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公路路面混凝土板施工工艺

2014-04-21杨文斌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4年11期
关键词:公路路面施工工艺

杨文斌

【摘要】对于道路的施工来说,施工工艺十分重要,特别是在一些人口稠密的地区。公路路面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公路的使用寿命,公路路面混凝土板的施工对于施工工艺有很高的要求,要想富,先修路,因此控制好混凝土板施工工艺十分重要。

【关键词】公路路面,施工工艺,混凝土板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公路路面的混凝土板施工工艺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做好混凝土路面的养护工作、表面的修整和接缝、填缝工作很有必要。这不仅关系到人们的出行安全,同时也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

二、公路路面的修筑与维护工作

1、施工前的准备

要根据不同的施工工艺,准备相应的机械设备。开工前,建设单位应组织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进行技术交底。施工单位应根据设计图纸、合同文件、摊铺方式、机械设备、施工条件等确定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方案,进行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单位应对施工、试验、机械、管理等岗位的技术人员和各工种技术工人进行培训。未经培训的人员不得单独上岗操作。施工单位应根据设计文件,测量校核平面和高程控制桩,复测和恢复路面中心、边缘全部基本标桩,测量精确度应满足相应规范的规定。施工工地应建立具备相应资质的现场试验室,能够对原材料、配合比和路面质量进行检测和控制,提供符合交工检验、竣工验收和计量支付要求的自检结果。各种桥涵、通道等构筑物应提前建成,确有困难不能通行时,应有施工便道。

2、安装传力杆

当混凝土板连续浇筑时,可采用钢筋支架法安设传力杆。即在嵌缝板上预留园孔,以便传力杆穿过,嵌缝板上面设木制或铁制压缝板条,按传力杆位置和间距,在接缝模板下部做成倒U形槽,使传力杆由此通过,传力杆的两端固定在支架上,支架脚插入基层内。当混凝土板不连续浇筑时,可采用顶头木模固定法安设传力杆。即在端模板外侧增加一块定位模板,板上按照传为杆的间距及杆径、钻孔眼,将传力杆穿过端模板孔眼,并直至外侧定位模板孔眼。两模板之间可用传力杆一半长度的横木固定。继续浇筑邻板混凝土时,拆除挡板、横木及定位模板,设置接缝板、木制压缝板条和传力杆套管。为了控制温度变化在混凝土路面内引起的收缩和翘曲应力,需在面层内设置各种类型的接缝,并在接缝处设置荷载传递装置,以增强相邻两块板之间的荷载传递效率。工程实践证明,接缝部位是水泥混凝土面层的薄弱部位,接缝的传荷能力是影响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寿命及行车平稳和舒适的关键因素。

3、摊铺和振捣

摊铺混凝土前,应对模板的尺寸、润滑、支撑稳定情况、基层的平整度及润滑情况,以及钢筋的位置和传力杆装置等进行全面检查。到摊铺地点后,一般直接从路槽内倒入安装好侧模,并用人工找补均匀,如发现有离析现象,应用铁锹翻拌。用铁锹摊铺时,应用“扣锹”的方法,严禁抛掷和搂耙,以防止离析。在模板附近摊铺时用铁锹插捣几下,使灰浆捣出,以免发生蜂窝。

混凝土摊铺采用三辊轴机组进行摊铺,采取左右分幅分段施工。混凝土的卸料由专人指挥车辆均匀卸料,布料速度与摊铺速度相适应。当混凝土拌和物铺料长度大于10m时,开始振捣作业,作业速度控制在4m/min以内。

面板振实后,即开始在侧模预留孔中按设计要求插入拉杆。

在浇筑前的混凝土温度不应超过32℃。在施工中应采取降温措施以保持混凝土温度不超过32℃。如在低温施工时气温低于5℃,需采取保温措施。由于每5~7km才设一个搅拌站,所以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多少会出现类似离析的不均匀现象,因此,简单的摊平振捣,在靠近模板处往往会出现蜂窝现象。而模板旁采用人工用铁铲送料并且翻铲拍紧,使模板旁充分填满混合料,再经振捣后就没有蜂窝现象了。

采用1.1kW的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时要尽量均匀,不能局部漏振,不能碰到模板和传力杆,并且不断摸索,掌握在不同气温、不同水泥品种、不同水灰比情况下的不同振捣时间。它是确保混凝土质量的关键工序之一。

对于半干硬性现场拌制的混凝土,一次摊铺允许达到的混凝土路面板最大板厚度为22~24cm;塑性的商品混凝土一次摊铺的最大厚度为26cm.超过一次摊铺的最大厚度时,应分两次摊铺并振捣,两层铺筑的间隔时间不得超过30min,下层厚度约大于上层。每次混凝土的摊铺、振捣、整瓶、抹面应连续施工,如需中断,应设施工缝,其位置应设计规定的接缝位置。振捣时,可用平板式振捣器或插入式振捣器。

4接缝施工

纵向施工缝:

(1)平行于路中心线。

(2)采用平缝,对已浇筑的面板的缝璧涂刷沥青,并避免涂在拉杆上。浇筑邻板时,缝的上部应切割或压成规定深度的缝槽。

(3)拉杆设置与缩缝相同。

横向缩缝:

(1)与路面中心线垂直,并符合图纸要求。

(2)采用切割法施工,当砼达到设计强度的25%~30%时,采用切割机进行切割。

(3)在邻近胀缝或路面自由端的三条缩缝内,加设传力杆,施工方法同胀缝。

胀缝:

(1)按图纸设计要求设置胀缝,浇筑胀缝段混凝土时,需安放双层钢筋网片,上下两层钢筋网片分两次安装。

(2)胀缝与路面中心线垂直,缝壁垂直,并符合图纸要求。胀缝的宽度必须一致,缝中不得连浆,缝隙上部应浇筑填缝料,下部应设置胀缝板。

(3)胀缝传力杆的活动端,可设在缝的一边或交错布置,固定后的传力杆必须平行于板面及路面中心线,其误差不得大于5mm。

(4)多车道胀缝应做成一条连续缝。

横向施工缝:

施工缝设于胀缝或缩缝处,多车道施工缝应避免设在同一横断面上。施工缝如设于缩缝处,板中应增设传力杆,若一半锚固于砼中,另一半应先涂沥青,允许滑动。传力杆必须与缝壁垂直。

填缝:

(1)砼面板所有接缝凹槽都应按图纸规定,所用填缝材料及方法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2)缝槽应在砼养生期满后及时填缝,填缝前保持缝内干燥清洁,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3)填缝料应与缝璧粘附紧密,灌注深度为缝宽的2倍,当深度大于30mm~40mm时可填入多孔柔性衬底材料,在夏季填缝材料应灌至与板面齐平,在冬季则应稍低于板面。

(4)填缝料在开放交通前有充分的硬结时间。

当一次铺筑宽度小于路面和硬路肩总宽度时,应设纵向施工缝,位置应避开轮迹,并重合或靠近车道线,构造可采用平缝加拉杆型。当所摊铺的面板厚度大于等于260mm时,也可采用插拉杆的企口型纵向施工缝。采用滑模施工时,纵向施工缝的拉杆可用摊铺机的侧向拉杆装置插入。采用固定模板施工方式时,应在振实过程中,从侧模预留孔中手工插入拉杆。当一次摊铺宽度大于4.5m时,应采用假缝拉杆型纵缝,即锯切纵向缩缝,纵缝位置应按车道宽度设置,并在摊铺过程中用专用的拉杆插入装置插入拉杆。

5、混凝土的养护与修整

当混凝土路面已破损,一般可于其上加铺沥青混凝土层,其厚度至少为15~20厘米,以防裂缝和接缝反映到沥青层上。如用新混凝土进行加层,则有如下三种形式:

(1)结合式加层:先将旧路面凿毛,涂上水泥浆或环氧树脂,再铺新混凝土层,使它与旧路面结合良好。

(2)部分结合式加层:先清洗旧路面,再铺新混凝土层,它和旧路面结合较差。

(3)隔离式加层:在旧路面上先铺一层油毡或2~3厘米厚的粗砂或沥青砂,再铺新混凝土层。

混凝土路面坚固耐用,能适应现代高速、重载而繁密的汽车运输的要求,养护维修费用也少,所以在飞机场跑道、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城市道路、厂矿道路以及停车站场上采用较多。它也特别适用于隧道内路面和过水路面。

三、结束语

公路路面混凝土的施工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对于施工工艺有很大的要求。所以,遵守公路路面施工规范,加大力度对公路施工中偷工减料,违法乱纪的的行为加大惩处力度,以确保人民的安全,使国家繁荣昌盛。

参考文献:

[1] 王明远.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工艺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09月.

[2] 高晓飞.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特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

[3] 吴国雄.水泥混凝土路面开裂机理及破坏过程研究.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4] 尹保华.试论市政道路施工工艺与施工技术的工程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0(8)

[5] 李铭,李品红.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与施工工艺的关系.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12)

猜你喜欢

公路路面施工工艺
机电安装工程电气施工工艺及其控制管理探究
山区峡谷大跨径桁式钢管混凝土施工工艺浅析
水中灌注桩施工工艺探讨
地铁信号系统车站施工工艺研究
电气设备安装技术重点及施工工艺探讨
高速公路路面基层全厚式施工技术的应用
路基路面压实施工工艺研究
就地热再生技术在公路路面养护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