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化背景下的创业研究:理论和实证进展”会议综述

2014-04-24何世潮

关键词:创业教育国际化

摘要:中国的创业研究和创业教育起步较晚,但在短短的十余年间,却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了推进转型背景下的中国创业,2013年6月南开大学组织召开了“全球化背景下的创业研究:理论和实证进展”的国际学术会议,与会专家就此展开讨论,就相关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和建议,文章就此综述。

关键词:创业研究 创业教育 经济转型期 国际化 创业与就业

2013年6月21-22日,南开大学创业管理研究中心成功主办召开了“全球化背景下的创业研究:理论和实证进展”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美国哈佛大学、莱斯大学、科罗拉多大学、德克萨斯基督教大学、密苏里大学、加拿大布鲁克大学、英国阿斯顿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以及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等国内外95所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200余位专家学者汇集南开,畅谈中国创业创新议题,探讨创业管理领域的国际前沿学术动态,并围绕转型背景下的中国创业创新、创业者素质、创业环境、创业企业国际化战略与海外市场、创业教育等议题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和交流。研讨会充分体现了国际研究前沿与中国实际问题相结合的特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 会议召开背景

我国的创业研究创业教育起步较晚。作为一个新兴的领域,创业研究在短短十余年来吸引了大批优秀中国学者的关注,尤其是涌现了众多青年学者,深入探索符合中国情境的创业理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也在“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中均将创业研究列入优先发展领域。

目前,创业研究在中国管理学界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有生命力的学科增长点和战略制高点,并且迅速发展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新热点。但是,对于中国的创业研究,有其复杂的特征,如中国转型经济的特殊情境,中国传统文化对创业行为的影响,中国特殊发展阶段的资源禀赋,这些特殊性要求在发展创业理论的同时,也需要完善和构建中国独特的创业理论体系,并对全球创业研究的发展做出理论贡献。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南开大学创业管理研究中心应广大同行呼吁,于2013年6月21-22日在南开大学商学院成功举办“全球化背景下的创业研究:理论和实证进展” 国际学术会议。会议邀请了创业领域的海内外知名学者及专业杂志主编开展高峰论坛,为全球化、国际化背景下的学术合作与平台共享指明了方向。

2 专家学者观点与主要关注

2.1 社会转型与企业创新

当下中国社会正处于经济转型期。中国社会转型有以下四种主要趋势:一是从计划社会向市场社会转变,二是从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变,三是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四是从贫困社会向富裕社会转变。IT和信息技术是驱动社会转型的重要力量,已经改变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电子商务、社交网站、社会化媒体、社会企业等新兴产业的繁荣,不仅意味着企业经营方式和逻辑正在发生着根本性变化,也为我们应对社会转型、创造商业机会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2.2 社会创业与“三重底线”

在一般商业创业和社会创业比较方面,Christopher Marquis认为,社会创业不能空喊口号,可从“三重底线(社会、环境和经济)”来挖掘生意,落到实处。社会创业和一般商业创业最大的不同在于,社会创业以社会使命为核心,同时也向社会提供服务或者产品。而商业创业以提供新产品、服务为核心,以创造商业价值。一般来讲,社会创业创始人有很强的社会使命感和承诺。在美国,很多二三十岁的青年对于社会环境问题很关注。在中国,这样的情况还不是很多,大家的确非常关心环境、食品安全等问题,但中国的青年人还没有将这种关心付诸行动,较少地围绕自己关心的问题去做一些事情,包括创业。

2.3 中国创业企业的国际化发展

互联网和IT技术平台为我国企业国际化发展提供了契机,为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提供了重要途径。著名创业研究学者、南开大学客座教授Garry Bruton教授针对中国创业问题进行了长达十年的跟踪与研究。他认为现阶段中国创业企业以OEM为核心的竞争力正面临着全球产业链分工调整的挑战,要从根本上提升中国创业企业的研发实力和产品竞争力,关键环节不在于战略和品牌管理等外在要素,而是改变企业家的思维方式,拓宽国际化视野,在决策思维上注重长期竞争力培育。

2.4 创业升级和环境建设

全球创业观察(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和创业动态跟踪调查(Panel Study of Entrepreneurial Dynamics)策划人和发起人英国阿斯顿大学Paul Reynolds教授长期跟踪了全球十余个国家的创业活动指数以及创业环境状况。他认为,繁荣创业的关键在于营造有利的环境来有效扩张有创业意愿并切实开展行动的新生创业者群体,创业升级的关键在于采取有效的教育和培训体系来提升有可能成为新生创业者的人群素质,持续观测国家或地区内新生创业活动指数和环境状况是提升教育和政策系统有效性的重要前提。美国德克萨斯基督教大学Keith Hmieleski教授、美国科罗拉多大学Maw-Der Foo教授详细阐述了目前发现的可教授和培养的创业者素质要素。南开大学创业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张玉利教授强调,创业技能的培养不仅要进一步往前推移到潜在的创业者人群,更重要是需要与企业战略更新、结构转型等现实问题结合起来,培养新时期以创造和创新为核心的管理专业人才。

2.5 创业融资平台建设

我国目前风险资本、天使资本等取得了较快发展,但在总体上因为体制差异,呈现出了与发达国家不同的特色,现实中的创业者难以通过正规的融资渠道获取创业资金。香港中文大学区玉辉教授认为,以个人社会关系为核心的非正式融资成为当今中国创业者获取资金的主要途径。在中国以关系为核心的社会结构体系下,难以简单复制西方国家的融资平台建设,引入契约、公司化运作等手段将非正式融资途径正式化,可能是创业融资平台建设的重要环节。Christopher Marquis认为,在美国,企业获得贷款相对容易,在中国,银行体系则倾向于国企和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和创业企业很难获得初始资本,那么微型贷款就很重要。中国的小贷公司和微型金融可以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

2.6 关于以创业促进就业

在今年“最难就业季”背景下,为鼓励与扶持高校毕业生创业兴业,国家工商总局出台了相应扶持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张玉利认为,人群中天生就有创业天分和可能一辈子也不会去创业这两种人比例很小,80%以上的人在一定环境下去创业,或在一定环境下不去创业。张玉利将当年和当下的创业做了对比说,当初创业拼的是胆量,靠的是地区间的差异,而现在创业靠的是知识和头脑;以前创业就是要有技术、产品推向市场,而现在商业模式创新非技术人员也可以。张玉利认为,从外部环境看现在是一个创业的时机。一是因为今年大学毕业生人数接近700万人,就业压力大;二是因为中国目前正在经历改革开放时期,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表现是从制造大国向创新强国转变。他认为不要再习惯于按照精英教育思路就业,希望大学生能够把握机会,投身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潮中。

2.7 关于高校创业教育

2012年8月,教育部印发实施了 《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首次明确了我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的教学目标、原则、内容、方法和组织,并就创业教育培养什么技能达成共识。张玉利认为,在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是服务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对创业的理解,狭义理解就是创办一个企业,广义的理解是运用创业的精神去开展你的工作。张玉利认为,不能一说创业就把创业和就业、给别人打工对立起来,要推崇这样一种理念,即不论在哪里工作,都要用创业精神和技能开展工作。实际上,具有了创新精神,就等于栽种了创业的种子。高校开展创业教育,主要的就是提高创业意识,培养创新精神。

2.8 关于微型创业和大学生就业

微型创业模式比较完整的提出最早出现于2011年1月发起的一项“中国互联网微型创业计划”,该计划首次提出了比较完整的关于微型创业的运营模式,并推出了所有项目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和营销手段相结合以实现成效最大化的“微型创业”原则。微型创业被认为是改变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状况的一个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同时对低收入者和有创业想法的工薪阶层的创业思路也具有指导意义。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在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十二·五”规划虽然把GDP增幅降至7%,但并不一定会影响就业。解决就业问题,可以靠鼓励“微型创业”。中山大学李新春教授在谈到关于中国本土创业研究的前沿话题时,回顾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个体户创业的历史。他认为微型创业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现象。第一,中国有很多的我们称之为草根创业,他们的资源、技术、管理知识都非常贫乏,在这种情况下,怎么突破,怎么来形成创业;第二,微型创业不仅仅是自我就业,中国后来一批比较大的企业,很多是来自于个体户的微型创业。中国申办企业的手续多,时间长,成本高,影响整个创业环境,在这样一个环境下,私营企业,尤其是个体户这种微型创业,为什么反而欣欣向荣?因此,鼓励创办微型企业不仅是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也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之策,它对国家社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 小结

当下中国社会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社会转型期是一个创业的时机,在提供了大量面向商业领域的创业机会同时,也在社会领域提供了不少创新创业的机遇。在经济转型期加强创业教育、深化创业研究、提倡创新创业并由此推动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的发展是全社会关注的问题。现阶段中国创业企业正面临着全球产业链分工调整的挑战,要从根本上提升中国创业企业的研发实力和产品竞争力,关键是改变企业家的思维方式,拓宽国际化视野,同时海外企业在当地要多承担社会责任。在重视一般商业创业的同时,中国在经济全球化、社会转型期和矛盾突发期,更应注重社会创业。社会创业不能空喊口号,应关注社会、环境和经济的“三重底线”,青年人要将对社会的种种关心付诸包括创业在内的担负社会责任和义务的实际行动。繁荣创业的关键在于营造有利的环境,解决创业企业面临的生存问题。政府要努力让创业企业在申办时简化程序,缩短时间,降低难度,更容易地获得创业的初始资本。创业升级的关键在于采取有效的教育和培训体系来提升有可能成为新生创业者的人群素质。高校要在国家政策引导和支持下,大力开展创业教育,尤其是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大力倡导以创业促进就业,鼓励创办微型企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之策。

参考文献:

[1]刘显升.构建创业实践体系,提高创业实践质量[J].价值工程,2012(15).

[2]徐双俊,董红燕.创业心理品质的界定与培养模式构建[J].价值工程,2010(34)

[3]彭运芳,朱满红.创业机会理论研究综述[J].价值工程,2013(29).

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一般项目《中美高校创业教育模式比较研究》(SK2013B135)、安徽科技学院高教所重点课题《安徽省应用型联盟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研究》(GJ2012ZD06)、安徽科技学院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城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农村创业实践研究》(SK2013072)的部分成果。

作者简介:何世潮(1970-),安徽怀宁人,讲师,研究方向:创业教育,思政教育。

猜你喜欢

创业教育国际化
聚焦港口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把握“金钥匙”打开创业门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
人民币国际化回顾与新常态初期展望
陌陌唐岩:以新品提速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