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工程造价预算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其措施
2014-04-21王保卫
王保卫
【摘要】工程造价预算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筑工程的顺利实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建筑工程单位要重视工程造价预算管理工作,找出其存在的原因与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预算,顺利实现工程建设目标。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造价;预算;措施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建筑工程造价也即建筑工程价格,它是指为了完成一项工程的建设,预计或者实际在土地、承包、技术、设备、劳务等交易活动中所形成的各项价格总和。而造价预算是指建筑工程对未来一定时期内的收入和支出所做的安排,它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工程造价预算可以反映工程的投入和经济效益,它是加强企业管理、实行经济核算、考核工程成本、编制施工计划的依据,同时也是确定工程招投标报价和工程造价的主要依据。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投资规模越来越大,对工程造价预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工程建设中,只有提高预算编制的质量、合理确定工程造价、做好工程造价的各项管理工作,才能保证工程顺利完成,才能提高工程的社会经济效益。因此,探讨工程造价预算存在的问题及其有效控制措施,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造价超预算存在问题
1、工程实施阶段造价控制的忽视
工程造价的预算管理在设计阶段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更受建设单位的重视,但是在工程实施阶段造价的控制往往会超过预算控制。因此,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地点会有变化、工程人员也可能有变更、加上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工程实施阶段的造价管理自然更为困难。而对于工程实施阶段的造价控制则是简单化的、程式化的设计内容,不能实现全面化的工程造价管理,影响了施工的有效管理和控制。
2、工程变更对造价预算的影响
建筑工程实施的过程中,受到环境、市场等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出现工程变更的情况,而工程变更会对造价预算产生影响。工程变革必须要得到适当地控制,因为工程变更会影响工程的进度,对工程设计也会进行相应的改变,自然会使得原有的造价预算出现误差。而且目前有些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对于工程变更的管理过于忽视,随意允许出现工程变更的情况出现,导致了工程造价预算很难与实际的施工情况相符合,如果加上施工设计前的合同标明不合理就会使得施工单位的资金严重超长预算。
3、对概预算编制不科学、合理
在实际生活中,有一部分编制人员并没有深入、详细的对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和研究,导致编制的造价预算存在漏洞,并不能正确预测工程施工所需费用的支出情况。由于概预算编制不科学、合理,造价预算没有充分发挥出应有的指导作用。建设单位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加快工程施工的进度,进而导致超预算现象十分严重。
4、建设企业单位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
建筑工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项目,建筑规模大、施工时间长,建设工序多,一旦管理不当,工程就可能延误甚至停工。然而,有些建设单位负责人、领导对工程重视度不够,没有建立一套自上而下的管理制度,难以及时对工程造价进行监控,造成资金严重浪费,引起工程造价预算超标。现行的工程造价管理不能实现工程的全局管理,导致工程造价失控现象时有发生。有些工程在投资阶段就对工程造价估算不实,在资金未落实时就上项目,有些甚至编造虚假工程概算。控制体系的不完善严重阻碍了工程造价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5、受环境、市场等因素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建筑项目所需要的时间较长,而且涉及到的内容也比较广泛。尽管在工程施工之前的概预算对原材料价格波动、市场风险等作出一定预测,并且留有一部分预算空间,但是,预测有时也不能非常准确,如果出现概预算和实际情况出现很大偏差时,有可能会使工程造价超出预算范围。
三、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的有效控制措施
1、做好设计阶段的预算控制工作
设计阶段的预算控制工作主要包括设计图纸的审核。首先要对设计图纸进行初步审核,包括其合理性、经济性,如结构钢筋含量、混凝土含量等。此外还要审查图纸设计中有没有纰漏,发现设计失误应尽早纠正,避免在后期施工中的因图纸修改或返工而造成造价增加。
2、做好工程造价预算编制工作
预算编制是建筑工程的第一个环节,它在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措施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是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控制的基础。做好工程造价预算编制应该着重把握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预算人员要充分做好编制前的准备工作。良好的准备工作能够使预算编制更加科学合理。预算人员应充分了解工程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施工特点来进行预算编制,还应收集工程的勘测报告、地形测量图、施工设计图纸等相关资料,并深入施工现场勘察,调查施工环境,进行施工方案的分析研究,了解建筑工程预算定额、收费标准、统一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建筑材料价格。
(2)熟悉施工图纸,精确计算工程量及套用定额单价。在预算编制过程中,预算人员要深刻领会图纸设计者的意图,将图纸阅读、工程熟悉、图纸审核的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然后做出准确的预算编制分析,计算出相应的工程量,熟练套用单价,最大限度地防止出现漏记、重记、错套等失误的发生。
(3)理性客观地分析市场因素,对价差调整留有余地。建筑工程各种材料规格不同,价格不一样,并随着市场而不断发生变化,这就要求预算编制人员熟悉建筑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价格等,理性地分析市场因素。预算人员要对常见的建筑材料进行差价调整和动态管理。此外,为了防止价格波动影响预算对工程的控制效果,可以建立工程造价差价预测系统,对工程造价各项指标的变化趋势做出合理预测,以适时调整差价。
3、做好工程施工阶段的预算控制
工程施工阶段需要耗费整个工程项目最大的资金,研究表明这个阶段节约资金的可能性非常小,因而不少开发商忽视这个过程的造价预算控制。然而施工阶段浪费资金的可能性非常大,所以,做好施工阶段的预算控制对有效控制工程造价预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这个阶段,预算控制人员要落实合同造价预算的各项内容,并从技术、合同、经济等方面采取适当措施,做好现场签证工作,对原合同中的费用进行审计、结算、监督,保证各项费用按计划运行,防止费用透支。当出现透支情况时,应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采取适当的决策,将各种损失降到最低。
4、严格造价调整审批,减少项目变更对造价预算的影响
工程造价预算发生在设计阶段,难以预测工程变更对预算产生的影响。可是,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项目变更的情况。项目变更往往会增加工程的造价,因而造价控制人员应该严格控制造价调整审批,最大限度地减少项目变更对预算的影响。造价控制人员要对变更部分进行经济技术论证,确认其可行性,尽量缩小因项目变更引起的费用超支,尽量把变更的项目向节约资金的方向引导。同时,要严格造价调整审批,加强事前审批、事中监督、事后审查,将项目变更对工程造价的影响降到最小。
5、提高工程造价预算管理人员的素质
工程造价预算管理工作集专业性、政策性、知识性于一体,因此,预算管理人员需要掌握多学科的综合知识和专业技能,这包括工程预算、法律法规、投资控制、材料采购、施工工艺等。此外,预算管理人员常常需要深入工程一线工作,这要求他们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要做好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工作,就离不开高素质的工程造价预算管理人员。
四、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作,运用到经济、社会、管理等学科知识,涉及到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工程造价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项目投资效益的好坏,因此务必高度重视造价管理,对工程造价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的动态管理,以尽量少的投资,创造出质量最优的工程,使建设单位获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谭晓燕,《建筑企业工程造价预算存在问题分析及其措施》,《经营管理者》, 2011年08期
赵芳 姜宏伟:《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探讨》,《科技致富向导》, 2011年24期
陈晓玉 由涛:《建筑工程造价的合理有效控制与探索》,《陕西建筑》, 2006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