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加强水利水资源的管理措施
2014-04-21阿确格乐平措旦增米玛次仁
阿确 格乐平措 旦增 米玛次仁
摘要:水资源管理学是从学科角度对水资源管理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是水资源管理知识体系,是建立在水文学、 水资源学、 管理学等诸多学科基础之上的新的交叉性综合性学科。通过水资源管理学的研究可以为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利用效率,保障水资源安全,通过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关键词:水利水资源 管理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引言:一个完整的水资源管理体系,能够有效的缓解水资源的短缺和水资源的浪费问题。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随时调整经济发展的战略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策略,去适应新的水资源管理体制,为实现我国水资源管理现代化而努力,从而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1 水资源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水资源总量不丰富,人均占有量低,是某市水资源面临的突出问题。2010年,某市人均动态水资源量为 299 m3,人均用水量 395 m3,仅为全国人均水资源量 2427 m3的 16.3%,
是全国严重缺水城市之一。随着某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据统计,某市 2003 年总用水量为 7015 亿m3,而 2008 年全市总用水量达到 10.01 亿m3。可见,水资源短缺将成为今后制约某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2 水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造成水资源问题除了自然因素外,人为因素特别是水资源管理上的不足也是影响水资源问题主要原因,它们包括:
①水资源管理政策法律法规尚不健全,未能形成良好的法规体系和政策监督机制;
②水资源行政管理体制关系不顺,水资源统一管理的管理模式并未形成,也难以形成;
③水资源权属管理滞后,水权制度尚未形成,影响水市场运作和发展;
④取水许可制度的实施与贯彻不完善,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尚未全面实施;
⑤用水方式落后,用水效率低下,水资源短缺与水浪费和污染并存;
⑥水资源管理仍处于粗放、落后状况,缺少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
因此,加强水资源管理是抑制不合理的水资源需求、缓解水供需矛盾、防止生态环境系统持续恶化的有效途径。
2实行水资源管理的措施建议
2.1水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进入21世纪,水问题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目前我国在推行水资源管理中面临的主要挑战是:
①如何改善水资源与环境的管理;
②如何缓解水资源短缺、用水竞争激烈、水污染严重、水环境恶化的矛盾;
③如何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
④如何防止浪费和污染水资源,普及推广节水减污高效的用水方式;
⑤促进国际合作,协调参与者之间的关系。
3 管理措施
1)施工前期质量管理
a做好项目质量策划工作,统筹安排。在项目质量管理中,首先应确定项目资源,建立健全项目施工组织结构,合理配备人力、设备、材料等资源。通常情况下,质量策划常采用因果图法、流程图法等方法。在水利工程开工后,工程水工单位可根据项目质量计划和工作方针的要求,组织全体员工进行学习。尤其是对于中小型工程企业,由于民工包工队伍较多,应特别注意质量意识的学习和教育。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进入到施工现场之后,应组织施工人员学习技术资料、合同文件,根据文件的要求,再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制定出详细的、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计划,保证质量管理工作能顺利实施。二是各单项工程在开工之前,应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并进行严格考核,保证在工程施工中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设计规范进行施工作业。同时,施工企业还应该实行挂牌作业、持证上岗制度,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三是在各单项工程开工之前,应组织全体人员对施工工艺、机械设备、原材料、检测方法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准备,并进行检查,在准备工作就绪后才能进行施工作业。
b建立健全项目质量管理制度,落实管理责任。在工程开工阶段,应建立健全项目质量管理制度,落实管理责任,让全体施工人员能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首先,应明确规定项目经理的管理职责,作为工程项目的首要负责人,项目经理应亲自抓好质量管理工作。其次,应明确项目质量经理的管理职责,具体负责项目质量管理工作,主要如下:组织制定项目质量计划;根据项目质量计划的要求,检查、监督项目质量计划的执行情况,尤其是对于质量控制点的检查、验证、评审等活动;如果发现技术、管理中存在重大质量问题应组织研究,并上报至项目经理;组织编制项目质量执行报告,上报至项目经理和质检部门。各技术工种、各部室、各专业负责人、各作业队应完成各自的质量管理责任,才能保证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
c.明确项目质量管理的目标,制定计划方案。在执行项目质量计划方案时,应从项目总体出发,结合具体项目的特点,明确质量控制的重点环节,将项目采购、实施环节纳入到质量管理中。同时,质量管理计划应简明扼要,操作性强。
2)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
a人的管理。人的管理是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最关键的环节。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施工人员的任何行为,都可能对项目质量和进展造成影响。因此,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加强人的管理,宣传质量管理意识。质量意识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宣传力度的影响。从目前来看,由于施工人员的文化素质较低,在质量意识宣传方面要分层次进行,将复杂的理论以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质量认识应为一个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过程,在多次循环中,施工人员才能树立起质量意识。同时,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还应该认识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通过各种激励措施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质量控制打下基础。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逐步推行项目人本管理模式,通过“异而不乱、和而不同”的方法,能够提高质量管理的水平。
b强化工地试验。在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中,工地试验是其重要环节。工地试验由企业自检部门组成。在工地试验中,对试验人员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时,试验人员应对工作负责,实事求是。如果试验人员在工作中玩忽职守,不仅浪费企业资金,还会延误工期,甚至可能造成严重影响。在试验室配置方面,应选择合适的试验方法,并选择与之配套的仪器和设备。以测量工作为例,在设备选择时应尽量选择全站仪进行校验,主要是因为全站仪精度较高,还能提高工作的效率。
3)工程竣工后的质量管理
在工程竣工后,应做好工程质量检验,细化工程质量评定的指标,对水利工程施工作业进行严格检查。在工程质量评定时,应根据质量评定的方法和标准,结合施工质量的实际情况,确定施工质量的等级。根据工程项目划分的方法,可将质量评定分为以下几项:单元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项目等质量评定。在工程质量检验时,可以工程产品、工序安排为重点,判断工程质量与规定是否相符。
总结:目前我国政府正在积极推行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和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的水管理体制,对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环境恶化等问题进行统筹规划、综合治理,做到除害兴利结合,防洪抗旱并举,开源节流并重,强化流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建立权威、高效、协调的水资源管理机构,提高水资源管理的整体水平,使水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综合治理。在国际上,面临日趋严重的水问题,联合国及其所属机构和其他国际组织频繁举行水问题方面的国际会议,实施各种水管理项目,采取行动,帮助各国政府解决水与贫困问题。因此,当前国际、国内的形势都为中国推行水资源需求管理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参考文献:
[1]长治市水务局 供稿。 突出重点 综合治理 全面提升水利水资源基础功能[N]。 长治日报,2007-10-11A02。
[2]姜珊珊,唐琳。 水利水资源管理策略简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6:244。
[3]朱存喜。 水利水电施工企业投资开发水利水资源项目是一条可行的新生路[J]。 甘肃农业,2001,12: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