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政工程项目的风险因素及管理研究

2014-04-21康梅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4年11期
关键词:市政工程风险管理工程

康梅

【摘要】市政工程是关系到人们利益的大型工程,因此要对施工中存在的风险进行深刻剖析,针对不同情况提出合理的管理对策。本文通过对市政工程特点进行研究,分析得出市政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风险因素,然后对如何管理做出了探讨。本文所述风险管理的观点,都是从施工方的角度出发的。

【关键字】市政工程、风险研究、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高质量的市政工程施工,必然要求在施工过程中管理水平高,施工技术好,风险评估到位。这样能减少豆腐渣工程的出现,让国家和人民受益。

市政工程的特点

只有全面了解市政工程的特点,才能对工程项目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然后做好风险的管理。笔者归纳总结出市政工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代表政府的意志

一般而言,市政工程是政府投资,或者以政府投资为主体的工程。市政工程建设的是归政府所有,供全民使用的设施。所以说市政工程的建设要以政府的意志为转移。在市政工程中政府拥有经济上的资源以及行政上的资源,与其它工程相比较而言,具有很大的优势。

2.大量占用城市空间

人口密集区一般是市政工程建设的主要场所,与此同时市政工程要占据大量的空间,具体的例子有:建设在路口交叉处的地铁线,建设在主干道上的高架桥等。类似这种工程都会因为其建设场所在人口密度大的地区,所以会对居民的生活造成影响,如果在市政工程中把控不到位,占用大量的城市空间,就会影响城市的正常运转。

3.具有几何特点

在基础设施工程的建设中,我们不难发现,施工作业区一般呈带状分布。由几何原理可知,在所有的平面图形中,圆形,正方形,矩形的周长由短到长的顺序是: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带状物的周长随着其长宽比的增长而加大,周长大的工作区域,往往会占用较大的城市公共空间,对城市带来的干扰大,与此同时城市公共空间也会对施工造成一定的影响。拿道路施工来说,当对公路进行维护时,就会占用城市的公共空间,占据的空间越大,就越不利于人们的出行,影响城市交通。

4.施工可能需要动迁、搬迁

在一些市政工程施工中,可能需要动迁和搬迁,这也会对施工单位的施工造成影响。动迁和搬迁需要人力、财力,当动迁量和搬迁量增大的时候,就要加大投入,这对施工单位的施工进度造成了影响,缩短了实际的施工工期,为工程施工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5.规则体系不完善

现阶段,我国的市政工程建设还没有较为完善的体系。据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体系城乡规划道桥建筑部分》的数据,现行的规则在规划体系中只占37%,剩余百分之63%的标准还处于在编的状态,也就是说我国现行标准严重缺失,不能满足市政工程的施工需要,不能对市政施工进行指导。

三、市政工程项目存在的风险因素

从施工角度而言,市政工程在施工各个阶段都是存在风险的,市政工程的风险贯穿施工始终,在施工前、施工时和施工后都需要进行风险管理。目前,我国的市政施工人员风险意识比较薄弱,风险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缺乏对风险评估和管理的技术手段,这些因素都影响了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质量差会影响公众对设施的使用,尤其是对于道路和桥梁工程而言,质量不过关会影响人们的出行,针对于桥梁施工而言,桥梁使用寿命不达标可能会带来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下面将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按种类进行分析。

1.工程自身的风险

工程自身的风险指的是由市政工程特点决定的,与其它因素无关的工程自身风险。这种风险是不受工程建设时间、地点的影响的,只要进行施工建设就会存在风险,风险一般可以分为常规风险、技术性风险和组织风险。在路桥施工中,工程自身的风险有防水层的技术不到位,材料不合格等等。

常规风险

这类风险一般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这类风险在施工过程中比较常见。简单来说就是由于施工人员在施工中的误操作而造成的安全隐患和质量隐患。比如在路桥施工现场施工人员不听指挥、不按照施工工序进行施工、对施工工艺流程不熟悉、对施工技术掌握不到位,对施工中的安全措施了解不全面,这些都会产生质量和安全隐患,带来常规风险。

3.技术风险

技术风险指的不是由于技术操作失误而带来的风险,而是在某一项施工过程中,一味的使用外来技术,从外地引进,在施工过程中严重脱离本地的现实状况,没有从实际出发,这类风险近年来在逐渐加大。在路桥施工中如果一味引用外来技术,会造成施工失控的局面,导致道桥施工工期延后,不能按时投入使用。

组织风险

这类风险一般是由于参与施工的多个机构协调不到位造成的。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方、建设方、设计方、监理方等参与者有一方或者几方由于经验或者管理上上的缺失,都会带来组织风险。

5.施工环境风险

道桥施工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甚至产生危害和破坏,这就是施工中的环境风险。受影响的可以是建筑物、管线、交通、环境等等,这些都是施工环境风险的具体表现形式。市政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对周边的环境带来各种影响甚至产生各种危害和破坏。环境方面的风险有着多种表现的形式,如建筑物的风险、管线、交通的风险、环境污染的风险以及市民安全的风险等等。 在道路施工中,可能会对管线造成很大的影响。

市政工程风险控制的主要目的及意义及原则

风险识别是市政工程施工风险评价最关键的环节,它是通过资料收集、分析、识别和归类以确定项目中潜在风险,并寻找可能受到损失的根源,即项目的风险因素,这一阶段最为重要也是最困难的工作。综上所述,风险识别的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通过技术手段分析、识别项目潜在的风险因素及其性质和产生的条件,并据此衡量风险的大小。

分析判断各风险的各种特征,做好详细的记录,根据风险的特征提出适当的风险管理对策。

分析判断并识别风险可能产生的后果,影响大小以及严重性。

在市政工程施工阶段,作为承包人进行风险管理工作的评判标准,应遵守以下风险处理的原则:(1)明确风险管理责任人,实行风险责任追究制度。(2)重在风险事前管理。(3)用数量化来度量风险程度。(4)提前预设到最坏的情况。(5)模拟评估风险处理结果。(6)弹性化调整风险处理措施。

五、如何科学管理存在的风险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在道桥市政施工中,存在着多种风险。面对风险我们应该做的不是停止建设,而是在施工过程中规避风险,保证施工正常进行,提高施工质量。要用正确的眼光看待风险,用合理的方法去解决风险带来的问题。

1.作为施工方,要对道桥市政工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深入研究,深刻理解道桥施工的意义和特点,对其中的风险做出讨论。施工人员都要加强自身的风险管理意识,做好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保证建设的顺利进行。

2.作为施工方,要在施工前期做好地质勘察,检测路桥施工中地质存在的问题,在施工过程中要认清预料情况的风险,可以把有关条款写入到合同中。

3.作为施工方,要做好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安全的管理,保证安全措施到位,保证人员安全意识强,对人员做好安全教育培训,对环境安全加强监督管理,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对施工人员负责。

4.作为施工方,不要只注重自身的经济利益,要在保证施工保质保量进行的同时,爱护环境,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对资源合理利用,用可持续发展观指导施工。具体到道桥施工而言,要较少废弃物的产生,不能够以破坏环境的代价来进行工程施工。

六、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市政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风险有工程自身风险、组织风险、技术风险、环境风险等等,在施工中要根据不同的风险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提出风险管理措施,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 乔明.项目管理中的风险管理分析[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3(12)

[2] 张恬.浅谈工程施工的风险管理[J]. 中国建设教育. 2009(05)

猜你喜欢

市政工程风险管理工程
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住房公积金风险管理信息化审计探讨
一图看懂宁波金融“五强”提升工程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地下管线施工技术在市政工程中的重要性及应用研究
高速透平真空泵工程应用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分析
基坑施工对原有市政工程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