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土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研究

2014-04-21周旭杰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4年11期
关键词:土建施工质量控制研究

周旭杰

摘要:土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是工程整体质量控制的关键,施工质量对建筑的安全、预期功能的实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做好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十分重要。

【关键词】:土建施工:质量控制:研究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建设投资力度不断增加,我国建筑工程正在向着大型化、规模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这些虽然给建筑业带来很大的机遇,但建筑市场的竞争将日益加剧,而建筑施工企业的关键就是工程质量存在的问题;因此,在我国社会质疑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是我们必须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

质量管理在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性

建筑产品质量的高低是建筑企业管理水平、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否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因素。因此“质量第一”是企业经营的宗旨。工程项目施工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影响施工项目质量的因素很多,如使用材料的微小差异、环境的微小波动、操作的微小变化、机械设备的正常磨损等,都会对施工质量产生影响。工程项目建成后,如发现质量问题又不可能像某些工业产品那样解体、拆卸、更换零配件。因而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就显得极其重要。只有加强现场施工管理,才能保证工程质量,提高建筑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建筑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和存在问题

影响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因素

材料因素。材料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等,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工程质量也就不可能符合标准。所以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加强质量检查验收和试验;使用质量有认证的材料,以确保材料质量。

环境的因素。环境包括工程技术环境、工程管理环境、劳动环境等方面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较多,有工程地质、水文、气象、噪声、通风、振动、照明、污染等。而且复杂多变,如气象条件变化万千,温度、湿度、大风、暴雨、酷暑、严寒、都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应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对应项质量的环境因素加以考虑。

方法因素。方法包含了工程实验过程中所采用的设计方案、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手段、施工组织设计等。施工方案是否正确,直接影响工程质量。不按标准和规范施工,不注重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不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往往由于施工方案考虑不周而拖延进度,影响质量,增加投资。

人的因素。人是直接参与工程建设的决策者、组织者和操作者,其素质的高低,理论、技术水平的高低,以及是否有责任感,是否积极主动,都会影响到工程的质量水平。操作人员要具备较强的技术水平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要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等,才能保证工程质量。

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市场准入把门不严。市场准入制度不仅有利于建设市场有序管理,而且对参与建设的各方从总体素质上予以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一些地方和部门对建筑市场准入制度管理疏漏,许多施工企业出现有资质无能力或高资质低能力的不正常现象,或存在无证施工、借证卖照、超规定范围承包、逃避市场管理、私下交易等等,这必然对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构成严重威胁。

管理体制不尽完善。我国现行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体制是在旧的管理体制上逐步改革完善形成的,还存在着政企不分的状况。由此形成的局部封闭管理和内部监督体系,难以实行严格、公正的质量监督,不利于建立有效的制约机制。一些政府部门执法不力,导致行业内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不能得到有效遏止,使工程质量受到极大影响,群众和社会的监督还没形成,对建筑施工质量的监督不够重视。

施工质量意识淡薄。建筑施工质量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是建筑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只是我们每一个从事建筑施工人员的共识;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由于牵涉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相关政府部门等各方利益,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各方面只注重自己的利益而忽略了产品质量责任意识不到位,在施工活动中违反操作规程,不按图施工,不按顺序施工,技术措施不当,甚至偷工减料,由此造成工程质量低劣,质量事故不断发生。

设备材料存在问题。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工程的基础,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环节;有些建筑材料没有达到标准,如钢筋的力学性能不符合标准,水泥受潮、过期、结块、安定性不良,砂石级配不合理,外加剂性能、产量不符合要求,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工程质量。机械设备是建筑工程项目的重要因素,有些施工企业施工机械设备陈旧,落后,同时缺乏对设备的保养和维护,或是设备的更新换代,导致设备常常因长期使用、缺乏保养而老化、损坏。这样,既降低了机械设备的使用率,又导致施工中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严重制约了建筑工程质量。

提高建筑施工质量的措施

提高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意识

①加强建筑施工管理的有效措施

采用科学的方法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管理。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加强管理,是指在现有管理水平的基础上,针对影响工程质量品质的一些关键问题,从技术、人事制度上建立更有效的、更加科学的管理体制,明确每一个施工人员的目标责任,从而达到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这一管理方法需要根据整个施工队伍的技术、资金、质量及进度等多方面因素考虑制定。

②提高专业管理人员、施工人员业务水平

人员是决定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产品质量的好坏与从业人员的水平素质密不可分。要想控制施工质量,在搞好管理的同时,必须提高整个施工队伍的质量意识,应加强施工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和专业水平的提高,以及对新技术产品的了解掌握。培养全体施工人员的敬业精神与细致的工作作风,并从中选出部分具有较好质量管理意识及相关技术的人员作为施工质量管理人员,对他们再进行相关的施工质量监管工作培训。

③加强对分包商、供货商的管理。

目前,大中型施工企业实行总分包管理是大势所趋,引进综合素质好、管理水平高、配合协作能力好、施工能力强、有经济实力的分包商和供货商,除了能满足现场施工的需要外,还能实现企业与分包商的共同发展。因此对分包商和供货商的资质审查、准入、分包商的引进、教育培训、现场管理、以及考核评价等各环节都应加以规范。

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管体系。

建筑施工企业应成立专门的质量生产管理部门,根据企业确定的质量目标,制定相应的质量验收标准和各种执行制度,且企业质量验收标准应高于国家验收标准。并定期不定期对各工程项目经理部开展检查验收活动,督促标准和制度的执行。项目经理部应抽取核心质量管理人员(项目技术负责人、质检员、工长、施工班组长等),组成质量监管小组,由项目经理直接负责。把施工人员根据工种的因素划分为部、组等单位,层层落实工程质量责任,使参加施工的全体人员都有质量保证职责,同时确保所有工作均有人承担质量责任,质量监管小组可随时对任一部、小组、个人进行评定考查,检查结果与其工资或奖金直接挂钩,根据其完成工作质量的好坏而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

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作为技术质量管理人员,要善于不断地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施工中协调部分的常见问题包括:电气部分与土建的协调,给排水与建筑结构的协调,建筑的外表、功能与结构的关系,各种预制件、预埋件、装饰与结构的关系、施工的特点、要求;各辅助专业之间的协调等。同时要注意越是人们不常去的地方,或者容易发生质量问题的部位,既是施工的难点,又是检查的重点,更应引起质检人员的高度重视。

结束语

目前土建施工技术在工程建筑中被广泛应用。在以后的发展中,建筑施工技术会不断完善和进步,建筑工程领域必定会更加有力的推动社会的发展,促进国民经济的整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钟美连.浅谈建筑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下旬),2011(02)

[2] 毛旭阳.浅谈建筑土建施工的质量控制研究[J].中国科技纵横,2011(18)

猜你喜欢

土建施工质量控制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刍议土建施工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
浅谈工业厂房土建施工的施工工艺
关注建筑工程领域内的土建施工技术应用分析
浅谈机车总风缸的制作质量控制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浅谈石灰土基层施工及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