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致命的黑暗人格

2014-04-22戴白

大科技·百科新说 2014年4期
关键词:马基雅表现欲维利

戴白

凋谢的黑色大丽花

1947年1月5日上午10点,洛杉矶冬日的阳光明亮而温暖,年轻的妈妈贝蒂·勃新格带着自己3岁的女儿像往常一样沿着街区散步。路过一条马路时,贝蒂远远地看到马路西侧好像散落了什么东西,又向前走了几步,视线变得清晰了一些,她感觉那好像是服装商店废弃的几截人像模特。但是当她走到“模特”身边时,她被吓傻了——那断成两截、破败不堪的东西不是什么模特,而是人的尸体!

贝蒂从震惊中回过神来,迅速跑到附近的居民家中打了报警电话。警察很快抵达了现场,他们全被尸体的惨状所震惊了!死者是一名女性,她的身体被人拦腰砍成了两段,凶手将她摆成了双手成直角弯曲置于头上的姿势。她体内的血液早已流干了,胸口和大腿上每一块肌肉都被切割了下来,她的头部有着明显被重击过的痕迹,头发也被剪光了,而最骇人的是,她的脸上有一道从嘴角延伸到耳朵的割裂,使她呈现出格拉斯哥式的诡异微笑,衬托着她灰败的皮肤,让人即使站在阳光下,仍然感到毛骨悚然。

经调查,这名受害人名为伊丽莎白·肖特,年仅23岁。由于她最后一次被人看到时,穿着黑色薄衬衫和紧身短裙——她总是在好莱坞附近徘徊,希望自己也能成为屏幕上的女星——因此媒体给她起了一个外号“黑色大丽花”,而她的真实姓名却渐渐被遗忘了。不仅受害人死状十分凄惨,医检还发现她的胃部填满了包括排泄物在内的杂物,而她的下体也被杂草塞满了,同时尸体明显有被强暴过的迹象,这预示着城市中藏着一个丧心病狂的变态杀人魔。可是警察却找不到任何破案线索,直到20天后,有人给《洛杉矶时报》寄去了一个包裹,里面放着伊丽莎白·肖特的身份证明、商务名片、照片以及一个通讯簿。通讯簿上的每个人都被排查了一遍,但警方仍然一无所获,最后他们发现,这个通讯簿有一页被人撕掉了,因此他们判定,凶手的名字就在被撕毁的那一页,但那一页上到底写了什么,却无人知晓。这个案件因此被冠上了“缺页疑案”的名称,并成为了世界十大未解谜案之一。

令人难以理解的逻辑

看了这个案子的普通人,第一想法必然是这个凶手是个变态。但是他做的哪一件事最让人感到他的变态呢?相信绝大多数人脑海里首先浮现的,并不是肖特死前受到凌虐的惨状,也不是她被强暴的事实,甚至不是她被锯成两段的身体,反而是她脸上那个被划出的诡异微笑,以及她被摆出的那个似乎相当“惬意”的姿势。

仔细推敲,你会发现这个杀人犯的很多做法都并不合乎正常逻辑。当我们看到死者凄惨无比的尸体时,我们的第一想法就是,杀人凶手应当与死者有着化解不开的深仇大恨,或者死者身上必然有着令他憎恶、令他想要折磨摧毁的东西。因此正常的情况下,凶手分尸甚至将尸体剁碎之类的泄愤都是可以被理解的。

但是凶手并没有这样做,他将死者摆出了一个相当轻松惬意的姿势,还让她的脸上呈现出了一个大大的微笑,在阳光之下,如果没有鲜血和伤痕,那将是一个相当美好的景色吧。联想到死者生前想要当个电影明星的愿望,我们不禁想问,凶手是不是想要通过这个手段,帮她完成“一夜成名”的梦想呢?

另外,凶手还有一个自相矛盾的地方。从他没有给警察留下任何有效线索来看,他并不希望警察找到自己。但他又将有可能是破案线索的通讯簿寄给了报社,这似乎是一种对警方的挑逗,是一种表现欲在作祟。但如果只是为了自己的表现欲,他完全可以给自己起个绰号,并在信封上炫耀一下,然后再多作案几次,他的绰号也就出名了。可是这个凶手并没有这样做,而是就此销声匿迹了。

从整个案件流程来分析,凶手的性格特征非常复杂。从他杀害死者的手法上看,他冷酷无情、行为冲动且无视道德;从他策划整个凶杀案却未被人发现端倪来看,他思维缜密,全局观强;从他寄包裹给报社,表明自己凶手身份上看,他自视甚高,不屑欺骗;从他将警察耍得团团转来看,他控制欲强,爱寻求刺激。这些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的性格是怎么来的呢?

黑暗人格三合一

如果我们将凶手表现出的这些性格进行重新归类分析,可以得到这样的结果:冷酷无情、无视道德、擅长算计;自我中心、支配性强、自以为是;寻求刺激、缺乏共情、缺乏责任感。恰好,我们可以将之与心理学中的三类人群一一对应,他们分别是马基雅维利主义者、自恋者以及精神病态者。这三类人群在西方文化中都属于反社会型的代表,因此当这些性格特点交织在一起时,我们可以称之为黑暗人格三合一。

马基雅维利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的政治家和历史学家,他以主张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而著称,马基雅维利主义者相信结果可以为过程辩护,因此欺骗、武力、阴谋诡计都是可以为达成目的而使用的,一般来说,他们都很少有什么道德感,但他们的目的本身却大多是正面的,比如获得更高的地位和权力。而自恋者则爱好自我炫耀,表现欲强,总希望向众人展示自己的优越性,认为自己天生有资格被人敬仰和崇拜。总的来说,这两种性格的人都需要来自社会的认可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要,因此很少会进行反社会的行动。

如果只是这两种心理交织,也就不会出现什么变态杀人狂了,但问题出在第三种人格特质——精神病态之上。精神病态者和自恋者都对外界有攻击性的特征,但是和自恋者只有遇到触及自己利益或底线的自卫式攻击不同,精神病态者的攻击是主动和挑衅型的,由于自我控制能力较差,他们总表现出行为冲动、爱寻求刺激、缺乏责任感、缺乏焦虑等特征。

只拥有精神病态特征的人虽然可能有更多的暴力倾向,但是也翻不出什么大浪来,因为他们很少思考太深刻的东西。但是当这三种黑暗人格合为一体时,就体现出其恐怖的一面了,精神病态者的冲动与不稳定性,加上自恋者的表现欲,再有马基雅维利主义者的阴谋策划,既相互融合又相互矛盾的性格就会造就出社会上最具破坏性的一类人。

这种黑暗人格三合一的人历史上并不罕见。1888年8月~11月间,在英国伦敦东区,至少5名妓女被人以同样的手法残忍地杀害。这些受害者的年龄都在40岁以上,她们在死前遭受了非人的虐待,面部被击打,喉管被割开,肚皮被割破,肠子都被甩到体外。凶手似乎对自己相当自信,他在作案期间不断以“调皮的杰克”的名义给警察写信,报告自己的“日程安排”,但即使如此,警察仍然未能制止他继续进行犯罪。

媒体把这个残忍的凶手称为“开膛手杰克”,这就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黑暗人格凶犯。由于没有现在这样成熟的刑侦工具,杰克的真实身份一直都是未解之谜,上百年来,对其身份的猜测从未间断,女人、接生婆、性功能障碍者,甚至是团伙作案,没有人能给出确凿的答案。

黑暗人格受人青睐

按理来说,有这样恐怖性格的人,平时肯定很不招人待见吧。但事实却与我们想的大相径庭。可以说,有这三类黑暗性格的人,往往在普通人中混得比一般人更好,更加如鱼得水,甚至能成为众人崇拜的偶像。

以黑色大丽花案件来说,虽然凶手一直没有落网,但是自从案件被媒体公开后,先后有近50个人主动向警局宣称自己就是真正的凶手,希望得到承认;开膛手杰克的崇拜者就更多了,在媒体曝光了他的事迹后,甚至有不少人开始模仿他进行谋杀,堪称他的忠实粉丝。到底是什么原因让黑暗人格大行其道,让人们对其不恨反爱呢?

心理学家们经过调查发现,拥有以上三种特性的人在与人交往时,常常会给对方留下“有能力、有魅力、好交际”的好印象。这主要是因为当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具有周期短、速度快的特点,马基雅维利主义者擅长利用种种手段提升自己的形象,比如参与慈善活动等等,让公众看到自己“道德高尚”的一面;而自恋者则经常夸大自己的优点,努力维护自己的尊严,不了解他们的人很有可能因此对其产生好感。而在缺乏公正性的社会中,精神病态者所表现出来的我行我素、标新立异以及挑战传统道德的行为风格,可以对大众产生巨大的心理补偿作用,比如像是裸奔、与警察作对等等,甚至还会让一些青少年将之当成偶像。

即使在恋爱关系中,黑暗人格也往往有着相当的吸引力。俗话说“男人不坏,女人不爱”,很多女性对那种热衷寻求刺激(比如飙车)、行为冲动(爱打架)、焦虑感低(不怕任何后果)的男性,有着崇拜英雄式的喜爱。而很多电影中受到观众喜爱的英雄式人物,诸如詹姆斯·邦德、豪斯医生、蝙蝠侠等等,都具有黑暗人格三合一的典型作风。他们冷酷无情、擅长伪装、大胆固执、攻击性强并四处留情。观众喜爱这些银幕英雄,表明人格中的“黑”并非一无是处。

因此,黑暗人格三合一既具有反社会性特征,也具有亲社会性特征,人们对其可谓“爱恨交加”。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些黑暗人格特质,这并不是什么坏事,只要我们用理智将它们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不要放任它们肆无忌惮地发展,那么这种黑暗人格也许会成为成功的极大助力呢。永远别让冲动支配自己的头脑,只有能够控制冲动的人,才能够更好地掌控自己的命运。

猜你喜欢

马基雅表现欲维利
维利西呱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合理对待小学生的表现欲
——体育教学中的点滴尝试
浅析青少年手球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表现欲的作用
“旧制度”与“大革命”:马基雅维利的中国时刻
马基雅维利主义人格特质对反生产行为的影响研究——工作满意度的中介作用
维利床下有鬼
正说、反说表现欲
马基雅维利军事思想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