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物联网遇上“可穿戴”

2014-04-25孙杰贤

中国信息化 2014年7期
关键词:博通商业模式联网

本刊记者|孙杰贤

3月19日,全球著名芯片公司博通(Broadcom)与上海科技大学宣布合作成立“物联网联合创新中心”,旨在推进可穿戴技术以及物联网技术的产品孵化和市场培育。

3月31日,另一芯片巨头英特尔公司宣布完成对BASIS Science公司的收购,该公司发明的Basis腕带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健康跟踪腕戴式设备。

自CES 2014以来,可穿戴技术热度有增无减,也让人们对物联网的期许和信心更进一步。

难成气候

患者不在医院,医生同样可以24小时监控病人的体温、血压、脉搏;农民坐在家里,就能实时获得某块农田的土壤指标和庄稼长势,全面了解饲养牲畜的发育和健康状况。记着当初在采访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同时也是国家传感网标准工作组组长的刘海涛博士时,他曾描绘出一幅令人激动的物联网应用场景,“物联网必将掀起第三次信息技术产业化浪潮,让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出现革命性变化”。

谁也不能否认物联网的巨大应用价值,但是客观地讲,从《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正式发布到现在,我国物联网核心技术的研发依旧落后,关键技术难以突破,商业模式模糊,应用也停留在简单低级的层面,规模上也不成气候。“雷声大,雨点小”,用此来形容我国物联网的发展现状再合适不过。

有着良好的社会、政策和产业环境,物联网为什么还是遭遇如此尴尬呢?HIS半导体首席分析师顾文军从技术定位、商业模式和市场推广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

“为什么手机和平板这些产业链单一的技术和产品发展得会这么快?因为它有一个明确的定位,有一个清晰的、单一的、垂直的产业链,有了这样一个分工明确的产业链之后就会产生明确的商业模式。而物联网的概念和定位过于广泛,什么东西都能装,什么事情都能做,很难形成一个明确和清晰的定位,也就无法找到属于自己的行业和领域。既要博览众长,又要做专做精,这是很难做到的,至少目前是这样。更何况这些领域都是彼此分割的,没有形成整体。从商业模式上来讲,物联网产业是典型的‘羊毛出在猪身上’,也就是说虽然你参与到了这个产业链里面,最终做出了很多努力,但是受益的却是别人。当然,别人可以拿你的资源,你也可以拿别人的资源,这要比水平和能力了。至于市场推广,物联网涉及到非常多的行业应用,有的行业是与安全相关的,有的需要制定标准,这个时候谁来做这项工作?尤其是当每个行业的推广进入纵深的时候,会遇到更多的问题”。

对于物联网的分析,大家的关注更多地集中在能够直接感同身受的应用层面。按物联网技术体系模型,物联网产业可分为支撑层、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以及应用层五个层级,所以这个产业的发展是由多方面因素影响和驱动的,而不是单一某一层面对问题。要真正实现“物联网”概念所描绘的场景,必须实现全面感知、可靠传递以及智能处理,而感知又是重中之重。

遗憾的是,现在的物联网感知层是无法做到真正的全面与智能的。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物联网感知层是必须由海量智能传感器的支撑,否则便有可能会因数据得不到充分利用,效率提不上去,导致产业走向恶性循环。但是这需要巨大的成本投入,不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更何况,我国在物联网传感器和嵌入芯片等关键技术上仍然没有实质性突破,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技术标准体系,这些才是我国物联网产业的症结所在。货物需要车,车需要路,如果路都没有建好,再谈其它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因此现在讨论物联网的规模经济是个伪命题。

以点带面

中科院院士、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所长王曦的观点是,物联网的推进不应该是大而全的,应该从有条件的行业和领域进行,从而培育市场,以点带面。至于商业模式,他说:“如果你找不到它,那就坚信它。就像当初的互联网,有谁会想到今天的百度、Twitter和其它的互联网应用。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信很多商业模式会不断地推陈出新。尽管今天我们还不能很清晰地看到大的物联网商业模式,但我还是坚信在不远的将来,随着人类对信息社会的需求,成熟的物联网商业模式一定会出现,而且会出现比较大的商业机会。”

那么这个“点”在哪里呢?王曦院士认为是智能可穿戴技术。

可穿戴技术的本质是将无线连接功能嵌入到装有传感器的设备中,以此收集我们身体的每个部分,我们的每个动作所产生出大量的信息数据,比如生命体征和运动指标等,并供相关设备,比如手机和平板,进行收集和分析,让我们可以更好的了解自己和保护自己。

据称,宝洁公司将推出其全球首款智能可穿戴设备——蓝牙智能牙刷,这款智能牙刷能够通过蓝牙与对应的手机APP相连接,分析用户的刷牙习惯,提供个性化的牙齿护理建议,比如什么时候应该改变口腔中被刷的部位,以及刷牙的力度是否过大等。而且该应用可在牙科医生帮助下设置,让牙科医生向不同用户展示口腔中应该重点刷的部位,提供更合理的刷牙建议。这种应用场景跟物联网是高度一致的,而且随着技术的发展,这些设备还可以成为真正的物联网节点。将可穿戴设备连接到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进行数据处理,并与云端实现无缝通信,将会产生大量对消费者生活影响深远的信息,而这正是“物联网”这一全新理念的最好诠释和演绎。

不久前,上海科技大学和全球著名芯片公司博通宣布合作成立“物联网联合创新中心”,旨在推进可穿戴技术以及物联网技术的技术孵化和市场培育。PC拼的是计算,智能手机拼的是基带,而物联网和可穿戴拼的是连接。博通拥有最为完整的有线、无线连接解决方案,据统计,全球99.98%的网络数据流量都是通过博通芯片进行传输的。因此,在物联网的规模经济的实现上,专注连接的博通公司一直被寄予厚望。该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Scott McGregor表示,作为物联网生态系统的一个分支,可穿戴技术的商业模式相对清晰,也有了相对完善的产业链。他说:“我们在共同开发前瞻性的Wi-Fi、物联网以及可穿戴设备上的合作必将大大推进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并且为开发创新型智能家居产品、配件和可穿戴设备打开一扇大门。” 同许多专业人士的观点一致,Scott McGregor也认为,可穿戴技术将成为推动物联网生态系统的发展和普及的关键因素。不过,他也指出,可穿戴设备的普及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外形要足够紧凑且不失时尚感,设备电池续航时间要足够长,而价格要足够亲民。

“在行业和消费市场的协力驱动下,可穿戴设备将成为唤醒物联网2.0的潮流先锋”,此言不为过。

猜你喜欢

博通商业模式联网
Meta元宇宙硬件将使用博通芯片 年规模超10亿美元
“身联网”等五则
《物联网技术》简介
《物联网技术》简介
有线电视商业模式创新优化研究
简述传感器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1000 亿美元,高通可能要被博通收购了
博通发布新处理器
传统媒体商业模式坍塌的根源
2006-2007年度最佳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