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开发性金融支持财政的相关分析

2014-04-21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学院

经济研究参考 2014年20期
关键词:开发性政策性财政收入

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学院 赵 昕

一、引言

开发性金融作为一种金融手段和形式,以其独特的运作模式,对国民经济产生有力推动,对国家财政形成了有效的支持。关于开发性金融对经济的推动,国内外众多学者已做了全面和深入的研究,但关于开发性金融对财政的支持,相关研究却并不充实。

从国内研究来看,开发性金融与财政的关系逐渐被人们所关注。陈元(2012)认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大量的瓶颈领域和薄弱环节,但我国财政资金相对有限,信贷资金不愿介入,证券市场又刚刚起步,导致这些领域和环节长期无法得到足够的资金支持,而开发性金融以贯彻国家政策为目标,积极开展与地方政府合作,为财政资金提供有力的支持和配合。贾康(2005)认为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下,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借助现代金融制度,而开发性金融定位于经济发展和结构升级的先导因素和推动力,因此需要调整和优化开发性金融与财政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和国家开发银行联合课题组(2010)基于开发性金融与财政的相互关系,以国家开发银行开发性金融实践为案例,通过构建模型分析开发性金融对我国经济、财政及社会的贡献度,推动开发性金融与财政和谐发展。

二、开发性金融的概念

开发性金融是政策性金融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为弥补市场缺损和制度落后而出现的一种金融手段。具体来说,它通过政府设立的法定金融机构,以开发性的方法和市场化的运作,实现政府的特定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作为开发性金融在中国的探索者和实践者,同时作为全世界最大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国家开发银行创造性的把这种金融形式运用到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当中,并逐步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开发性金融理论。

国家开发银行成立至今的二十年间,始终以贯彻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为目标,筹集和引导社会资金,缓解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和薄弱环节,以融资推动市场建设和规划先行,支持国家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支柱产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发展和国家重点项目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支持中小企业、“三农”、教育、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医疗卫生以及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发展,支持国家“走出去”战略,拓展国际合作业务。以此,增强国力,改善民生,促进科学发展。

本文认为开发性金融仍属于政策性金融,从事政策性业务,但开发性金融不同于传统政策性金融,它是基于传统政策性金融的一种先进的表现形式,通过开发性方式对开发性领域提供资金支持,同时市场化的经营模式、不依赖财政的运作方式也是其明显优于传统政策性金融的地方。因此,开发性金融具有政策性金融的属性,它不是商业性金融,更不是居于商业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之间的第三种金融。政策性金融有多种表现形式,包括进出口金融、农业(农村)金融、中小企业金融及住房金融等,开发性金融是其中一种。

三、开发性金融与财政的关系

既然开发性金融属于政策性金融,它就必然承接了政策性金融与财政之间的关系。从政策性金融来看,作为政府的金融机构,其设立目标就是以金融手段贯彻国家的宏观政策,通过开展政策性业务协助政府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因此与财政有着密切的关系。开发性金融作为政策性金融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不仅保持了与财政的这种密切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不断深化与地方政府的合作,进一步加强了与财政的配合。

具体来说,开发性金融与财政的关系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在战略决策上,开发性金融与财政均服从于国家的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但运行机理有所不同,财政资金具有无偿性特点,而开发性金融要求资金的有偿使用。二是在业务领域上,开发性金融与财政均服务于社会公共产品的提供,但侧重领域有所不同,财政资金侧重于纯公共产品领域,而开发性金融则更关注准公共产品的提供。三是在资金补充上,开发性金融开展政策性业务,对财政资金形成了良好的补充,但由于政策性业务的低盈利性和高风险性,财政也需要对开发性金融机构的经营发展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由此可见,开发性金融与财政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四、我国开发性金融支持财政的实践证明

我国开发性金融的产生及对财政的支持,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在计划经济时期,财政是国家配置资源的主要手段,承担着对大部分资源和产品直接分配的职能。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财政逐渐无法满足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对于一些社会公共产品和国家重点项目的资金投入明显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从其他融资方式来看,虽然信贷融资逐渐占据主要地位,但商业性金融的利益驱动使其避而远之,政策性金融的经营模式使其有心无力,而证券融资又因起步较晚及定位偏向等原因,难以发挥足够的力量。总体来说,其他融资方式难以对财政提供有效的支持。

正是在这样一种环境下,开发性金融应运而生。作为财政、信贷市场和证券市场的中间地带,开发性金融发挥着政府与市场之间的桥梁作用。随着我国开发性金融的不断发展,国家开发银行也完成了由传统政策性银行向开发性金融机构的转变,其业务范围在传统“两基一支”领域的基础上,增加了对城镇化、中小企业、“三农”、教育、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医疗卫生以及环境保护等公共领域的支持。这些业务开展和资金投向与我国财政形成了较大范围的交集,对财政形成了全面而有力的支持。从2012年经营概况来看,国家开发银行一方面坚持对“两基一支”领域支持,确保煤电油运、农林水、通讯和公共基础设施的资金需求,特别是加大对中西部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贷款力度,有效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同时着力推动产业升级改造,助力环保、节能减排及文化等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加强对民生领域支持,增加农业产业贷款、新农村建设贷款、中小企业贷款、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助学贷款及应急贷款的发放量,有力支持了“三农”、住房、医疗卫生、就业及教育等领域发展。

五、我国开发性金融支持财政的实证分析

(一)模型的设计理念。

模型设计包括生产、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3个模块,其中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核心方程,用于测算开发性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度。在此基础上,根据经济决定财政的理论建立开发性金融与财政收入及财政支出的相关性模型。最后,通过将各个模块的方程联立,形成测算开发性金融对财政支持度的基本模型框架,实现对各项指标的跟踪和测算。

在使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过程中,假定开发性金融投入总量作为一个单独的资本要素,通过回归分析估计开发性金融投入对总产出的影响。这种将某一类型资本作为独立要素,研究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方式,在国外学者的研究中较为常见,这为本文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同时开发性金融自身的独特性也确保其能够作为一种独立的生产要素计入生产函数当中。本文将开发性金融对经济和财政的支持度定义为当年新增开发性金融投入带动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及财政支出的增量分别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及财政支出的比值。

(二)模型的理论框架。

1.生产模块。从直观性和有效性考虑,使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该函数根据生产要素数量可将其形式写为总产出与多种生产要素及对应系数的函数形式,即 Y=F(X1,X2,X3,…,Xn)。将开发性金融投入作为独立的生产要素计入函数,再通过估算各生产要素的对应系数得出具体方程,从而测算开发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度。具体推导过程如下:

总产出生产函数为:

其中,Y、A、L、K、D 分别代表国内生产总值、生产技术水平、劳动人口、非开发性金融资本存量、开发性金融资本存量。使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形式 Y =ALαKβGθ,α、β、θ 分别代表劳动人口、非开发性金融资本存量、开发性金融资本存量的产出弹性。方程两边取对数为:

本文假定生产技术水平对所有要素投入保持规模报酬不变,由此可得α+β+θ=1,将α=1-(β+θ)代入方程(2),得出人均项表示公式:

由此方程求出θ,即可得到开发性金融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支持度。

2.财政收入模块。由于国内生产总值对财政收入具有明显的决定性作用,同时上年财政收入对当年财政收入又产生重要影响,由此建立财政收入方程:

其中,PFR和PFR-1分别代表当年和上年财政收入。由于开发性金融对国内生产总值产生直接影响,国内生产总值对财政收入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开发性金融对财政收入具有间接影响作用。求出方程(3)中的θ及方程(4)中的b(1),可得开发性金融对财政收入的支持度。

3.财政支出模块。由于财政收入对财政支出具有明显的决定性作用,同时上年财政支出对当年财政支出又产生重要影响,由此建立财政支出的方程:

其中,PFE和PFE-1分别代表当年和上年财政支出。由于开发性金融对财政收入产生间接影响,财政收入对财政支出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开发性金融对财政支出具有间接影响作用。求出方程(3)中的θ、方程(4)中的b(1)及方程(5)中的b(2),可得开发性金融对财政支出的支持度。

根据以上建立的各项方程,方程(3)~(5)构成开发性金融对财政支持度的模型基本框架。

(三)模型相关说明。

1.物质资本存量说明。物质资本存量是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一个基本变量。从国外研究来看,物质资本存量可于公开统计资料中查取,而我国目前尚无物质资本存量的官方统计,仅有一些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和测算。出于测算结果的准确和完善考虑,本文选用张军等人对我国物质资本存量的测算结果,以其测算出我国大陆30个省区市2000年按当前价格计算的物质资本存量,计算各省1999~2012年各年以当前价格计算的物质资本存量。当年物质资本存量是上年物质资本存量与当年固定资产投资的加总,具体计算公式为:

其中,Kt和Kt+1分别代表第t和t+1年的物质资本存量,It+1代表第t+1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在明确各省各年物质资本存量的基础上,通过掌握开发性金融各年资本存量情况,即可求出非开发性金融各年资本存量。由于开发性金融投入主要集中于中长期基础建设项目,并在较长时期作用于当地国民经济产出,因此本文以国家开发银行各年末贷款余额作为当年开发性金融资本存量,总物质资本存量与开发性金融资本存量的差额即为非开发性金融资本存量。

2.样本区及数据说明。根据国家统计局划分方法,将我国大陆地区分为东部、中部及西部三个区域,其中东部区域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辽宁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山东省、广东省、海南省等11个地区,中部区域包括山西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等8个地区,西部区域包括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12个地区。本文以三个区域为样本区,每个区域的生产总值、劳动人口、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分别为该区域所包含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劳动人口、一般预算内收入、一般预算内支出的加总。国家开发银行自1998年后由传统政策性银行向开发性金融机构转变,因此本文选取1999~2012年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根据数据可得性要求,模型各项变量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及《国家开发银行年报》。

3.模型运算步骤说明。开发性金融对样本区财政支持度模型参数估计、检验及支持度测算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模型参数估计及检验。以各区域1999~2012年的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国家开发银行贷款余额为观测值,利用Eviews 6.0的最小二乘法对模型进行回归,完成模型参数估计及检验。如方程总体上通过检验,则可进行开发性金融财政支持度的测算及分析。

(2)财政指标模拟值测算。假设样本区当年无开发性金融新增投入,即开发性金融资本存量与上年相同,而其他外生变量均为当年真实值,通过模型求出样本区当年的财政指标模拟值。

(3)开发性金融支持度测算。根据已求出样本区当年财政指标模拟值,与当年财政指标真实值进行比较,得到开发性金融对样本区财政的支持度,从而分析开发性金融对财政的支持。

(四)开发性金融支持度测算。

根据已建立计量模型及相关规范,分别对三个区域的开发性金融支持度进行测算。

1.东部区域。开发性金融对区域生产总值支持度方程:

以上方程总体上通过检验,将所有解释变量带入对应方程,求出当年开发性金融无新增投入情况下各被解释变量的模拟值,并与真实值比较得出开发性金融对财政支持度。

表1 1999~2012年开发性金融各区域贷款余额表 亿元

通过测算结果看出,东部区域2000~2012年在开发性金融投入的情况下,经济与财政状况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从各年平均情况来看,开发性金融对东部区域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及财政支出的支持度分别为2.87%、2.71%及1.68%。

2.中部区域。开发性金融对区域生产总值支持度方程:

开发性金融对区域财政支出支持度方程:

以上方程总体上通过检验,将所有解释变量带入对应方程,求出当年开发性金融无新增投入情况下各被解释变量的模拟值,并与真实值比较得出开发性金融对财政支持度。

通过测算结果看出,中部区域2000~2012年在开发性金融投入的情况下,经济与财政状况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从各年平均情况来看,开发性金融对中部区域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及财政支出的支持度分别为3.62%、2.76%及0.89%。

3.西部区域。开发性金融对区域生产总值支持度方程:

表2 东部区域2000~2012年开发性金融支持度测算表 亿元

以上方程总体上通过检验,将所有解释变量带入对应方程,求出当年开发性金融无新增投入情况下各被解释变量的模拟值,并与真实值比较得出开发性金融对财政支持度。

表3 中部区域2000~2012年开发性金融支持度测算表 亿元

表4 西部区域2000~2012年开发性金融支持度测算表 亿元

续表

通过测算结果看出,西部区域2000~2012年在开发性金融投入的情况下,经济与财政状况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从各年平均情况来看,开发性金融对西部区域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及财政支出的支持度分别为4.61%、4.80%及0.84%。

(五)模型设计的不足。

1.模型通过分析开发性金融对经济的支持,以及经济与财政的关系,间接说明开发性金融对财政的支持。这种分析方法基本合理,但存在一定的不足。不足之处在于遵循这一思路任何促进经济的力量也都能够促进财政,因此仅能说明开发性金融对财政在资金上的支持,难以体现在战略决策和业务领域等方面的支持。

2.模型依据经济决定财政的理论,但经济并非财政的唯一影响因素,特别是对于财政支出而言,一方面部分省份为加速当地经济发展,财政支出远超于财政收入,且各年间规律性较弱;另一方面本文选用数据为口径较窄、相对易得的一般预算内收入和一般预算内支出,不包括其他预算外收入和支出,因此支持度结果在一定程度的偏离也是现实的合理反映。

3.由于开发性金融在我国发展实践历时不长,因此模型变量的观测值受到相应限制,从而导致模型拟合程度或不够精准,个别年份支持度结果出现负值,但对总体结果影响不大。

六、结论与政策建议

根据三个区域分析结果,表明开发性金融对各区域经济和财政均有促进作用,为各区域发展作出一定贡献。横向比较来看,开发性金融对各区域经济和财政支持度各不相同,主要由于开发性金融对各区域资金投放比重不同,以及各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此外,从经济决定财政的理论来看,若开发性金融对某区域经济支持度大,它对该区域财政支持度相应也大,模型的分析结果基本证明了这一理论。本文应选用国家开发银行贷款发放量作为开发性金融资本存量,较贷款余额更为准确,但由于前者不可得,因此开发性金融对财政的实际支持度应高于本文测算结果。

分析证实开发性金融对财政具有支持作用,有必要研究开发性金融与财政的动态发展关系,构建二者的协调互动机制,确保开发性金融在战略决策上与财政保持一致,并在业务领域上与财政形成有效配合,共同促进国家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在开发性金融为财政提供支持的同时,财政也应对开发性金融提供适当的资金和政策保障,特别是在当前经济环境下,针对利率市场化造成开发性金融机构筹资成本的增加,以及新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等问题,都需要财政采取相应措施以保障开发性金融的持续健康发展。

[1]陈元:《政府与市场之间》,中信出版社2012年版。

[2]贾康、阎坤、陈新平:《实现开发性金融与财政的协调互动》,载于《经济参考报》,2005年7月16日,第006版。

(部分参考文献略)

猜你喜欢

开发性政策性财政收入
山西首个政策性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收入保险落地
2022-2024 年广东省政策性渔业保险
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发性金融融资战略的相关研究
罗克辛刑事政策性刑法体系批判
一季度全国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
我国财政收入运行持续向好一季度税收同比增长17.3%
中国财政收入走势图
开发性核电厂厂址保护工作探索与初步实践
开发性金融支持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理事会成立旨在开展政策性、前瞻性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