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这到底是“补”还是“腐”?

2014-04-21责编杨立华

当代工人(A版) 2014年24期
关键词:私分福利待遇政治素质

责编/杨立华

【读者发问】

这到底是“补”还是“腐”?

责编/杨立华

最近,深圳一家国企出台了公车改革,又急忙搞出了个补贴方案:总经理每月补6800元、副总4800元、部门正副职3600、3200元……比国家规定司局级月补1300元高出4倍。这是多么诱人的数字,可职工们蒙了:这是“车补”,还是“车腐”?

由公车浪费到滥发车补,这是改革的深化、制度的创新,还是腐败的变种?以改革之名,行腐败之实,把改革变成私分国家财产的遮羞布。这种变味的改革一旦实施,便给那些不合理的特权披上合法的外衣,使之制度化、合法化。要知道,自己给自己立规矩,定标准,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而是一次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的考验。

公车,顾名思义,是公务用车。公车改革,是工作需要,不是福利分配;是工作方式的转变,不是利益调整。然而,多年弊政养成的积习,好多从工作需要制定的制度,都已成为各级领导干部正常“福利待遇”的组成部分。所以,每项改革一动,就会触犯到这些既得利益,使改革阻力重重。现在需要正本清源,工作需要就是工作需要,福利待遇就是福利待遇,两者不能搅在一起,否则改革就会走样。撰文/悠然

猜你喜欢

私分福利待遇政治素质
私分国有资产罪的废除
浅谈企业保卫人员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治理现代化视野下学生政治素质培养研究
浅谈国有企业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
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分析及研究对策
党组织的温暖更多了
珠三角外来务工人员教育程度对法律意识(自我维权)、家庭收入影响分析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福利项目需求预测机制研究
将拨给村里的经费收回来发补助,该如何定性?
集体私分国有资产也是犯罪
——从两起案件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