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樟子松容器育苗技术

2014-04-24张延强

现代农业研究 2014年4期
关键词:容器育苗樟子松技术

张延强

摘 要:这篇文章从樟子松的幼林抚育、苗间管理、播种地的选择、造林密度、树种配置以及病虫害的防治等方面着手,介绍樟子松的造林技术,并且提出一些在樟子松的培育以及种植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樟子松;容器育苗;技术

目前,随着造林地立地条件的逐年变次,造林成活率及保存率难以保证。为了提高樟子松的造林质量,采取樟子松容器育苗后再移植造林成为提高樟子松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首选方法之一。近几年,我局普遍采用此项技术,樟子松造林的成活率及保存率有了大幅度提高。以下将我局采用的樟子松容器育苗技术的一些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试验是在兴隆林业局富乡林场施业区进行,它位于小兴安岭南麓、松花江北57 km处,年平均气温在3.2 ℃;10 ℃以上年积温2200 ℃;年降水量598 mm;无霜期115 d;土壤为沙质壤土。该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都适合樟子松生长

1 整地与作床

在作床前一个月要对育苗地进行深翻,深度为25 cm,并清除草根、石块,打碎土块后整平。为了方便管理和作业,床面最好选用高10~15 cm,宽120 cm的高床,长度以便于经营而定。床间距为30 cm。床面做好后应进行消毒,一般喷洒2 %的硫酸亚铁溶液4 kg/m2。

2 育苗土准备

育苗土准备是育苗成败的重要环节。

2.1育苗土选择 育苗土的理化性质直接影响苗木的生长,必须具备持水力强、通气性能良好、质轻、成团、营养成份丰富等特点,同时pH值以4.5~5.5为宜,除苗圃土外,也可用壤土、沙壤土,腐殖质土等充分拌匀后作为育苗土。

2.2育苗土消毒 这是预防樟子松苗木病害的关键,也是容器育苗的重要环节,因此必须做好育苗土消毒的消毒工作。其消毒方法很多,我们通常使用硫酸亚铁进行消毒。基质较干时可用浓度为2~3 %的溶液喷洒,50 kg/m3药液,边喷边翻。要防止出现泥团,使药液与育苗土充分混合;育苗土较湿时,也可将硫酸亚铁碾成粉末与育苗土混合均匀,1~1.5 kg/m3,然后将育苗土堆焖1~2 d。

3 施肥

为了满足苗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的养分,特别是成活初期对氮、磷的需要,我们用过磷酸钙配合有机肥、氮肥施用。具体的做法是:将过磷酸钙1~2 kg/m3加入充分腐熟并经过消毒处理的有机肥中,再加入硝酸铵0.5 kg/m3充分混合堆焖1~2 d,然后拌入育苗土。这样,过磷酸钙粒子都包上了有机肥料,可减少过磷酸钙与土粒直接接触,从而避免有效磷被土壤固定。同时,过磷酸钙又可防止氮素损失。有机肥的消毒与育苗土消毒相同,用量为20 kg/m3。

4 苗木选择与运输

苗木是移植育苗成败的关键,要育好苗就必须要栽壮苗、好苗,因此必须严把苗木质量关。

4.1要选择生长健壮、根系发达的1~2年生实生苗中的Ⅰ、Ⅱ级苗。苗木质量越好,抗逆性越强,就越容易成活。

4.2起苗时要先结合剪根,然后把苗木根系浸入ABT生根粉溶液中浸泡。而后扎捆打泥浆,并及时覆土假植。在起苗过程中要尽量避免苗木根系直露于阳光下。

4.3装车前要将苗木进行打包,最好用小塑料包包裹苗木根系,以确保苗木根系不失水。路途较远时要用湿草袋遮盖保护。

4.4苗木应尽量做到随起、随运、随栽。对当天栽不完的要及时假植,并于早、晚对苗木进行叶面喷水。

5 苗木栽植与育苗袋摆放

5.1苗木栽植 将经过修剪根系的苗木直立于25 cm×25 cm的容器袋内,做到提苗扶正,根系舒展。至少要进行三次填土,然后均匀压实,育苗土与容器袋口持平。

5.2育苗袋摆放 将植入苗木的容器袋放入已准备好的床面上,每延长米可摆放40个容器袋,容器袋之间要挤紧,不留大空隙,床周边覆土与容器袋高度持平。

6 苗期管理

6.1浇水 苗木栽植完成后,要及时浇水,浇水要采取少次多量一次浇透的原则(一般3~5 d一次),保证苗木根系分布层始终处于湿润状态。苗木完全成活后,浇水时间间隔可延长为7~9 d一次,间隔期内若表层土壤已干燥要及时浇水,使表层土壤经常保持湿润。苗木生长后期应停止浇水。

6.2喷药 苗期发病,可用1 %的硫酸亚溶液铁喷洒,每10 d左右喷一次,连喷三次。

6.3追肥

追肥应根据苗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营养元素的需求进行。

6.3.1移植成活期 苗木需磷、氮较多,但此时因育苗土中已施入足量的基肥,故不再进行追肥。

6.3.2速生期 从6月上旬开始,苗木进入速生期,需要大量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此时应根据苗木生长状况及时进行追肥。首先用0.2 %的磷酸二氢钾喷洒一次,7 d后用0.2 %的硝酸铵喷洒,间隔7 d左右喷0.3 %的磷酸二氢钾,再间隔7 d左右喷0.5 %的硝酸铵。

6.3.3硬化期 从8月下旬开始,苗木转入硬化期,为了促进苗木木质化和多生须根,先用0.3 %的磷酸二氢钾喷洒一次,7天后,再用10 ppm的1号或3号ABT生根粉喷洒一次,整个追肥过程结束。

6.3.4除草 要本着“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及时拔除容器袋中的杂草。苗木较小时,要按住育苗土以免把幼苗带出。

7 出圃

出圃前一定要灌水,使育苗土充分吸水,有利于起苗,有利于增强容器苗抵御干旱的能力,提高造林成活率。起苗时,沿容器袋底部将伸出容器袋外的苗木根系切断,既不损伤容器袋内的根系,又可防止容器袋内的育苗土松散。endprint

猜你喜欢

容器育苗樟子松技术
塞罕坝樟子松幼林抚育与管理
初探北方樟子松栽培关键技术
舒玛栎轻基质容器育苗技术初探
针叶树容器育苗造林技术研究
樟子松人工林的培育及其管理管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