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城市园林绿化施工及养护管理
2014-04-21王永福
王永福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建设和发展,我国园林绿化建设发展十分迅速。但是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园林绿化工程仍然存在着各种问题,虽然在建设过程中不乏精品出现,但是总的园林绿化效果令人堪忧。怎样提高园林绿化工程质量,已经成为现今园林绿化工程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作者对城市园林绿化施工及养护管理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园林施工;养护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86.3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园林绿化作为城市化建设的重要环节,要想发挥其美化环境、净化环境的功效,要从绿化施工和养护管理方面保证园林建设的质量。为了让园林绿化工程抓住程发展的机遇,园林绿化工作者,必须深入对园林绿化工程的研究工作,发现在工程施工技术上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积极措施加以解决,为园林工程的科学发展提供合理的发展途径。
一、园林施工与养护管理的关系
园林工程施工与养护管理需要有严谨的体系。通常情况下,园林种植是一个短期的工程,但是养护管理却是长期和周期性的工程,所以园林施工与养护是紧密联系的,相辅相承的。园林施工及养护管理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园林的设计与施工的养护,所以施工是处于园林工程的中期,所强调的施工的质量和进度,它最关注的是施工后景观效果,园林养护是处于园林工程中后期,所以要巩固园林施工与养护管理的成果,最关键的是注重园林工程实效性,强调园林的美观和实用性。园林施工与养护是一个大的体系工程,建造者和设计都要有丰富的
经验,这样才能将园林的理念展现出来,因此,成功的园林作品是需要施工与养护相结合,把园林建设的社会价值、人文价值和生态价值无法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园林建设也会失去其原有的意义。
二、园林绿化施工的重要环节
1、踏勘现场,合理定点
认真详细踏勘现场,根据相关设计图纸的要求,确定行间距的定点。如有与现场不符,应及时与设计人员沟通,进行调整。在定点布局时,首先把路缘或路肩、临街建筑红线作为基线,在地面根据图纸中的尺寸确定出相应的行距,同时设置好定点。然后,为了标记定点位置,可采用刨小坑、撒石灰的方法。对于小型公园或街头绿地,确定其定点时可利用测量仪,在平面图上对公园、道路、花坛、绿地边界相关建筑物、植物种植位置一一进行标记。针对孤立树、装饰性的树群,确定定点后要进行编号,标明该树种的相关信息如名称、大小、规格。
2、科学合理栽植
采用科学的栽植方法能极大提升植物的成活率。首先苗木要选取健康的植株,运送过程做好保水工作。栽植的过程包括苗木修剪、修根、栽植。剪冠的目的是减少树木的叶面,避免蒸发后水分的流失。要保障苗木地上地下部分水分的均衡,需要通过人工剪除的方法,除掉部分树冠。栽植树木时,一定要合理把握栽植的深度。一般新植树采用的栽植深度可参照苗木原圃深度。在实际的种植过程中,可适当比原来的痕迹多埋大约5~10cm。并且,还要注重平直度,全部树木的排列应整齐、划一。此外,完成种植后,在回填土时,回填土踩实的情况也直接影响着栽植树木的成活率。通常,采取分层填土踩实的方法,使苗木的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在实际操作中,回水3次后围合进行种植穴的封穴,以保证正常的水分需求。
3、土壤改良
许多施工现场的土壤不适合苗木的栽植,所以进行土壤的改良,也是保证种植效果的有利方法。在海尔大道施工中,我们采用乔木树穴改良与灌木表层改良的方法,各个规格的苗木有具体的改良措施,营养土有具体的用量标准,以确保土壤能适合苗木的生长。
4、严格控制材料的质量
园林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施工材料的质量,从而防止由于材料质量的低劣导致的工程质量问题,一旦工程质量低劣,不仅会破坏园林景观构建的效果,也可能造成一系列无法修复的损失的发生。因此,在园林施工的过程中,要树立质量管理的意识,对材料要进行严格的监督和质量管理,使施工单位材料应用的质量符合园林建设的要求。除此之外,在园林的建设过程中要明确各项材料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防止施工方由于经济利益的诱使选择劣质材料进行施工,要建立健全个人负责制,对材料方面的问题要追本溯源,找到劣质材料的来源并作出相应处理;做好施工的全程跟踪,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材料要坚决予以抵制,防止劣质材料带来的施工质量问题,保证园林绿化工程质量,发挥园林建设效果。
三、加强园林养护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
1、做好树木的养护管理工作
树木的养护管理工作关系着园林工程的整体质量,也是提高园林美观度的重要表现,因此其养护工作必须要认真对待。对于一些高大树木的养护要经常的进行树枝的裁剪,将一些枯萎的树枝进行摘除,以便更好的培养新树枝。同时,一些不规则的树枝也要及时的进行剪裁,减少因大风给树木带来的压力,这样也能够有效的提高树木的美观度,让树木的整体质量得到有效的改善。
2、做好草地的养护
园林绿化中的草地养护的原则是保证一年四季常绿,而且还要统一均匀,根据种植时间的长短计算可分为四个过程:第一,从种到长满的时候,这个阶段为长满时期;第二,种植后的三到五年,这个阶段为草长的最旺盛的时候,称之为旺长期;第三,种植后的六到十年,这个阶段是草长的平稳时候,称为缓长期;第四,基本是种植后的十年到十五年,这个阶段为退化期。
3、做好绿篱的养护
在园林绿化工程中肥水在绿篱中是有很高的要求,要提高种植后的生长速度,可以在最开始种植绿篱时加入适量的有机肥在客土中。
4、把握绿化园林养护管理现代化的发展方向,逐步实现机械化生产
为了减少劳动量,脱离繁重的体力劳动,劳动生产率的增加,都要跟着现代技术不断开发的机会,经过机械操作的广泛应用,从而改变传统的种植方式。现代化的机械操作方式简单方便,省时间省力气,功能也很全,有非常高的工作效率。
四、施工与养护的有机结合
1、绿化养护管理工作应贯穿始终
绿化施工过程对绿化植物的损伤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十分严重的。为此,制定施工组织设计时要对施工过程中植物养护工作统筹安排,施工中严格按规范标准进行;同时做好对绿化植物的精细养护,尽可能减少施工操作对绿化植物带来的损伤。例如,在绿化施工时,树木在挖掘、运输、种植过程中,其根干部以及树叶中的水分也在逐渐流失,这直接导致树木的树冠部分逐渐枯萎,这时,有必要提前对树木枝叶进行适当修剪,然后用浸泡过水分的草绳将整个树干表面紧密缠绕起来,保证树木吸收水分的平衡度。如果在夏天遇到高温炎热的天气,还要采取防晒遮荫措施,在树叶的表面喷水,避免水份蒸发对树木造成失水损伤。在完成移栽工作后,树木在重新生长初期,根部还相对不够稳固,养护人员必须及时支撑固定,并定期浇水、喷水,保障树木根系与土壤紧密相连,使树木尽快生根、生长。
2、绿化养护是园林施工过程的延续和深化
园林工程建设既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需要,也是创建现代园林景观城市的要求。园林绿化工程建成初期,各类植物还没有正常生长,加之施工中对植物的损伤性修剪等,几乎起不到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也不能较好地体现园林景观效果。绿化植物要经过连续不断地精心养护,才能较快地恢复生长,直至完全枝繁叶茂,体现设计意境;同时,随着各类树木的不断生长变化,当初设计时的不足之处也将显现,通过养护修剪等技术措施,不但可以弥补设计当中的不足,还能通过创造性艺术修剪,进一步丰富园林意境、提升绿化景观效果;随着树体的长高长大,也必然对建筑设施、市政管线等公共设施以及周围居民的生活、出行等产生不利影响,养护时要通过合理修剪、移植调整等措施,使绿化植物在满足景观效果的前提下,也尽可能方便人们的工作、生活与休闲活动的需求。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园林施工与养护管理的有效结合是一项很复杂的工程,所以做好园林绿化和养护管理工作不容忽视。在园林构建过程中,要适时提高绿化的效果,保证城市美化的效果,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园林景观构建效用的发挥。
参考文献:
[1]夏建东.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与养护管理的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7)
[2]李慧凯.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与管理的探讨[J].河南林业科技,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