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苏州公路发展面临的影响及对策

2014-04-21邓雄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4年11期
关键词:路网干线苏州市

邓雄成

摘要:随着国家城镇化发展规划的颁布,苏州城镇化发展步伐的加快,城镇化发展中面临公路服务水平下降公路建设标准提高公路安全隐患增多等问题,本文以苏州为例综合考虑城镇化发展,从规划、路网、功能、安全等方面入手,为解决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苏州公路的发展提供对策

关键字:城镇化、公路、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9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近年来,随着苏州城镇化发展步伐的加快,城镇化发展中面临公路服务水平下降、城际干线公路系统尚不完善、公路建设标准提高、公路安全隐患增多等问题,本文综合考虑城镇化发展对苏州公路的影响,结合发展实际,从规划、路网、功能、安全等方面入手,为解决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苏州公路的发展提供对策

一、苏州及苏州公路发展现状

(一)苏州概貌

苏州地处长三角核心地带,是江苏省的东南门户、上海的咽喉、苏中和苏北通往浙江的必经之地。苏州市域面积8488平方公里,下辖四市五区,城区面积2910平方公里,城区土地面积占全市的52.6%。2013年,苏州全市常住人口1065.4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为72.01%,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016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计算)112743元,按现行汇率折算为18142美元。已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经济水平。苏州经济社会已步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城镇化发展不断加快。

根据《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苏州市域城镇空间结构为“一心两轴一带”。“一心”:即市域核心,指苏州规划区,是苏州市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两轴”:即区域中轴和南北发展轴。(1)区域中轴:指沿沪宁东西城镇聚合轴,由苏州中心城区、昆山城区及沿线各镇组成。(2)南北发展轴:指沿苏嘉杭南北城镇聚合轴,由苏州中心城区和常熟、吴江城区及沿线各镇组成。“一带”:即沿江产业带,由张家港、常熟、太仓3市城区及沿江各镇组成。

(三)苏州公路交通发展现状

经过多年建设,苏州市已初步形成以“高速公路为骨架、一级公路为干线、二级以上公路为次干线、等级公路成网”的市域公路网体系。至2013年底,全市建成“一纵三横一环四射”高速公路体系,通车里程550公里,居全省第一,基本实现每个乡镇15分钟内上高速,过境交通不超过1小时。全市国省干线公路12条,总里程840公里,一级化率为83.3%。根据2012年11月江苏省政府《江苏省省道公路网规划(2011-2020年)》及2013年5月国家发改委《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苏州市规划普通国道5条、普通省道33条,总里程达1371公里。全市规划普通国省公路网密度为16.15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市农村公路里程达11759.8 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89.8%,其中:县道1751.6公里、乡道4060公里,村道594.8公里。一级路998.4公里、二级路3709.9公里、三级路2967.2公路、四级路3984.3公里。一级、二级路占农村公路管养里程的41.2%。县道MQI为93.3,优良路率为97.6%;乡、村公路综合好路率达82.68%。

二、城镇化发展对苏州公路交通的影响

(一)公路服务水平下降

通道容量不足,服务水平降低较快。经过不断建设,苏州境内主要有沪宁、沿江、苏沪以及苏嘉杭等运输通道,主要运输通道供给能力大大加强。但随着城镇化的发展,群众出行率的增加,主要通道的服务水平降低较快,供给能力与需求相比仍显不足,反映在沪宁高速、沿江高速、苏嘉杭高速公路拥堵,服务水平大多处于二级下限,个别路段达到三级及以下水平,主要通道内的运力紧张问题仍较突出。普通国省道公路随着城市化的发展,道路交叉口逐年增多,对公路的运行速度影响较多。如343省道吴中区段,该段里程仅8.6公里,沿线交叉口达17个,一般行程需30分钟;常熟通港路全段里程为19公里,沿线交叉口17处,一般行程需45分钟。

(二)城际需求突显,城际干线公路系统尚不完善

苏州整个地区逐步发展成由核心城市、若干个副中心城市以及大量卫星城市构成的城镇连绵区,区间的交通流日益增长,短途快速客运需求的凸显。目前的干线公路布局基本上以通道型为主,区域内长距离交通和短途城际交通混杂,使得城际间联系功能较强路段出现明显瓶颈。如312国道苏州市区段、202省道苏州段、308省道张家港段,承担着大量过境交通的同时,又是苏州城际间的重要联系通道,交通组成复杂、交通压力大。

(三)公路建设标准提高

现状苏州地区由于干线公路不设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和城镇道路建设标准有较大的差异,部分干线公路城镇段与其功能不匹配,交通混行严重,使用效率不高。例如343省道昆山段、308省道太仓段、312国道苏州市区段等均未设置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

(四)公路安全隐患增多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干线公路经过城市或集镇的路段已成为城镇的主干道。大货车频繁进出城区不仅带来严重的交通隐患,而且对城市环境带来严重影响。现状312国道苏州市区段货车比例为40%,两侧土地开发强度高,对沿线居民生产生活产生较大影响,对城市内部交通带来较大通行压力和安全隐患,沿线居民一直呼吁进行改线。

三、城镇化过程中苏州公路发展对策

(一)规划建设快速通道,保证城际间快速联系

苏州城镇连绵化发展带来的城际客运需求上升,目前,高速公路和一般干线路网之间的运行效率与服务水平差距较大,缺乏有序的过渡。为了使地区公路交通出行得到更便利、快速的服务以满足出行时间、空间的需求,建设具有“承上启下”作用,连接重要节点的快速干线公路,减轻横向干扰,减少交叉口延误,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一是结合城市路网规划,可尝试建设联系城市组团和主要节点间以及各组团间的快速干线公路;二是通过对干线公路主要交叉口采用互通或下穿形式通过,归并次要交叉口,实现全程快速化。

(二)结合城市路网规划一体化建设,保证公路网畅通

苏州地区高度城镇化及城郊在空间上的界限模糊,客观上要求打破现有管理体制束缚,对区域公路网和城市道路网的建设采用辩证的思维模式,实现“双网”融合和分离。一方面考虑在城市范围内有限的土地资源约束条件下,城市路网和干线公路线位重合、功能叠加,建设高标准、大容量的干线通道,来满足城市对外和内部交通的出行需求,兼顾干线公路与城市道路功能;另一方面可通过环线建设将过境交通流从穿越镇中心的干线公路段分离出来,禁止货车穿城,引导客车到指定位置等,减少过境交通流和内部交通流的相互干扰。

(三)逐步完善公路城镇段的城市道路功能建设

公路城镇段由于兼具了公路特性和城市交通特点,使其建设与改造在设计和建设上需进一步考虑城市功能的附加。对于干线公路城镇段,采用机非隔离措施,减少机动车辆与非机动车辆的交通冲突,并且组织好慢行交通过街,保障城镇路段的交通安全。同时对干线公路城镇段实施城镇断面改造,在两侧增设慢行系统,配套管网设施、照明、以及监控等设施,与城市路网系统实现了更好的衔接。

(四)开展项目安全预评价,保证项目运营安全

公路城镇段是交通事故的多发地,一方面,交叉口众多、缺少隔离设置、未设人行道是影响交通安全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公路设计合理性,交通标志标线的设计也是影响交通安全的另一大因素。通过公路快速化改造过程中开展交通安全预评价,在工程阶段对设计方案进行安全预评价,对安全预评价提出的优化方案纳入后续设计方案中。

(五)启动新一轮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作

随着苏州城镇化进程的发展,结合全省新一轮以“农村公路提档升级”为目的农村公路建设有关精神,着力推进全市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实施,统筹公路等级、镇村公交、重要经济结点、重要桥梁的链接和升级,实现“农村公路安全条件明显改善、农村公路路网通畅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村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三大目标。

猜你喜欢

路网干线苏州市
传输网络结构的时延优化分析
关于FA36网络的配置与维护
FA36系统在民航系统中应用及维护
今天我叫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