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设备故障诊断维修技巧分析
2014-04-21杨智
杨智
摘要:伴随食品行业的飞速发展,食品的种类日新月异。食品企业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企业运营成本,纷纷加大对自动化设备的投入。自动化设备越来越多,设备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本文主要对机电设备故障诊断维修技巧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机电设备;故障诊断;维修技巧
中图分类号: TU85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食品种类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近年来,随着中国人力资源成本的上升,各个食品厂家加大了对食品类机电设备的投资力度,。与此同时,机电设备属于消耗品,受到使用年限、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探讨在日常管理中,如何对食品机电设备进行维护和管理,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一、机电设备故障诊断的现状
1、机电故障
(1)机电故障的类型
按故障发生速度分类:①渐发生故障;②突发性故障;③复合型故障。
按故障的危害程度分类:①故障频繁程度影响程度等级排除紧急程度;②非常容易发生一级重大故障需立即排除;③容易发生二级重大故障尽量快排除;④偶尔发生三级重大故障生产间歇时排除;⑤极少发生四级重大故障大中修期间排除。
另外,还可以故障出现的情况分为已发生的实际故障和未发生的潜在故障;也可以根据故障发生的原因或性质分为人为故障和自然故障等。总之,研究故障类型的目的是通过分析各种故障对设备功能、参数、零部件失效形式的影响,从而在设计,使用中采取改进措施,减少或杜绝故障发生,保证人员和机械安全。
(2)机电故障的规律
机电故障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叫机电的故障规律。用寿命特性曲线,也称“浴盆曲线”来描述机电故障时效率随使用时间的变化关系。寿命特性曲线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早期故障期,即由于设计制造保管运输安装等原因造成的早期故障。其故障率较高,但容易排除。第二阶段为正常运转期,亦称随机故障期。机电设备经磨合、调整,故障率逐渐下降并趋于稳定。在该阶段内仅有突发性故障,一般故障率较小。这一阶段表征了机电的有效寿命。第三阶段为耗损故障期,由于零件的磨损、腐蚀、疲劳等原因造成故障上升率,这时对机器进行大修,更换达到寿命的零部件,加强维护,可延长使用期。但一般大修费用可能较高,大修后的机器性能往往不如新机器。
(3)机电故障发生的原因
机电设备故障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有:①机电设备自身缺陷影响;②环境因素影响;③时间因素影响。
2、电气设备的常见故障
(1)绝缘体脱落
企业的日常工作离不开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这就需要电气设备长时间的负载工作,由于电气设备长期处于高电压和强电场的工作环境之下,电器绝缘往往不能得到很好的保护,当设备的绝缘体出现故障时,不仅会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行,严重时还可能造成巨大的电力事故。常见的绝缘故障主要有电缆的绝缘故障、变压器的绝缘故障以及互感器的绝缘故障,这些故障发生的原因主要是设备长时间的运行,导致了线路的老化;设备温度、湿度、光照等外在环境不能达到设备保护的相关标准,造成绝缘体的腐蚀脱落;电气设备长期过载的运输电力,负荷的电力超过了设备的承受能力,加剧了设备的老化程度。
(2)元件损坏故障
电气设备的运行需要设备元件的共同作用,元件长期的旋转以及负荷难免会造成元件的磨损,当磨损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元件就会损坏,损坏的元件不仅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而且很容易造成设备的瘫痪。由于元件大多储存在设备的内部,因此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很难发现元件的运行状态,这类故障的掩蔽性很强,对工作人员的诊断技术和检修技术的要求比较高,这就需要工作人员具备灵活操作设备的能力的同时,拥有丰富的电气设备检修经验。
(3)设备过热故障
这类故障主要是由温度引起的,电气设备在运行时需要不停的进行能量的转换,这就会产生能量,能量以热量的形式散发出来,对电气设备产生极大的破坏,因热量引起的设备故障在现实中很常见,这种故障轻则会导致设备烧损,严重时会引起火灾。做好设备的温度检测,不仅对设备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影响,而且对企业的安全防护工作也有重要的意义。
二、机电设备常见的故障维修方法
1、直接观法
直观法是根据电气故障的外部表现,通过看、闻、听等手段,检查、判断故障的方法。首先要向操作者和故障在场人员询问情况,包括故障外部表现、大致部位、发生故障时环境情况。通过初步柃查,确认不会使故障进一步扩大和造成人身、设备事故后,可进一步试车检查,试车中要注意有无严重跳火、异常气味,异常声音等现象,一经发现应立即停车,切断电源。
2、火花判断法
观察电器的触点在闭合、分断电路或导线线头松动时是否会产生火花来检查电器故障。例如,正常紧同的导线与螺钉问发现有火花时,说明线头松动或接触不良。电器的触点在闭合、分断电路时跳火说明电路通,不跳火说明电路不通。控制电动机的接触器主触点两相有火花、一相无火花时,表明无火花的一相触点接触不良或这一相电路断路;三相中两相的火花比正常大,别一相比正常小,可初步判断为电动机相间短路或接地;三相火花都比正常大,可能是电动机过载或机械部分卡住。另外,还可以根据电器发出的声音、温度、压力、气味等分析判断故障。运用直观法,不但可以确定简单的故障,还可以把较复杂的故障缩小到较小的范围。
3、短接法
设备电路或电器的故障大致归纳为短路、过载、断路、接地、接线错误、电器的电磁及机械部分故障等六类。诸类故障中出现较多的为断路故障。它包括导线断路、虚连、松动、触点接触不良、虚焊、假焊、熔断器熔断等。对这类故障除用电阻法、电压法检查外,还有一种更为简单可靠的方法,就是短接法。方法是用一根良好绝缘的导线,将所怀疑的断路部位短路接起来,如短接到某处,电路工作恢复正常,说明该处断路。具体操作可分为局部短接法和长短接法。
4、测电阻法
可分为分阶测量法和分段测量法。这两种方法适用于开关、电器分布距离较大的电气没备。以卜几种常用的检查方法,是在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但是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还要活学活用,但是前提是维修过程中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章。还应注意,对于连续烧坏的元器件应查明原因后再进行更换;短接法时应考虑到导线的压降,不违反设备电器控制的原则,试车时手不得离开电源开关,并且保险应使用等量或略小于额定电流,注意测量仪器的挡位的选择。
三、控制机电设备故障的预防措施
1、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和职业技能
食品机电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在日常的工作中,要把安全操作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努力培养维修人员的安全意识,最大限度的避免不必要的人员损伤;同时,要保持工作环境的清洁、舒适,领导要多从维护人员的角度出发,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此外,还要不断提高维修人员的职业技能,通过培训、参观、以老带新等方式,树立他们的信心和责任心,定期进行工作技能考核,只有通过考核的人员才能上岗。
2、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
设备的安装必须按照技术说明书的规定和程序来实施,对于安装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要详细记录,通过核心技术人员的讨论或者询问专家、厂商来解决,只有通过验收合格的设备才能投入使用。采用日常与定期维护保养相结合的方法,有条件的企业可采用计划性状态检修方法,实时的监控设备的运行状态。勇于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3、加大资金投入,努力实现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和无污染
随着科技的发展,更多的先进技术运用到各行各业的生产过程中。对于食品企业而言,应不断加大对新设备的投入资金,加大对技术人员的培养力度,努力实现生产的自动化、智能化;与此同时,随着节能减排、绿色生产等理念的不断深入人心,企业作为社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该有强烈的责任心,需保持设备的无污染生产,为社会的可持续化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4、认真对待每一次事故,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再好的技术人员,再先进的设备和管理方式,也不可能完全避免机电设备出现故障,因此,对于每一次故障,哪怕是微乎其微的事故,也要引起各方足够的重视。通过分析故障的原因,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制定并落实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杜绝类似的事故发生。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机电设备采取合理维护与维修,才能够确保设备处于长期正常运行状态。就需要采取合理的诊断措施查找机电设备的故障,并选择合理的维修技术尽快处理故障,确保机电设备正常运转,确保食品生产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季广成.煤矿机电设备操作规范的执行流程[J].煤矿生产,2010.
[2]田秋敏.谈机电设备是煤矿开采的必备工具[J].行业技术调查,2010.
[3]林栋.浅论煤矿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化工贸易,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