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箱拱桥缆索吊设计吊装施工
2014-04-21靳庆迎
靳庆迎
摘要缆索吊是拱桥施工时必要的组装设备,随着拱桥的设计形式而变化;缆索吊的设计尤其重要,根据每座拱桥的设计及现场地形地貌确定基本参数,通过各种不同应力计算,调整缆索吊的组件及电器设备,直至满足设计及吊装的要求。缆索吊是临时组装设备,要到当地安监部门备案、验收同意后才可使用。
关键词 拱桥 缆索吊 设计吊装
中图分类号: S611文献标识码: A
1.工程概况
1.1 桥位概况
永春河大桥位于云南省迪庆州维西县西北部,原德钦至维西公路K186+500处,在1747.908高程上横跨永春河河谷。桥位处地势东高西低,地形坡度较大,两岸山势陡峭。设计说明桥位处地质为全风化至中风化片岩。永春河为项目区域内澜沧江左岸较大的支流,水量大,遇降水水流上涨明显。
1.2 技术标准
设计荷载:公路—Ⅱ级;验算荷载:特种挂平板车—300
桥面布置:全宽9m=0.5m(防撞护墙)+ 8m(行车道)+0.5m(防撞护墙)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a =0.1g(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的Ⅶ度)
设计水位:电站蓄洪水位1735m,设计洪水频率:1/100
1.3 结构设计概况
主桥设计为140m跨箱型拱桥,采用等截面悬链线箱形无绞拱,6拱7段,预制吊装。拱上设排架,跨距10m,上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T梁。引桥设计,下部结构为桩基础、扩大基础,U型重力式桥台台身。维西岸引桥设4孔10m跨现浇钢筋混凝土板梁,德钦岸设2孔10m跨钢筋混凝土T梁。全桥布置如图:《永春河大桥总体布置简图》
永春河大桥总体布置简图
2.缆索吊设计、受力计算:
2.1缆索吊设计参数
2.1.1跨度
拟定德钦端距7#桥台尾20米为塔架中线,维西端距0#台尾10米为塔架中线,本吊装系统跨度l0=246m。(维西岸边跨,德钦岸边跨,中跨)
2.1.2塔架高度
桥面标高1748.39米,最大垂度fmax=20.0m
拱肋高2.4m,吊索垂度20m,吊钩高1.5m,跑车高1.5m,动定滑车间绳索高度4m,过障碍物的安全净空高度为1.5~2m。
H塔=2.4+20+1.5+1.5+4+2=33m,取34.6m。(另加鞍及梁高2.6m)
如果地势另加其差值,确定塔架的实际高度,两塔顶标高相等。
2.2缆索系统受力计算
2.2.1承载索计算
载荷计算:
主索:吊装主索选用6根φ52mm钢丝绳,型号为6×36WS+FC纤维芯钢丝绳,钢丝绳为全新钢丝绳。
均布荷载:q
主索自重:q1=10.3kg/m
起重索、牵引索自重:q2=2×2×1.97=7.88kg/m
每根主索均布荷载:q= q1 +q2/6=10.3+7.88/6=11.61kg/m
G=ql=11.61×246=2.86t
集中荷载:P
跑车轮及定滑轮:P1=2×3=6t
吊钩、动滑轮及配重: P2=2×2=4t
滑轮组起重索自重:P3=2×8×30×1.97=0.95t
吊重 :P4=60t
冲击系数:K=1.2
单根主索:Q=1.2(P1 +P2 +P3 +P4)/6=14.2t
2.2.2.主索张力及跨中垂度:
取主索张力安全系数K=3.1
T=Tmax/3.1=151.9/3.1=49t
垂跨比:f/l=19.62/246=1/12.54()
主索三跨索长
=356m
张力方程系数计算:
=241.6
=735t
=25
=1976.2t
2.2.3跑车架设时的受力计算:
此时主索上的集中荷载为跑车自重Px,求跑车作用跨中时的跨中垂度:
先求跑车空载主索张力Hx:
计算系数:K3=12Px(G+Px)
Px=(P1+P2+P3)/6= 11/6=1.84t
K3=12×1.84(2.86+1.84)=104
X=L/2=246/2=123m
X(L-X)=123(246-123)=15129m2
C=
B+Cx(l-x)=1976.2+0.42*15129=8330.4t3
将上式代入方程式:
跨中垂度为:
m
2.2.4支座位移对主索的影响
当跑车位于跨中吊重时,假设塔顶将各向跨内位移12cm。
计算系数: W = +2 = 0.24 m
A = = 25 + 0.24×= 30.7
x(L-x) = 1232 =15129
B-Cx(L-x) = 1976.2 + 11.6×15129 = 177472.6
将上述数值代入张力方程式:
H3 +AH2–B–Cx(L-x) = 0
H3 +30.7H2–177472.6 = 0
得H = 47.6 t
垂度(跨中) f = = 20.18 m
比不考虑塔架位移时垂度增加= 20.18- 19.62 =0.56m
必要时调整后缆风,控制塔架向跨中的位移值。
2.2.5主索应力的计算:
(1)在跑车轮作用下的主索应力,以跨中吊重时最大,总应力:
=65.2Kg/mm2
应力安全系数K2:K2=170/65.2=2.6>[2]
(2)索鞍处主索弯曲应力
此时跑车吊重后,位于塔前时应力最大
V=
K=170/83.7=2.03>[2]
2.2.6起重索计算:
(1)滑车有效系数
跑车中起重索倍率为8,即有效绳数为 n=8,
按n=4,c=2,查《无支架施工》附录5表1得 = 7.02。
(2)起重卷扬机的收缩拉力: Y =
P = (p2 + p3+p4)× = (4+0.95+60) × = 32.5t
冲击系数, y == 5.56t,采用8t卷扬机。
(3)起重索安全系数K
拉力安全系数 K = = 5.3 >5
应力安全系数:
起重扣转向滑轮的直径为 D = 300~400mm。取 D = 300mm
弯曲应力:
= 36.5
式中: E = 7560 (双重绕钢索) = 1.1( 起重钢丝绳的丝径)
K =
2.2.7 牵引索受力计算:
由前面计算拱肋於对岸塔前50米处安装:
主索升角=7°11′12,转向滑轮的滑动轴承力 ,动滑轮、定滑轮为滚珠轴承, 跑车轮为滚珠轴承,运行阻力系数f = 0.01。
(1)跑车运行的坡度阻力W1
W1 = =
(2)起重索运行阻力W2
起重索力:G = 6×14.2-6 = 79.2t
共两个吊钩,每钩受力 (冲击及不均匀系数K=1.2)
y == 6.8t(起吊滑车组有效倍率)
W2 = 2(1-)×y = 2(1-0.984+5)×6.8= 2.3t
注:跑车定滑轮b=5,动滑轮a=4
(3)后牵引索的松弛张力W3:
W3 =(当拱座距塔50米,此时l=201米,f=20米)
= 497 kg =0.5t
(4) 牵引索总拉力W:
W = W1 + W2 + W3=11.5+2.3+0.5=14.3t
设牵引索倍率为 “2”,y =
本桥采用牵引卷扬机为摩擦型,拉力为P=10t,足够。
2.2.8地垅受力计算
拉力:
水平分力:
垂直分力:
地垅与基底土摩擦系数
(1)抗滑
(2)抗拔
(3)抗倾
式中:
(4)地垅设计尺寸
实际地垄重量1548t
本地垅设计>419m3满足要求。
本地垄实际V=(10×12×5)+45=645m3同样满足要求。
3.缆索吊拼装
3.1缆索吊施工拼装工艺
主要施工工艺:锚碇开挖、预埋件安装、浇注混凝土→塔架基础开挖、预埋件安装、浇注混凝土→塔架杆件拼装→各种绳索安装→安装滑车、卷扬机→调试→运行试吊→运行吊装。
3.2缆索吊机平面布置
根据地形条件,河流水文情况及施工条件等,决定采用缆索吊机担负0#台到7#台间的现浇部位的混凝土灌注,以及拱箱、模板、钢筋、T梁等的吊装,机械设备的搬运以及施工人员上下桥的需要,拟用一组主索道,采用普通钢丝绳,设计净吊重60吨。
缆索吊系统图
3.3材料和设备
名称 项目 承载索 起重索 牵引索 缆风索 备注
钢丝绳型号 6×36WS+1FC 6×37+1 6×37+1 6×37+1 1.起重卷扬机:JJK-10快速卷扬机40m/min
数量:2台
2.牵引卷扬机:
JJK-8快速卷扬机27m/min
数量:1台
根-直径 6-φ52 2-φ24 2-φ24 20-φ28
单重(kg/m) 10.3 1.97 1.97 2.77
截面积(cm2) 11.08 2.11 2.11 2.95
钢丝直径(mm) 2.4 1.1 1.1 1.3
抗拉强度(kg/mm2) 170 170 170 170
整绳破断拉力(t) 151.9 29.36 29.36 41.0
弹性模量(kg/mm2) 7560 7560 7560 7560
安全系数 3.0~3.5 5~6 4~5 2
应力安全系数 2 3 3 2
3.4锚碇施工
锚碇采用分配梁预应力锚索结构,施工工艺为:表面开挖、钻孔施工、钢筋施工、模板、砼施工。
3.5塔架施工
3.5.1塔架组成:塔架左、右岸两座缆索吊机塔架均为门式塔架,塔架采用万能杆件和部分加工件组拼而成。塔架施工包括基坑开挖、钢筋施工、模板和砼施工、万能杆件拼装。左岸塔架设置在0#桥台后10m,右岸设置在7#桥台后21m。在地面上开挖塔架基础,按照设计位置安装钢筋网及塔架预埋件。浇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80%后可进行塔架的拼装施工。主塔塔架的缆风绳设于塔顶和2/3塔高处,分前、后侧缆风绳,缆风绳上端与塔架固结,下端与地锚相连。
3.5.2塔架拼装
按设计要求拼装万能杆件塔架,并拼装行车安装平台,塔架杆件采用卷扬机和钢管扒杆拼装。塔架是整个缆索吊受力最重要的部位之一,其承受缆索传递的竖向力以及由缆索挠度传递的水平拉力。对塔架设计的时候重点考虑其抗倾覆力及挠度变形的影响。因此对塔架施工应该从材料选用、杆件连接、位置尺寸等方面加以控制。租赁的万能杆件必须选择无损伤无弯曲变形,杆件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杆件截面尺寸及各构造点的尺寸性能良好。尤其是螺栓的可靠性,能够保证施工需要。对于锈蚀严重,存在局部损伤的杆件坚决剔除不得使用。在进行杆件组拼时首先将各螺栓进行检验修整涂油。组拼时要精细施工,对每个螺栓的力矩均衡达到设计要求。拼装塔架每2米高就需要吊线检查一次塔身的倾斜度及几何尺寸。发现偏差过大必须重新拼装及时调整至设计要求范围,塔架的安装精度直接影响到索鞍的安装精度以及整体受力,为此施工中必须重视每一步施工环节。当塔架拼装到一定设计高度2/3处后,挂设缆风绳,塔架拼装到设计高度后,在塔架顶部安装I50的工字钢分配梁、四氟板和索鞍。
3.6设备安装架设
卷扬机根据预埋件位置进行焊接,每个焊缝长度不小于40cm,焊缝厚度不小于10mm。塔顶分配梁及索鞍采用临时扒杆吊装。平衡装置安装在锚碇分配梁上。
设备安装流程图
3.6.1先导索安装
先导索采用φ20尼龙绳,利用河江桥从左岸人工牵引至右岸。固定在卷扬机上。再利用先导索将φ16的钢丝绳牵引到河对岸。φ16钢丝绳到达右岸后穿过塔顶固定在5吨卷扬机上,解除先导索。
3.6.2渡工作索
将工作索配合索卡固定在已经安装好的φ16钢丝绳上,利用φ16的钢丝绳将工作索牵引到河对岸,通过塔顶滑车将两岸工作索连接,形成往复工作索,为渡承重索作好准备。
3.6.3渡承重索
将φ52的承重索紧固在工作索接头上,启动牵引卷扬机将φ52的承重索从左岸锚碇、左岸塔顶索鞍、右岸塔顶索鞍、牵引到右岸锚碇平衡滑轮,再从右岸锚碇平衡滑轮、右岸塔顶索鞍、左岸塔顶索鞍、牵引回左岸锚碇平衡滑轮,完成一个循环,共有3个循环。
3.6.4升行车、调整承重索
将行车安装在承重索上后,利用滑车配合10t牵引卷扬机将承重索紧固到位,紧固绳头采用搭接,绳卡间距为40cm,每个绳头用10个绳卡。每套缆索吊机的主索分为2组,每组由2根钢丝绳绕成6根主索。主索的索鞍采用移动索鞍,索鞍固定于塔架顶。主索跑车采用4排6轮式,吊机共需要2个跑车。
3.6.5渡牵引索、安装起重索
利用工作索将起重卷扬机的钢丝绳形成往复牵引系统,将原有工作索在接头位置固定并断开,将两接头穿过牵引滑轮并固定在锚碇上,形成往复牵引系统。牵引索采用两岸对牵式,φ24钢丝绳走3线,12t卷扬机牵引;起重索采用φ28的钢丝绳,走8线,10t卷扬机牵引。为保证两个跑车的正常运行,两岸各设一套牵引和起重系统,各控制一个跑车。按设计缠绕方式要求安装定滑车、动滑车、转向滑轮、起重索。
3.7试吊及运行情况
缆索起重机安装完成后应进行试吊,试吊按《起重机设计规程》进行,分阶段加载进行试吊,最后起重量为设计最大吊重量的110%,检查各部位、各连接杆件、运转设备等无异常后试吊结束。
3.8缆索吊施工注意事项
(1)、锚杆的空间位置和倾角必须精确定位,张力应达到设计要求。
(2)、钢丝绳使用均按国家最新标准,使用过程经常保养,涂油检查有无磨损。
(3)、各构件均为重要受力构件,其焊接连接要严格保证焊缝质量,焊缝质量Ⅰ级。应避免雨水积滞,并做适当防锈处理
(4)、钢丝绳绳端用绳卡(夹)连接或固定时绳卡(夹)的数量应按《钢丝绳绳夹使用方法》(GB5976-86) 的要求设置。钢丝绳绳端用绳卡(夹)连接或固定时应设保险绳绳卡(夹)。
(5)、为确保吊装工作的安全,在施工过程中,应组织专门人员负责测量观测与通讯联系。
3.9组织验收、安全备案
缆索吊安装并试运行正常后,要向上级单位安监部门报验并安全备案,取得合法的使用程序,根据检查要求,对各个检查部位都要挂牌标识,以表明设备运行处于良好状态。特种作业人员,起重工、卷扬机操作工人都要有上岗证书,并通过再次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使用过程中定时对缆索吊的运行系统检查是否完好,包括卷扬机、钢丝绳、螺栓连接件、塔架、后锚、缆风、挂扣索等,填写检查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停止使用,维修或更换后试运转,正常后才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