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思维
2014-04-21肖天伟
肖天伟
摘要:工程项目管理涉及项目实施的全过程,是保证工程建设质量、施工安全、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工程项目管理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才能不断的发展与完善。本文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重要、现状及创新内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 工程 项目 管理 创新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正文: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环境的逐步完善,业主如何满足这种大环境的发展需求,建设出满足市场发展要求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是我国重大的研究课题之一。只有不断地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才能满足市场发展需求,为企业注入新鲜的血液。
1.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是现代化企业制度的需求。相关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大部分业主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缺陷,一方面对项目工程的控制较为空泛,无法进行细节控制;另一个方面管理模式相对落后,难以适应现有的项目工程需求。这就要求业主积极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摒弃原有缺陷,加快现代化企业制度建设步伐,保证项目工程管理工作顺利进行。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行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其对我国经济影响比例越来越大。建筑行业市场也越来越规范,业主要想取得长久的发展,就必须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工作,保证企业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
2.现场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工程管理技术落后,难以适应现代化施工。
目前,新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新的施工技术层出不穷,而工程管理领域的技术仍然滞后。大型现代化工程项目对工程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项目之间、同一项目不同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对纷杂的信息处理束手无策,尤其是面对紧迫的工期或者国外客户时,更是捉襟见肘,这势必会延长工期,造成施工资源的极大浪费,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同时,项目管理人员的素质普遍较低,还没有掌握先进的管理技术。
2.2.环保理念较为薄弱,社会责任感有待加强。
传统的工程管理追求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而忽略了工程期间和完成后对环境的影响,这日益引起工程界和环保界的关注。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管理人员只是强调施工进度和成本,而忽视对周边环境的保护。施工工地往往造成较大的噪声污染和粉尘污染等,引起周围居民的不满,使群众和施工方关系紧张,反过来也会影响工程的高效进行。
2.3工程管理体系不完善
在我国的建筑工程领域,其工程设计单位和施工方在国际竞争力上还和国际先进水平有不小的差距。大部分的设计单位业务过于综合,其组织也过于繁杂,有的监理方也满足不了工程项目建设的需要。监督力度不够,只是简单的着眼于工程的质量监督,却忽略其他的有关市场因素,出现国内不少大工程项目都是由国外公司承担的现象。我国大多数建筑企业并没有一套完善管理体制,缺乏对其重要性的认识。对工程管理人才培养还处在初级阶段,人才缺口大,不少管理人员都是身兼数职,往往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
2.4落后的管理理念与方法
作为一项建筑工程管理的灵魂性内容,管理理念的先进抑或落后都会成为影响建筑行业发展的关键性内容。落后的理念往往会造成落后的管理方法、模式及制度。我国在此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工程管理无法出现科学、规范的标准,造成不少工程项目管理达不到预期目的。在工程进度管理中,不合理的管理方法造成管理部门在进行工程进度的制定时,没有详细研究和考察将实施工程,仅仅是凭借经验,造成工程无法顺利进行,对于突发状况无法应对,保证不了工程进度。
3.现场工程管理的创新措施
3.1创新施工技术管理,提高工程管理水平。
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的应用首先是体现在其管理技术上。最典型的就是信息技术的应用。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如今,我们已进入信息时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已被应用于各个领域。建筑企业也应当与时俱进,积极构建信息化管理模式,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工程管理质量和效率。 因此,建筑企业在创新管理技术的同时更要注重人才的管理。要聘用既具有较强专业知识和经验,又具有很强综合素质的人担任管理人员,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潜力,提高工程管理的效率。
3.2创新建筑企业管理理念,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和质量控制意识。
时代在不断地变化,各项管理技术和管理理念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建筑企业应审时度势,使自身的管理理念与时俱进,并处理好企业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关系。在工程施工期间,建筑企业必须要树立精品观念,将精品工程作为工程建设的目标。 通过综合各个方面来提高管理水平,而要实现这些目标,就需要创新建筑企业工程管理理念,通过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和质量控制意识,最终提高工程管理水平。
3.2创新建筑企业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及相关管理体制。
制度是建筑企业实施管理措施中的有效保障。有些企业在其管理体系上实行“制度一百年不变”的政策,其管理体制中很多条例是根据多年前的社会形态和市场经济条件而制定的,有些早已过时或者不符合如今的市场情况。 因此,在建筑企业的工程管理中,要不断完善和创新工程管理的管理制度,招投标管理办法以及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勘察单位、检测单位的工作监督与考核办法、奖惩制度,并严格执行落实到位。第二要改变以往重进度、轻质量、主要以工期衡量政绩的片面思想,减少行政干预,任何事关工程质量的行政决定均应多采纳设计、施工等技术人员的专业意见,切忌以外行指挥内行。
3.4.加强信息化建设,工程管理高效化。由于项目之间和项目内部的高关联性,工程管理人员面对海量的信息,对信息的及时有效处理成为巨大的挑战,而目前大多数企业仍然沿用旧有的处理技术和处理模式,这难以适应现代化工程管理的需要。在工程管理中主动引进信息技术,增强员工专业素质提高驾驭高科技的能力。管理人员要运用管理科学的新理念和新方法,提出相应对对策,从而实现施工企业保障质量,加快速度和降低成本的目的。
3.5.引入绿色管理理念,施工现场更加友好。
倡导绿色管理理念,就是要求我们在工程管理活动中既要重视效益和效率,又要管对环境友好性。在全球生态危机日益严峻的今天,作为工程管理人员必须主动强化环保意识,在施工中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将施工对环境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减少噪声污染、粉尘污染、渣土污染和光污染等。工程管理人员要增强社会责任感,避免短视行为,注重工程的长期效益和社会效益,做好工程的过程控制,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实现业主、施工方和社会的双赢。
3.6提高技术水平,奠定创新基础。企业的发展核心是技术,而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核心是管理技术的提高。由于建筑工程管理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企业获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基础。近年来,随着建筑人才市场的相对饱和,建筑类技能型人才竞争日趋激烈,企业更加需要懂得高新技术、操作能力又强、能够快速适应岗位需求并有发展后劲的高技能人才。因此,作为建筑企业,想要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在技术上的创新,应该开发和引进复合型的技术人才,并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善建筑企业自身的组织结构,以此来有效的提高建筑企业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比重,只有这样才可以实现建筑工程管理技术的创新,从而使创新模式得到全面的应用和发展。
3.7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在文化上的创新
无论任何企业,他们的发展都是要经过逐渐成长壮大的过程,只有不断创新才可以在错综复杂的社会上占有一席之地,然而,文化作为企业发展的驱动力,在建筑工程管理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文化的创新可以使企业更加生机勃勃,因此,作为建筑企业首先应该创新企业的价值观,使企业具备文化创新的能力,并且运用建筑企业的精神来指导企业文化创新。除此之外,建筑企业还应该多了解国内外的先进文化和市场资源,在符合建筑企业工程管理发展的基础上,不断的利用创新资源来实现建筑工程管理的文化创新,只有这样才可以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
4结语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建筑工程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作为建筑企业想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首先应该树立创新的管理理念,引进一些高素质和高学历的管理创新人才,并且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建立相应的管理模式,必须建立完善的制度,采取高效的管理手段,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以此来有效的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水平,加快速度占领市场,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得到有效的应用及发展。
参考文献:
[1]吴雪根,杨学夫,王兴炎. 试论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创新[J].科技致富向导,2010,(26).
[2]徐雄鹰.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原则及措施[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