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

2014-04-21胡爱丽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4年11期
关键词:结构设计安全性建筑

胡爱丽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于建筑物的质量、外观及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结构的设计是保证建筑安全性的基础,因此,在建筑结构实际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必须要将所有安全性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从而达到其设计要求,保证其质量与安全性。本文简单分析了建筑结构在设计中提高其安全性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建筑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人们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因此,建筑的设计者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要对建筑的安全性进行综合的考虑,提高建筑结构的设计水平,这就需要建筑设计者要不断对建筑结构设计的相关知识进行深入的学习,对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提高建筑设计的水平。在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还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考虑,使建筑能使用当地环境的要求。

一、建筑结构安全设计重要性

建筑工程中,应始终贯彻着“质量第一、安全至上”的原则。工程结构设计的核心是防止建筑物的震坏倒塌,保障人民的人身、财产安全。工程安全性也取决于设计人员的结构设计、施工单位的技术水平以及建筑物的合理使用、日常维护等。

国际上对于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设计规范水平较高,但我国有关建设部门对工程结构设计的管理处于较低的水平。一般情况下,工程事故较少发生,很少有重大损失的出现。我国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设计规范的缺陷就在于工程牢固性较差,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不足等。工程整体牢固性是保障建筑质量安全的前提,也是结构安全设计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安全设计的要求就是在建筑物出现局部损坏时也不影响整体建筑的破坏倒塌,真正达到“小震不坏、大震不倒”的目的。工程的整体牢固性取决于结构的良好延性以及必要的冗余度。这样才能在地震、爆炸等灾害出现时能够最大限度的减低损失。所以土木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设计一定要高度的重视,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存在的问题

1、建筑结构设计不合理

由于建筑结构设计者的知识和经验不足,导致其设计的建筑结构不合理,存在安全隐患或其他问题。有些设计者安全意识薄弱,只顾建筑设计的美观而不顾建筑质量,或者明知道公司要求的设计形式行不通,为了保住自己的饭碗而不提出异议,纵使悲剧上演。因此设计人员要人人自危,不能只考虑公司利益,也要切身为顾客考虑,学会换位思考。设计人员要全面考虑情况后,再进行设计,并把不合理的设计或只顾美观不顾质量的设计扼杀在襁褓中,不要等到造成恶果时,再想补救措施。

2、安全监督不到位

现目前,我国有关设计监督部门在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未能对建筑结构设计实行有效监管,加上一些设计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和责任心,使得我国一些建筑设计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此外,在建筑的施工中也存在安全监管不到位现象,有关部门并没有在施工前严格审核施工设备和建筑材料,导致一些未达到国家相关标准的施工设备和建筑材料仍然被使用在建筑施工中,为建筑物带来了安全隐患。

3、抗震能力有待提高

地震灾害不断危害着我国,如:近年来的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严重地震灾害,因此,我国的建筑设计,尤其高层建筑,必须具备一定的抗震能力,才能在发生地震灾害时尽量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我国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对建筑物的抗震要求做了明确规定:“小震(超越概率63%)不坏、中震(超越概率10%)可修、大震(超越概率2%)不倒”。然而从近年来的汶川地震、玉树地震来看,我国的建筑抗震性能较差,抗震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提高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的措施

1、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结构设计随着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建筑结构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国家也在这种大环境下出台了各类的相关规范与标准。对于国家提出的相关规定,不仅仅具有技术性,还具有很强的政策性,且时效性很强,通常都是与时俱进,经常进行修改和补充,因此不能只要求结构涉及满足过去的设计标准,也同样要跟上时代的脚步。为了达到提高建筑质量,消除安全隐患的目的,设计人员要把相关的规范吃准、吃透,对于建筑过程中出现的不符合相关规定的行为要及时提出整改意见,采取解决措施,避免由于人为考虑不周全行程的安全隐患。与此同时,涉及人员对于存在违规行为且屡教不改的要及时举报,重点照看,将可能出现的事故扼杀在襁褓中。

2、加大建筑机构设计安全监督力度

一些建筑结构设计安全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和安全监督不到位有关,因此,为了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有关部门应当加大建筑结构设计安全监督力度,以保障我国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首先,加强对建筑结构设计过程的监督力度,定期或不定期审查建筑设计过程,保证整个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确保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其次,加强对建筑材料和建筑设备的审查力度。有关部门可以对建筑材料和建筑设备进行不定期审查或突击审查,并规范相关建筑材料和设备的使用,严禁施工单位使用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建筑材料;严厉打击各种偷工减料活动,一经查处,予以严重处罚,切实保障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提高建筑结构设计抗震意识

3、我国近年来发生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后,人们对建筑设计的抗震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应当不断转换思想,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抗震意识,使建筑结构设计的抗震性能不断提高,才能在发生地震灾害时尽量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发生地震的几率以及地震等级均不相同。因此,建筑结构设计者在严格执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相关抗震标准和规范的基础上,结当地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抗震措施,在确保建筑结构设计符合抗震要求的同时,保证建筑结构设计的经济性。

4、提高建筑设计人员对建筑结构的安全意识

设计人员对建筑结构安全意识的提升对建筑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设计部门应定期组织设计人员进行安全意识的培训,使其在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始终保持高度的安全意识,提高对建筑结构安全性的认识,在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建立奖惩机制,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结构设计人员应正确看待抗震性能等关系到建筑结构安全方面的因素,保证国家、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责。根据不同地区地震发生的概率和强度不同和设计相应的抗震指标,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从而提高建筑结构的社会经济效益。

5、要不断创新建筑结构设计的模式

建筑结构具有商品的属性,但又不同于传统的商品。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能不仅与政府相关,而且与产业链中的开发商、保险业和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因此,地产开发商要将安全意识和诚信意识牢牢的树立起来,不仅要对所施工的建筑结构负责,还要向消费者负责,向整个社会负责。同时,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传统建筑结构的低安全原则已经不能在作为依据继续应用,要加强对建筑结构的模式的不断革新,以高水平的建筑结构的回馈于社会和人民。

结束语

建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于建筑结构设计中普遍存在的安全问题,建筑企业应该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加深设计师对于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理解,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为保证人们生命财产出一份力。

参考文献

[1]王英.浅论建筑设计节能问题[J].建材与装饰,2013,(25):58-58,59.

[2]郭智慧,李刚.探讨节能建筑设计的办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4).[3]李天栋.新型节能环保材料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2,(11):44-44,43.

猜你喜欢

结构设计安全性建筑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基于可靠度的沥青罩面结构设计研究
西药临床应用中合理用药对其安全性的影响
关于桥梁设计中的安全性与耐久性问题的几点思考
一种水陆两栖飞机普通框结构设计
一种轻量化自卸半挂车结构设计
一种轻量化自卸半挂车结构设计
绿色建筑结构设计指南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Chinese Architecture Meets Global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