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作风建设的历史考察
2014-04-22车辚
车辚
摘 要:一个政党的作风既是其在思想、工作、生活上所体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更是因其性质、宗旨的不同而体现出的区别于其他政党的独特风格。作风建设是政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作风建设。我们党在作风方面表现出的问题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形态和样式,与党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历史方位密切相关,具有时代的局限,受客观条件的制约,解决作风问题的方法、措施、手段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作风建设;历史
中图分类号:D261.3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004-1494(2014)02-0082-05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作风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思想上、工作上和生活上表现出来的态度、行为;二是风格。在党建领域,党员干部的作风主要体现为第一层含义;作为革命党或者是执政党,党在革命、斗争和执政的实践中因性质、宗旨区别于其它政党而体现出独特的风格,如党有铁的纪律、顽强的作风、坚韧的意志、清廉的形象、鲜明的纲领、严密的组织等,这是第二层含义。从因果关系上看,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态度、行为最终决定党的风格,决定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作风建设,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形成并坚持发扬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等优良作风。这是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是我们党区别于其它政党的显著标志。党在作风方面表现出的问题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形态和样式,与党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历史方位密切相关,具有时代的局限,受客观条件的制约,解决作风问题的方法、措施、手段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考察党在作风建设的历史,有助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从而进一步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一、主观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作风建设主要解决的问题
主观主义是一种唯心主义的思想作风,特点是不从客观实际出发,而从主观愿望和臆想出发来认识和对待事物,以致主观和客观分离,理论和实践脱节。主观主义有时表现为教条主义,有时表现为经验主义。在20世纪20、30年代,中国共产党尚处于幼年,党的领导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认识水平、斗争经验上还不够丰富,党的稳定的有崇高威望的领袖集体尚未形成,怎样运用马列主义的思想武器、建党学说、革命斗争等理论来武装党,在党内还有巨大的分歧,加上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是在共产国际和苏联共产党的帮助下建立起来的,“以俄为师”的观念根深蒂固。因此,在这个时期,党内盛行着一种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俄国革命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这种主观主义的作风一直在党内居统治地位。党内反复出现的右倾和左倾机会主义错误,从思想根源来说都是主观主义,都表现为理论同实际相脱离,主观同客观不相符合。犯这些错误的领导干部,对问题的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从实际出发,而是从书本出发,或从主观愿望出发,或照搬外国经验。其结果给党带来严重危害,几乎葬送了中国的革命事业。毛泽东是党内较早认识到主观主义危害的领导人,他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著作都是在深入社会,深入工农,深入实践的基础上写成的,代表了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但在当时党内这样的同志太少。毛泽东在1930年5月写的《反对本本主义》中,深刻地阐明了坚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一基本原则的重要性,鲜明地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科学论断。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处在革命战争和地下斗争的艰苦岁月,大部分时期各方面军、根据地是分散流动的,处在敌人的重重封锁之中,解决党风问题只能依赖分散式的口头传达、学习文件、自我约束、自行监督,这是远远解决不了问题的,也是党内主观主义作风长期存在的客观因素。1942年春天,太平洋战争已全面爆发,日军南下作战规模日趋扩大,对八路军、新四军、抗日根据地的围剿开始力不从心。党中央决定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一次集中的整风运动,这是符合当时客观条件和党情的选择,也是国际共运史上的创举。这次整风运动最主要的任务是反对主观主义。主观主义反彻底了,宗派主义和党八股的问题就好解决了。在党的历史上,当主观主义占统治地位时,在组织上必然实行宗派主义,拉帮结伙,搞山头,搞派性,向党闹独立性,这都是党性不纯的表现。延安整风是一次全党范围的马克思主义学习教育运动,分为发动、学风学习、党风学习、文风学习、总结党的历史经验五个阶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二、官僚主义——新中国成立初期党作风建设主要解决的问题
官僚主义是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不关心群众利益,只知发号施令而不进行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和领导作风。官僚主义的思想根源是唯心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历史根源是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科层体制的影响,理论根源是政党政治中普遍存在的“寡头政治倾向”。在革命战争年代,即使在局部执政的苏区、边区、根据地,党经常处于敌人重兵围剿和封锁的状态,后勤给养、兵员补充、伤员运送、情报传递、政权建设都离不开群众的支持,党和军队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得以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政治保证。那个时期官僚主义在一些地方、一些部门也是存在的,但不是主要的作风问题。全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成为了执政党,历史方位发生了根本变化。邓小平在党的“八大”作修改党章的报告时指出:“执政党的地位,很容易使我们同志沾染上官僚主义的习气。脱离实际和脱离群众的危险,对于党的组织和党员来说,不是比过去减少而是比过去增加了。”[1]214官僚主义的表现除了高高在上,不接近群众,不重视调查研究,满足于在机关中处理文电和开会外,还表现为严重的骄傲自满情绪和命令主义。反官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可能伴随着我们的整个执政过程。1953年1月5日,毛泽东在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党内指示中指出:“官僚主义和命令主义,在我们的党和政府,不但在目前是一个大问题,就是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还将是一个大问题。”[2]可以说,只要我们党处于执政地位,官僚主义都是工作作风最主要的敌人之一,它背离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背离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背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严重危害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严重削弱党的执政基础。endprint
怎么样解决官僚主义?中国共产党自新中国建立初期就进行了探索。革命党的思维让执政党顺理成章地首先选择整党、整风。1950年,针对党内存在的骄傲自满情绪和官僚主义、命令主义作风,党中央发出一系列关于党的建设的指示,在全党进行了一次着重整顿干部的整风学习。1951年春,中央召开第一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决定对党的基层组织和全体党员进行教育整顿。每一个党员都重新进行审查和登记,对犯有严重错误的和不够党员条件的党员进行组织处理。整党从1951年下半年开始,分期分批进行,在进行“三反”的单位结合“三反”进行,到1954年春基本结束,全国共有41万党员被开除出党或被劝告退党[3]。这一次整党对纯洁党的组织、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是必要的,使人民群众看到共产党是真刀真枪地改进工作作风,真心实意为人民服务的。但是,只靠运动式的整党、整风是不够的,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任务摆在执政党面前,如何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如何规范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群团组织之间的法理关系,如何通过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执政体制机制设计来从根本上制约官僚主义,这是党要考虑的核心问题。党的八大对此作了有益的探索。邓小平在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提出解决官僚主义的一揽子综合措施,包括群众路线教育、改进领导方法、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加强监督、整党整风、密切同党外人士的合作等,这是把历史上好的经验做法和新时期带有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稳定性的法律规范和制度设计结合起来的有益探索。但是,这样正确的综合治理思路在此后没有得到延续,以后的全党整风和反右派斗争都有反对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宗派主义的内容,都想维护党的纯洁性,防止资本主义复辟,最终却走上运动式的过火斗争的老套路上去,给党和国家带来严重挫折。
三、无政府主义和宗派主义——“文革”期间至改革开放初期党作风建设主要解决的问题
无政府主义是一种小资产阶级的社会思潮,19世纪上半叶出现于欧洲,20世纪初被当作一种社会主义学说介绍到中国。从1919年至1920年,无政府主义在中国一度声势浩大,团体有近50个,刊物近70种。“文革”中,林彪、“四人帮”一伙野心家凭借他们取得的党中央的一部分权力,打着最“革命”的旗号,煽动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的狂热,把“左”倾错误推到极端。他们指使和放纵一批投机分子、冒险分子、蜕化变质分子,煽动群众实行“踢开党委闹革命”,造成一股“打倒一切”的无政府主义狂潮,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大内乱,使党和国家的工作、社会正常秩序受到巨大的破坏。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出发点是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维护党的纯洁性和寻求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他在“反修防修”的考虑中有反对官僚主义的因素,但他对国内形势作出了违反实际的估量。他认为过去几年的农村“四清”、城市“五反”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批判,都不能解决问题,只有用“文化大革命”这种形式,公开地、全面地、由下而上地发动广大群众起来夺权实现“大乱后的大治”,中国才可能防止资本主义复辟。这种群众性动乱的后果一方面导致党的领导削弱、政权机关陷入瘫痪;另一方面也导致人民群众和干部队伍的严重分裂,党内人为地分出造反派和当权派、革命派和走资派,造反派中还分出大大小小的各种派系。在无政府主义的浪潮冲击下,党内宗派主义大行其道,小山头、小司令部、小帮派林立,造反就是革命,派性取代党性,武斗代替文斗。西方学者认为:“富有经验的文职干部被推到一旁,而进来了一些经验不足、文化不高、对世界所知不多、能力不够(但不一定年轻)的普通百姓,入党工作强调要吸收大批红卫兵运动的积极分子。此外,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受害者、积极分子和旁观者之间的冲突仍未解决,严重的山头主义已折磨着党和国家的组织”[4]。1969年4月召开党的“九大”时,党的组织构成和代表构成已严重不纯,“九大”代表主要是革委会的负责人、造反派头头和支左的解放军,林彪、江青一伙的大量亲信进入代表名单。林彪集团覆灭后,1973年8月党的“十大”,一批曾被打倒的老干部被选为中央委员,如邓小平、王稼祥、乌兰夫、谭震林等,但宗派主义的流毒并未肃清,追随江青反革命集团的骨干分子,更多地被选进了党的中央委员会。
要彻底解决文革中无政府主义和宗派主义的问题,必须系统纠正“文革”的错误。1973年邓小平复出,1975年1月邓小平担任了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第一副总理兼解放军总参谋长的职务,开始大力整顿各个行业、各条战线。他在一系列会议中指出:全国各个方面工作都要整顿。工业、农业、商业、财贸、文教、科技、军队都要整顿,核心是党的整顿,关键是领导班子。经过整顿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敢”字当头的领导班子。要搞好安定团结,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要加强党的领导,发扬党的优良作风。要坚决同派性作斗争。那些闹派性的人有大小野心,争权夺利,耍阴谋诡计,弄得不得安宁。对派性要寸土必争、寸步不让。他着重指出:“反对宗派主义,也就是反对派性,增强党性,是很重要的一条。”“党员要按照党的章程办事,遵守党的纪律,不能搞宗派主义,树山头、垒山头,或者站到这个山头、那个山头。如果这样,党就分裂了,就没有战斗力了。”[5]但是,这一轮整党整风的工作因邓小平的再次被打倒而终止。粉碎“四人帮”后,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整党整风又重新提上党的建设的日程。1980年11月,陈云在中纪委的一次会议上指出,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1980年8月,邓小平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开始思考通过制度建设端正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不良作风。1983年10月,党的第十二届二中全会作出关于整党的决定,主要任务包括统一思想、整顿作风、加强纪律、纯洁组织。中央要求:全党把思想统一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十二大的精神上来,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纠正各种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行为,反对对党、对人民不负责任的官僚主义;加强纪律,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反对无组织无纪律的家长制、派性、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改变党组织的软弱涣散状况;纯洁组织,按照党章规定,把坚持反对党、危害党的分子清理出来,开除出党,关键是清理“三种人”,即追随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造反起家的人、帮派思想严重的人、“打砸抢”分子。这次整党历时三年半,到1987年5月基本结束。经过整党,全党在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四个方面都有进步,党内的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宗派主义现象得到极大清理,组织得到纯洁,还积累了正确处理党内矛盾和问题的重要经验。endprint
四、形式主义和享乐主义——改革开放新时期党作风建设主要解决的问题
形式主义是指片面地注重形式,不管实质的工作作风,或只看事物的现象而不分析其本质的思想方法。形式主义的哲学基础是形而上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现实基础是党和国家在民主和法制方面不完善,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不够高;历史基础是长期封建社会、近代半殖民地社会政治伦理、政治思维、官场文化遗留下来的思想糟粕。形式主义在党的历史上是伴随着主观主义、官僚主义一起出现的,在“文革”中,形式主义和极左思想、个人崇拜相结合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语录不离手,万岁不离口”成为一道政治风景。据统计,仅1967年一年就出版《毛泽东选集》9100多万本,是之前15年出版总量的8倍;《毛主席语录》印了3.69亿册,连同以前出版的2.59亿册,共计6.28亿册;毛主席像印了12.14亿张;至1969年3月共制作毛主席像章22亿枚[6]。今天,形式主义的表现当然不再是喊口号、学语录。在党风中表现为在工作中不唯实,只唯上、只唯书,作风飘浮,不脚踏实地,热衷于花架子、表面文章、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只要领导满意、上级高兴就行,不在乎实际问题是否得到有效解决;在文风中表现为党八股,空话连篇,言之无物,装腔作势,借以吓人,无的放矢,不看对象等;在会风中表现为会多、会滥、会长,会前有筹备,会中致词、报告、讨论、总结一样不能少,还要鲜花摆放、纪念品准备、精美食品伺候,会后照例有文件层层下发。形式主义是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在实际工作中的体现,它们之间存在共生关系,有些形式主义是官僚主义惯出来的,有些主观主义是形式主义造成的。上行下效,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多脱离实际的主观主义,就有多敷衍塞责的官僚主义;有多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就有多荒唐可笑的形式主义。政治生活中的“假大空”让党和国家的政策机制空转,经济生活中的“假大空”让GDP无效增长既浪费资源又遭百姓诟病,文化生活中的“假大空”只会让表面的繁荣蚕食国家和民族的创造力,社会生活中的“假大空”泯灭良知严重损害执政党的公信力。不反对形式主义,党的作风建设就存在死角,任其发展下去就会成为党员干部腐化堕落的温床。对于纠正文风,70年前,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指出:“如果我们今天不反对新八股和新教条主义,则中国人民的思想又将受另一个形式主义的束缚。”[7]对于纠正会风,邓小平曾经指出一些部门和组织会议次数过多、时间过长的问题。他说:“过多过长的会议,不但使党的专职工作人员缺少深入群众和进行具体领导的时间,助长官僚主义和文牍主义,而且妨碍许多党员和群众的劳动和休息。”[1]231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几代领导集体都没有放松反对形式主义的不良作风。1992年春,邓小平在南巡时就曾指出:“形式主义也是官僚主义。要腾出时间来多办实事,多做少说。”[8]1999年11月24日,江泽民在回顾军委工作时指出:“抓实,就是要老老实实、扎扎实实地工作,不能搞形式主义、搞花架子、做表面文章。要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9]2012年11月8日,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下决心改进文风会风,着力整治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带动政风民风。”[10]但是,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是一项长期任务,整党、整风运动从历史上看效果在一定时间段内是好的,这对于我们这样一个革命党出身的政党来说,是可以反复使用的措施和方法,关键是坚持整风运动的正确方法,就是毛泽东说的“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整风是整思想、整作风、整风气,不是整人,否则就容易犯左倾错误,走到过火斗争的老路上去。所以,中共中央提出,2013年在全党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以整风的精神来进行,要突出解决实际问题,切实收到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效果。
享乐主义是指追求小团体和个人物质利益的最大化,不思进取,贪图物质生活享受的思想观念和工作、生活作风,甚至侵占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中饱私囊的犯罪行为。享乐主义与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完全背道而驰,是历史上的封建特权思想、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在党内的反映。我们党诞生于积贫积弱、黑暗落后的旧中国,党是在艰难困苦中发展壮大的,很多党员干部是放弃了旧家庭较为富裕的生活投奔革命的,很多党员是在贫病交加中为党努力工作的,很多干部、战士因为缺吃少穿倒在长征路上、牺牲在抗日前线和朝鲜战场。方志敏在遗著《清贫》中讲述道:“我从事革命斗争,已经十余年了。在这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但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地用之于革命事业。”“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11]方志敏是党的高级干部,敌人在他身上没有搜到一个铜板,这在红军中不是特例,而是普遍现象。红军中的官兵一致同甘苦的革命精神是旧中国其它军队没有的,这是我们党和军队百炼成钢的重要原因,它根源于党和军队的性质和宗旨。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中描述过他见到的红军:“从最高级的指挥官,到下级士兵,他们的衣食完全是一样的。”“红军没有高薪的和榨取的官吏和军长,是事实!”[12]共产党区别于国民党和其它政党的根本原因是他没有自己的私利,他以人民的利益为自己的利益,他的领袖和普通党员参加革命不是为了给自己谋取荣华富贵,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从来没有在党的词典里占有过位置,从来是为党的纪律所不允许的,因为它会削弱革命者的斗争意志和党的战斗力。但是,党诞生于工人阶级仅占总人口不到1%的旧中国,“党的组织基础的最大部分是由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出身的成分所构成的”,党内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都是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致力根除的,享乐主义也不例外。毛泽东就曾批评过红军中的享乐主义:“个人主义见于享乐方面的,在红军中也有不少的人。他们总是希望队伍开到大城市去。他们要到大城市不是为了去工作,而是为了去享乐。他们最不乐意的是在生活艰难的红色区域里工作。”[13]如果党员和干部不能在生活问题上树立正确的态度,一味向党要物质条件,追求享受,就很容易腐化、堕落、变质,在高级干部身上尤其要引起警惕。这在党的历史上是有过惨痛教训的,如顾顺章、向忠发,其变质就起源于个人生活的奢靡腐化。在全国革命胜利前夕,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两个务必”思想,任务之一就是防止党员干部追求物质享受,被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打倒。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三反”、“五反”、整党整风都有反对享乐主义的内容,还和中高级干部的政治待遇、生活待遇的安排挂钩。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专门就高级干部的生活待遇发表过讲话,中央也制定了约束性的规章。这事实上提出了以党风带动民风、以上级带动下级的整风思想。今天,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二大贸易国,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进入中上等收入国家行列。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党内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呈现愈演愈烈之势。2013年4月19日,中央决定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是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要以整风的精神集中解决党内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四风”不刹,群众路线就是一句空话,反腐倡廉就没有着力点,夯实执政基础就没有切入点,我们党就有变质的危险。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73.
[3]胡 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318.
[4]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66-1982)[M].金光耀,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206.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3.
[6]席 宣,金春明.文化大革命简史[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6:357.
[7]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32.
[8]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81-382.
[9]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82.
[10]本书编写组.十八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12:45.
[11]方志敏.可爱的中国[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1-3.
[12]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M].昆明师院翻印(内部出版),1979:246-247.
[1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93.
责任编辑:凌经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