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及安全措施
2014-04-21池雪雷鲍胜
池雪雷 鲍胜
摘要:人工挖孔桩就是用人工挖竖井的方法,挖出桩孔,经过清孔后放入钢筋笼子,再灌注混凝土而成的桩。由于其设备简单,无污染,承载力高等特点已为建筑工程所广泛使用。然而现今人工挖孔桩成孔的专业施工队伍还比较少,大多的施工队伍其施工工艺和安全措施也不规范,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在此对人工挖孔桩的施工工艺及安全措施作一简单介绍。
关键词: 人工挖孔桩、安全措施、施工、桩基础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 A
一、人工挖孔桩的施工特点
人工挖孔桩之所以使用越来越广泛,是因为其有着独特的特点。其优点如下:(1)其施工设备简单,根据其孔径孔深和现场具体情况选用电动葫芦、提土桶潜水泵、鼓风机、照明灯、鎬锹等设备。(2)人工挖孔桩施工时,无噪音、无振动并且不污染环境,对周围原有的建筑物影响非常小。(3)其单桩承载力高,受力性能可靠,抗震性能强。(4)其施工速度快,可按施工进度要求决定同时开挖桩孔的数量,必要时个桩孔同时施工,(5)土层情况明确,可直接观察到地址变化,撞地沉渣能清除干净,施工质量能到到保证。尤其当高层建筑选用大直径的灌注桩,而其施工现场有在狭窄的市区时,采用人工挖孔桩比机械挖孔桩有更大的适应性。但其也有一些缺点,比如孔内作业条件差,工人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特别是井下作业环境恶劣,工人随时有可能受到涌水、涌泥、塌方、毒气、触电、高空坠落物体击伤等安全威胁。
二、人工挖孔桩的施工方法
2.1、材料与机具准备工作
在进行工艺安排之前,首先要进行材料及机具的准备工作。主要材料有水泥、砂子、石子、水、钢筋、一些外加剂等,主要机具有三木搭、卷扬机组或电动葫芦、手推车或翻斗车、镐、锹、手铲、钎、线坠、混凝土搅拌机、吊桶、溜槽、导管、振捣棒、插钎、防水照明灯(低压36V、100W),电焊机、通风及供氧设备、扬程水泵等。
2.2作业条件:2.2.1根据该地区的土质特点、地下水分布情况,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进行井壁支护的计算和设计。2.2.2开挖前场地应完成三通一平。地上、地下的电缆、管线、旧建筑物、设备基础等障碍物均已排除处理完毕。各项临时设施,如照明、动力、通风、安全设施准备就绪。2.2.3熟悉施工图纸及场地的地下土质、水文地质资料。2.2.4按基础平面图,设置桩位轴线、定位点;桩孔四周撒灰线。测定高程水准点。放线工序完成后,办理预检手续。2.2.5按设计要求分段制作好钢筋笼。2.2.6在地下水位比较高的区域,先降低地下水位至桩低以下0.5m左右。2.2.7人工挖孔操作的安全至关重要,开挖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全面的安全技术交底;操作前对吊具进行安全可靠的检查和试验,确保施工安全。
2.3放线定桩位及高程:在场地三通一平的基础上,依据建筑物测量控制网的资料和基础平面布置图,测定桩位轴线方格控制网和高程基准点。确定好桩位中心,撒石灰线作为桩孔开挖尺寸线。2.4开挖第一节桩孔土方:开挖桩孔应从上到下逐层进行,先挖中间部分的土方,然后扩及周边,有效地控制开挖孔的截面尺寸。每节的高度应根据土质好坏、操作条件而定,一般以0.9~1.2m为宜。
2.5支护壁模板附加钢筋:为防止桩孔壁坍方,确保安全施工,成孔应设置井圈,其种类有素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两种。当桩孔直径不大,深度较浅而土质又好,地下水位较低时,也可以采用喷射混凝土护壁。护壁模板采用拆上节、支下节重复周转使用。第一节护壁以高出地坪150~200mm为宜,便于挡土、挡水。
2.6浇筑第一节护壁混凝土:桩孔护壁混凝土每挖完一节以后应立即浇筑混凝土。人工浇筑,人工捣实,混凝土强度一般为C20,坍落度控制在100mm,确保孔壁的稳定性。
2.7 架设垂直运输架,安装电动葫芦或卷扬机、吊桶、照明、活动盖板、水泵和通风机等。
2.8开挖吊运第二节桩孔土方,从第二节开始,利用提升设备运土,桩孔内人员应戴好安全帽,地面人员应拴好安全带。桩孔挖至规定的深度后,用支杆检查桩孔的直径及井壁圆弧度,上下应垂直平顺,修整孔壁。
2.9 支第二节护壁模板,放附加钢筋,护壁模板采用拆上节支下节依次周转使用,拆模时强度应达到1MPa。然后浇筑第二节护壁混凝土。逐层往下循环作业,将桩孔挖至设计深度,清除虚土并检查验收成孔质量。
2.10吊放钢筋笼:钢筋笼放入前应先绑好砂浆垫块,然后对准孔位,直吊扶稳、缓慢下沉,避免碰撞孔壁。钢筋笼放到设计位置时,应立即固定。
2.11浇筑桩身混凝土:用溜槽加串桶向桩孔内浇筑混凝土。混凝土的落差大于2m,桩孔深度超过12m时,宜采用混凝土导管浇筑。浇筑混凝土时应连续进行,分层振捣密实。混凝土浇筑到桩顶时,应适当超过桩顶设计标高,以保证在剔除浮浆后,桩顶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三、人工挖孔桩常见问题及采取措施
根据工程施工的经验,人工挖孔桩的安全事故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人、坠物落掉入桩孔造成事故。
2、 孔内有害气体含量超标造成事故。
3、 触电事故。
4、 塌孔造成事故。
3.1 人、坠落物落入孔内的预防措施
首先为了防止施工人员在上下时坠落,孔内必须设置应急软爬梯或设置尼龙绳,并随挖孔深度增加延长至工作面,供人员应急使用。井内人员必须乘专用吊笼上下,不得乘坐吊桶或脚踩护壁上下井孔。
其次许多工程施工时,挖孔工人为图方便,常常将挖出的土在孔边堆得很高,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应安排专人把挖出的土石方及时运离孔口,且不得堆放在孔四周1 米范围内。孔深超过挖孔人身高时,在桩孔口或孔内装设靠周壁略低的半圆防护板(网),吊渣桶上下时,孔下作业人员应避于护板(网)下。
3.2有害气体的预防措施
地下特殊地层中往往含有CO、SO2、H2S或其它有毒气体,人工挖孔桩深度超过5m 时,每天开工前应进行有毒气体的检测。必要时应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如设置专门设备向孔内通风换气。在施工过程中,还应随时检查空气中的含氧量,防止出现施工人员缺氧窒息事故 。特别是当人工挖孔桩深度超过10m 时,应配备专门的向孔内送风的设备。
3.3触电的预防措施
在工程中常常使用潜水泵进行抽水,一般的预防触电的措施是抽完水后才允许挖孔,并且采用动作电流为15mA 的漏电保护器。但是如果地下涌水量较大,工人挖桩时往往会一边抽水一边开挖。这样施工就很容易触电。因此,为保证安全施工,解决挖土与抽水的矛盾,可用深水泵代替潜水泵抽水,因为深水泵抽水时是将抽水管伸到桩内抽水,管不带电,这样就可以边抽水边挖土。施工现场的一切电源、电路的安装和拆除必须由持证电工操作。用电设备必须严格接地或接零保护且安装漏电保护器,各桩孔用电必须分闸,严禁一闸多用。孔内照明应采用安全矿灯或12V以下的安全灯。孔中操作工应手戴工作手套,脚穿绝缘胶鞋。
3.4塌孔的预防措施
因桩位土质不好,或地下水渗出而使孔壁坍塌。开挖前应掌握现场土质情况,错开桩位开挖,缩短每节高度,随时观察土体松动情况,必要时可在坍孔处用砌砖,钢板桩、木板桩封堵;操作进程要紧凑,不留间隔空隙,避免坍孔。同时要加强护壁的设计,有些设计人员认为可根据土质的情况决定是否配置护壁钢筋,这本无可厚非,但是由于环境的影响,比如在大雨之后就可能导致土压力增大而塌孔。另外,在施工时,有的施工队往往会提出,为以后基础梁施工时破护壁方便,在第一、第二节护壁不放钢筋,这也不妥,因为施工时的情况较复杂,有可能护壁旁堆土过多,或者运土或试验的机械进进出出都可能增大侧向土压力。
参考文献
[1]王宏林 高武山.人工挖孔桩施工要点, 山西建筑 2004第6期
[2]金勇.浅谈人工挖孔桩基施工方法及安全措施,安徽建筑,2002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