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T模式下的建筑工程管理解析

2014-04-21杨涛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4年11期
关键词:工程管理建筑工程

杨涛

摘要:BT模式下在施工设计和施工建设方面减少了建设管理和协调环节,能够实现项目建设的一体化优势和规模效益。分析了BT模式下的建筑工程管理内涵和意义,并提出了工程建设的“三控”管理措施。

关键词:BT模式 建筑工程 工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 A

BT模式即Build -Transfer(建设-转让)在我国目前建筑市场虽然已经是一种普遍使用的特许经营融资建设模式。由于在BT模式中建设方代替业主行使其所有权利,并且承担建设中所有风险。因而建设方更愿意引进先进技术并且提高管理水平,使其成本下降,以提高投资回报。BT模式更能体现投资与效益挂钩,投入就要得到回报,有利于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合理使用资金,主动降低成本,其在建筑工程中广泛的应用意义重大。

1BT模式的内涵和意义

BT模式下建设项目的主体主要有项目业主、BT投资建设方、贷款银行等。是一种建设方由于现阶段资金紧张,或者暂时无力支付,或者该项目长远预期收益比较稳妥等原因,需要寻找合作企业的一种模式。主要操作构架是建设方,把整个项目外包给投资建设方,等整个建设项目完工后,建设方按预先商讨好的资金回购方案,收回项目的过程。整个过程的信用亮点在于,该项目预期的回报是否能满足建设收益和投融资两个方面的需求。BT项目主要由投资承包人承担融资、投资、设计和施工等协调和管理工作,成立项目公司从事大量基础管理业务,政府只进行宏观控制和主要管理事项的审批,不用投入较多管理人员,非常有利于业主人员安排,有利于政企分开,特别适合政府管辖的基础项目建设。

2. BT模式下建筑工程实施过程控制措施

根据近年BT实施项目失败的原因,往往不是因为投资人资金紧缺造成,而是由于项目进度滞后、工程质量低劣导致的项目不能顺利移交和回购。BT项目的建设过程中的管理除项目融资和设计管理(总承包)环节外,工程建设的“三控”管理是项目实施管理的核心。

2.1 BT项目质量控制

质量是项目的生命,项目监理单位和政府质监部门对BT项目的质量监管要求与常规施工项目是一致的。施工企业要根据BT项目业主和主管部门对工程质量监督建立的质量保证体系,强化自身对BT项目的自我监督意识,建立相应的质量状况分析指标。

2.1.1强化合同的质量法律意识,通过合同约束各方质量责任。

BT项目未能达到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产生质量事故或者验收不合格将直接影响项目回购,大大增加投资成本和风险甚至投资失败。因此合同质量风险的控制贯穿于BT项目谈判、签订、履行和回购的全过程。BT项目合同的质量约束条款是保障项目顺利运作的基础条件,也是项目双方规避质量风险法律支持。因此投资人须遵循BT项目运行的客观要求,加强质量法律意识,从BT项目的谈判开始,工程施工承包企业就应遵循建筑工程法律法规有关规定,明确自身的工程质量管理责任,认真分析和读懂合同约定的质量责任条款,从项目开始实施就形成强烈的质量风险意识。

2.1.2注重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方案的审查

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方案是施工质量的控制性文件,在审核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质量规范文件、BT项目合同要求、施工现场条件,突出“质量第一、安全第一”原则;要分析施工组织设计采用的技术方案和措施是否安全可靠、经济适用;质量管理和技术体系是否完整,质量保证措施是否健全可行。

2.1.3将工序质量管控作为质量控制

项目施工中的工序质量是项目整体施工质量的基础元素,在工序质量控制上要严格做到:坚持预防为主的基本要求,落实工序操作的质量抽查、巡查、跟踪检查制度,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做好各项检查记录、检测资料及验收资料的管理;实施检查过程中重点监控作业人员操作规程与质量,进行工序质量和分项工程质量的合规检查,本道工序验收合格的工序,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此外,工程施工中不可擅自实施变更,发生工程变更时,要严格遵守变更程序,变更申请经过监理、设计及业主确认后方可实施。

2.1.4做好施工成品质量检查、竣工验收前的自检程序管理

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要从施工顺序上考虑对已完施工成品质量保护问题和措施,防止交叉作业或施工顺序不当造成完工产品的损坏和污染,建筑成品形成后应及时采取覆盖、防护、封闭等措施进行保护。BT项目的投资完成项目竣工前,应自行组织细致的工程质量自检,保证工程质量相关的内、外业满足工程验收规范和合同约定标准。自检合格后方可向项目回购人提出竣工验收书面申请,回购人按照合同约定组织进行项目竣工验收,项目验收通过后由项目回购人或政府提供书面证明。

2.2 BT项目进度控制

BT项目进度管理包含广义进度即项目设计阶段、征地拆迁阶段、施工建设阶段的总体进度管理和狭义投资建设施工的进度管理。项目进度计划的实施管理,是项目进度控制管理的日常工作。在项目团队形成进度控制组织工作体系,明确的各单位、各阶段进度计划目标后,项目进度计划控制管理主要任务就是要分析和发现影响进度计划的相关因素,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进行纠偏控制,保证计划的正常执行。BT项目承包企业要及时了解和掌握工程实际进度进展情况,分析和检查影响进度计划偏差的原因。分析晋江市政道路BT项目的进度管理采取的保障措施,项目管理团队在项目进度计划实施中采用相应计划管理措施包括技术措施、组织措施、合同措施、经济措施。

①技术管理措施:

a.应使项目进度计划符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认真编制和审查的项目各级进度计划,保证计划实施的可行性;

b.采用网络计划技术及其他科学适用的计划方法,结合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对建设工程进度计划实施动态控制;

c.编制进度控制工作细则,指导施工管理人员实施进度控制。

②组织管理措施:

a.项目开始就建立完整进度控制组织体系,按照项目进度计划要求进行分解进度目标的确定与落实,做好组织体系的职责分工与考核;

b.建立日常的进度计划审核制度和进度计划实施中的检查分析制度;

c.形成完善的进度信息沟通网络体系,落实日常的工程进度报告制度;

d.落实图纸审查、工程变更和设计变更流程的管理制度;

e.健全项目进度协调需要的会议制度,会前对参会人员、单位,拟解决的问题及时准确的明确,保证协调会召开的常态化、高效性。

2.3 BT项目成本控制

BT模式的建设成本与常规工程承包相比,投资人承担了项目全过程的资金投资使用和控制,几乎承担了项目回购前的项目全部成本投入。依照BT项目回购总价的组成,剔除所包含的投资收益(工程利润和投资回报)外,所有环节的费用均构成了投资成本,因此成本管理过程涉及了工程、造价、财务、金融等环节的成本要素,因此BT项目成本控制难度和风险大。实施项目成本控制的前提条件是要对BT项目的成本进行全面预测,编制详细的成本计划和分解责任成本。通过科学成本预测和编制详细成本计划,在BT项目建设过程中各成本责任部门有针对性的对成本管理的各个要素予以监控,实现成本控制的目标。项目成本预测是通过项目的具体技术经济资料,应用相应预算编制的方法,对未来的成本水平及其可能发展趋势做出合理的估计,工作的实质是在BT工程项目在实施以前对成本进行核算。因此,工程项目成本预测是工程项目成本决策与计划的依据。

3. 结束语

BT模式使业主、投资者和建设者利益捆绑,专业化管理势在必行,更能体现集约管理和效益管理。项目的立项和论证需要业主、融资方和管理团队共同参与,对项目的经济效益评价更为准确,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保证。BT模式的发展和完善,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在降低成本支出,提高效益方面作用较大。

参考文献:

[1] 黄建玲,杨丽明.“BT”模式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的运作思路探讨[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0,9(2).

[2] 周开河.BT建设模式的初探[J].福建建筑.2010,(12).

猜你喜欢

工程管理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建筑工程审计难点探析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浅议现代化的建筑工程管理
由GS地产服务质量事件反思电力工程管理
浅析电力工程中的技改大修工程管理
论档案管理对建筑工程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