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循环经济,追求卓越创新的绿色化工践行者——滨化集团循环经济一体化产业模式综述

2014-04-21朱海燕沈文慧张媛华

化工管理 2014年1期
关键词:企业发展

文/朱海燕 沈文慧 张媛华

发展循环经济,追求卓越创新的绿色化工践行者——滨化集团循环经济一体化产业模式综述

文/朱海燕沈文慧张媛华

滨化集团始建于1968年,1970年建成投产,历经四十多年艰苦奋斗和创新突破,迄今已发展成为主业突出、产业链完整的综合型化工企业集团,产业涵盖石油化工、精细化工、盐化工、氯碱、热电、口岸仓储、文化传媒、金融等领域,集团拥有上市公司和多家独资、控股、参股公司,拥有良好的油品、沥青、化工产品、环保化学品、油田化学品及工业助剂系列产品格局,产品覆盖全国三十一个省市自治区和世界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2010年2月,滨化股份正式在上交所挂牌上市,为公司今后的资源配置、产业整合和资本运作及后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十多年来,集团始终秉承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立足雄厚的资源优势,创造了世界领先的工艺装备和独有的核心技术,塑造了高素质的人才梯队,建立起了以“资源合理开发、产品精深加工和能源综合利用”为特色的绿色循环经济一体化运营模式。在滨化四十多年发展创业的每个阶段中,优秀的企业文化与管理理念始终贯穿其间,不论是计划经济时期还是市场经济时期,伴随着企业快速成长稳步增长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但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也沉淀了宝贵的精神宝藏,铸就了丰富的文化底蕴。从最初的“艰苦奋斗、勇于奉献”的创业精神到“爱我化工、研细求是、开拓进取、勇创一流”的奋斗精神,再到“创新、诚信、尽职、敬业”的企业精神,与时俱进的企业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推动了滨化人团结一致、勇往直前发展的脚步。从“九五”开始,滨化集团不断深化管理理念,追求卓越经营,围绕国家产业结构调整,走“两个依托,一个联合”之路,“十五”期间,实施了四个产业板块的配套、扩量,以提升产业技术水平为目的的多次改造,重组了沾化海源公司,合资建设了龙口滨港液体化工码头,推动了滨化体制结构和增长方式的转变,提出了“抓住国家对国企进行战略调整的契机,以进一步整合资源,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延伸产业链为目的,实施多元化投资和资产运作的新形式”为战略定位,始终坚持“从战略上考虑,不计较大小;高瞻远瞩,不争眼前利益;讲求诚信,不做一锤子买卖”的原则,先后与诸多大企业集团合作实现双赢,成为了战略伙伴;“十一五”期间,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经济危机,坚持“向资本市场迈进,提升企业品质和实力”的新目标,先后与中海油、中石油、中石化、美国戈尔公司、日本氯工程公司等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形成了企业资源技术优势。在滨化发展的各个阶段,抓住了一次次产业升级和产品换代的机遇,成功逾越了小氯碱、小热电、小石化、小炼油的门槛,成为目前中国国内最大的三氯乙烯、油田助剂市场供应商和重要的环氧丙烷、烧碱产品生产商,初步形成了资源配套、上下游衔接、综合利用、一体化的循环经济产业模式。

在企业发展的管理方面,滨化集团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优势,靠着不断深化管理理念,追求卓越经营,先后获得了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认证,通过卓越绩效、节能、计量、社会责任审核验收,目前有8个体系在企业内部有效运行。同时,滨化集团还注重向同行学习先进的管理办法,推行了项目管理、供应链管理和体系流程再造、信息管理等先进的管理工具,均取得了好的实效,促进了企业品质的全面提升。

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滨化发展的理念是“创新是企业的灵魂,人才是创新的主题,学习是成才的源泉,不断开创企业与员工终生学习、永续发展的愿景”。多年来,滨化集团每年都拨出大量的员工教育培训经费,并建立了滨化人才培养教育基地,与清华大学、石油大学合作成立了远程教育滨州站,与青岛科技大学合作成立了工程硕士函授站,根据需要每年制定继续教育和培训计划,每年举办近百期专业培训班,逾万人次滨化员工参与各种专业培训。多年来,对各个层次、各类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已经成为滨化重要的日常工作流程。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人才队伍的不断壮大,目前滨化已设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省级企业技术开发中心、助剂研发中心,成立了集团公司技术创新团队,形成了高素质优秀的人才梯队,这为滨化集团“十二五”及更长远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根基和保障。

发展中的滨化集团在为国家、社会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得到充分的肯定和认可。企业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全国工业重点行业效益十佳企业”、“中国化工行业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中国节能减排贡献企业”、“国家一级安全标准化企业”、“全国设备管理优秀企业”、“中国先进生产力示范研究基地”等荣誉称号。而且作为山东省循环经济试点单位,滨化确立了“主业做优做强,产品向差异化发展,工艺向循环经济发展”的发展战略,积极调整产品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努力打造一体化循环经济产业,向绿色低碳转型。2008年,滨化股份投资20亿元建成了东瑞化工项目,整个项目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生产链条实现内部循环,使全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气态、液态、固态废弃物经过回收供给上下游工序进行循环利用,形成了具有循环经济特色的氯碱产业链——

从原盐进厂开始,以氯碱为龙头,所产氯气用于生产三氯乙烯和环氧丙烷,三氯乙烯装置副产HCl用于生产氯乙烯,氯乙烯装置副产的电石泥经过回收处理用作环氧丙烷生产的皂化剂,将环氧丙烷生产中的反应尾气进行回收液化作为燃料气回收利用,环氧丙烷生产中产生的废渣与热力公司的废渣(粉煤灰、炉渣)综合利用制建筑标准砖,用以替代国家限制生产的黏土砖,形成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实现了清洁生产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成本,产业结构合理,产品结构丰富,装备水平较高,始终保持氯碱平衡,在严峻的市场竞争中形成了较为独特的竞争优势。自投运以来,整个项目独有的循环经济一体化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已成为滨化新的经济增长点,循环经济规模效益凸显。

2012年,欧债危机反复恶化,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国内主动调控房地产市场和化解投融资平台风险,宏观经济在不断下行中寻求支撑和平衡。在此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下,滨化集团充分发挥自身循环经济一体化、氯产品差异化和烧碱产品结构良好的优势,仅仅抓住市场机遇,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市场开发,及时调整产品结构,保证了各套生产装置的高量、稳定、优质运行,主要产品烧碱、环氧丙烷、三氯乙烯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各套装置运行负荷均达到或超过100%。在市场方面,深度挖掘非洲、南美洲市场潜力,全年食品级液碱、食品级片碱、粒碱出口分别增长32.19%、30.14%、36.79%,实现了产供销平衡,与同行业相比取得了较好的经营业绩。2012全年,滨化集团实现营业收入341.77亿元,实现利税36.73亿元,实现利润10.74亿元,继续保持了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实现了企业发展和社会责任的双赢。

“十二五”期间,滨化紧紧依托特有的循环经济一体化产业链,确定了以“调整原料结构、产品结构,加快产业提升,大力发展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的“十二五”总体发展方向。2012年,公司投资35亿元启动实施了《化工分公司整体搬迁及综合技术改造项目》,对位于老城区的化工分公司实施“退城进园”入驻滨州市城东高科技化工项目集中区,在园区内科学规划、合理分区,以开发国际最先进的新型绿色环保制冷剂、节能新材料、新型工程材料为目标,建设“以开发国际最先进的新型绿色环保化学品为核心、上下游产业一体化、原料减量化、废物再利用和资源化”的绿色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园区。

通过实施“退城进园”迁建改造项目,实现滨化“三个转变”:一是从基础化工原料和产品生产向发展高端新型化工产品转变,二是从初级产品向差异化和精细化产品转变,三是从单纯治理污染达标排放向资源化再利用的循环经济转变,实现新型循环经济一体化发展模式。目前,整个项目进展顺利,预计2014年底全部建成并投产,届时将形成独具滨化特色的管理先进、技术一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系统网化的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为今后滨化又好又快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和发展平台,同时,对于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推进结构调整,拓展企业发展空间,推动企业“十二五”科学发展实现新跨越也都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滨化集团正按照“十二五”发展规划,抢抓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坚持走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依托循环经济一体化产业链,进一步发挥公司在资源、技术、管理、循环经济一体化等方面的优势,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科学发展,积极调整原料结构、产品结构,实施产业提升,大力发展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以行业领跑者的姿态和信念致力于打造“科技创新、资本运作、企业文化”三个平台,对员工负责,对股东负责,对社会负责,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良性循环,为中国的化工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企业发展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