,36(13):2333-2360.

[20]Thapa G.B.,Niroula G.S. Alternative options of land consolidation in the mountains of Nepal:An analysis based on stakeholders'opinions[J]. Land Use Policy,2008,25(3):338-350.

[21]白雪华,吴次芳,艾亮辉.土地整理项目融资PPP模式[J].中国土地,2003,(1):20-23.

[22]鲍海君,吴次芳,徐建春.BOT:土地整理融资新模式[J].中国土地,2002,(6):24-26.

[23]吴诗嫚,杨钢桥,汪文雄.农户参与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13,27(6):66-72.

[24]汪文雄,杨钢桥,李进涛.农户参与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10,24(3):42-47.

[25]赵谦.构建中国农民参与农村土地整理制度之思考[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7):37-44.

[26]崔宝玉.欠发达地区农村社区公共产品农民参与供给研究——以安徽省为例[D].杭州:浙江大学,2009.

[27]孔祥智,方松海,庞晓鹏等.西部地区农户禀赋对农业技术采纳的影响分析[J].经济研究,2004,(6):87-95.

[28]张文彤,董伟.SPSS统计分析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9]胡荣,胡康.城乡居民社会资本构成的差异[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6) :64-69.

(本文责编:仲济香)

Farmers' Decision-making Behaviors of Participating in Farmland Consolidation Project: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Land Consolidation Project in Wuhan Fringe

TIAN Tian, YANG Gang-qiao, ZHAO Wei, WANG Wen-xiong, WU Jiu-xing
(College of Land Management,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0, China)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reveal the behavioral decision-making mechanism of the farmers regarding the participation in farmland consolidation project, and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formulating relevant policy to encourage farmers' participation in farmland consolidation project. This paper takes advantage of cost-benefit theory perspective to build behavior decision model of farmers involved in land consolidation project, and employ the survey data for empirical test.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participation decision-making behaviors of farmers are decided on the size of prospective earnings and cost of participative behavior. The factors such as farmers' cognition on land consolidation project, farmers' judgment of participating that improves the quality of project engineering facilities, the opinion of villagers around, the identity of village cadres, the attitude of the government on farmers' participation, thepublicity and transparency degree of project information, farmers' age and family contracted farmland area together have significant impacts on farmers' participation decisions. Among them, farmers' cognition on land consolidation project variable is the important factor that affects farmers' participation behavior; the variable of identity of village cadres is the key factor that affects farmers' participation behavior. 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some measures may be taken in land consolidation project, such as to strengthen the land consolidation policy propaganda, support and guide farmers in project area to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decision of project, establish the perfect public participation mechanism, and strengthen constructing the social culture in rural community, e.g., “harmony”, and “democratic participation”.

land consolidation; farmers' participation; cost-benefit theory; decision-making behavior; Wuhan Fringe

F301.2

A

1001-8158(2014)08-0049-08

2013-12-30

2014-05-0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12BGL07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71073065,7140309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资助(2012SC33)。

田甜(1987-),女,湖北咸宁人,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经济与管理。E-mail: landuotiantian@163.com

杨钢桥(1966-),男,湖南邵阳人,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利用与管理。E-mail: ygq@mail.hzau.edu.cn

猜你喜欢

农地整理决策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农地细碎化对农地流转的影响
决策为什么失误了
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及对策研究
小田变大田破解农地零碎化
高一零碎知识整理
当前农地产权与流转制度改革研究
整理“房间”
整理房间
关于抗美援朝出兵决策的几点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