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结构的瑰宝
——肖邦《前奏曲》第1首音乐分析
2014-04-24★文/李虻
★文/李 虻
多层结构的瑰宝
——肖邦《前奏曲》第1首音乐分析
★文/李 虻
肖邦的钢琴前奏曲充满鲜明个性,赋予传统的织体以新的表现力,由此塑造的音乐形象表达出紧张的情绪和热切的渴望,并具有某种结构的组织意义。其《前奏曲》第1首(Op.28 No.1)典型地代表了肖邦钢琴作品的织体结构特征,如华彩性织体中引入旋律因素,增强声部的独立性;旋律声部叠加与各声部节奏对位,增强作品的层次性和立体感;线性和声与功能和声巧妙融合,结合外音的运用,增强各隐伏声部的流动性……作品虽小巧却才华横溢,堪称多层结构的瑰宝。
一、逻辑缜密、层次丰富的声部组合
在这首看似充满华彩性、织体化的前奏曲中,单一音乐形象下隐藏着逻辑缜密、层次丰富的声部组合。当我们将这些隐藏的声部逐一“剥离”开来,能够看到它们各司其职,功能清晰。下面以16~19小节为例,将钢琴谱与剥离的五个层次分谱对照说明。
16~19小节层次图式
五线谱
五层次分谱
本例旋律与织体融为一体,乐谱的表达形式上并没有哪一个声部具有独立的旋律属性。如果以四声部为基础对钢琴谱进行分解研读,可以分析出五个声部,相互间形成鲜明的对位节奏,其中的旋律部分由三个声部互相加强。
声部⑴是旋律声部,在整首乐曲中均位于小节的第2拍,每小节的两个音符具有动机化、半音化发展的特征,前一个音为辅助音性质,后一个音为和弦骨干音,组合构成极为简练的主题材料。
从钢琴谱上看到的声部⑵,始终在高音部与中音部之间转换,前半拍在中音部,后半拍在高音部,剥离后形成完整的填充式分解和弦。分解和弦并没有完全按照和声功能关系发展,兼顾了声部的流畅性。其中,第2与第4个音形成逐级上行的隐伏声部,与声部⑸的线性低音以八度叠加的形式遥相呼应;第1与第5个音与声部⑴旋律相同,与声部⑶重叠。
声部⑶与声部⑴之间始终保持着旋律相同、节奏对位的关系,同时重复着小节中声部⑵的头、尾两个音,并有意忽略了2/8的节拍组合。
声部⑷在强拍以分解和弦的形式承担着低音的职能,弱拍全部休止。
声部⑸具有明显的线性低音特征,既保持了功能和声序进的基本规律,又通过线性低音实现线性和声的多声部流畅性。声部⑸在本曲中有两种独立应用:其一是中间部分的线性低音,其二是尾声部分低音部的主持续,两种形态均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只有将上述5个声部的属性分辨清楚,才有可能进一步认知其特殊的结构逻辑。
二、不对称发展的结构逻辑
本曲虽仅为乐段规模,但乐句、乐节、乐汇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相互关联,在不对称的发展中暗含着严谨的结构逻辑。
前乐句旋律呈对称性,包含4+4的两个乐节。前乐节3~4小节是1~2小节的同头异尾变奏,4~8小节低音线性级进上行,破坏了第4小节的句读感,直至第8小节经DD56-D7开放,这是确认8小节乐句结构的
重要依据之一:
后乐句包含7+9的两个乐节,以不同的方式对前乐句两个乐节进行不对称扩展。前乐节9~12小节为前乐句平行结构,双音动机上行模进两次后返回,向下属方向离调;后乐节从第16小节开始,延续向上模进发展的趋势,于第21小节达到高潮点后折返下行,将前乐节的不对称结构进一步扩大。旋律线清晰地呈现出两个乐节的不对称形态:
25~34小节的尾声中,上方声部延续了前乐句主题的音乐风格,具有再现意义,平衡了剧烈扩充对前后乐句不对称结构的影响;建立在主持续的变格上补充终止,使具有扩展意义的后乐句的情绪得以舒缓。
三、和声的功能性与线性
本曲乐段结构的关系及终止式的设计等,保留了古典主义音乐一部曲式的特征,无论是前乐句SⅡ56-DD56-D7的半终止,还是DDⅦ7-K46-D7-T的结束终止,和弦的功能性都得到基本体现。但4~8小节、12~15小节、16~24小节等三处线性低音,不仅对结构划分产生影响,也影响到和弦的使用原则。如第4小节开始的线性低音,削弱了第4小节的句读感,使之更符合乐汇的属性;又如第16小节开始的T6和4弦,既不属于经过四六和弦,也不属于辅助四六和弦,而是线性低音的起点,由此构成的线性低音与高音旋律八度错位叠加。
在多层次织体中,多重隐伏旋律线的流畅发展,使和弦之间的功能关系明显弱化,配合和弦外音所起的作用,使线性和声与和声的功能进行造成一定的冲突。和声的功能性与线性并存,共同影响着音乐的结构及和声的发展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