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实事求是的经济工作者
——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绿色农业联盟主席、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米建国教授
2014-04-21
●本刊记者 阮 静
做一个实事求是的经济工作者
——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绿色农业联盟主席、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米建国教授
●本刊记者 阮 静
他是一个知识广博的经济学者,研究视野开阔,学术成果丰富;他也是一个坚定的实践派,在多科综合的学识背景下以一个研究者的身份从事过不同的职业,且不论对己还是对人,“一切从实际出发”、“说真话、说实话”是他最认可的研究者品质。
他有着自己一套简洁清晰的治学思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常常是他研究经济问题解决之道的基本逻辑;而“实事求是是最高的理论也是最高的实践”则是他不论在做研究还是从事具体工作中的座右铭和不二法则。
采访中,谈及改革发展的种种问题时他常常语速很快,不等我附和或者追问便乘兴说下去。唯有一次,他主动停下来,将他面试博士生时的一个问题反问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他之所以重视这个问题,在我看来,表明了他既重实践,也强调对理论的总结、概括和升华,更表达了他对每一个中国问题的研究者要时刻立足国情、独立思考、遵循规律的期望。
他就是米建国教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一位始终如一坚持实事求是的经济学家。
米建国,1951年生于河北,中共党员,经济学货币银行学专业博士,研究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历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调节部副部长、部长,宏观经济部部长,信息中心主任,其中:1995年4月—1996年4月于北京市财政局挂职,任副局长;2002年5月—2004年5月兼任甘肃省人民政府省长助理、省政府党组成员;2013年起担任中国绿色农业联盟主席,并在中国农村金融学会、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等多个学术机构或高校兼职。主要从事宏观经济运行分析和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及企业改革发展的咨询研究。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多次参与国家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的调研与设计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相关文件的起草;坚持在国家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做一个实事求是的经济工作者”。
参加2010年长春国际金融高级别会议
理论的革新者
“如饥似渴”这四个字在他身上体现得是淋漓尽致。米建国谈及自己的大学时代,那求知若渴的状态至今还在他脑海中留有很深的印象。
1978年,米建国被河北大学工业经济专业录取,此前的他在当时政治环境的影响下有着颇多曲折的经历:初中毕业被迫回乡务农,后又为谋生到山西省汾西县的一个乡村小煤窑挖煤、烧焦炭,直至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年轻时受点磨难对后来的成长绝对是一笔财富”,当谈起青年时代这段经历时米建国总结道,“关键是在磨练中不要沉沦、不要放弃,有机会就要勇敢地抓住。”在那个年代,高考就是这样一个改变人命运的机会,米建国也称自己就是抱着一种“试一次、拼一把”的想法和骨子里那份不甘心的奋争勇气实现了“龙门一跃”,而他的研究生涯也就此拉开帷幕。
由于在河北大学读书期间,学习成绩等各方面表现不错,1982年毕业后即被留校,分配到学校的日本研究所。河北大学日本研究所在当年是一个全国范围内同领域问题研究的权威单位,此后的八年时间,米建国不仅自学了日语,深入研究了日本经济社会教育问题,也在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同时不断观察研究中国的改革开放。这一时期,数十篇论文以及《日本的职工教育》、《日本企业经营管理研究》等专著的发表让米建国在国内研究日本问题的学术界产生一定影响,而得益于对微观经济长期的关注与研究,在企业发展理论上米建国也有建树、有创见,是世界上第一位研究、概括企业发展规律的经济学者。
在兴邦产业论坛做主题演讲
1988年,世界未来研究联合会第十届大会在北京召开,米建国在此次会议上提交了《企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运用》。这一论文首提企业发展的四大规律,即:资本社会化的规律、组织形式股份化的规律、管理人员专家化的规律和市场国际化的规律,引起了国外专家的重视。而且这四个规律,在三十余年后的今天来看,也已经为当今企业发展的实践所充分印证。而当年的米建国在思考这一理论时则将视角放在企业发展史的纵深层面探讨而来。
“从18世纪中叶世界上第一个以水为动力、以使用机器为标志的近代工厂在英国诞生算起,企业已有两百余年的发展史”,今天的米建国回溯起这一理论的思想过程如是说道,“在企业这一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中,无论是资本的积累与筹集、还是组织形式,亦或是管理体制、治理结构、市场运营等诸多方面,都在变革中渐趋科学合理,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也开始被人们所认知把握。”基于本质、把握规律是米建国多年从事研究工作的逻辑起点和落脚点。于是在对企业发展过程中方方面面进行归纳分析的基础上,米建国抽象出企业发展的这四个规律。
“为适应现代经济发展要求,企业创业资本及扩张资本的筹集已从当初依靠单个资本的积累演变为社会筹集,此即表现为资本社会化的规律;当资本由社会筹集,必然要有体现投资者权益的制度安排,故以股份制来实现投资者在企业中参与决策和分红的权与利的组织形式应运而生,即体现为组织形式股份化的规律;当一般投资者的素质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发展要求,需要懂生产、经营、技术、金融、法律等等视野开阔的专家型人才来管理,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因此企业管理人员专家化的特征日益明显,职业经理人阶层就此诞生;企业因市场而存在,当市场进一步开放、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势头锐不可当之时,企业跨国经营便因势而生,跨国公司的壮大也不断适应着市场国际化的规律,两者相辅相成。”同时,他还认为,正是跨国公司跨越国界和意识形态的国际化经营,将潜移默化地影响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不仅推动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还将架起一座走向世界大同的桥梁。
四大规律环环相扣,一气呵成,而今的米建国对自己企业理论的这一创见熟稔于心且颇为认可。显然这一认可是有理由的。于改革开放初期由中国学者提出这一理论已实属难得,经数载后观今日之企业发展仍在这一范畴之内。规律是不可抗拒的,任何社会制度的经济社会发展都不能摆脱规律的制约。
正是基于企业规律的这一理论创见,米建国在后来工作中也将其运用到中国的改革实践,在向国家提交的一份报告中他曾明确提出国企改革要摒弃“放权让利”的路子、要进行股份制改革,并提出了“还权创利”这一新概念。
“‘还权创利’就是让政府将企业应有的权力还给企业,那么搞活企业、创造利润就是企业不可推卸的责任了”。从企业发展规律谈到国企改革,米建国的企业理论也在不断丰富。而回首中国国企改革之路,正是经历了从“放权让利”到“还权创利”,再到股份制改革这一不可绕过的过程。“多年来,其实制度创新的本质就是在不断探索如何按企业发展规律改革国有企业”,米建国总结道。于他个人而言,理论的革新者唯一要把握的内核就是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发现规律则须求教于实践。
实践的敬畏者
参加“2010北京城市发展高层论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是直属于国务院的政策研究和咨询机构,1990年底在老师的推荐下,米建国调至国研中心的宏观调节部,而这一职业生涯的转折点,不仅仅意味着地域的跨越,更是研究领域的转变。“以前是着力于微观研究,调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后则主要从事包括财政和金融在内的宏观经济分析”,米建国说道。而助其走稳这一转变的一方面是早年间积累的宏观经济学知识以及良好的微观经济学基础,另一方面则是工作实践的历练。
在调至宏观调节部不久,米建国就被提拔为副部长,并于1995年4月至1996年4月到北京市财政局挂职锻炼。“过去对于财政的理解和财政运作的理解都缺乏根基,通过挂职锻炼,对于财政资金的使用、预算资金的管理等等财政的真实运作过程才有了真正的理解”,米建国感慨道。此前的他尽管作为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上报国务院方案第一稿的执笔者、在财政理论研究也已有一定成果,而只有亲临财政真实运作的实践时才认识到“财政”二字的真实含义。在总结挂职实践的基础上,米建国赋予财政以新的定义——财政是政府理财关系的总和。这一更鲜明的提法让人更易于理解财政的本质及内涵,也更有利于把握实际财政工作。“从理论上讲,有行政才有财政,政府以财来行政,即有了财政,政府才可以行使政府权力。这一新定义就意在厘清这一逻辑关系,并可由此得出财政体制是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结合点”,米建国对这一来自于实践的财政新定义作进一步解释。基此,他后来撰写的“振兴财政是重要的国家安全战略”理所当然地获得中国发展研究奖——宏观调控奖一等奖,“从政治高度看财政”获得《人民日报》内参佳作一等奖。这一来源于实践的定义不仅丰富了财政学理论,又进一步指导、作用于新的实践。我们不得不为产生于实践而来的理论成果叫好,更为实践叫好:实践最宝贵、实践出真知!
参加2010世博经济论坛
在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情报科学分会场暨第五届中国商业情报大会作主题演讲
“实事求是既是最高的理论也是最高的实践”,米建国颇有心得地说道。
同样让米建国感慨的是十多年前兼任甘肃省省长助理的挂职经历。米建国在挂职期间走访了数不清的贫困乡镇,感触良多。在采访间他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某贫穷村有两家人打架斗殴,起因是两家都养了几只鸡,东家的鸡下蛋比西家的多,结果西家就用农药把东家的鸡给毒死了。“这就是发生在二十一世纪中国西部的真实故事”,米建国说道,“这就是农本文化、狭隘的农本文化,植根于传统落后的农业文明的农本文化和小农经济,严重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在破坏着生产力;而在东部沿海工商文明和市场经济萌芽最先出现的温州等地,市场文化推动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它不是通过破坏生产力而是通过竞争来发展生产力,你致富我学习你,是通过创新用更好的手段富得更快、富得更多。”在米建国看来,西部要想致富,必先自“脱农”始,即脱掉小农意识,脱掉农本文化,这样市场经济体制才能建立起来,市场经济机制才能运转起来,市场经济才能发展起来。也正是从甘肃挂职经历中,米建国体会到文化这一软实力在国家或地区发展尤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起着多么根本性的作用。后来米建国在很多场合都以 “制高点”思维来探讨文化发展的重要性,他希望引起更多人对于文化发展的关注。在其文《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制高点》中,米建国从“制高点”的本义出发,旗帜鲜明地指出
“文化发展”的重要地位——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明白一个非常浅显且适用的道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站得高才能跳得远,即高瞻远瞩、居高临下。在军事上叫抢占制高点。抢占制高点对于克敌制胜十分重要,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同样十分重要……在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众多因素中,文化起决定性作用;文化是最深层、最内在、最高端的东西,思想观念支配行为,而文化潜移默化地左右着思想;文化无孔不入、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现民主、公平、正义、诚信、文明、创新、和谐友爱与环境优美的社会,必须以健康的高度发展的文化为支撑。”
参加长春国际金融高级别会议
而这一文化发展“制高点”的观点、理论,也正是来自于甘肃挂职实践中,来自于对限制竞争的狭隘“农本文化”的批判,“所以通过两次挂职锻炼,接触实际多了,我才认识到自己是多么无知,才感受到实践是多么伟大。在中国如此丰富又纷繁复杂的国情面前,我永远是个学生”。这位年逾六旬的长者如是说道。从信息中心主任位置上退下来后,自2013年起米建国担任中国绿色农业联盟主席,为打造一个有助于现代农业发展和国民食品安全的公益性社会组织,他又走向了新的领域、新的实践,也必将有新的感慨,新的理论收获。
宏观经济学家的“微思考”
在中国海洋大学人文讲坛做讲座
参加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成立五周年暨建设“世界一流航天产业新城”发展座谈会
正如米建国在其个人经历中不论是理论上的求索还是实践上的探寻,都深耕于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现实,常年从事政策咨询研究的他如今仍然在其目之所及的视野范围内不断思考着改革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他谈及过去对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逆调节”导致的“越调越涨”的局面,强调宏观调控应“顺势而为”的学问,并认为房产税政策要审慎推出;
他谈及在现行土地制度下,可成立“土地银行”接受农民的委托经营,通过土地的再整理、将工商资本引入推进规模化生产以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
他还谈及股票市场的调节,根据股票市场的三要素(投机、泡沫、波动)总结出12字的调控方针:利用投机、控制泡沫、调节波幅。
……
“所以我们的房地产调控要有新思路,土地政策要有新思路,资本市场调节要有新思路;还要清楚,政府的政策如果不能真正推动经济发展,肯定就没有尊重实事求是!”这位曾多年担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部长的研究者斩钉截铁地说道。他相信,好的政策一定是来自于深入再深入的调查研究,他更坚信,政策的生命力正是体现在其本身与时俱进的灵活性和顺势而为的智慧上。
自然,他的视野还不止于此。
他为扶贫政策的完善支招:把教育办好,让后代有知识文化有持续发展的能力改变现状走出贫困;把卫生设施搞好、医疗保障做好,以防止大病大灾返贫;把道路修好,加强贫困与发达地区的交通和信息联系;“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才能解决根本问题。”
他为产业转移“正名”:西部接受产业转移的理由只有完善自身产业集群和产业链条,要坚定地走产业创新和吸收科学技术的发展之路。
他创新了“人财观”,认为真正的“人财”一定是人与财的结合;那些能够为社会创造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人,才算得上“人财”,而“人才”的提法过于空洞,缺乏内涵和实质意义。
他向学生强调要有能力而非仅有学历,要有水平而非仅靠文凭。
他向所带领的团队传达“说真话、说实话、不要人云亦云”的工作准则。
他个人也时常反思现行教育制度与培养创新型人才之间的矛盾,从教育“创造人、完善人、发展人”的本质出发呼吁教育制度的改革跟进。
……
显然,这位宏观经济学家的“微思考”关乎着改革发展过程中的各个层面,在改革开放这一宏大书卷中他力图以个人理论或实践中的成果揭示规律,给相关问题以建设性的回答或实质性的推动。与象牙塔中的学者不同,政策研究者一手握着理论、一手握着实践,其研究更鲜活、其思考更沉重、其双脚更扎实地植根于国家改革发展的现实之中。当被我问及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这一国家核心智囊工作多年如何定位一个研究者的身份时,米建国如是说:
“一个真正的经济学家,一定是一个实事求是的经济工作者;一个有正义感和责任心的经济学家,一定非常关注中国的实际,关心中国的改革开放;他一定把自己置身于中国的改革开放发展过程之中,深入研究问题、深入调查问题。”这也许是米建国一切思考、研究、实践的准绳。■
(本栏目责任编辑:阮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