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2014-04-21吴博
吴博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不断迅速发展,我们国家基本的建设规模正在逐年的增大之中,科技含量高、施工难度大的工程也在逐渐的加大,与之对应的安全事故更是层出不穷,建筑工程建设项目的安全风险也越来越突出,再加上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也在逐渐的形成,给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与问题,进而也就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本文主要就是针对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问题及对策来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一、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概述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是目前我国所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通常,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包含两层含义: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对设备、材料、人员等的安全管理,尤其是对合同有关各方的现场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建筑物自身的安全管理,即建筑质量要达到合同要求,且能保证在设计规定年限内的安全正常使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具有如下特点:建设各方协调过程较多,故管理综合性较强且复杂;受自然环境影响大,多为露天作业;作业内容多变;劳动强度大,人员技能参差不齐;生产岗位不固定,人员流动性大。安全生产是建筑业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同时它也是职工健康安全的重要保障。建筑工程安全生产与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紧密相关,它是企业获得效益的重要基础。因此,做好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意义重大。
二、工程安全管理中的问题
1、建设工程的特点导致施工中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建设工程规模大、周期长、劳动强度高,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是否齐全配套,采用的工艺技术是否合理以及照明、通风情况等都会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
2、参建各方缺少以人为本的安全意识和管理机制
业主作为项目的投资方往往只重视进度而忽视生产过程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大部分承包商缺乏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和足够的安全管理人员,现场工人得不到应有的安全培训。
3、工程承包企业的成本因素导致减少安全防护措施
承包企业为了拿到项目,低价竞标;还有的承包企业实行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层层分包,层层收取管理费,大大压缩了一线施工队伍的利润空间。
4、建筑工人素质不高,安全教育严重滞后
建筑工人大多数来自农村,他们一方面缺乏安全常识,不懂得在劳动中合理保护自己,另一方面,维权意识差,一旦出现了安全事故,不懂得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按照规定,新工人进场必须进行安全生产“三级教育”。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劳动技能和安全知识两个方面,经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但大多数企业招收的农民工都没有进行教育,致使这些人严重缺乏安全生产科学知识吗,安全操作水平低下,安全意识淡薄,自我防护能力极差。
5、安全工作思想认识不足,措施不力
在施工进度、质量、效益、安全几方面发生冲突时,往往忽视安全生产,注重进度和效益。安全技术措施专用资金不足,有些连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保证措施都不愿意花钱,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这些在个体、私营企业中表现尤为突出。
6、安全监督部门管理薄弱
一直以来,建筑工程安全监督局限于大检查、标化验收,而现有监督机构的安全监督人员正在做大量本该是建筑施工企业安全员应做的工作。事实上,无论是从人员数量、工作范围、工作深度,安全监督人员绝对代替不了施工企业安全员的工作。在工作方式方法上,往往是以点带面。监督机构仅能发现到位检查的那几天的部分工程安全问题,而对大量不在现场检查时工程的安全就无法顾及了。其次,近几年来安全监督机构性质一直不很明确,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安监机构人员的自身建设。另外,现行工程安全法律、法规仍有不完善之处,安全法规体系仍有空白,有的目前很难找到明确的依据。
三、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优化措施
1、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安全管理工作搞不好,往往在于认识不到位。现代安全管理要求的基础就是正确认识安全管理。处理好施工安全和经济效益关系,我们发现一些单位施工时,有不在乎的态度,因小洞不补,造成大的事故发生。因此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提供工人的思想认识,增强政治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增强工程项目经理负责抓安全生产管理的紧迫意识。安全问题还有着重大政治影响和社会影响,施工安全问题解决不好,无论对社会还是单位都会造成不良后果和负效应。只有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广大施工人员才能真正树立安全第一,安全就是效益的思想观念,从而有效的预防事故的发生。
2、加强安全组织机构建设
各施工单位安全管理机构要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自身战斗力。同时,还要加强安全机构的组织建设,做到层层有人抓、有人管,选配业务素质好,责任心强的人道安全管理队伍中来,将责、权、利充分落实到位,以充调动其工作积极性,进一步促进安全管理工作走向正规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3、及时检查并更新安全设施是目前预防建筑安全事故的重要措施
借鉴吸收国外先进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经验,引进国外先进的施工机械设备,积极采用新设备、新技术和新工艺,加大安全管理投入,及时更新安全设施,从而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此外,施工前还要做好安全准备工作,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施工安全防范和控制。因此,要适当增加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资金投入。
4、加强建筑工人的安全培训与教育,增强从业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
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企业要明确各部门的安全职责,并增强其安全意识,使安全管理规范化和程序化,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方法和制度,并建立切实有效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如果相关部门都能参与到安全管理中来,相信我国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水平将会得到很大提升。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要加大对建筑工人安全培训的监管力度,针对性地引导建筑企业,使其加大对现场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与管理,制定并实施强制性的安全培训教育规定,真正把安全技能培训纳入建筑从业人员就业培训的重要内容,接受培训后经考核合格才可上岗。
5、建立健全建筑安全标准体系
ヒ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的决定》和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开展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的知道意见,坚持“以人为本,关爱生命,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稳步推进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规范企业安全生产行为,促进建筑施工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实现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好转。
6、建立并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及岗位责任制度,严格落实安全责任
完善安全机制,建立安全责任制,它是实现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重要保证。实行项目经理和各专业管理人员的负责制,建立权、责、利相结合的责任安全管理体系,与项目各级人员都要签订安全责任合同,并落实项目各级人员安全责任与奖罚办法,制定奖罚分明的激励制度,完善考核制度,明确考核指标,分清管理层次,充分调动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全员参与、全方位和全过程的项目安全管理布局。依法落实相关部门的监管责任,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许可条例,加大安全监管力度,实施并落实行业监管指导与安全生产综合监管相结合的工作机制。
结束语
建筑工程企业的施工,多数情况是露天高空作业,而且现场情况多变,又是多工种的立体交叉作业,劳动条件差以及从业人员的构成不确定性及流动性大的特征,使建筑施工成为仅次于采矿业的重大事故频发的高风险行业。施工事故的发生不仅会给国家、集体造成巨大财产损失,还关系到职工的生命安全和切身利益,关系到企业的社会信誉和经济效益,对社会也会造成不良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建筑行业的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赵伟.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刍议[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2,01:362.
[2]周鸾.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问题及措施分析[J].江西建材,2013,01:234-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