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定市枣生产的高效集约发展对策研究

2014-04-24刘妮雅汤倩

关键词:枣树生产

刘妮雅 汤倩

摘要:枣产业是保定市的重要传统产业之一,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当前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出现农药化肥不合理使用、枣果产量和品质下降、生产成本增加、收益减少等多方面的问题。本文在深入分析枣树种植过程中投入要素的生产效率,提出通过向高效集约方向发展,特别是大大降低人工费用,增加枣树种植的经济效益,实现产业的现代化转变和可持续化发展。

关键词:枣树 生产 高效集约

1 研究现状述评

国内学者近年来对枣产业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等方面。相对于核桃、板栗、苹果、梨等其他产业而言,我国对于枣产业发展的研究基本处于初级阶段,主要集中于对枣产业发展的定性描述,对河北省枣产业及其生产效率方面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

本研究试图深入剖析保定市枣的生产效率问题,找出制约产出的主要因素,通过技术改进提高产出和劳动生产率,将枣产业打造成真正的高效产业,加快保定枣产业的发展步伐。

2 保定市枣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枣是我国特有的果树资源和特色优势树种,是目前我国第一大干果,河北省是全国枣果生产大省,无论是产量还是栽培面积均居全国第一位,其中制干红枣、鲜食枣和加工品分别约占70%、5%和25%。婆枣是河北省第二大主栽枣树品种,栽培历史在1000年以上,其面积占全省枣树种植面积的20%左右。由于枣耐寒、耐瘠薄的特点,非常适宜在水资源缺乏的贫困山区生长,发展抗旱耐瘠的枣产业对于保定旱地农业持续发展,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破解山、沙、碱、旱、贫困地区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难题起着重要作用。

虽然保定枣树种植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渊源,但是目前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枣区大多仍是以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为主,枣农的生产资料和生产技术投入千差万别,导致枣果品质和产量参差不齐;枣农对枣树的管理都是沿袭传统栽培技术模式,对于现代栽培管理技术掌握不够,盲目使用农药化肥,不仅没有起到增产的作用,反而影响枣树生长、造成减产,并且对枣树、枣果、土壤、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严重影响枣果品质和产量。在枣果的采收阶段,以家庭为单位的种植者仍采用枣果自然脱落和人工采摘的方式,影响枣果的质量且耗费人力;在枣果分级阶段,枣农依然采用人工手拣分级的方式,凭借经验将枣果分为不同的等级,并按照相应的价格出售。此外,随着人工成本的提高,导致人工费用增长,按照当前人均管辖5~10亩地,每亩平均收益2000~4000元计算,种植枣树并不具有经济效益优势,这直接导致了枣农放弃枣树种植,转而打工谋生或者种植其他经济效益更高的作物,从而影响了枣产业的发展。

因此,科学分析枣树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以低投入换取高产出,特别是应用省力化栽培大大降低劳动力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对于将枣产业发展成为高效优势产业具有极为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

3 高效集约枣树栽培的界定

基于传统枣区生产现状,高效集约枣树栽培已经成为今后枣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中“高效集约”界定为在枣树栽培过程中,逐渐用机械取代人工,提高劳动生产率,极大降低人工成本;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实现水肥施用一体化;以现代栽培模式取代传统栽培模式,集成建立省力高效安全的栽培技术体系,实现枣产业的现代化转变。

其中省力化是枣产业“高效集约”发展的核心内涵,具体包括通过免抹芽简化整形修剪、宽行矮化密植、土壤免耕化、省工化花果调控、设施化熟期调控、机械化管理作业通过“易管理”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极大降低人工成本的投入,用技术和机械取代人工以提高效率。

同时,“高效集约”的内涵还包括枣产业发展的环境友好性,避免以往盲目增加农药化肥的施用量而造成的枣树抗病虫害能力和枣果品质的下降,应采用生物物理无公害病虫害防治方法,提高枣树的抗病性和枣果品质。

最后,“技术集成化”也是“高效集约”栽培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枣树栽培技术研发呈现分散而非集成的状态,在枣树栽培各个阶段均有较为先进和成熟的技术,但是各个技术之间的兼容性往往没有得到充分重视,造成在综合使用各种技术的过程中,出现新的问题,最终难以真正实现枣树的高效栽培。

因此,通过研究各种技术的集成化,一方面有助于提高生产投入要素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可以有效避免技术之间的不兼容性,使枣产业向真正的“高效集约”发展。通过高效集约枣树栽培模式极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并大大降低用工量。

4 枣树种植投入要素的生产效率分析

保定主要枣产区位于太行山低山丘陵地带和山麓平原,主要包括阜平、曲阳、唐县、涞水、涿州、望都等地区,主要发展耐瘠薄的婆枣等品种。保定市婆枣种植面积约60万亩,结果面积30余万亩,无公害认证面积为28.77万亩,产枣区人口达到38万人;枣产业产值及占农业总产值比重分别为3.5亿和25%;枣收入占枣农收入的50%。上述地区中以阜平和曲阳为主要枣产区,本文以两县为例具体分析枣树种植的投入要素的生产效率。

阜平县种植枣树的生产要素投入包括:以山地果园为主,按标准化无公害管理的栽培成本为每年每亩440元。其中,整形修剪50元,土壤深翻、除草用工160元,农家肥80元,病虫害防治用工40元,农药90元,夏季修剪20元。平均亩产量400千克,亩产值3000元。其中特级40元/千克,800元;一级12元/千克,720元;二级6元/千克,960元;三级4元/千克,480元;等外枣1元/千克,40元;亩纯收入2560元。

河北省曲阳县,以山地果园为主,平均年投入为550元/亩。其中,施肥250元,病虫害防治100元,整形修剪用工费100元,其他投入100元。一般情况下,亩产鲜枣400千克。按每千克2元计算,亩产值1600~3000元,亩纯收入1050~2450元/亩。

根据以上调查数据,保定市主要枣产区栽培投入要素成本可以分为物质费用(肥料、农药、水、其他)、生产服务支出(灌溉费、机械费、燃料费、工具材料费、其他)、间接费用(固定资产折旧、修理费、其他)、人工成本(播种费用、嫁接费用、修剪用工费、土肥水管理费、除草费、其他)。

保定枣区属于传统枣区,目前尚未实现机械化,仍以传统技术和人工操作为主,生产服务支出和间接费用较少,投入要素的主要费用为化肥农药费用和各种人工费用。数据显示人工费用已经占到总成本的50%以上。由于新兴枣区新疆的快速发展,中国枣产量每年增长约10%,远远高于需求的增长速度,鉴于此枣产品的价格短期内不会有大幅度提升,甚至有持平或者下降的趋势,为了维持一定的枣树种植利润,保证枣农的生产生活,需要大幅降低生产投入要素成本。基于传统枣区当前生产的特点,降低物质成本难度较大,而随着劳动力价格的不断攀升,通过降低人工成本降低生产成本是今后枣树栽培的必然趋势,也是判断枣产业是否实现向高效集约转变的标志。

上文调查数据显示枣树栽培的人工成本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部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土壤翻整除草用工和其他。调查数据显示整形修剪用工费用占总人工费用的30%左右;土壤翻整和除草的用工费用所占比例差异较大,大致占总人工费用的30%~60%;病虫害防治的用工费用所占比例大致为15%~35%。

目前,此三类人工成本的基本情况为:

第一,由于品种、农药化肥施用不当、自然条件等原因造成保定传统枣区的枣树病虫害问题较大,需要专业技术人员予以指导并加以防治,这部分人工费用难以在短时间内降低,并极有可能增加其在人工费用中所占比重。

第二,土地翻整和除草的用工费用,由于土壤环境不同存在较大地区差异,该部分人工费用可以通过机械操作加以降低。

第三,整形修剪费用的产生是基于传统的栽培模式,栽培模式的转变可以极大降低这部分费用,这已经成为当前技术突破的重点。

因此,当前在降低人工成本方面,最具可行性的是降低整形修剪费用,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土地翻整和除草用工费用,初步估算这可以促使生产总成本降低50%以上,随之枣树种植的利润会大大提升,有助于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5 保定市枣生产的高效集约发展对策建议

针对保定市枣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实证研究的结果,本文主要从投入要素、枣农培训、技术推广、政策支持等方面提出产业高效集约发展对策建议。

第一,以河北农业大学和相关科研院所先进的技术支撑为依托,研发出集成化的枣树高效集约栽培技术,以机械取代人工、以生物方法取代化学方法,极大降低人工投入要素、提高枣树种植的生态效益,最终提高枣农的经济收益。

第二,枣产业尚未实现现代化转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广大枣农尚未从思想上接纳并在生产中应用先进栽培模式和技术,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成为尤为重要的事情。由于保定枣区多处于山区丘陵地带,经济开放程度不高,当地枣农的接纳新鲜事物的能力有限,因此,推广先进技术应先以示范为主,在显现初步成效后,枣农会更容易接受。

第三,基于枣农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对于枣农的培训工作要深入细致持续开展。在一般介绍宣讲后要深入到枣农家中为枣农讲解示范技术要点;技术推广要是持续性的过程,在枣树生长的不同阶段,分别为进行推广活动,这样更有利于枣农的接受并掌握在枣树不同生长时期的技术要点。

第四,基于枣树经济性和生态性并存的特点,枣树在太行山区是重要的退耕还林树种,在现代化枣产业发展之初,需要政策扶持以促进产业尽快实现转型升级。其中,在枣树栽培种植阶段,适当的补贴可以增强枣农的种植积极性,能够并愿意承担由于栽培技术转变而可能造成的风险;在枣果采收阶段,免费或低价向枣农提供采收工具和分拣设备,为枣农提供便利服务;在枣果销售阶段,将小农户组织并统一进行对外销售,为农户提供更丰富的市场信息和销售渠道,降低交易成本,从整体上提高本地区枣农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刘孟军.中国枣产业发展报告1949~2007[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2]邵学红,王振亮,李庆国.河北省枣树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经济林研究,2010(28).

[3]马立然.河北省枣产业发展对策研究[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 2012.

[4]刘新生,沙利臣.基于DEA的山东农业生产要素的效率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

[5]洪燕真,洪流浩,余建辉.农户油茶单产影响因素分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5).

基金项目:2013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301144。

作者简介:

刘妮雅(1983-),女,河北保定人,河北金融学院讲师,河北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管理。

汤倩(1987-),女,河北保定人,河北金融学院,研究方向:商务英语。

猜你喜欢

枣树生产
大枣树
七八月枣树管理莫放松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枣树绿盲蝽象的发生与防治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枣树的故事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安全生产重于泰山
Сварочное Проμзвоσсmво(《焊接生产》)2012年第5期要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