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协同创新要素

2014-04-20邵云飞

技术经济 2014年3期
关键词:被调查者要素协同

周 敏,李 巍,邵云飞

(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成都610054)

1 研究背景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信息技术企业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国外信息技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难。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提出重点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本文的研究对象——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就来自第一批国家重点支持的产业。通过分析我国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可发现,目前这些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资源相对匮乏,人、财、物无法从根本上满足企业发展需要,特别是企业急需的高水平人才极度缺乏;在财务方面,企业负债率较高、运营资金紧张;企业管理模式较粗放、基础管理薄弱,管理运营成本相对较高[1];缺乏灵活、迅速的市场反应机制,驾驭市场能力不强。本文针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在资源协同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运用协同创新和技术创新理论,研究企业内部协同创新的如下问题:第一,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内部,有哪些创新要素发生协同作用;第二,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内部的各创新要素之间是如何进行协同创新的。

近10年来学者们对协同创新进行了探索,并形成较多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为创新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本文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协同创新的内部要素以提升其核心竞争力。本文中的“协同”是指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内部的各创新要素通过合作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从而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

2 文献综述

随着市场竞争愈加激烈,企业开始关注协同创新的重要性。国内外学者开始研究协同创新是如何推动企业创新绩效提高的,人们重新认识到创新是一个整体系统[2-5]。

近10年来,我国学者从哲学、社会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角度研究了协同问题。例如:张钢、陈劲和许庆瑞从微观角度研究了企业技术、组织与文化的协同会促进企业发展[6];郭斌、许庆瑞和陈劲等研究了企业的协同创新行为,发现协同创新受组织和技术的制约[7];张钢、陈劲和许庆瑞研究了企业的协同创新模式,发现技术、组织和文化是影响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因素[8];杜苏和朱祖平研究了企业组织创新、文化创新、战略创新、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对企业创新的影响[9];彭忆和单泪源从企业微观层面研究了“竞争-合作-协调”的协同运行机制[10];彭纪生对技术创新过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其创新特征,并建立了相关数学模型[11];张宗庆对技术创新阶段进行了分析,得到企业知识、制度和组织对技术创新具有推动作用的结论[12];沈小平、孙东川和徐咏梅等通过对大量中国企业进行研究发现,企业内部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存在联系,并构建了企业协同创新模式,为以后研究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协同提供了基础[13];刘友金和杨继平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角度构建了集群企业协同的博弈模型[14];王方瑞研究了市场与技术的协同创新,并构建了相关动力模型[15];郑刚基于全面创新的视角研究了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各要素的协同,建立了企业创新要素协同模型,并运用具体案例验证了该协同模型[16];王艾青通过对比分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产业创新的异同,指出技术是产业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动力[17];陈劲和王方瑞在前人对动力模型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各要素间的协同关系,发现协同创新的本质是管理与环境的交互[18];郑刚和朱凌以海尔集团的产品创新项目为案例,分析了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并运用案例验证了相关理论[19];毕克新和孙德花采用2000—2008年我国制造业企业科技活动的面板数据,建立了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协同发展的协调度模型,结果显示2001—2008年我国制造业企业的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协同发展程度并不高[20];陆克斌和郭伟以陕西省的纺织产业为例,揭示了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与集群内部知识扩散之间存在显著的协同关系[21];吴际、石春生和刘明霞构建了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组织创新要素与技术创新要素协同模型,并利用129家企业的问卷调研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了验证[22];张雪和张庆普从知识创造的视角出发,确定了企业与客户协同产品活动的投入、产出要素,并以某企业为例建立了其投入产出分析模型,分析其协同机理[23];冯博和樊治平在研究知识创新团队的伙伴选择过程中,着重考虑了知识创新与创新绩效的协同效应[24]。

国外学者也对各创新要素协同对创新绩效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例如:Tidd研究了技术、市场与组织之间的协同关系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25];Tushman和O′Reilly研究了技术、组织、文化、战略与管理的协同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26]。此外,Eisenhardt和Galunic[27]、Hong[28]、Clark和Fujimoto[29]、Wheelwright[30]以及Cooper[31]研究了技术、市场和生产3个要素之间的协同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国内学者研究协同创新多从企业内部研究各主体的协同切入,而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研究得很少。

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为企业创新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然而,通过回顾现有文献可发现:首先,关于企业协同创新的现有研究仍局限于理论方面;其次,现有研究多从中观层面展开,针对微观层面和具体实施层面的研究很少。鉴于此,本文从微观层面研究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的创新文化、战略、市场、管理、制度、技术和组织7个方面是怎么样进行协同的。

3 模型构建和研究假设

Englebert研究了企业内部层次,并提出了企业层次的观点。企业内部第一层是系统环节,主要包括企业内部研发、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的过程系统;第二层主要涉及企业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环节,企业内部的多数资源和员工都聚集在这一层;第三层是企业的环境层,该层最不明显但对前两层的影响最大——它不仅影响企业内部员工的思想,而且影响企业的发展。只有3个层次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才能促进企业的发展和进步。

学者们通过研究全要素发现,要素在协同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不是均等的、要素之间的影响是分层次的。为了进一步研究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的内部要素是如何协同的,本文借鉴Englebert的思想,将所研究的企业内部创新要素分为3个层次(如图1所示),由此得出本文的概念模型,主要用于分析如下两个基本问题:第一,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内部哪些创新要素发生协同作用;第二,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内部的各创新要素之间是如何进行协同创新的。

图1 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内部创新要素协同模型

管理层涉及的创新包括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操作层涉及的创新包括战略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和制度创新。文化层涉及的创新包括创新文化。企业文化影响企业内部员工的工作氛围,进而影响企业的创新绩效。

本文的研究假设如表1所示。

表1 研究假设

4 实证分析

4.1 数据收集

在研究中利用问卷调查收集数据,调查对象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根据其特点,通过小规模问卷调查并结合企业访谈来收集数据。为了提高调研所获资料的可靠性,受访谈者多拥有大学以上学历且有3年以上的企业工作经验。问卷调查旨在了解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协同创新的现状以及企业内部各创新要素间协同的情况、影响机制。

2012年2月开始设计调查问卷。调查问卷是在参考国内外成熟问卷的基础上形成的。为了获取企业内部的真实信息,并考虑到被调查者的知识背景等因素,在设计调查问卷时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问题。首先在研究团队内部对初步形成的问卷进行讨论并试填,然后对问卷中一些易产生歧义的问题进行多次修改,最后形成最终问卷,具体题项如表2所示。

表2 问卷量表

同年3月,进行正式问卷的大规模发放。为了提高问卷回收率,在通过电子邮箱发放问卷后,对一周内未反馈问卷的企业打电话或发E-mail进行二次联系。共发出问卷1100份,回收问卷859份,问卷回收率为78.09%。剔除填写存在明显问题的问卷,最后得到有效问卷859份。调查问卷的具体发放及回收情况如表3所示。同年6月,对所收集的问卷进行分析,即利用SPSS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和主成分分析。

4.2 描述性统计分析

被调查者的年龄分布情况如图2所示。从图2可以看出:年龄为31~40岁的被调查者超过81%,这些人员的入职时间长,对企业情况有一定了解;年龄为41~50岁的被调查者占13%,这些人员一般是企业高层;年龄在30岁以下的被调查者占4%,这些人员大多是新入职的员工;年龄为51~60岁的被调查者占2%。

表3 调查问卷发放及回收情况

图2 被调查者的年龄分布

被调查者的教育水平分布如图3所示。从图3可以看出:半数以上的被调查者具有本科学历,他们对公司的情况很了解,回答问题也很客观,保证了问卷调研的真实性;具有研究生学历的被调查者主要从事技术和数据支持方面的工作;少数高中生主要提供电话接听服务。

图3 被调查者的教育水平分布

被调查者的职务分布情况是:基层员工占46%,中层员工占45%,高层员工占9%。此次调研旨在了解基层员工在企业创新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基层员工是企业创新的主要力量和动力,创新不能仅依靠中层员工,基层员工在生产和研发过程中提出新的改进措施和方法也很重要。

4.3 信度和效度检验

在做因子分析前,首先要检验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KMO检验值为0.859≥0.6,而Bartlett球形检验的卡方近似值为2572.227,显著性概率为0.000。综上,本文的变量适合做因子分析。

表4 本文KMO和Bartlett的检验

本文用Cornbach′sα系数作为衡量信度的指标。各变量量表的Cornbach′sα系数值如表5所示。从表5可以看出,各变量量表的Cornbach′sα系数值都很高(均超过了0.6),表明本文的7个变量都通过了信度检验,说明问卷填写情况很好。

表5 本文的信度检验

4.4 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结果如表6所示。通过因子分析,共提取了8个公因子。

4.5 检验结果

根据因子分析结果,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前文假设进行验证。首先检验创新文化与战略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和组织创新之间是否存在协同关系,如图4所示。其中,wh代表创新文化,zl代表战略创新,js代表技术创新,zd代表制度创新,sc代表市场创新,gl代表管理创新,zz代表组织创新,且图中各数值都是经过标准化处理后得到的。从图4可以看出,创新文化与战略创新之间存在负向影响关系,与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和组织创新之间存在正向影响关系。

从表7可以看出,创新要素间的协同模型M0的TLI为0.901>0.9、CFI为0.906>0.9,都通过了检验。模型M0的拟合系数和假设验证结果如表8所示。从表8可知,创新文化与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和组织创新存在正向协同效应,即证明了本文提出的假设。

5 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验证了企业创新文化与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和组织创新之间存在正向的协同作用,创新文化与战略创新之间不存在协同作用。导致该结果的根本原因是:目前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正处于转型期,战略创新对创新绩效的指导

表6 因子载荷值

作用没有很好地体现出,反而成为制约创新绩效的因素;同时,企业战略发生了转变——由以前的防御战略转变为进攻型战略,主要的战略目标是增加市场份额,但是,由于企业前期没有做好战略准备工作,因此企业文化反而对战略的实施起到了负向作用。由此可见,本文提出的6个假设中有5个假设得到了验证。

表7 模型M0的检验结果

企业在发展阶段应该重视企业文化与其他要素的协同。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1)重视管理的规范性。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应规范管理创新体系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失误、降低成本、培养员工的合作意识,应注重内部执行力的管理,加强企业文化(柔性)与管理(刚性)的配合,加强企业文化宣传。

2)重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必须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种能力具体体现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许多学者通过研究也证明了企业文化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

3)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企业应让员工了解企业的愿景和发展目标,通过宣传企业文化、加强高层领导与基层员工的沟通,建立员工个人的愿景,使员工的目标与企业的目标相一致。

4)履行社会职责。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应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提升企业的形象和声誉。良好的企业形象可以降低宣传费用、赢得消费者的支持、得到全社会的认同,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同时也有助于吸收优秀员工、提升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提高企业绩效。

5)构建企业内部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加强企业员工之间的学习和交流、促进企业内部的知识流动,是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企业可开展跨部门的交流活动,给员工畅所欲言提供平台和机会。

图4 创新要素间的协同模型M0

表8 模型M0的拟合系数和假设验证结果

6)提高员工的忠诚度。通过组织创新提升企业内部员工的忠诚度,通过各部门间的配合,为员工提供融洽的工作氛围和人际关系;建立公平的薪酬体系和培训机制以及晋升机制;赋予企业员工以挑战性工作,激发员工的潜力。

7)以顾客为导向,占领市场。企业应按照顾客的要求进行市场创新,研发新的产品或服务。在现有顾客资源的基础上,细分顾客并进行精细化营销,提升企业在顾客心中的形象,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以占领新的市场。

[1] IANSITI M.Technology Integration:Making Critical Choices in A Dynamicworld[M].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8.

[2] RADOSEVIC S.Defining systems of innovation:a methodological discussion[J].Technology in Society,1998,20(1):75-86.

[3] 江辉,陈劲,集成创新:一类新的创新模式[J].科研管理,2000,21(5):31-39.

[4] TUCKER R B.Driving Growth through Innovation[M].San Francisco:Berrett-Koehler Pub,2002.

[5] JANSZEN F.The age of Innovation:Making Business Creativity A Competence,not A Coincidence[M].NewJersey:Prentice Hall,2000.

[6] 张钢,陈劲,许庆瑞.技术、组织与文化的协同创新模式研究[J].科学学研究,1997(1):12-15.

[7] 郭斌,许庆瑞,陈劲,等.企业组合创新研究[J].科学学研究,1997,15(1):12-18.

[8] 张钢,陈劲,许庆瑞.技术、组织与文化的协同创新模式研究[J].科学学研究,1997,15(2):56-61.

[9] 杜苏,朱祖平.虚拟企业质量管理的特点[J].中国工业经济,1998(2):70-72.

[10] 彭忆,单泪源.新型企业管理模式——协同管理[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1999(3):211-215.

[11] 彭纪生.中国技术协同创新研究[D].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12] 张宗庆.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不足的路径依赖[J].中国工业经济,2000:1274-1276.

[13] 沈小平,孙东川,徐咏梅,等.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互动模式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1(10):74-76.

[14] 刘友金,杨继平.集群中企业协同竞争创新行为博弈分析[J].系统工程,2002(6):22-26.

[15] 王方瑞.基于全面创新管理的企业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的协同创新管理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3.

[16] 郑刚.基于TIM视角的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各要素全面协同机制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4.

[17] 王艾青.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与产业创新的关系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05(8):31-34.

[18] 陈劲,王方瑞.中国企业技术和市场协同创新机制初探——基于“环境-管理-创新不确定性”的变量相关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6,24(4):629-634.

[19] 郑刚,朱凌.全面协同创新:一个五阶段全面协同过程模型——基于海尔集团的案例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8(2):24-30.

[20] 毕克新,孙德花.基于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的制造业企业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协同发展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0(9):156-162.

[21] 陆克斌,郭伟.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与知识市场的协同关系研究[J].科研管理,2010(5):35-43.

[22] 吴际,石春生,刘明霞.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组织创新要素与技术创新要素协同模式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11(4):129-135.

[23] 张雪,张庆普.知识创造视角下客户协同产品创新投入产出研究[J].科研管理,2012(2):122-129.

[24] 冯博,樊治平.基于协同效应的知识创新团队伙伴选择方法[J].管理学报,2012(2):258-261.

[25] TIDD J,BESSANT J,PAVITT K.Managing Innovation:Integrating Technological,Market and Organizational Change[M].Chichester,New York:John Wiley &Sons,1997.

[26] TUSHMAN M L,O′REILLY III C A.Ambidextrous organizations:managing evolutionary and revolutionary change[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1996,38,(4):8-23.

[27] EISENHARDT K M,GALUNIC C D.Coevolving[J].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0,78(1):91-100.

[28] HONG Y,MORRIS M W,CHIU C,et al.Multicultural minds:a dynamic constructivist approach to culture and cognition[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0(7):709-720.

[29] CLARK K,FUJIMOTO T.Product Development Performance,Strategy,Organization,and Management in the World Auto Industry[M].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1:409-411.

[30] WHEELWRIGHT S.Creating project plans to focus product development[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2,70(2):70-82.

[31] COOPER R G.The dimensions of industrial new product success and failure[J].Journal of Marketing,1979(3):93-10

猜你喜欢

被调查者要素协同
一个可供选择的全随机化模型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也谈做人的要素
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意识调查报告
协同进化