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植物配置在城市园林设计中的问题浅析

2014-04-21谢秀珠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4年11期
关键词:园林植物园林设计园林景观

谢秀珠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园林设计中的景观植物特征和植物配置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分析了植物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和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配置的原则,最后强调了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城市园林设计;植物配置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植物作为园林整体构成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对园林的设计而言意义重大。植物配置一般情况下是用植物个体或群体美进行创造,从而打造出各种各样的景观,它是园林景观美化和设计的重要内容。而园林绿化的观赏效果以及艺术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对园林植物的选择和配置。园林植物配置一方面要遵循科学性,与此同时还要讲究艺术性。只有进行科学合理的植物配置,具体根据植物的生物学特征、生态特征及生长习性等进行有效的规划,才能创造出既具有美感又有涵养的园林景观。

1园林设计中的景观植物特征

1.1颜色特征

不同色调的景观植物可对园林的整体风格产生影响。目前不少著名园林正是因为将植物色相的变化运用得当,从而构成了美妙的园林景观。一般颜色分为暖色调及冷色调2种。暖色调包括红色、黄色和橘色等给人以热烈、激情、活泼和明快之感;冷色调则包括蓝色、紫色和绿色等,给人以宁静、安详、和谐和放松之感。通过技巧性的搭配设计,可以引发游客对园林景观的共鸣。

1.2形态特征

园林景观之所以能带给人错落有致的感觉,正是有了形态各异景观植物的帮助。在设计景观植物种植时,由于植物一般生长较缓慢,因而在设计时应考虑该类植物不同生长阶段的形态并根据其成年形态作为主要根据来进行设计。

1.3质感特征

景观植物给人的质感,往往是由它们的芽、茎、叶和树皮来决定。植物叶子质地细致可带给人精致的感觉,而部分在茎、芽和树叶上较大或叶子稀疏的植物则容易给人粗糙的视觉感觉。此外树叶的质感还可受其形状所影响。大小一致的叶子,叶子边缘较深的一方将比另一方更显质感而单叶由于在尺寸上大于复叶相较其更有质感。

2植物配置中存在的问题

2.1 植物的配置相对不合理

当前,园林植物在造景设计中存在着很多不合理之处,主要表现在: ①园林树种比较单一,不能体现植物季相变化所带来的美感。②在树种的选择上过分追求高档次和外来树种,乡土植物的应用较少,缺乏地方特色和风貌。③在一些景观设计中,园林植物的配置与建筑物的性质和所要表现的主题不相协调,也没有表现季节性。

2.2 生态保护意识不够强

在园林设计中存在设计人员对国外设计风格过于追求,忽略了在生态环境建设中园林植被的作用。或在树木种植中,对规模进行盲目加大,对大树种植的力度加大,不仅对原有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还在一定程度上使树木的成活率降低,进一步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2.3 缺乏文化品位

由于植物配置与造景不仅仅是通过植树种花而完成的,作为一项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工作,其发展具有较高的丰富文化内涵。在园林设计中,随着越来越多的设计人员对城市所特有的文化特色的偏离,造成在园林景观中缺乏同城市的人文特色。

3植物配置中存在的问题

3.1 动势和均衡

由于植物形态各异,有的相对规整,有的动势单一,例如松树。在进行配置时,应将各植物之间或植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的其他因素进行互相协调。其次,还应对植物生长阶段即季节变化的不同机型分析,避免有不平衡的状况产生。

3.2 提高园林植物配置和造景的科学性

园林植物的配置和造景要以科学生态学理论为指导,要符合园林绿化的性质和功能要求,与园林艺术相结合来对合适的树种进行选择。要以乡土植物为主,使园林绿地景观具有地方特色,不可片面地对植物观赏效果进行关注,盲目大量引种不适合本地区生长条件的外来植物。

3.3 提升园林植物配备的艺术性

为了提升园林景观的艺术效果,通过对乔木 、花卉等植物进行多层次配置的方法进行改善。叶色、花色及植被搭配得不同,促使色彩及层次的丰富性更加凸显。对花期进行分层配置能够有效促使景观的观赏期得到延长。

4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配置的原则

4.1 生态原则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园林绿化能够起到美化市容的作用,也能够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园林绿化设计中关于植物的配置一定要遵循生态原则,由于不同植物生存条件是不同的,为了避免发生不必要的损失,我们一定要了解不同种类植物的生存条件,使植物在适宜的环境下发挥作用。在恶劣的环境下,园林绿化设计要选择一些生命力强,容易管理的植物,这样可以期待改善环境的作用;还有就是要保证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的多样性,丰富城市园林植物群落物种的多样性和群落类型的多样性,尽可能的形成一个小的生态系统,这样既可以改善城市的环境还可以达到美观的要求。保证园林绿化中物种多样性就可以保证其稳定性。生态原则对于园林绿化设计具有重要的作用,符合生态原则就能够保证植物配置的科学性,就能最大化的发挥园林绿化的作用,为城市居民创造健康的生活环境。

4.2 功能原则

园林绿化具有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生态功能是园林绿化设计中最基本的要求,在植物配置过程中人们常常忽略生态功能的重要性,植物配置首先必须满足生态功能的原则,其次是社会功能。只要达到生态功能才能改善城市的环境,才能起到美化市容的效果。植物的生态功能包括净化空气、减少沙尘暴的发生、减少水土流失等功能,在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的配置一定不能忽视生态功能。园林绿化的社会功能主要是指美化市容功能,净化空气功能,文化教育功能还有防护和减灾的功能,在园林绿化设计中应该根据不同的要求对植物进行配置,对植物进行合理的配置充分发挥植物的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

4.3 经济原则

城市园林绿化主要是以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的,每一个城市的经济条件都是有限的,经济条件是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配置的条件,不论城市的经济水平是高是低,都会以最经济实惠的方案来实现城市的绿化,并且保证园林绿化中所有的植物都发挥着绿化城市的作用,也确保植物的配置是最佳的。经济原则的特点就是花费做少的金钱,来达到最大的价值,城市的经济水平会影响园林绿化中植物的配置,植物的配置方案有很多,为了达到双赢的目的在园林绿化设计过程中会选择最经济的方案,经济原则不仅考虑设计过程中的经济还考虑后期对园林的管理也要满足经济原则,后期的管理会有养护费用的支出,经济原则是既考虑前期的投入也考虑后期费用的支出的,后期费用的支出主要是指植物的修剪、施肥等费用,在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的配置要选择一些有寿命长的,生长速度中等的,容易打理的、生命力顽强的等特点的植物,还要注意保证群落的多样性,则可以降低后期的管理费用。

4.4 艺术原则

植物配置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园林的观赏性。植物配置不是把绿色的植物堆积在一起,而是要在审美基础上进行艺术配置。在植物配置中,应遵循调和、统一、均衡、韵律等基本美学原则。根据植物自身的特点结合艺术形式,尽最的可能把植物的绚丽的色彩、婀娜的姿态、沁鼻的芳香表露出来从而提高观赏价值。

5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应注意的问题

5.1 植物配置应以绿地的自然状况为前提,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生态习性合理选择搭配树种,配置成乔、灌、草、藤复层植物群落,并遵循植物群落生长规律,进行良性人工干扰,形成一个合理、稳定,能进行自我更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植物群落系统。

5.2 园林绿化树种可选择以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乡土植物为主 ,大大减少由引种、迁移、运输而成活率低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且不选择有飞絮、有毒、有异味、易过敏的植物,还有防止恶性杂草入侵。

5.3 植物配置应考虑一年四季营造不同的优美的生态园林景观,对于冬季寒冷,阔叶树要进行落叶休眠,在植物配置时要注意阔叶树与针叶树搭配的比例,使植物群落在一年四季都高效发挥生态效益。

5.4在园林绿地中营建开放性耐践踏草坪,以提供避灾避难场地,同时可以让人们近距离感触到绿地,从而达到人与生态园林绿地的和谐共生,满足人们对绿地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6结语

总之,我国园林植物种类丰富,各有特色,我们要继承发扬,应用在当前的花园城市建设中。清洁与舒适是创造良好环境的前提,绿色植物是空气清新、环境舒适、文明优雅的重要组成因素。如果说,园林是以科学与艺术的原则来进行设计而形成的一种美的自然与美的生活境域的话,那么,从某种角度来说,没有植物也就不成其为园林了,而没有园林的城市注定是枯燥无味的。

为了建造以植物造景为主的园林,还需要从环境科学、生态学以及文学艺术、美学等方面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并加强对祖国园林遗产进行深度和广度的研究,使我国城市园林的建设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

参考文献

[1]丁宁.中国古典园林植物景观配置的意与匠[J].山西建筑,2006,32(10)

[2]胡旭明.园林绿化植物配置探讨[J].山西林业,2008(1)

[3]史丽娜,李憬漩.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2011(12)

猜你喜欢

园林植物园林设计园林景观
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探析
景观园林设计要点应用分析
基于地域特征的风景园林设计
地域特征对园林设计的影响及应用
园林景观的设计要点及问题
西北园林植物景观的空间意象与结构解析研究
浅谈房产园林景观工程成本的控制
浅谈园林景观设计
园林植物害虫种类及防治技术
李倩园林景观设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