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者书院
———访著名财政学家、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原院长、全国高校名师张馨教授
2014-04-21
●本刊记者 尹 情
思想者书院
———访著名财政学家、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原院长、全国高校名师张馨教授
●本刊记者 尹 情
深邃的眼神,朴实的着装,两鬓斑白,容貌清癯,他是财政学界的知名专家,是荣获“全国高校名师奖”的名师,在笔者眼里,他更是一位时时反思生活与教学的思想者。采访中的每一个问题,他深思而谈,由浅入深,感慨良多。
初次见面,张馨教授给人的印象很深刻。务实、耿直是他的行事风格,他坦言“我喜欢讲真话”;面对各种选择,他相信“跟着感觉走就行”;对于教学,他主张教给学生“一种思维逻辑”,而不是简单的知识点。
在这所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大学校园里,寒冬中的采访添了几分暖意。循着这位“哲人”的思路,以一种思考者的态度来对待人生,关于高考、职业、学术、人生的探讨更有一番意义。
一盏清茶,半渡人生
对于很多人来说,高考是一辈子抹不去的记忆,不同时代却有着相似的经历。1977年恢复高考的消息,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张馨说,高考对于个人的意义,怎么评价都不为过。它对个人命运的改变可能比国家还要大。
张馨的办公室十分简陋,一台电脑、一张桌子、两把椅子,四壁无暇,在这间不足5平米的办公室里,一盏清茶,我们开始了闲话人生。
“我的经历与同时代的很多人相似。”他的讲述简单而直接。1951年,张馨出生在福建省建瓯市,初中时“文化大革命”爆发。作为这场运动的亲历者,1969年1月,他到农村插队。七年多的插队生活辛苦而漫长。这期间,陪伴他的精神食粮是搜寻而来的各种书籍,即便是当时宣传性质的资料他也读得津津有味。
如果没有恢复高考,继续按照“文化大革命”的路线走下去,张馨对自己未来的最好估计是能够回城工作就很满足了。然而,1977年恢复高考的消息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也成为国家命运转折的一个标志。如今回过头来看这段经历,他深有感慨:“高考对于个人的意义,怎么评价都不过分。特别是对于77、78级参加高考的人而言,他们命运的改变可能比国家还大。”
得知恢复高考的消息时,离高考只剩一个月时间。因为不相信能够真正按考试分数选拔,他以为名义上是考试,实际上还是通过“走后门”决定,于是并没有打算去“陪考”。最后,在亲戚朋友们的一再动员劝说之下,他才加入了1977年的高考大军之中。好在一直以来一有时间他就看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趁着仅有的一个月时间,抓紧时间补习初中、高中未上的课程。一个月的“突击”加上平时的日积月累,他以高分赢得了改变人生命运的机会,顺利成为厦门大学财政金融系的学生。
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大家都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争分夺秒、全力以赴地学习。张馨在学校也非常努力学习,功课在班级排名第一。这种对知识的渴求,使他陆续完成了硕士、博士学位,并形成了孜孜以求的治学态度。
作为评议专家出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和财政支出结构研究”开题报告会
卅年一世,师者之心
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个人的命运并非自己所能决定,而是听从组织的安排。张馨说,对于当老师并不反感,但也不是最理想的职业。然而,多少年下来,反而觉得当老师还是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2007年教师节,张馨作为福建省唯一的“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在北京接受表彰。从教30年,枯燥的财政学课程经他的讲授变得浅显而生动,他的教学方式深得学生喜爱。然而,鲜有人知当初他决定当老师只是服从组织的安排,而并非自己首选职业。
1984年,张馨在厦门大学研究生毕业。由于成绩优秀、表现突出,学校希望他能留校教书。“说实话,当时对当老师并不反感,但也不是主动想追求的职业。不过,最后还是听从了组织的安排。”多年后,他笑吐心声。
主持第5届中国保险教育论坛开幕式
如果说当初执教不是自己的追求,但30多年后回过头来看,他认为当大学老师还是挺适合自己的,并庆幸自己成为了一名教师。教师是一个自由空间比较大、创造性比较强的职业,这与他的性格是比较匹配的。谈到人生道路上如何做出选择时,他认为,人生没有回头路,因此,各种选择之间也无可比性,“跟着感觉走”,顺势而为才是良策。
长期耕耘在教学一线,学生们对他的评价是“上课不会单调、不会累的可爱老头”,授课风趣但又不失学术的严谨。课堂上,他常常采取中西比较、案例教学、引经据典等方式,以提高学生的思考、观察及分析能力。这些活跃课堂气氛的方式,他揣测性地归结为平时看的“闲书”比较多,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学、哲学等,他都喜涉足,并将这些故事案例融入财政学教学之中。这也许正是他的课程大受学生欢迎的原因之所在。
然而,私底下,他坦诚地讲,与学生之间并非打得火热,反而认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平平淡淡总是真”,喜欢踏实的、能沉下心来做学问的学生。多年来,他主讲《财政学》等多门课程,主持国家级精品课程《财政学》建设和多项省部级教改项目,并两次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我主张教学的宗旨不是单纯给学生教授知识点解决问题,而是分享一种研究学习的心得与理念,帮助他们形成分析、判断和逻辑思维的能力。”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他鼓励所教的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要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有自己的见解,而不迷信于书本的方法论。为此,在他的课堂上,考试答案没有绝对的标准,而是相对正确。评分时不单凭知识点给分,而是注重学生的逻辑分析、语言表述和思维方式。在他的理念里,同一道题目,如果有的学生所有五个知识点都答了,但只是照本宣科,而有的学生回答的知识点不那么全,但其中逻辑分析十分好,那么很可能后者的得分会更高。他期望以这样一种方式来引导学生对问题产生新的理解与收获。
古话说“三十年为一世”。三十年可以经历一世该经历的事情,如此看来,三十年始终如一坚守岗位,对于一个人而言,无异于将一辈子奉献给了他所从事的事业。
就财税法治化问题发表演讲
四国而学,自成一家
“中西结合,古为今用”是传承学术研究的不二法宝。然而,当前部分研究呈现出既不了解我国的制度和理论及其变革,又生搬硬套西方制度和理论的弊端,导致财政研究偏离了主旨,目标与方法本末倒置。张馨认为,中西结合不是简单的比较,而是系统的理论知识与本国国情的根本结合。他相信,学术观点和理论在不同的争论中会愈益发展,渐成体系,逐步完善。
做学术报告
提到学术研究,张馨的研究成果是丰硕的。这些年来,他先后主持10余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研究,正式出版著作28本,在国内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和文章近200余篇,所完成的科研成果共获得省部级以上政府奖励10余项。
然而,在学术界,他却是一个被推在风口浪尖的人物。近年来,他的科研领域处于探索和与别人争论的过程中。从“双元结构财政论”到“公共财政”理论体系的形成,似乎每一个理论的提出都是充满争议的,他也逐渐习惯了这种学术环境与“待遇”。
在他看来,理论界的学术争鸣是十分好的现象。在各种争论的过程中,财政理论体系会逐步得到充实与完善,系统性更强,并且新理论在辩论中也得到了极大的宣传。他认为,这才是学术界本来应有的氛围。他非常注重学术研究的系统性,正是集各家之长,才得以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张馨第一次出国访学。在英国莱斯特大学的一年时间,他全力以赴阅读各种原汁原味的财政学教科书及基本论著,利用一切能够集中的时间阅读了尽可能多的英文财政学专著与教科书。初始接触到西方财政学原著他就发现,这是与我国传统财政学完全不同的财政学,思维方式、学术理念迥异,基本名词术语完全不同,甚至连基本的专业术语都没有对应的中文名词,最根本的是学术研究的体制背景不同,就如“中文”与“英语”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言语体系,如果不通过“翻译”是完全不可能相互沟通的。在刚开始阅读这些书籍时,他很吃力,如同看天书,完全不懂书中所讲的内容。
尽管如此,他依旧坚持每天阅读,尽可能从作者论述的背景与思路去理解其意思。在坚持阅读了一段时间之后,他终于有了恍然大悟的感觉,理解了这是与我国体制背景完全不同、思维理念完全不同、学术基点与体系完全不同的财政学。再后来,他才明白,西方财政学是立足于市场经济的体制基点上,与我国立足于计划经济体制基点上的财政学,当然是有着根本的区别。他后来分析我国“公共财政”问题,以及形成相关的“公共财政”理论,正是立足于西方的公共财政理论去分析我国现实财政经济问题而产生的结果。
“国外学习对我产生了十分大的影响,不仅开阔了眼界,完善了知识结构,而且使我分析问题的思路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对我的整个学术体系的形成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张馨回忆道。系统的国外理论学习,加上对本国国情的熟悉掌握,使他对公共财政理论的认识比一般学者更加全面与深刻。
回国后,他首先对硕士生新开了《西方财政研究》。出国学习的另一个成果则是形成了他的博士论文——《中西财政差异比较》,该文以其独到的见解、严谨的逻辑思维,在学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而后,频繁的国外访问与学术交流,为他更加深入、系统地开展学术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此外,张馨还是国内少数对比较财政学有深入研究和突出贡献的学者之一。“现在很多人搞中外研究,只是将搜集的数据进行简单对比,而不结合国情做根本基点的分析,这种现象是很糟糕的。”他对目前国内开展的中外财政研究中呈现的问题深表担忧。对此,他主张系统地学习理论,再融合国情进行研究。要改变当前我国中青年教师和研究生不了解我国的财经制度及其改革过程,也不愿意真正去了解西方财政经济理论,而只知道生搬硬套的状况,他认为,必须从根本上注重经济和财政学说史的学习与研究。
在“中国经济学教育回顾与展望”主题研讨会上发言
为此,他提倡,在中国大力开展比较财政学研究十分有必要,但是基于一个前提:在系统、扎实地学习西方财政理论的基础上,还要重视对计划经济时期我国财政理论的了解,再结合实际国情进行分析。而这也正是当前年轻教师和研究生的致命缺陷。正因如此,系统性地开展中外财政学研究显得急切而必要。
无为而治,闲闻书香
现代社会很多人读书往往背负太多期待,被学术压力、名利逼着去读书,读书变成了一件苦差事。张馨说,“读书对于我是一种诱惑,因为年轻的时候没有得到满足,现在只要空闲下来我就会‘眼馋’。”
“人年轻的时候喜欢吃一样东西而没有吃到,到中老年时,甚至一辈子都会恋着想吃这样东西。”张馨用了这样一个形象而贴切的比喻来阐释他对书籍的迷恋。由于“文化大革命”时期可供阅读的书籍很少,“不准读书”是当时整个社会的基本状况,反而使他对书籍与知识的渴求更加浓烈。
他笑着说:“人的一辈子很奇怪,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是引起你的兴趣,越是充满诱惑力。”在平常生活中,他自称是一个“无趣”的人,除了看书,很少有东西能引起自己的兴趣。
然而,作为财政学知名学者,他的一句玩笑话又让笔者满腹疑惑:“至今,我拿起经济学、财政学书籍还是会打瞌睡。”他喜欢阅读文史、哲学类书籍,以及各种杂志和“杂书”。从小对文史知识感兴趣的他笑言,往往会在看经济学、财政学书籍时又忍不住去看别的书籍。事实上,正是这样日积月累的人文底蕴,使他在授课和学术研究中别具一格。
谈到读书心得,张馨深有感触:“现在的学生读书为了名利,为了出人头地,为了升官发财,这种目的性太强的读书是十分苦闷的,体会不到读书中的真正乐趣。”特别是在当前所处的信息爆炸时代,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如何从众多的书籍和资料中挑出真正的好书及有用信息。
无论是对待自己的生活,还是在平时指导学生,他崇尚“顺其自然”的发展理念。他认为,在当前社会背景下,老师对学生的根本点还在于关注他们如何“做人”,做一个正派正直的人。在此基础上,老师的根本目标是创造条件让学生自由发展,既不能过分引导他们,也不能扭曲其成长欲望。这种“无为而治”、尊重本性发展的思想,既是对他自己多年来人生经验的提炼,也是对学生最诚挚的关爱。■
(本栏目责任编辑:尹情)
记者手记:
有人说,教师应该是思想者,而且是丰富而开放的思想者。我所接触到的张馨教授正是这样一位师者。他思考问题的角度与深度,非一般人所能及。他会从根源上探寻问题,这是一种思维习惯,自我提问、大胆假设、对比分析、佐以证明,最后以一种异于常人的结论概括。这也是为什么他的观点饱受争议的原因所在。同时,他又是一位懂得尊重“自然规律”的哲人,主张顺势而为,无为而治。
毫无疑问,他拥有强大的思想国。在这里,他有自由的思维空间,有一批虔诚的信徒,更有传播学术的远大梦想。正所谓,思想者创业,不是做官,而是办书院,培养思想精英。思想者书院,为有思想的学术大师而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