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勘探方法分类及应用效果浅谈
2014-04-21王庆辉
王庆辉
摘 要 在油田地质勘探中,地震勘探是重要的勘测方法,对提高地质勘探效果具有重要作用。从目前地震勘探过程来看,地震勘探分为不同的方法,每一种方法都有特殊的使用环境。基于油田地质勘探的实际需要,我们有必要对地震勘探的方法分类进行深入分析,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和讨论,保证地震勘探方法能够得到有效应用,并取得积极的应用效果。所以,我们应结合油田地质勘探工作实际,认真分析地震勘探方法分类及应用效果,为油田地质勘探提供有力的方法保证,提高油田地震勘探的整体效果。
关键词 油田地质勘探;地震勘探;方法分类;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P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04-0102-01
从油田地质勘探工作实际出发,地震勘探方法的选择对油田地质勘探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油田地质勘探工作的现实需要,地震勘探技术将成为保证油田地质勘探效果的重要手段。为此,我们要对地震勘探技术方法的内容、分类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保证地震勘探技术能够更好的为地质勘探工作服务,使地质勘探工作能够取得积极效果,为油田地质勘探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满足油田地质勘探的实际需要,达到促进油田地质勘探效果,提高油田地质勘探实效性的目的,促进油田地质勘探取得积极效果。
1 广角地震解决模糊成像区成像技术
在油田地质勘探工作中,如何解决模糊成像区成像效果,是保证地质勘探工作取得积极效果的重要内容。结合油田地质勘探工作实际,模糊成像区成像主要可以依靠广角地震技术来解决,具体应采用以下方式。
1)利用折射波,以取得高速屏蔽层顶面和基底的构造形态及基底的速度。
通过采取这一手段,模糊成像区的光波折射基底得到了改变,光波的传输速度发生了变化,使得模糊成像区的成像效果较原来有所改善,满足了模糊成像需要,提高了成像质量。
2)利用广角反射波,以避开近偏移距上的各种难以避免的干扰波,提高成像质量,使得常规方法成像模糊区变得更清晰。
对广角反射波的利用,是模糊成像区提高成像质量的重要手段,对促进模糊成像效果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从这一点来看,广角反射波法将会得到重要应用,对模糊成像区成像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3)利用高速层中的转换波,以对高速屏蔽层之下的低速储层成像。
在模糊成像区成像过程中,应善于利用高速层中的转换波,保证模糊成像的整体效果满足实际需求。同时,要利用高速层中的转换波与低速储层的差异,做好成像工作,满足成像需要。
由此可见,广角地震法成为了解决模糊成像区成像问题的重要技术。为此,我们应认真总结广角地震模糊成像法,在模糊成像过程中积极运用广角地震法,满足模糊成像的实际需要。
2 山前带地震勘探技术
在石油地质勘探过程中,对于地形特殊的地区普通地震勘探技术难以奏效。通过了解发现,山前带地震勘探技术在山区地震勘探中得到了重要应用,并取得了积极效果。
“针对目标基于模型的分段、分线、分区设计”是复杂山地山前带地震采集方法设计的正确路线。
1)“面向目标基于地表与地下特征”的“分段、分线、分区设计”是优化观测系统设计与实施的准则。
在山前带地震勘探过程中,分段、分线和分区设计是保证山前带地震勘探取得积极效果的关键。为此,我们要理解山前带地震勘探的总体过程和技术特点。
2)“分区、分段设计激发方式与激发参数” 是做好激发工作提高原始资料品质的基础。
在山前带地震勘探中,分区、分段的设计往往能够在激发方式和激发参数上取得较好的融合。为此,我们应在山前带地震勘探中,将激发方式与激发参数进行有效融合。
3)“多信息分区建模、统一建库”,采用“中间参考面”计算静校正量的方法是提高山地山前带静校正精度的关键。
对于山前带地震勘探而言,勘探精度是关注的焦点,为了保证勘探精度满足实际需要,应在勘探中有效计算静校正量,提高勘探的整体精度。
目前来看,山前带地震勘探技术对山地地质勘探具有重要作用,不但提高了山前带地震勘探的整体效果,也解决了山前带地震勘探的实际需要。为此,我们应重视山前带地震勘探的作用,将其作为重要的地震勘探方法来看待。
3 大排列相位校正技术
对于油田地震勘探而言,除了上述地震勘探方法之外,大排列相位校正技术也得到了重要应用,并取得了积极效果。目前来看,大排列相位校正技术特点和应用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采用大排列方式的观测系统采集数据存在着相位差,在进行数据处理时,应该进行相位校正,才能得到连续可以追踪的反射同相轴。地震相位的变化和地震波入射角及岩性都密切相关。对地震相位校正的前期工作,主要是基于模型的地震分析技术。在此基础上开展方法技术研究,完成相位校正。
2)目前大排列相位校正技术在油田地震勘探中得到了重要应用。从其应用范围来看,大排列相位校正技术改善了原有的数据处理方式,提高了数据处理效果,并进行了必要的相位校正,保证了相位校正的整体效果满足实际需要。为此,大排列相位校正技术对于油田地震勘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是提高油田地震勘探效果,提升油田地震勘探质量的重要手段,对油田地震勘探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和现实意义。基于这一优点,大排列相位校正技术在油田地震勘探应用中取得了积极的应用效果,满足了油田地震勘探的整体效果。
4 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油田地震勘探过程中,地震勘探方法的选择是保证勘探效果的关键。从目前油田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来看,可供选择的地震勘探方法较多。为此,我们应根据油田地震勘探现场实际,合理选择地震勘探方法,并对地震勘探技术的分类及应用效果进行认真分析,满足地震勘探工作需要,达到提高地震勘探效果的目的,促进油田地震勘探工作发展。
参考文献
[1]郭韬.基于QT的地震属性分析软件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成都理工大学,2011.
[2]李新幸.多维度关联分析及在地震解释中的应用[D].东北石油大学,2012.
[3]汪晴川.川东长兴组生物礁分布地震识别技术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
[4]黄玉.川东北HCL地区飞仙关组三段鲕滩储层地震预测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9.
[5]白博.潜山型储层特征描述与表征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
[6]唐雪芹.基于地震属性分析的沉积相划分[D].中国石油大学,20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