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调查研究

2014-04-21张文元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4年11期
关键词:结构工程混凝土质量

张文元

摘要:混凝土的结构施工质量已成为影响建筑物安全和耐久性的重要问题。本文分析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和措施,阐述了在施工过程中,只要能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设计规范进行施工.绝大部分质量问题是可以避免的。

关键词:混凝土;质量;结构工程

中图分类号: TU37文献标识码: A

1.钢筋工程质量控制要点及措施

1.1钢筋的检验

钢筋进场后,检验每批钢筋的材质、合格证,并按《质量程序文件》要求进行标识。对每批次的钢筋按规范进行机械性能的检验,检验合格后的钢筋,经监理工程师审查后,再投入钢筋半成品的加工、绑扎、安装。

1.2钢筋加工

现场设钢筋加工车间,钢筋的拉直、成型、闪光对焊连接等均在加工间完成.所有加工的钢筋均按钢筋翻样单的尺寸进行剪切、弯制。钢筋加工操作员在钢筋下料前,均认真校核“钢筋检验报告单”,确认其材料与报告单所述一致。

1.3钢筋绑扎

加工后的钢筋送分批至柱、梁、板的不同部位。为使钢筋穿插方便、快捷,特别是梁与柱,梁与板的接头部位,其钢筋接头较密集,钢筋绑扎事先排号按顺序进行。钢筋的安装按柱、墙、梁的顺序绑扎完成,最后绑扎楼板的钢筋。柱子钢筋安装完毕,在封模前,加焊水平方向定位钢筋,楼板面筋加焊梅花型布置的钢筋支撑,保证上层钢筋的位置正确,不下陷。钢筋保护层:地下基础40、梁柱30,地上柱30、梁25、板15。钢筋保护层用预制水泥垫块进行控制,在钢筋绑扎后,每间隔500mm垫置垫块。

2.模板工程质量控制要点及措施

2.1模板制作、裁剪和拼装:在施工方案图中必须有模板拼装大样图,根据模板大样图制作模板。

2.2模板的配置要考虑压边顺序,一般为梁侧模压梁底摸,板模压梁侧模。楼板模板采用散装散拆,模板编号定位,楼板上开洞的,先在底板模上放出洞口线,再在底模上支设洞边模板,并用木枋作内撑,用以加固模板,防止洞口模板在打混凝土发生偏移。板底模的标高要严格控制,模板拼接允许偏差控制在规范许可范围内。

2.3模板接缝处理:(1)模板接缝必须光滑平整严密,并用电刨刨平;(2)用水平靠尺检查其平整度;(3)在接缝处刮石膏腻子,对刮腻子困难处用粘胶带粘接,保证接缝不漏浆、光滑;(4)在刮腻子处或粘胶带上再补刷无色脱膜剂;(5)每块模板接缝处至少要钉三个钉子,并且第二块模板的钉子要朝向第一块模板方向斜钉以使拼缝严密。

2.4梁、柱、墙、接头控制措施:(1)梁、柱接头常出现模板模数不配套时,必须在地面上将异形模板整体成形,加固连接成整体,严禁用小块异形模板在脚手架上临时加补;(2)所有梁均拉通长线控制(尤其是和柱相交处),每根梁的两端均投放平面和竖直控制线;(3)采用直角尺控制检查,以保证梁、柱正交;(4)梁、柱相交处,梁、柱起始端均设加固箍;(5)接头处刮石膏腻子,以防漏浆;(6)柱模板直接支到梁底标高,以防错台漏浆。

2.5模板成形后用垂球或拉通长线精调,以保证平整度和垂直度。

2.6在墙模板底部、中部每隔2-3m开好150*200观察口(或浇筑口),模板已清理干净,并淋水湿润。

2.7柱模、梁底模拼装完后,其几何尺寸、平整度、光滑程度以及梁、板、柱接头部位的细部处理,必须经施工单位内部四级质检体系检查达到合格标准,最终报监理公司认可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

2.8模板拆除:(1)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必须严格执行GB50204-2002中表4.3.1的规定。(2)拆模时应注意保护棱角;(3)拆完模后,应立即对少量残留在模板上的杂物清理干净,并立即刷无色脱膜剂。

3.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3.1基本要求。采用混凝土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原材料检验报告、配合比报告等质量保证材料;粗骨料的最大颗粒直径不得大于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不得超过钢筋间最小净距的3/4。选用5~30mm连续级配的碎石;考虑到水泥的合易性,我们将在混凝土中加减水剂。外加剂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要求,并经过检验合格才能使用;外加剂的参量因结合实际经试验确定。浇筑竖向结构前应先在底部填50—100mm厚的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竖向结构混凝土浇筑采用分层浇筑,浇筑层厚度应大于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

3.2配合比要求。需要满足工程技术性能及施工工艺的要求,才能保证混凝土顺利施工及达到工程要求的强度等性能。科学配制混凝土,早期强度明显提高,加快模板周转,加快施工速度,其技术、经济综合效益十分显著。

3.3浇筑振捣的要求.浇筑混凝土时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40cm)。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一层5—10cm,以使两层砼结合牢固。振捣时,振捣棒不得触及钢筋和模板。表面振动器(或称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应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

3.4柱的混凝土浇筑。柱浇筑前底部应先填5—10cm厚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减石子砂浆,柱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振捣,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时每层厚度不大于50cm,振捣棒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柱高在2m之内,可在柱顶直接下灰浇筑,超过2m时,应采取措施(用串桶)或在模板侧面开洞口安装斜溜槽分段浇筑。每段高度不得超过2m,每段混凝土浇筑后将洞模板封闭严实,并用箍箍牢。柱子混凝土的分层厚度应当经过计算确定,并且应当计算每层混凝土的浇筑量,用专制料斗容器称量,保证混凝土的分层准确,并用混凝土标尺杆计量每层混凝土的浇筑高度,混凝土振捣人员必须配备充足的照明设备,保证振捣人员能够看清混凝土的振捣情况。柱子混凝土应一次浇筑完毕,如需留施工缝时应留在主梁下面。无梁楼板应留在柱帽下面。在与梁板整体浇筑时,应在柱浇筑完毕后停1—1.5h,使其初步沉实,再继续浇筑。浇筑完后,应及时将伸出的搭接钢筋整理到位。

3.5梁、板混凝土浇筑。梁、板同时浇筑,浇筑方法应由一端开始用“赶浆法”,既先浇筑梁,根据梁高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随着阶梯形不断延伸,梁板混凝土浇筑连续向前进行。和板连成整体高度大于1m的梁,允许单独浇筑,其施工缝应留在板底以下2—3mm处,浇捣时,浇筑与振捣必须紧密配合,第一层下料慢些,梁底充分振实后再下第二层料,用“赶浆法”保持水泥浆沿梁底包裹石子向前推进,每层均应振实后再下料,梁底及梁侧部位要注意振实,振捣时不得触动钢筋及预埋件。梁柱节点钢筋较密时,此处宜用小粒径石子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浇筑,并用小直径振捣棒振捣。施工缝位置,宜沿次梁方向浇筑楼板,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的中间1/3范围内。施工缝的表面应与梁轴线或板面垂直,不得留斜槎。施工缝宜用木板或钢丝网挡牢。

3.6混凝土的养护:为使混凝土中水泥充分水化,加速混凝土的硬化,防止混凝土成型后因曝晒、风吹、冷冻等因素影响出现不正常收缩裂缝起壳破损等现象,混凝土在浇注完毕终凝8~l2小时(普通混凝土)后洒水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加以覆盖,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应根据所采用的水泥的技术性能确定。对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合的混凝土养护不少于7天,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的混凝土不得少于l4天。

4结束语

保证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必须对混凝土工程施工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各工序施工必须在质量检查合格的基础上进行衔接,才能确保混凝土质量,进而保证了工程质量。同时要建立各项质量管理制度,让各级管理人员切实履行各自职责,并制定行之有效的奖罚措施,加强项目管理层和作业层的责任心。以确保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麦兆洪.浅谈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工会博览,2008年第36期,35.

[2]赵荣华.浅谈混凝土结构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措施[J].门窗,2012年第8期,124.

猜你喜欢

结构工程混凝土质量
二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检测(一)
浅谈商品混凝土使用控制技术措施
混凝土早期变形对其耐久性的影响
自我修复的神奇混凝土
混凝土
基于SAP2000的通信三管塔风荷载加载方法研究
浅谈火电厂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睡个好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