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网络犯罪的特征及防控
2014-04-24陈娟
陈娟
摘要:现代信息社会,网络安全日趋重要,信息的勾连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是也使得网络犯罪愈发猖獗。本文以今年的“分贝网”案为引,试图探讨网络犯罪的特征以及对策。
关键词:网络犯罪 特征 对策
1 概述
2012年初,根据荆州警方的通报显示:该局经过4个月的侦办,同时一举破获“071”淫秽表演案,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摧毁了一个特大网络淫秽犯罪团伙,打掉淫秽表演视频网站13个,淫秽色情网站186个,“涉黄”广告联盟12个,抓获以郑某、戴某等为首的犯罪嫌疑人20人,缴获现金129万元。这起案件马上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而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案情特别巨大,淫秽网站通过广告联盟的形式使得传播速度明显变快。
2 网络犯罪概述
2.1 网络犯罪的概念
对于网络犯罪来说,并没有一个非法定的概念,在刑法中,与“经济犯罪”、“青少年犯罪”相类似,网络犯罪不是单独规定的罪名,在犯罪学意义上,通常情况下是对一种新型犯罪的统称。有人认为网络犯罪从本质上讲就是计算机犯罪,但是这个说法是有问题的,因为我们计算机犯罪在我国刑法中有指向的对象。结合犯罪的概念即犯罪是一种触犯刑律的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则可以将网络犯罪定义为通过网络而围绕信息进行的触犯刑律的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2.2 网络犯罪的特点
①犯罪成本低。对于网络犯罪来说,通常情况都是犯罪成本低,同时网络犯罪还有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的特点。借助计算机、电话线和调制解调器,与大型主机相连,黑客就能实施远距离网络犯罪。②犯罪行为的跨国性。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进一步推动了网络的发展,虚拟的空间在一定程度上逐渐形成,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国家之间的界限,同时打破地域分界限。进一步增加了对网络犯罪事实取证和认证的难度,同时使得网络犯罪中的量刑与执法变得异常困难。在多种情况下,网站服务器都位于第三地,使得网络犯罪行为可以跨越国籍和跨越法域来进行,进而在审判权及管辖权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刑事程序法上的冲突,而在刑事实体法方面。③犯罪手段的高科技性。关于犯罪的概念,美国犯罪学家埃得温·萨瑟兰明确指出:“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将才智和现代技术工具进行结合,便会产生犯罪的可能性。而网络犯罪,就是行为人在拥有网络技术方面的才智,以及相应的网络形态,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进一步实施犯罪。网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充当犯罪者的工具或犯罪途径。④犯罪行为的瞬间性与持续性。对于网络犯罪来说,通常情况下,借助计算机和网络架构,在瞬间就可以完成计算机网络犯罪行为,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损害。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因为网络犯罪行为具有瞬间性。对于计算机病毒,通过网络进行随机感染触发的计算机,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可能造成不确定的侵害。⑤犯罪行为的高隐蔽性。受网络自身特征的影响和制约,进一步决定了网络犯罪的高隐蔽性。当前网络犯罪与现有的任何一种犯罪相比,无论是隐蔽性和分散性,网络犯罪都比较突出,这是因为只要存在联网计算机的地方,对于犯罪嫌疑人来说,都可以实施网络犯罪,并且从头至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与被害人不进行接触。⑥犯罪结果严重危害社会。就危害领域来说,网络犯罪可以说是非常宽广的,通常情况下,可以向各行各业进行渗透。对于各行各业来说,行为人实施网络犯罪,通常情况下是出于不同的犯罪动机或者目的,进而使得危害结果在一定程度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对于网络犯罪来说,必要的情况下能够同时侵入几个领域。在对信息进行处理的过程中,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处理能力非常强、处理速度非常快,处理范围非常广泛,因此对社会构成巨大的破坏力。⑦犯罪本质的信息性。
一方面,网络犯罪行为人通常情况下只有借助信息才能进行网络犯罪。犯罪分子实施网络犯罪活动,首先需要进入相应的网络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借助计算机、调制解调器等与网络进行连接。另一方面,网络犯罪侵害的对象通常情况下主要是信息。由于网络犯罪的形态存在一定的差异,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网络犯罪的目的和动机也千差万别,主要表现为:进行网络犯罪有的是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有的是获取钱财等经济利益,但是网络犯罪直接的受害对象是信息。
3 网络犯罪的防控
3.1 犯罪预防与网络发展相结合
对于网络犯罪现象来说,往往是网络社会的赘生物,是在现实生活和网络社会中产生和存在,其根本原因在于网络社会自身的弱点、缺陷和弊端所导致的。减少和避免网络犯罪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人类社会的进步,进一步对网络犯罪进行控制和约束。
3.2 社会预防与社区预防相结合
所谓网络犯罪的社会预防,通常情况下是指预防体系,借助社会因素和社会环境等,在一定程度上对犯罪活动进行限制和消除,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社会因素对犯罪的负面影响,采取措施动员和利用全社会的力量预防犯罪,树立预防犯罪的意识,从而达到减少或预防犯罪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齐爱民.网络法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247.
[2]王晓夏.网络犯罪的全球阴影[J].世界博览,2010(01):54-56.
[3]张海涛.浅谈计算机网络犯罪及其应对措施[J].硅谷,2010(03):136.
[4]刘变叶.网络犯罪之法律问题新议[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3):102-104.
[5]杨述厚.以健全法制防治网络犯罪之探讨[J].公安研究,2010(08):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