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水共治”部分技术成果及典型服务案例汇编
2014-04-21
“五水共治”部分技术成果及典型服务案例汇编
1.水稻田间节水减污综合技术
成果来源:浙江省水利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应用领域:适宜水稻种植区
成果简介:
水稻田间节水减污综合技术是一项集成水稻节水灌溉与合理施肥的技术措施,其核心是通过适宜的水肥调控,发挥稻田水肥耦合效应,降低氮肥的挥发和渗漏损失,实现水稻节水、增产和减少农田面源污染排放的综合效应。该技术为非工程措施,无需额外的工程投入,只需改变农户灌溉和施肥习惯,具有投入少、操作简便、效果好的特点,至今累计已辐射推广30万多亩,取得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主要环境指标:
水稻田间节水减污新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以“节水、增效、减排”为目标,由于充分发挥稻田水肥耦合效应,具有显著的节水、增产和改善环境效应。通过试验站观测及示范田推广应用表明,与群众习惯模式相比,采用新技术节约灌溉水量20%~40%;增产20~40kg/亩;稻田平均减少COD、TN、TP排放量20%以上。
典型应用案例:
2008年在省农发办科技推广项目支持下,在我省平湖、永康水稻灌区推广面积5.5万亩,其中永康项目区2.88万亩,平湖项目区推广面积2.62万亩。2009—2011年,在浙江省灌溉试验中心站组织下,以平湖、永康、金清试验站为中心,在附近水稻灌区累计辐射推广面积30多万亩,累计节水1200多万m3,节电27万度,新增粮食产量520万kg,直接经济效益1050万元,同时减排COD约540余吨,TN约30余吨。
2.河道生态修复成套技术及设备
成果来源:浙江省科学仪器设备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应用领域:该技术可广泛适用于城市污染河道、湖库的水体生态修复,特别是对处理难度较大的黑臭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外源污染截流不完善的河道具有较明显的水质改善效果。
成果简介:
河道修复成套技术及设备主要包括MBR微生物富集驯养技术、移动床(MBBR)生活污水截流处理技术、生态恢复技术、微生物床技术以及曝气增氧技术等。上述成套技术及设备的工作原理均是利用生物生态类方法,不会引入化学药剂造成二次污染,也没有投加外源菌剂的生态风险。
该成套技术及设备主要是针对水体黑臭、富营养化以及底泥沉积污染物较多、截污不完善、有雨污合流管入河的河流,其中MBR微生物富集驯养装置主要是用于培养本地土著微生物,培养好的菌液定期回流至河道用于降解底泥中的有机物,同时还能将污染水体中的有机物和氨氮直接进行生化处理;移动床(MBBR)装置用于处理截污不完善或雨污合流的排河污水,降低河道水体的污染物负荷;生态恢复技术是利用挺水、浮水及沉水植物转移吸收水体中富余的氮磷,恢复河流生态多样性;微生物床技术可提供河道土著微生物的生长繁衍载体以加速除去水体有机物、氨氮;曝气增氧技术可直接改善水体厌氧环境,消除黑臭。
主要技术指标:
目前较多的城区排水体制上难以实现完全的雨污分流,导致城市河道成为最终的纳污水体,本技术充分考虑了这种截污不完善的现实情况,将污染源强化处理和水体生态修复有机结合,使受污河道的水质逐步提升,1年培育调控后,COD、氨氮和总磷降解率基本可达30%以上,黑臭河道中的各类底栖生物得到自然恢复。
施工前 施工后
杭州东陈河工程实施前后对比
典型应用案例:
杭州市西湖区东陈河水体修复工程:河道全长约为1000m,河宽大约为20~25m,深度约为1~3m,储蓄量约为60000m3,属于典型的黑臭河道,水质劣V类,氨氮高达15.9mg/L,总磷4.06mg/L,溶解氧0.06mg/L,整个河流生态系统几乎全部破坏,基本没有鱼虾及底栖生物存活的迹象。本工程采用的主要处理工艺有生态浮岛、沉水植物、射流曝气机、微生物强化处理区、MBR微生物富集驯养处理系统、MBBR污水截留处理系统等。工程2013年5月进场施工,2013年8月竣工验收,10月份黑臭基本消除,溶解氧充足的水域开始慢慢有蝌蚪及小鱼苗出现。
3.“五水共治”标准化系统
成果来源:浙江省标准信息与质量安全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应用领域:为“五水共治”相关的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各个环节的工作和专项工程提供规范化、系统化的技术支撑及协调管理依据。
成果简介:
“五水共治”标准体系,将与“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和“抓节水”直接和间接相关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也可以说“五水共治”标准体系是由相关标准组成的系统。该体系按照“五水共治”的特点进行了分类,可以作为“五水共治”的标准库,使用者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查询和使用。此外,可以针对“五水共治”工作中某个治水重点专项工程,灵活运用标准体系,将与该治水专项有关的标准挑选出来,按照具体目标、各个环节分工、相互协调等要求编制专项工程标准综合体。标准综合体不是简单的罗列和收集标准,而是强调针对性,以解决实际问题,如河道综合整治标准综合体。
主要技术指标:
标准体系包含了1499个五水共治相关标准,分为5个子体系,包括了国家标准471个,行业标准1007个,我省地方标准21个。形成了5个子体系加上标准综合体的“5+X”标准体系运用模式,具体包括了河道综合整治标准综合体、农村污水治理标准综合体、节水工程标准综合体、重点工业行业污水治理标准综合体等。
典型应用案例:
标准体系在http://www.spsp.gov.cn/上提供给社会各界查询,为参与五水共治的各相关方提供全面、系统的“五水共治”标准库。台州沿海产业标准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瑞安市标准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仙居产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临海产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天台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等子平台也建设了“五水共治”专题标准数据库。
4.“五水共治”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成果来源:浙江省测绘科学技术研究院
应用领域:该技术可广泛应用于省、市、县三级党委、政府的治水管理工作,平台集成了信息展示、项目管理、治水督导、公众参与等功能,是监督考核治水成效的有力手段,是辅助政府决策的可靠工具,是百姓参与的有效途径,更是长效治水的重要抓手,真正做到了“以图知水,以图治水”,为“智慧治水”开路领航。
成果简介:
“五水共治”信息平台利用现代地理信息、云计算、物联网、全景等先进技术,涵盖综合展示、五水专题、重点项目、三河治理、河长制、技术服务等功能,集成整合了环保、水利、城建、农村、农业等部门的各类信息资源,对治水项目进行全过程管理和监督。平台依据“五水共治”作战指挥管理一张图、一张网、一个平台、一个指挥中心的原则,实现省、市、县(市、区)分级管理,整合现有各种基础数据、河道数据、建设项目数据、“十百千万”专题数据等等,为各类用户提供了多维度的信息展示和管理手段,是一套适用于全省省级、市级、县级的信息化治水平台。
主要技术、经济和环境指标:
“五水共治”综合信息服务平台采用先进的计算机和地理信息技术开发,满足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与规范的技术要求,峰值并发用户数分别不少于500,在整体性能上,须满足提供7×24小时不间断服务、满足高服务质量要求。
获奖和知识产权情况:
“五水共治”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由浙江省测绘科学技术研究院自主研发。
典型应用案例:
“五水共治”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已形成省、市、县三级平台,较好地服务了全省各级党委、政府的治水工作。
省平台侧重宏观的掌控,定期将县、市、省各级治水工作动态汇聚,生成统计专题地图,瞬息可得,提高了管理效率又节约了成本;市级平台—台州平台融合信息报送、管理、监督、考核四大管理机制,开创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百姓参与的良好工作局面,形成台州市多维度信息化的“五水共治”作战布局;市级平台—金华平台在近五轮的金华市护水作战中发挥了实在的作用,平台的移动采集和督导系统充分应用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督察、黑臭河整治治理督察等方面,还制作了“五水共治”领导工作用图移动版本,为领导辅助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县级平台—三门平台,作为全省首个县级五水共治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得到了各方的认可与肯定,已成为三门创新五水共治管理工作的靓丽名片,引来全省多个市县治水办相关人员观摩学习。
实时视频监控系统
集成省市县三级治水作战部署图
5.农村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技术
成果来源:浙江省环保装备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应用领域:该技术可广泛适用于农村或集镇等小型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个小型的“污水处理厂”。适宜应用该技术的地方需具备:基本完成截污纳管工作;日污水产生量在5t~50t范围内最佳;污水类型以生活污水为佳。工程实施后,须配备相关技术人员定期对污水处理设备维护运行管理。
成果简介:
农村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技术是仿AO工艺设计而来,主要原理是利用微生物、植物等生物生命活动,对水中COD、氨氮以及磷进行转移、转化及降解,从而使水体得到净化再进行排放,有利于恢复农村的水生态系统。
农村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技术具有投资少、风险小、易操作等优点,处理后水质达到一级要求,可作为灌溉水进行利用,可以说,基本能达到零排放。目前已在浙江省诸暨市赵家镇东溪村、王家井新南村和店口镇朱家站村开展应用示范,效果良好颇受民众欢迎。
农村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 农村污水处理站点
主要技术指标:
在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截污纳管后,集中在一体化处理设备中进行处理,使用该技术可使排放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明显改变农村污水排放处理情况,提高农村环境卫生质量。
典型应用案例:
目前平台已在诸暨市赵家镇东溪村、王家井新南村和店口镇朱家站村的农村污水治理工程中应用了该成果。在对农户生活污水进行截污纳管工作后,采用仿AO污水处理技术,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了收集并集中处理,消除了农村的乱排放现象,同时,COD、氨氮和磷等均达到了一级排放要求,大大改善了农村的水环境和整体感观。
6.饮用水源地“洁水保水”渔业技术
成果来源:浙江省渔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应用领域:该技术可广泛适用于我省不同地区饮用水源地(外荡、江河、水库等)的水生态修复,能有效抑制藻类异常增殖,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提高水体透明度和水生态系统稳定性。适宜应用该技术的水域需具备:基本完成围网、网箱投饵或施肥养殖整治工作;水体流速较缓、无通航、行洪排涝等功能需求;外源污染物得到有效控制得水域;有专人从事渔业生产管理。
成果简介:
针对我省不同类型的饮用水源地,通过开展主要水环境理化因子、水文要素、饵料生物(浮游动植物、底栖生物等)、水生植物、鱼类等种群结构特征及渔业生产情况等调查,定量分析了饮用水源地生态系统结构特征和发育状态,确定相应水域的营养等级、养殖生态容量;运用Ecopath模型分析生态系统稳定性状况及系统中能量流动受阻环节;制定人工干预方案,提出进行人工调控改善水质适宜放养的水生生物种类、密度及增殖、捕捞方案。通过鱼类等水生生物对水中污染物进行转移、转化作用,从而使水体得到净化。同时,通过人工干预,提高了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有利于恢复或重构稳定的水生态系统。
本技术具有投资少、风险小、不产生二次污染,且能实现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提升等优点。目前已在浙江省饮用水源型水库(桥墩水库、岩口水库等)修复试点工程开展应用示范,效果良好。
主要技术指标
运用该技术,在保护水质的前提下,每生产1kg鱼类可从水体中转移25~35g氮和3~9g磷,有效降低了水体营养物质含量。每生产1kg鱼类可有效消耗水体中藻类15~25kg,抑制饮用水源地水华的暴发。可实现水体透明度增加50%以上。在保护水质的前提下,可实现每亩水面增产150~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