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外贸公司中的PM晋升机制
2014-04-24张祥杰
张祥杰
摘要:为提升自身吸引人才的能力,很多企业对于绩效管理体系中员工晋升这一模块越来越重视,究竟如何建立一套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绩效管理体系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在对PM晋升机制进行简单的介绍后,主要探讨了PM晋升机制在中小外贸企业中的应用问题。
关键词:PM晋升机制 中小型外贸公司 应用整合
1 PM晋升机制的涵义与特点
1.1 PM晋升机制的涵义 PM晋升机制中,P代表了专业化发展路线,M代表了管理化发展路线,是对员工横向能力和纵向能力的综合评定。这一绩效管理方式在如通用公司、阿里巴巴等许多大公司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除此之外,中兴通讯、海尔等企业也应用了相类似的PM晋升机制。但总体上说,国内的企业和其它组织,由于一方面没有系统的理论为指导,另一方面较少有可供借鉴的对象,因此,有关PM晋升机制的应用多集中于技术科技型企业,并且处于探索与实验阶段,对于PM晋升机制在外贸类企业的应用研究甚少。
1.2 PM晋升机制的特点
1.2.1 目标明确 PM晋升机制对员工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做出了详尽地绩效考核标准,通过这一体系,可以让所有员工一目了然地面对自己在工作上的要求和在职业道路上的发展方向。
1.2.2 多维性 从不同的方面和维度对员工的绩效进行考核,从工作结果角度来说,侧重业务人员专业能力的考核,使用财务指标对业务人员的绩效进行考评分析;从工作行为角度来讲,侧重业务人员管理能力的考核,如沟通能力、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最终得到综合性的评价,以确定是否晋升。
1.2.3 动态性 PM晋升机制是多因的,并且这些因素处于不断变化中,关于晋升的考核要考虑时效性。
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与大型外贸公司相比,中小型外贸公司往往没有一套完善的体系。对于业务人员的考核更侧重于使用财务指标。薪酬设计一般为:比较低的基础薪资,另外会设定销售提成比例。所以,一般外贸公司的业务员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出现迷茫的状态,继续选择业务工作,还是选择从事管理。做业务,会继续面临高压的生活状态,做管理,公司内部也没有明确的职业发展道路。往往这个时候,企业也面临着高额的人力成本。
因此,明确的PM晋升机制可以很大程度上帮助这些在十字路口徘徊的老业务员们。其实,当一个公司有了这样明确的职场规划路线,对所有的新人而言都是一个莫大的帮助和指导,一个合理有效的晋升制度可以让很多外贸人少走许多弯路。
3 PM晋升机制的应用
3.1 关注点 采用PM晋升机制需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M晋升机制相对容易做,P序列的定义和晋升很难。一定要做好长期建设准备,不要企图一步到位。有条件的企业,一定要设置一位HR专员负责。第二,所有晋升制度的确定,都会涉及到薪金待遇或者是提成奖励,所有数据的落实都要有财务数据支撑。所以,公司一定需要一个好财务协助管理者去测算“收入和支出的合理性”。第三,晋升制度的确立,一定要上下级沟通多次而定。关键是一定要获得大多数员工的认可,不要一味的以管理者的角度去强行制定。因为管理者的想法往往不是员工们所需要的。行之有效的PM晋升机制不仅能够让公司的绩效考核实现一个相对生态化的健康发展,而且可以协助员工完成职业规划。第四,在晋升梯阶的宽度上,除保留管理梯阶的非领导职务外,在技术梯阶也应设置类似的“非领导职务”。技术人员可以转入管理梯阶发展,让技术岗位与管理岗位享有同样的地位和待遇。让技术人员也能参与管理,在与技术有关的问题上享有决策权。但管理人员一般不可以转入技术梯阶发展。同时取消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晋升的双轨制,不搞两种梯阶之间的“兼任”。
3.2 应用整合 PM晋升机制要与业务人员岗位要求相适应。一套有效的绩效考核方法要与岗位特征紧密相连,对于专业化方向的考核,可以从财务指标进行考核,设定绩效考核指标,如右图1:
对于管理化方向,可以设定比较系统的职业发展方向,管理化方向的考核要以专业化方向的考核为基础,只有达到了专业化方向的绩效考核要求,才能进行管理方向的晋升。
为了避免员工为了晋升的短期行为,应设置适应性考核体系作为一个缓冲期,以确定所提拔的员工真正符合晋升后的岗位要求。适应性考核不同于基于PM的考核体系,前者评价的是晋升者对于新岗位的适应程度,后者则倾向于激励员工达到组织的目标。通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性考核,确定此次晋升是否合理。
综上所述,PM晋升机制从属于企业内部晋升机制的一种。PM晋升机制给予员工更多的选择,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偏好决定自己是从事技术岗位还是管理岗位。虽然PM晋升机制是一个有效的职务晋升激励机制,但它不是万能的,在实践中要考虑它的适用条件,随着企业的发展,这一机制应有较强的自适应性和足够的灵活性,能不断完善和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纪霞.企业员工内部晋升机制探讨[J].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0(23).
[2]何湘江.我国高校双梯阶激励机制构建研究[D].苏州大学,2004.
[3]刘冰峰.企业建立双规晋升机制的途径[J].人才资源开发,2006.09.
[4]黄家郡.外贸企业绩效评价的研究[D].上海大学,2005.
摘要:为提升自身吸引人才的能力,很多企业对于绩效管理体系中员工晋升这一模块越来越重视,究竟如何建立一套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绩效管理体系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在对PM晋升机制进行简单的介绍后,主要探讨了PM晋升机制在中小外贸企业中的应用问题。
关键词:PM晋升机制 中小型外贸公司 应用整合
1 PM晋升机制的涵义与特点
1.1 PM晋升机制的涵义 PM晋升机制中,P代表了专业化发展路线,M代表了管理化发展路线,是对员工横向能力和纵向能力的综合评定。这一绩效管理方式在如通用公司、阿里巴巴等许多大公司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除此之外,中兴通讯、海尔等企业也应用了相类似的PM晋升机制。但总体上说,国内的企业和其它组织,由于一方面没有系统的理论为指导,另一方面较少有可供借鉴的对象,因此,有关PM晋升机制的应用多集中于技术科技型企业,并且处于探索与实验阶段,对于PM晋升机制在外贸类企业的应用研究甚少。
1.2 PM晋升机制的特点
1.2.1 目标明确 PM晋升机制对员工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做出了详尽地绩效考核标准,通过这一体系,可以让所有员工一目了然地面对自己在工作上的要求和在职业道路上的发展方向。
1.2.2 多维性 从不同的方面和维度对员工的绩效进行考核,从工作结果角度来说,侧重业务人员专业能力的考核,使用财务指标对业务人员的绩效进行考评分析;从工作行为角度来讲,侧重业务人员管理能力的考核,如沟通能力、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最终得到综合性的评价,以确定是否晋升。
1.2.3 动态性 PM晋升机制是多因的,并且这些因素处于不断变化中,关于晋升的考核要考虑时效性。
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与大型外贸公司相比,中小型外贸公司往往没有一套完善的体系。对于业务人员的考核更侧重于使用财务指标。薪酬设计一般为:比较低的基础薪资,另外会设定销售提成比例。所以,一般外贸公司的业务员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出现迷茫的状态,继续选择业务工作,还是选择从事管理。做业务,会继续面临高压的生活状态,做管理,公司内部也没有明确的职业发展道路。往往这个时候,企业也面临着高额的人力成本。
因此,明确的PM晋升机制可以很大程度上帮助这些在十字路口徘徊的老业务员们。其实,当一个公司有了这样明确的职场规划路线,对所有的新人而言都是一个莫大的帮助和指导,一个合理有效的晋升制度可以让很多外贸人少走许多弯路。
3 PM晋升机制的应用
3.1 关注点 采用PM晋升机制需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M晋升机制相对容易做,P序列的定义和晋升很难。一定要做好长期建设准备,不要企图一步到位。有条件的企业,一定要设置一位HR专员负责。第二,所有晋升制度的确定,都会涉及到薪金待遇或者是提成奖励,所有数据的落实都要有财务数据支撑。所以,公司一定需要一个好财务协助管理者去测算“收入和支出的合理性”。第三,晋升制度的确立,一定要上下级沟通多次而定。关键是一定要获得大多数员工的认可,不要一味的以管理者的角度去强行制定。因为管理者的想法往往不是员工们所需要的。行之有效的PM晋升机制不仅能够让公司的绩效考核实现一个相对生态化的健康发展,而且可以协助员工完成职业规划。第四,在晋升梯阶的宽度上,除保留管理梯阶的非领导职务外,在技术梯阶也应设置类似的“非领导职务”。技术人员可以转入管理梯阶发展,让技术岗位与管理岗位享有同样的地位和待遇。让技术人员也能参与管理,在与技术有关的问题上享有决策权。但管理人员一般不可以转入技术梯阶发展。同时取消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晋升的双轨制,不搞两种梯阶之间的“兼任”。
3.2 应用整合 PM晋升机制要与业务人员岗位要求相适应。一套有效的绩效考核方法要与岗位特征紧密相连,对于专业化方向的考核,可以从财务指标进行考核,设定绩效考核指标,如右图1:
对于管理化方向,可以设定比较系统的职业发展方向,管理化方向的考核要以专业化方向的考核为基础,只有达到了专业化方向的绩效考核要求,才能进行管理方向的晋升。
为了避免员工为了晋升的短期行为,应设置适应性考核体系作为一个缓冲期,以确定所提拔的员工真正符合晋升后的岗位要求。适应性考核不同于基于PM的考核体系,前者评价的是晋升者对于新岗位的适应程度,后者则倾向于激励员工达到组织的目标。通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性考核,确定此次晋升是否合理。
综上所述,PM晋升机制从属于企业内部晋升机制的一种。PM晋升机制给予员工更多的选择,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偏好决定自己是从事技术岗位还是管理岗位。虽然PM晋升机制是一个有效的职务晋升激励机制,但它不是万能的,在实践中要考虑它的适用条件,随着企业的发展,这一机制应有较强的自适应性和足够的灵活性,能不断完善和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纪霞.企业员工内部晋升机制探讨[J].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0(23).
[2]何湘江.我国高校双梯阶激励机制构建研究[D].苏州大学,2004.
[3]刘冰峰.企业建立双规晋升机制的途径[J].人才资源开发,2006.09.
[4]黄家郡.外贸企业绩效评价的研究[D].上海大学,2005.
摘要:为提升自身吸引人才的能力,很多企业对于绩效管理体系中员工晋升这一模块越来越重视,究竟如何建立一套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绩效管理体系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在对PM晋升机制进行简单的介绍后,主要探讨了PM晋升机制在中小外贸企业中的应用问题。
关键词:PM晋升机制 中小型外贸公司 应用整合
1 PM晋升机制的涵义与特点
1.1 PM晋升机制的涵义 PM晋升机制中,P代表了专业化发展路线,M代表了管理化发展路线,是对员工横向能力和纵向能力的综合评定。这一绩效管理方式在如通用公司、阿里巴巴等许多大公司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除此之外,中兴通讯、海尔等企业也应用了相类似的PM晋升机制。但总体上说,国内的企业和其它组织,由于一方面没有系统的理论为指导,另一方面较少有可供借鉴的对象,因此,有关PM晋升机制的应用多集中于技术科技型企业,并且处于探索与实验阶段,对于PM晋升机制在外贸类企业的应用研究甚少。
1.2 PM晋升机制的特点
1.2.1 目标明确 PM晋升机制对员工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做出了详尽地绩效考核标准,通过这一体系,可以让所有员工一目了然地面对自己在工作上的要求和在职业道路上的发展方向。
1.2.2 多维性 从不同的方面和维度对员工的绩效进行考核,从工作结果角度来说,侧重业务人员专业能力的考核,使用财务指标对业务人员的绩效进行考评分析;从工作行为角度来讲,侧重业务人员管理能力的考核,如沟通能力、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最终得到综合性的评价,以确定是否晋升。
1.2.3 动态性 PM晋升机制是多因的,并且这些因素处于不断变化中,关于晋升的考核要考虑时效性。
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与大型外贸公司相比,中小型外贸公司往往没有一套完善的体系。对于业务人员的考核更侧重于使用财务指标。薪酬设计一般为:比较低的基础薪资,另外会设定销售提成比例。所以,一般外贸公司的业务员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出现迷茫的状态,继续选择业务工作,还是选择从事管理。做业务,会继续面临高压的生活状态,做管理,公司内部也没有明确的职业发展道路。往往这个时候,企业也面临着高额的人力成本。
因此,明确的PM晋升机制可以很大程度上帮助这些在十字路口徘徊的老业务员们。其实,当一个公司有了这样明确的职场规划路线,对所有的新人而言都是一个莫大的帮助和指导,一个合理有效的晋升制度可以让很多外贸人少走许多弯路。
3 PM晋升机制的应用
3.1 关注点 采用PM晋升机制需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M晋升机制相对容易做,P序列的定义和晋升很难。一定要做好长期建设准备,不要企图一步到位。有条件的企业,一定要设置一位HR专员负责。第二,所有晋升制度的确定,都会涉及到薪金待遇或者是提成奖励,所有数据的落实都要有财务数据支撑。所以,公司一定需要一个好财务协助管理者去测算“收入和支出的合理性”。第三,晋升制度的确立,一定要上下级沟通多次而定。关键是一定要获得大多数员工的认可,不要一味的以管理者的角度去强行制定。因为管理者的想法往往不是员工们所需要的。行之有效的PM晋升机制不仅能够让公司的绩效考核实现一个相对生态化的健康发展,而且可以协助员工完成职业规划。第四,在晋升梯阶的宽度上,除保留管理梯阶的非领导职务外,在技术梯阶也应设置类似的“非领导职务”。技术人员可以转入管理梯阶发展,让技术岗位与管理岗位享有同样的地位和待遇。让技术人员也能参与管理,在与技术有关的问题上享有决策权。但管理人员一般不可以转入技术梯阶发展。同时取消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晋升的双轨制,不搞两种梯阶之间的“兼任”。
3.2 应用整合 PM晋升机制要与业务人员岗位要求相适应。一套有效的绩效考核方法要与岗位特征紧密相连,对于专业化方向的考核,可以从财务指标进行考核,设定绩效考核指标,如右图1:
对于管理化方向,可以设定比较系统的职业发展方向,管理化方向的考核要以专业化方向的考核为基础,只有达到了专业化方向的绩效考核要求,才能进行管理方向的晋升。
为了避免员工为了晋升的短期行为,应设置适应性考核体系作为一个缓冲期,以确定所提拔的员工真正符合晋升后的岗位要求。适应性考核不同于基于PM的考核体系,前者评价的是晋升者对于新岗位的适应程度,后者则倾向于激励员工达到组织的目标。通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性考核,确定此次晋升是否合理。
综上所述,PM晋升机制从属于企业内部晋升机制的一种。PM晋升机制给予员工更多的选择,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偏好决定自己是从事技术岗位还是管理岗位。虽然PM晋升机制是一个有效的职务晋升激励机制,但它不是万能的,在实践中要考虑它的适用条件,随着企业的发展,这一机制应有较强的自适应性和足够的灵活性,能不断完善和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纪霞.企业员工内部晋升机制探讨[J].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0(23).
[2]何湘江.我国高校双梯阶激励机制构建研究[D].苏州大学,2004.
[3]刘冰峰.企业建立双规晋升机制的途径[J].人才资源开发,2006.09.
[4]黄家郡.外贸企业绩效评价的研究[D].上海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