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既有城市桥梁的安全维护及档案资料管理

2014-04-21王功合宋发映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4年11期
关键词:安全维护档案资料管理

王功合 宋发映

【摘要】 本文仅对近几年来桥梁维修管理期间发生的桥梁事故,所涉及到的桥梁日常安全维护及档案资料管理等方面问题的情况了解、资料收集并进行了一定的归纳和总结。

【关键词】 既有城市桥梁  安全维护  档案资料  管理

中图分类号: G271 文献标识码: A

一、既有城市桥梁产生病害的原因

城市桥梁在其生命期内,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以及频繁承载超载、自然界灾害的侵蚀以及交通事故等因素,会造成桥梁病害引起损坏。特别是近几年来,国内撞桥、塌桥事故频繁发生,使得桥梁的安全维护显得至关重要。通过对全省既有城市桥梁安全隐患的排查发现,相当一部分桥梁仍存在较严重的病害(隐患)问题,其安全状况不容忽视,分析其病害(隐患)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一)部分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桥梁使用年限较长,原设计标准偏低,具体表现为承重等级低、桥面较窄等,城市交通的发展使这些过去位于城郊边远道路的桥梁变为城市主要干道桥梁,桥梁原有设计标准已不能满足现有交通通行的需要。

(二)部分超重车辆无视桥梁限载标志,以远大于限载的吨位强行通过低等级桥梁,使桥梁长期处于超标准超负荷工作状态,导致桥梁病害加剧发展,桥梁存在主墩纵向开裂、梁体裂纹、钢筋外露、桥梁混凝土碳化严重等问题,危及桥梁安全。

(三)部分桥梁因结构形式特殊和施工阶段先天不足,给后期养护管理带来难度,也成为病害(隐患)现象突出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既有城市桥梁管理工作的主要方面

桥梁管理特别是城市桥梁设施管理可分为两个方面内容,一是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外观装饰、保洁、灯光、绿化等管理,另一方面是桥梁设施安全运营管理。但重点是桥梁主要设施安全运营的日常管理。

1、桥梁设施安全运营管理中,按照《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范》和《桥梁巡视检查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桥梁设施安全日常管理工作内容如下。

1)桥梁日常巡视。一般以目测为主,巡查人员应经过专门培训,巡查之后应填写《日常巡检表》将检查中所发现的桥梁病害问题详细登记,对一般巡查人员难以描述和制定的病害进行照像记录。

检查内容包括。(1)桥面系及附属结构外观情况(包括平整性、裂缝、局部坑槽、拥包、车辙、桥头跳车、泄水孔堵塞、缺损、人行道铺装及栏杆等部位的污秽、破损、缺失、露筋、锈蚀等,墩台、锥坡等开裂破损);(2)上、下部结构异常变化、缺陷、变形、沉降、位移,伸缩装置阻塞、破损、联结松动等;(3)城市道路管理条例中各类违章现象;(4)桥区内施工作业情况;(5)桥梁限载标志及交通标志设施等完好情况。

2)桥梁常规定期检测。常规定期检测以目测为主,另配照相机、裂缝观测仪及其它测量工具和仪器,除普通检测人员通过培训之外,负责人员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桥梁工程技术人员。检测结果应按照专用表格填写记录,并据此进行城市桥梁完好状态评估,并作为养护维修的依据之一。

(1)检查范围包括:①桥面系:桥面铺装,桥头搭板、伸缩装置、排水系统、人行道、护栏等;②上部结构:主梁、主桁架、主拱圈、横梁、横向联系、主节点、挂梁、联结件等;③下部结构:支座、盖梁、墩身、台帽、台身、翼墙、锥坡及河床冲刷情况。

(2)工作内容为:①实地判断损坏原因,估计维修范围和方案;②对难以判断损坏程度和原因的构件,提出建议并上报;③对损坏严重、危及安全的城市桥梁,提出限载或暂限交通建议并立即上报。

(3)检查周期采用每座桥梁至少每年一次

3)结构定期检测

结构定期检测由相应资质专业单位承担,检测负责人应具有5年以上城市桥梁专业工作经验,检测以相关仪器为主。

检查内容:①查阅历次检测报告和常规定期检测中提出的建议;②据常规定期检测中桥梁状况评之结果,进行结构构件检测;③通过材料取样、试验确认材料特性,退化程度和退化的性质;④分析确定退化的原因,以及对结构性能和耐久性的影响;⑤检测桥梁的淤积、冲刷现象、水位记录;⑥必要时进行荷载试验和分析评估;⑦通过综合检测,检测确定具有潜在退化可能的桥梁构件,提出相应的养护措施。

4)由于特殊检测对检测单位、检测人员以及检测内容和结果、评价、计算分析、方法和手段的要求很高,据此,应由业主单位委托专业检测单位进行。

5)各阶段检查结果的分析和处理

(1)日常巡查结果分析和处理:对桥梁一般常见病害,可据病害发生的部分、程度、决定进行处理或暂时不处理,对巡查中发现的较大病害或对结构产生影响的病害应及时上报上级部门,由上级技术主管部门决定是否及时采取临时措施,并在进一步检测分析之后拟定方案进行最终处理。

(2)常规定期检测结果分析与处理:常规定期检测结果可按规范对桥梁完好状态进行评估,对Ⅰ类养护的城市桥梁可分为合格级和不合格级,对Ⅱ-V城市桥梁可分为A级(完好状态)、B级(良好状态)、C级(合格状态)、D级(不合格状态)、E级(危险状态)五个等级,并可作为制定养护维修计划方案的依据之一,同时当评为D级,E级或不合格级时,应对桥梁进一步做特殊检测。

(3)结构定期检测结果分析与处理:结构定期检测结果更进一步、更准确对桥梁完好状态进行评级,并且对Ⅰ类养护的城市因结构损坏评定为不合格,应立即限制交通、组织修复。对Ⅱ-V类养护城市桥梁评为D级,应提出处理措施,需紧急抢修的桥梁应提出时间要求。对E类桥梁应立即限制交通、等待处理。

(4)特殊检测结果分析及处理:由于特殊检测结果委托有相应资质的专业单位完成,故检测完成之后,受委托单位应出具正式检测报告,报告内容应有相关结果分析和结论,并有处理意见和建议,据此,可初步拟定处理方案。

三、既有城市桥梁日常养护维修实施的基本工作内容

根据上述桥梁设施安全运营管理及检测制定的维修处理方案。既有城市桥梁养护维护工程可分为保养、小修工程;中修、大修工程;加固、改扩建工程等。

(一)保养、小修工程(常规维修工程)

通过桥梁管理部门对桥梁进行日常巡视和常规定期检测,对结果进行分析评估,可确定桥梁应采取的维修方式、方法和具体方案,例如:对Ⅱ-V类城市评估为A、B、C级,可进行日常保养和小修。

1、桥面系养护维修

桥面系包括桥面铺装、人行道、栏杆、桥面防水、排水结构、灯柱及伸缩缝等,通常易发生沥青砼桥面坑凼、车辙、水泥砼桥面裂缝、破损、人行道栏杆破损、露筋、桥面防水、排水结构损坏等病害,一般可据具体情况采取局部砼或环氧砼修补、加铺、更换、灌缝等方法来处理。

2、上部结构梁体养护维修

梁体包括钢结构、砼结构、预应力砼结构、圬工结构等,一般情况下,钢结构病害有油漆层起皮剥落、钢结构锈蚀等;砼结构病害有裂缝、剥落、露筋等;预应力砼结构病害还包括封端砼裂缝,预应力锚具暴露等;圬工结构病害表面为裂缝风化、剥落等。通常可采用灌缝、除锈后重新油漆,砼或环氧砼修复加固方法来处理。

3、下部结构及附属结构养护维修

桥梁下部结构包括桥墩、桥台与基础,附属结构包括护坡、锥坡、挡墙等。桥梁墩台通常病害有裂缝、表面风化、剥落、露筋等,可采用灌缝封闭,砼或环氧砼修复方法,基础部分通常病害有冲刷、堆积,不均匀沉降等,可采取回填加固,疏通和加强观测等方法。护坡、锥坡、挡墙通常病害有变形、沉陷、破损、裂缝等,可采用砌块局部调整,砌块更换,重新勾缝等方法。

(二)中修、大修工程

当桥梁病害较严重,通过桥梁管理部门对桥梁进行结构定期检测或特殊检测,并经分析、评估,Ⅰ类桥梁完好状态为不合格,Ⅱ-V类桥梁完好状态为D或E级时,则应进行中修、大修或加固改造。

1、桥面系工程

若桥面大面积破损、坑槽,已影响到车辆正常行驶,人行道及栏杆破坏影响到人行安全时,应及时进行功能恢复性修复。

2、上部结构梁体工程

若梁体出现结构损伤或结构性裂缝时,应据各层次检测结果,针对病害严重程度,通过对结构进行加固设计,提出具体处理方案。通常采用的方法有:环氧树脂压力灌浆,粘贴钢板,粘贴碳纤维,植筋补强层加固,体外预应力加固等方法,若局部构件病害严重,已无补强必要,在允许的情况下,可采用局部更换的方法。

3、下部结构墩台与基础工程

若墩台出现结构性损伤或结构性裂缝,但尚有修复价值,可采用结构加固方法处理,如环氧树脂压力灌浆,粘贴钢板,粘贴碳纤维,植筋补强层加固等。对基础部分病害可采用砼压浆地基加固等方法。

四、桥梁的加固、改扩建工程(仅适应于中小桥)

由于近年来我国城市交通发展迅速,城市道路网络已由城区延伸到城郊,但城郊很多桥梁仍处于建设年代久远,原设计荷载较低的状况,且桥梁上实际通行的交通流量和车辆荷载大大超过原设计标准,虽然这些桥梁并未存在实质性的较大病害,但在这种严重超负荷、超流量的运行情况下,桥梁安全实际上已存在着严重的隐患。

为了消除这种隐患,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对桥梁进行必要的升级改造。以某桥梁维修管理处2006年10月对某市清潭湖桥加固改造为例,该桥位于城交结合部,桥长17.8米,宽7.2米,为三跨钢筋砼简支板梁,下部结构桥墩为单排圆柱式墩扩大基础,桥台为实体台身扩大基础,原设计荷载为汽-13级。为了将桥梁承载能力提高达到设计荷载汽-20级,采用了以下方法:

对墩台地基进行压力注浆以提高地基承载能力和台后土的稳定性;用增加断面积的方法对墩柱加强;对梁板采用桥面植筋补强层加固法,增加板梁截面尺寸。将桥梁承载能力提高达到了设计荷载的汽-20级,实施效果较好。

五、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检测评估,确保既有城市桥梁完好安全有效畅通

为做好城市桥梁的正常维护管理工作,根据《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范》CJJ99-2003和建设部第118号令《城市桥梁检测和养护维修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按照节约投资、合理控制的原则,各城市在每年的城市建设维护资金计划中应优先安排专项养护经费和检测经费,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城市桥梁进行定期巡查、定期检测,针对被检桥梁的整体结构、主要构件的质量、完好情况及桥梁工作状况进行整体质量评估,并对每座桥梁主要承载构件的完整性、整体承载能力的强弱性、病害范围大小性等方面进行分析。更重要地是对使用年限长、荷载标准低、交通流量大、存在结构隐患以及完好状态等级(BCI)为D级和E级的城市桥梁,进行全面的检测,对其可靠性作出评估。若监控检测及时、整治到位,可有效地预防和杜绝事故隐患,更大程度地提高桥梁的安全运行率。

六、重视城市桥梁档案资料管理,并充分发挥其作用

档案是社会成员(组织与个人)在其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并具有保存价值的原始记录,档案工作的基本任务之一是:更好地为党的总任务、总目标服务,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而涉及到的城市公共安全的城市桥梁基础设施建设,其档案的性质和作用尤显重要。

通过各地对既有城市桥梁安全隐患的排查情况反映,除相当一部分桥梁实物存在较严重的病害(隐患)问题外,经查找桥梁的相关档案资料,且很多桥梁的档案资料都不齐全,部分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桥梁由于机构及人员变动导致桥梁图纸等技术资料遗失,加之城市桥梁档案资料管理工作未能步入制度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管理,甚至是没有任何档案资料可查(我县既有城市桥梁共9座,其中4座有资料,且大都不齐全),给桥梁的安全隐患排查及维修加固的后续管理等造成了诸多的不利因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城市建设档案归属与流向暂行办法》、《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范》CJJ99-2003和建设部第118号令《城市桥梁检测和养护维修管理办法》、《湖北省重点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办法》等管理规定,按照档案管理“集中统一”是核心内容,“完整安全”是基本要求和“便于利用”是最终目的的原则。

(一)城市桥梁档案管理工作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是要配备有一定档案专业知识或熟悉档案管理工作的专职(兼职)档案管理人员。二是应有专用档案室及存取档案的位置和空间。三是所有档案应按照归档办法进行整理、编辑,并有效地安全保管。四是建立起有针对性的桥梁档案管理和档案查阅规章制度。

(二)桥梁档案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1、城市桥梁建造、养护维修档案应以一座桥梁为一单位建档。

2、对于已建桥梁档案资料的缺矢,应采取多方收集、深入收集的措施,力求档案收集、整理不断地完善。

3、档案内容主要应包括:反映桥梁建设阶段工程技术勘察资料,设计施工图纸,主要建筑材料(构配件)产品材质合格证明书,重要隐蔽部位的验收(签收)记录及竣工验收全部资料;工程移交运营管理阶段发生的巡检、检测、评估及养护维修资料等主要内容。

4、桥梁档案管理工作还应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实行电子化、数据化管理。

(三)强化平时资料收集及档案规范化管理,并开发利用其作用

为了全面掌握本地区或城市桥梁建设、运行管理情况的第一手资料,平时应重视做好城市桥梁的施工过程和验收等资料的收集、归档管理工作(包括过去已建桥梁的档案资料收集),根据各地情况不同,应专门制定出该城市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档案交接管理规定》,明确规定:凡是新改建城市桥梁等基础设施必须在竣工后3个月内并交由有关管理单位实施养护管理,同时将竣工验收等整套资料一并交接,市政公用管理部门成立专班,指定专人负责所辖区域桥梁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和档案检索与开发利用的日常管理工作。真正建立起城市桥梁档案的全文管理、档案信息网络系统、档案管理数字化的科技含量较高的档案工作现代化管理方法,为城市桥梁维护管理和建造及时提供详实的档案资料,杜绝由于机构及人员变动导致桥梁图纸等技术资料遗失现象,使城市桥梁档案资料管理工作步入制度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

[2]《城市建设档案归属与流向暂行办法》

[3]《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范》CJJ99-2003

[4] 建设部第118号令《城市桥梁检测和养护维修管理办法》

[5]《湖北省重点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办法》

[6] 全省城市桥梁安全管理既城市桥梁维护培训会专家讲座和会议经验交流资料

猜你喜欢

安全维护档案资料管理
展览档案资料的收集和归档探讨
地质档案资料的保密工作探析
新时期地质档案资料修复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探究地勘单位档案资料管理与利用
浅析机械设备无损检测与安全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关于通信网络安伞维护方法的认识及研究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