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探讨
2014-04-21沙苗
沙苗
摘要:面对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面临着经济全球化、技术进步、智力资本,以及环境变化带来的现实挑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职能的弱化及向直线管理部门的回归、人力资源职能的分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强化都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产生直接影响。
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人是社会生产活动的主体,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就是对人员的合理化分配。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必须针对自身的管理能力进行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过程十分曲折。当前人才是企业竞争的重要方面,企业必须对此重视。文章主要阐述了关于当前时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内容,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新形势下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
当今时代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只有拥有高素质的人才,才能够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我国的很多企业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由于经营不善,造成了大量的人才流失,对于企业的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创伤。所以为了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这些企业在加强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效率,认识到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在企业内部实行一系列的优惠政策,重视人才的培养,开展晋升通道,充分的发挥出人才的自身价值,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动力。只有为员工创造一个舒适、健康的环境,才能够让员工安心的工作,在企业文化方面形成共识,将个人的发展目标与企业一致,才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工作中,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大的价值。现代企业越来越意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其关系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为企业培养优秀的人才,优化各种资源配置,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核心,是企业经营发展中的重要工作,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主要问题
1、人力资源中结构的设置缺乏合理性
在市场经济体制运行的模式下,国有企业面临着重大的改革,对人力资源结构配置的要求提高了,然而目前的人力资源结构的配置并没有达到时代的需要,存在滞后和老化的现象。结构不合理、配置不科学以及人力资源流动的渠道不畅通等原因导致了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困难和结构配置问题,使得广大职工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出现了严重失调,在工作人员的老化现象使得可使用的人力资源不断减少,高素质人才的人数明显不足,整体缺乏活力。
2、缺乏教育培训观念,投入力度不够
任何企业都应该对新进和在职的员工进行培训和教育,以使其更快的适应企业的发展,熟悉企业生产流程,对于经营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有一些国企不但没有健全的人力资源培训体系,即使做了一些培训工作,也是虚有其表。培训方法不得当,培训内容陈旧,加之不科学的培训模式造成了企业员工能力不能够得到较好的发展和提高,制约着企业的长期发展。
3、绩效考核体系不完善
在很多国有企业都采用绩效管理的方法,绩效考评体系的制定和完善就变得尤为重要。但是,在国企对绩效管理实施中的出现的问题也是很多的,首先就是考核的标准不能达到相对的统一,使实际考评起来操作困难;其次就是考评结束后并未反馈给考评者,使得考评者根本不了解自己的考评结果,也不知道如何改进自己的弱项。
三、新形势下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
1、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完善的人资管理体系应该包括:人力资源规划、目标管理、流程重组、职务分析、工作评价、员工的选聘和录用、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职业生涯管理、人力资源的绩效考评、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社会保障、企业文化等等,企业只有建立健全了这一系列资源管理体系,才会在管理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2、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加强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开发
众所周知人力资源是企业所有资源中增值潜力最大、最具有投资价值的资源,而员工培训是企业所有投资中风险最小、收益最大的战略性投资,故在完善的人资管理体系中要重点开发与培养人力资源,因为它不但为员工提供了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企业也由于员工技能的提高而得到长远发展,进而员工又从企业发展和自身努力中获得收益,如此双赢的局面,更利于企业的管理和经营效益。
3、坚持“以人为本”
员工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是社会不断前进的重要因素,所以国家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体现就是能够对管理对象在遵守相关制度的技术常获得更高的发展空间,也就是在企业的经济管理活动中,把人放在主体地位,不断追求人的发展,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创新是企业获得发展的关键因素,通常来说只有高素质的人才才能够使企业逐渐发展壮大。在实行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应该把人看做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能够对员工更加信任、尊重,不断激发出员工在工作方面的创新精神,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企业设定的发展目标必须和员工的个人目标相一致,尊重员工的价值,逐渐形成员工间的凝聚力,为企业的发展团结起来。优秀的企业能够懂得自身的发展和员工之间是一种交换,必须不断地肯定员工的能力,提升他们的待遇,进而获得企业经济效益的大幅度提升。
4、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和现代化的薪酬管理制度
企业要打破传统的分配制度,依靠现代化的激励制度和薪酬策略,激励潜能留住人才,吸引优秀人才,丰富员工生活,激发员工的挑战性和创造性,让其满怀知足的为专心工作。这里建议制度的建立,一要按劳动、效率和资本来分配,制定符合本企业的灵活酬薪制度;二要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管理型员工与其他员工的报酬要有显著的差距;三要按个人能力、技能、绩效付酬。具体可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运用股金、期权等方式,鼓励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资金或自身人力资本入股,分享企业成长。
5、薪酬激励要按个人的能力和绩效分配
这里不得不说建立完善的内部绩效考评机制对提升人资管理水平的必要性。企业人资管理最忌讳偏袒和包庇,绩效考评一定要确保考评的客观、公平、公开、全面、及时性,首先要建立科学的考评程序;其次,要综合各方面的考核内容(业绩、能力、潜力等)而定;再者,要建立完善的考评体系;最后,在实施绩效考评时,要充分考虑影响考评公正性的因素、考评结果的反馈内容和方法等。
6、注重企业员工的业务素质培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企业员工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必须要注重技能培训,第一,注重培训的实效性。培训内容要实在具体,培训人员要按时到场、培训时间要落实到位,力争通过培养来让企业员工的业务素质上一个档次。第二,培训应该具有广泛性。应该对培训内容进行合理设置安排,要让员工尽量多掌握一些技能和知识,成为“多技型”、“复合型”的人才。第三,细化人才培养计划。企业应该结合员工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科研课题计划、论文发表计划、职称晋升计划,工人技术等级晋升计划、再教育计划、人才引进计划以及职工培训计划等。按照“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既安排员工外出参加各类培训班,也要邀请专家学者到单位、到岗位上对员工进行培训和指导,全面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的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人才是关键制胜因素,所以我们可以认为人力资源是所有资源中的关键,人力资源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能否提高。在选择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上,可以借鉴国外的优秀管理模式,但不能照抄照搬,再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来不断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总之,实现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
参考文献
[1]郎丽涛.企业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初探[J].现代经济信息.2009年.
[2]谷晓丰.论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薪酬管理创新[J].东方企业文化,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