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地铁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的关系

2014-04-21潘伟王民治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4年11期
关键词:建筑艺术设计

潘伟 王民治

摘要:地铁不仅是 现代 运输工具,同时也是城市的风景线,它体现了城市的形象与文化,并带动着城市 经济 的 发展 。作为都市重要的 交通 工具,世界各国将其作为展示国家与民族文化的窗口。倡导地铁建筑设计的地域特色,是值得城市规划者和设计者深入思考的 问题 。

关键词:地铁建筑地域文化 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一、地铁建筑特点解析

地铁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城市不同区域的纽带,城市生活越来越不可缺少的方便出行工具.地铁大部分区间及车站位于地下,这造成其建筑的属性与民用建筑迥然不同,地铁被称为快捷运输系统,有其他运输方式不可比拟的优势,可以提供高密度,大运量,较快速度且安全舒适的交通服务.从该点出发,地铁空间有六个独特属性:

1.交换属性:根据美国著名都市 社会 学者科斯特(Manuel Castells1942-)的论点,交通是都市系统中的“交换元素”(exchange element),是当前城市生活人口流动频繁的具体体现。

2.媒介属性:地铁其作为运输工具,一般情况下被视为类似公共汽车的一个过渡界面.是一个空间压缩,较拥挤的媒介.人们在地铁当中,希望迅速到达目的地,离开这个过渡界面,设计者们也往往考虑其媒介属性,忽略了对其的美化.

3. 流动属性:地铁较快的运行速度,其大多数时间在地下的运行状态,使人们对周围空间的变化不敏感,视觉焦点丧失,人们觉得烦闷,焦躁,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几乎为零,城市旅程因此越来越单调、抽象。

4.排他属性:地铁运输造成旅程单调的抽象原因,不仅因为流动的高速化,更因为路权的专用性,即地铁行驶在隔离式专用路轨上(exclusive right-of-way), 这一属性隔绝了乘客在旅途中以视觉参与活动的机会,因此造成了一种独特的、目的纯粹的、排他性强烈的疏离感。

5.人潮汇集属性:地铁一方面是一种 “大众空间”, 吸引大量人潮川流不息,是使用频率最高的空间;另一方面,地铁作为一种公共服务设施,使用者不分年龄、性别、职业、收入以及阶级,地铁建筑又是城市中具有浓厚“普遍性格”的空间。

6. “地标”属性:地铁是一个城市文明的窗口,通过地铁建筑可以反映其 科技 水平和美学标准。注重对地铁车站公共区部分的装修,赋予其时代及地域特色,不仅可以使人们心情愉悦,而且大大提高了城市文化的整体品味.对出地面的风亭出入口,可以结合周边环境进行设计,成为该区域的标识性建筑.

二、地域文化—地铁设计的核心

从人类发展史来看,地域文化是人们生活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 历史 条件下,世代耕耘、创造、演变的结果。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布正伟先生在其《自在生成论》中认为建筑个性的 艺术 表现有三个层次:”与使用性质相适应的艺术气氛,与地方 自然 环境、人文环境相谐和的文化气质,与生活前进步伐相一致的 时代 气息“。其中第二条”与地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相谐和的文化气质“说的就是建筑要表现出地域性特征.

目前中国通行地铁的城市均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例如青岛的蓝色文化,地铁可以通过充分运用港、湾、滩、景等物质形态资源将关于海洋神话故事、民间传说、海洋风俗以及海洋人文科研成果等非物质形态蓝色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现出来.青岛作为旅游城市,外来人口很多,绝大部分将地铁作为首选交通工具,如其能与城市特有的文化结合设计,不仅为地铁带来了活力,也为城市形象和文化的深入人心做出积极的贡献.

倡导地铁设计的地域特色,绝不是因循守旧,而是要积极创新,从传统中寻找灵感,得到与时代相符的全新的视觉语言。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建筑应各有特色,期待设计者结合各地区特点作出带有文化印痕的原创设计,纵观世界,伟大的建筑作品,总是如此杰出建筑大师的作品也带有强烈的地域印痕,纵观国际地铁建筑的设计,不难看出他们在地域文化和人文环境上所做出的努力。

蒙特利尔地铁系统居全加拿大首位,共拥有68个站点,它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巴黎地铁站,充满独特装饰和艺术展品,颇具人文特色。与其他城市的统一风格不同,蒙特利尔的地铁站设计征集了众多设计师的灵感创意精华,站点之间各具特色,风格不一。但总体来说,蒙特利尔地铁站十分重视公共艺术宣传、展示,配有众多雕刻、彩色玻璃工艺品,以及不少精美壁画,艺术气息十分浓厚。

温哥华自1985年以来,便拥有一套高架轻轨网络用于服务大众。干线上的47个站点为市中心和市郊居民提供便利的出行服务。图中所示的高架轻轨站点设计与其它城市的地铁系统截然不同。它采用了木料、金属和玻璃,塑造了站点的圆润外形,中部留有过街天桥,底部还保留了高速公路通道,几个交通系统互不干扰。而通透的外部框架设计让乘客能够在站内一览美丽的都市景象.

一提到巴黎的地铁,到过巴黎或对 现代 艺术 史和建筑史略有涉猎的人,都会对建筑设计师赫克托·吉马德(Hector Guimard)的“新艺术”(Art Nouveau)风格的作品有深刻的印象,在19世纪与20世纪交汇的关键时刻的巴黎,一种崭新的艺术形态巧妙地与一种前所未有的公共运输 科技 结合,在艺术史上留下了永不磨灭的风格,这种风格就是“地铁风格”(Style Metro),巴黎人的浪漫气质从其作品中彰显出来。在巴黎现有的86座“新艺术”风格的地铁建筑中,当属地铁二号线西侧终点站“皇太子妃门站”(PorteDauphine),以及蒙马特区十二号线的“阿贝斯站”(Abbesses)与高耸的“埃菲尔铁塔”(TourEiffel,1889)形成鲜明对比,成为巴黎的象征,充分地体现出地铁建筑的地标性。

以上典型案例说明地铁建筑应成为生动,别致的建筑,而不仅仅作为交通工具看待,著名建筑师设计的地铁已经深深刻上了自身的烙印,如能进一步结合地域文化特征,突出当地特色,地铁建筑不难成为城市亮丽的风景线.

结语

建筑设计的起点是问题的发现,终点是一种直指人心的境界。 中国 地铁发展日益成熟,在城市设计主旨思想的指导下,也逐步形成了地铁建筑艺术。我国的几大城市在建和已建的地铁工程中,也都把城市文化以及人文文化融入地铁建筑之中。如西安,天津等地都在积极开展这方面的工作.盼望城市建设者们积极进取,早日让地铁建筑更具魅力。

猜你喜欢

建筑艺术设计
BUBA台灯设计
纸的艺术
有种设计叫而专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爆笑街头艺术
Chinese Architecture Meets Globalization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